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7 毫秒
1.
【教学目标】1.揣摩语言,理解作者丰富和细腻的情感。2.辨析"物"与"情"的关系,体会借物抒情的作用。【课前准备】1.学生朗读课文两遍,做好正音正字等工作。2.尽可能多地收集作者的生平事迹。【教学过程】一、找称呼,识"绿"义教师出示巴金评价陆蠡的一段话:他有"优美的性格和黄金的心",同他谈话"仿佛听完一曲贝多芬的交响乐",因为,"我是和一个崇高的灵魂接触了"。(一)找"绿"的称呼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教学过程】一、设疑导入,走近雷锋1.设疑、煽情:有一个人,他的名字叫"解放军",他的家在"中国",他做好事从来不留姓名,你知道"他"是谁吗?(生答)他就是"雷锋",一个深深印在我们脑海里的名字!让我们一起深情地呼唤他吧!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下册"习作4"。【教学目标】1.学习例文,掌握写游记的方法。2.回忆游览过的"尚湖风景区",写出该景区的特点,表达真情实感。【教学准备】课前让学生自学本次习作例文,并尝试自主写作。【教学过程】一、回顾课文,导入课题师:今天,我们学习写一篇游记。所谓游记,就是对一次游览的记录,描写在游览过程中  相似文献   

4.
<正>【教学目标】1.认识其中的8个生字,认识新部首"户",并能正确书写生字"肩"。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积累词语。3.了解国宝大熊猫,增强对大熊猫的保护意识。【教学重点】认识8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老师请来了一只可爱的小动物,看图,他是谁呀?他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盼盼,一起读读这个字。扩词,造句,外国的小朋友也非常渴望能够见到盼盼,所以呀盼盼就要出国和他们交朋友了,  相似文献   

5.
【设计说明】略读教学时,教师要更加放手,在策略上,必须关注一个"略"字──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本课教学,通过阅读卡,教师大胆地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在充分的阅读实践中,掌握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教学目标】1.通过自主填表,了解文章大意,体会人与鸟之间的美好情感。2.通过填表排序,体会作者的写作顺序。【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介绍小鸟  相似文献   

6.
【教学目标】1.学习古诗,在古诗的意境中辨别"推"和"敲"哪个更好。2.品读课文,编写剧本,感受贾岛与韩愈对待创作严肃认真的态度。3.认识咬文嚼字的重要性,能自主斟酌诗文中的用字用词。【教学过程】一、说"推"谈"敲",导入课文员援师:"推"和"敲"分别表示两个动作,但是组成一个词就不再表示动作了,而另有他意,意思是——(生:在写诗和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76页例2、例3。【教学目标】1.通过大量的直观素材、活动、游戏等,在思辨中建立"倍"的概念。2.通过倍与几个几的沟通,建构"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数学模型。3.在体验活动中培养初步的操作、观察、比较、概括的能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师:今天数学课会有一些  相似文献   

8.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2.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理解诗歌中所蕴含的哲理。3.通过比较,把握"登临诗"的特点。【教学重点】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理解诗歌中所蕴含的哲理。【教学难点】通过比较,把握"登临诗"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38~39页例1,例2相应的"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九第1、2题。【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学会利用方格纸把一个简单图形按指定的比放大或缩小。2.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感受图形放大、缩小在生活中的应用,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0.
【教学内容】二年级(上册)第30~31页。【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平均分",初步建立"平均分"的概念。2.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掌握按每几个一份的要求平均分物体的方法,在操作交流中进一步感悟平均分的本质特征。3.感受"平均分"在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意识。  相似文献   

11.
正【教学设想】初读《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种"喜"的感觉猛烈冲击心头,从字面上也能够理解确实"喜",而且"喜欲狂",然而为什么诗人如此狂喜?我们如何让孩子从字面渗透到字里,真正领悟这"喜欲狂"?这确是本诗的教学难点。【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八组第28课。【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新词。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表现在哪些方面。3.领悟作者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4.积累优美语言。【教学重点、难点】了解"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表现在哪些方面,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上册112-114页例1。【教学目标】1.了解"鸡兔同笼"问题,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2.通过猜测、列表、假设或列方程等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3.培养逻辑推理能力,体会到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点】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25课。【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诗句,并进行古诗背诵。2.抓住重点词句,诗文结合,理解课文的内涵。品读古诗的意境,重点理解"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诗的含义。3.初步了解文包诗的特点。【教学重点、难点】抓住重点词句,诗文结合,理解课文内涵,品读古诗意境。【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整体感知文本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  相似文献   

15.
<正>【设计理念】1.体育教学应该为学生的终生幸福负责,为此需要关注学生身体的均衡发展。"弱项"技能需要通过锻炼才能变强,这实际上是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来诠释"投掷"运动的另一个存在价值——让弱者不弱,强者更强。"弱手强弓",正是关注学生成长的一种体现。2.真正的长线化体育锻炼是"我锻炼"。"为学生的成长而教",应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心系每一个学生,切实加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体育教学真正成为"属我"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二组第2课。【教学目标】1.会认会写本课的生字词。2.了解翠鸟的外形,学习按"顺序、抓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3.有感情地朗读第1自然段,体会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教学重点、难点】了解翠鸟的外形,抓重点词句品读课文;学习按顺序、抓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阅读训练的同时,有效渗透习作方法的指导。【教学过程】一、颜色导入,感受鲜艳,渗透语言训练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老师姓什么吗?出示"朱",学生进行扩词,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指导学生把"晨扫"片段写具体。【教学理念】片段训练,是中年级单元习作训练的重要补充。立足学生的现有水平,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选取学生熟悉的情境,通过"分层扩点"式训练,帮助学生将一个表述笼统的片段,逐步写成一个具体生动的片段。让学生在真切的言语训练中,感受"精彩片段"的生成过程,领会"生成精彩"片段的方法与路径。【教学目标】1.通过情境再现和观察表达,将一个表达简单的片段写具体。在此过程中,初步感知将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一组第4课。【教学目标】1.会认"径、斜、枫、于"4个生字,会写"于、枫"等生字。重点理解"远上、斜、生处、坐、爱、于"等词语的意思。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体会诗人对秋天的热爱与赞美之情。3.背诵其他描写秋天的古诗。【教学重点、难点】在反复诵读中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中描绘的美丽秋色;体会诗人抒发的情感,感受诗歌的意境。【教学过程】一、读题解题,导入新课1.知诗人。师:谁能通过自己课前搜集的资料,给大家介绍一下诗歌《山行》的作者?  相似文献   

19.
【教学目的】1.了解什么是影评,初步学习微型影评的写法;培养基本的审美能力、评价能力和审美情趣以及信息处理的能力。2.初步掌握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手法在影评写作中的综合运用。【教学重点】影评写法的指导。【教学难点】影评角度的确定。【教学准备】搜集相关影评资料。【教学对象】适用于五、六年级学生【教学过程】一、评莫言,铺垫激趣师:最近,国内外媒体和社会公众都在关注一个焦点人  相似文献   

20.
正字篇     
正愣楞【常见错误】发愣(正)——发楞(误)愣头愣脑(正)——楞头楞脑(误)【正确用法】"愣",指发呆、失神,与心理活动有关,如愣头愣脑。"楞",本义同"棱",指有四角的木头,现主要用作译音用字,如焦耳一楞次定律。【语句示例】他这小子愣头愣脑的,做事从来不经大脑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