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茂祥 《上海教育》2006,(9B):32-33
名校长培养基地开班时的场景尚未远去,如今再回首,各基地班已走过了半年多的历程丰富的培训内容,让名校长名师培养工程有了更清晰的足迹:为了打造上海教育面向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校长、教师梯队,为了“修补”上海50岁左右优秀校长和教师的断层现象,力争在5-10年内形成一批领军人物,边回顾,边总结,边思考,边谋略,也许是这一新世纪人才工程不断完善的最有效方法。[编按]  相似文献   

2.
周国明 《上海教育》2007,(3B):30-31
“实施名校长名师培养工程,加强名校长名师培养基地建设”,已被明确列入上海教育“十一五”师资规划的重要行动计划之中。2007年1月,市教委人事处处长周国明应邀在全国教育干部培训工作研讨会上就名校长培养基地开展的工作情况作交流发言。[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名校长培养基地、地方政府、名校长所在学校在名校长成长为教育家型校长的过程中承担共同的责任与使命。江苏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心在借鉴"U-G-S"教师教育模式的基础上,以"教育部名校长领航工程"为载体,提出并实施了"名校长培养基地—地方政府—名校长学校"名校长培训模式。三方遵循"目标一致、责任分担、成果共享、合作发展"的原则,在名校长培养、带动区域内校长成长和基础教育研究等方面共同创新,逐步形成了名校长专业发展合作共同体。此项探索破解了名校长培训实效性不强、名校长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不足的问题,为我国新时期的校长培训工作做出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4.
继上期本刊刊出四个名校长培养基地的实践总结,本期我们将聚焦上海中学、曹杨二中、思南路幼儿园、南湖职校这四个名校长培养基地。  相似文献   

5.
《上海教育》2011,(3):47-47
在长期的培养实践过程中,基地逐步探索形成了行之有效的培养市、区优秀校长、名校长的模式,通过合理整合形成了五大培养模块,即案例学习、开放学习、专题学习、合作学习和研究学习。实践考察、感悟体验的案例学习。基地在设计实训课程时安排了大量的走访考察学习,合理地组织和科学地安排学员走访学校。每到一所学校,学员们都听校长对办学工作的解读,了解学  相似文献   

6.
总结是为了更好地反思。创新培训形式,开展基于实践的有效培训,是名校长培养共同探索的途径。上海市普教系统名校长培养工程的八大校长培养基地在一年的实践中,寻求不同的培训侧重点,或多或少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帜的风格和特点。  相似文献   

7.
总结是为了更好地反思。创新培训形式,开展基于实践的有效培训,是名校长培养共同探索的途径。上海市普教系统名校长培养工程的八大校长培养基地在一年的实践中,寻求不同的培训侧重点,或多或少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帜的风格和特点。  相似文献   

8.
卢雁 《上海教育》2006,(10A):27-27
近日,借上中开放日之际,记对前去观摩、学习的校长学员作了一次全方位的调研,共收到有效问卷16份,调查结果显示:校长学员充分肯定半年多来基地培养的收获,对今后的基地培养抱有很大的兴趣。  相似文献   

9.
在长期的培养实践过程中,基地逐步探索形成了行之有效的培养市、区优秀校长、名校长的模式,通过合理整合形成了五大培养模块,即案例学习、开放学习、专题学习、合作学习和研究学习。实践考察、感悟体验的案例学习。基地在设计实训课程时安排了大量的走访考察学习,合理地组织和科学地安排学员走访学校。每到一所学校,学员们都听校长对办学工作的解读,了解学  相似文献   

10.
“实施名校长名师培养工程,加强名校长名师培养基地建设”,已被明确列入上海教育“十一五”师资规划的重要行动计划之中。2007年1月,市教委人事处处长周国明应邀在全国教育干部培训工作研讨会上就名校长培养基地开展的工作情况作交流发言。  相似文献   

11.
日前,山东省财政提供专项培养经费1000万,培养齐鲁名师名校长。根据培养方案,自2009年起实施首期山东省齐鲁名校长建设工程。从全省在职在岗的普通中小学专任正职校长中遴选100名“齐鲁名校长建设工程”人选,进行重点培养,5年培养期结束、经考核合格后,命名为“齐鲁名校长”。省财政在培养周期内为每位人选提供5万元的专项培养经费,“工程”人选培养将采取国内培养和国外培训等多种模式进行。“工程”人选要选择1至2所乡镇以下农村中小学校作为其定点联系学校和实践基地,辐射、带动其他校长共同成长。  相似文献   

12.
《上海教育》2011,(3):49-49
作为全市唯一的职教系统名校长培养基地,学员均来自行业中专的校长、职校校长、民办职校的校长。如何探索职教系统名校长培养基地的活动特色,为学员提供适应发展需要的特色课程和特色培养模式是基地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3.
名校长培养基地开班时的场景尚未远去,如今再回首,各基地班已走过了半年多的历程。丰富的培训内容,让名校长名师培养工程有了更清晰的足迹:为了打造上海教育面向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校长、教师梯队,为了“修补”上海50岁左右优秀校长和教师的断层现象,力争在5~10年内形成一批领军人物,边回顾,边总结,边思考,边谋略,也许是这一新世纪人才工程不断完善的最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总结是为了更好地反思。创新培训形式,开展基于实践的有效培训,是名校长培养共同探索的途径。上海市普教系统名校长培养工程的八大校长培养基地在一年的实践中,寻求不同的培训侧重点,或多或少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帜的风格和特点。  相似文献   

15.
名校长有明确的属性特征.名校长的成长和培养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各地名校长的成长路径和培训方式也有相同性.梳理和借鉴这些比较成功的培训模式,可以探索名校长培养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总结是为了更好地反思。创新培训形式,开展基于实践的有效培训,是名校长培养共同探索的途径。上海市普教系统名校长培养工程的八大校长培养基地在一年的实践中,寻求不同的培训侧重点,或多或少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帜的风格和特点。  相似文献   

17.
《上海教育》2007,(6A):23-23
如何针对每位学员特点和特殊需求进行有效培养,让学员在自我成长的同时带动所在幼儿园教师和幼儿园共同成长,是名校长培养能否收到实效的关键。为注重实际(学员个人实际、幼儿园实际、区域实际),基地主持人郭宗莉采取了多种方式。  相似文献   

18.
作为全市唯一的职教系统名校长培养基地,学员均来自行业中专的校长、职校校长、民办职校的校长。如何探索职教系统名校长培养基地的活动特色,为学员提供适应发展需要的特色课程和特色培养模式是基地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9.
《上海教育》2011,(3):42-45
什么是名校长名师培养基地最核心的功能?市教委推出双名工程之初,就明确指出,双名工程更重要的是要探索高端人才培养的经验。第二期双名工程对这一点更是特别强调,在实施过程中分别举办文科专场、理科专场等以提炼基地特色培养模式为宗旨的论坛。各个基地总结两年多来的成果,特色培养模式的提炼是其中重要的一条。  相似文献   

20.
《上海教育》2007,(4A):24-25
基地回首 上海市普教系统思南路幼儿园郭宗莉名校长培养基地,按照“造就一批有良好的师德修养、先进的教育理念、厚实的专业素养、开阔的国际视野、教改研究与教育创新能力和国际交往能力的骨干校长和教师队伍”的要求,围绕“开发与提升园长领导力”这一主线,通过构建由四大模块课程组成的名园长培养课程体系,开发多种研修方式,在基础研修与高级研修两个层次展开名园长后备人选的培养工作。[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