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谢华山 《高中生》2012,(9):32-33
一、陈述句充当四种句子成分陈述句在另一个句子中充当成分时,我们需要先在句首加上that,然后将"that+陈述句"分别放在另一个句子的四种位置,构成四种名词性从句。that只起连接作用,在从句中不充当成分。1.将"that+陈述句"放在主语的位置,构成主语从句。  相似文献   

2.
易错点一:不能准确地理解"关系代词和关系副词"具有的三大功能。①在从句开头引导一个定语从句。②指代或替代"先行词"且先行词不可省。但在某些情况下,先行词有时也可省略。③在定语从句中作某个成分。  相似文献   

3.
《考试》2008,(Z4)
众所周知,高中英语从句包括定语从句、名词性从句和状语从句。"从句问题"是高中英语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语法项目,也是高考必考内容之一。而同时"引导词的选择"又是从句复习中的关键,该问题虽然很难但还是有规律可循的。根据个人多年教学实践,现就"定语从句与名词性从句引导词选择"这一问题作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4.
正what和whatever作为引导词来引导从句,它们之间到底有什么异同点?what只能引导名词性从句,如主语从句、宾语从句、表语从句和同位语从句,whatever既可以引导名词性从句,又可以引导让步状语从句。一、what引导名词性从句what引导名词性从句时,可在主语从句、宾语从句、表语从句和同位语从句中充当成分,其意思主要有以下两种:一是含有疑问含义,表示"什么……";二是相当于"名词/代词+关系代词引导的定语从句"结构,意为"……的事情/东西/样子/颜色"等。下面我们看看what在句中的意思以及相应的  相似文献   

5.
采用一套看图写作试卷和对研究参与者的访谈,文章考察了中国学生是否有意识回避产出关系从句这一问题.结果发现,一部分参与者有意识地回避使用关系从句,一部分由于尚未达到使用关系从句的水平而无意识地"低产出"关系从句,而另一部分则能够较灵活地使用关系从句.因此,在讨论中国学习者较少使用关系从句这一现象时,不能用 "回避"二字简单概括,有必要区分"有意识回避"和"无意识低产出".教师最好能帮助学生克服使用关系从句的胆怯心理,多鼓励学生使用关系从句等复杂的结构.  相似文献   

6.
医学英语作为科技英语的一个分支,有其自身的词法与句法特点,定语从句使用频繁即为其特点之一.定语从句的使用可以使句子意思表达的简捷、明确,增强句子的限定性和严密性,而这恰恰增加了汉译的难度.一般情况下只要将定语从句译成与汉语对等的定语词组,即"的"字结构,放在被修饰的词之前即可.但这种结构只适用于翻译结构简单而且较短的定语从句.  相似文献   

7.
名词性从句     
由一个主句和一个或一个以上的从句构成的句子叫复合句。名词性从句在复合句中起名词的作用,它包括主语从句、宾语从句、表语从句,同位语从句四大类,在句中分别用作主语、宾语、表语和同位语。  相似文献   

8.
蔡丽莉 《海外英语》2013,(5X):84-86
在语法书中,名词性从句与定语从句从来都是被分别讲解的,英语学习者也就分别学习这两种语法现象,然而在使用它们的时候,却会犯各种各样的错误,原因之一就是容易把两者混淆。该文对比分析名词性从句与定语从句,找出相同疑问词/关系词所引出的名词性从句与定语从句的结构差异和语法作用的不同。"As"一词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也是一个难点和容易出错的词汇,该文列出"as"作关系代词的典型例句,分析出"as"有"像某事"、"像某物"或"像某人"的意思,而并不是单纯表示"某事"、"某物"或"某人",因此,不能换成"which","that"或"who",进而提出解决方法,当"as"指"像某事"或"像某物"时,可以替换成"like what";当"as"指"像某人"时,可以替换成"like+某人+who"。希望本文深入浅出的解析对在此类语法现象易犯错的英语学习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名词性从句包括主语从句、表语从句、同位语从句和宾语从句,是高考的一个考查热点。一、考查主语从句在句中充当主语的从句叫做主语从句。  相似文献   

10.
陈顺 《初中生辅导》2009,(32):35-35
在初中教材里,"if"可以引导两种从句。分别是条件状语从句和宾语从句,但其用法和意思大不相同。一、"if"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if"译为:"如果、假设"。主句通常用将来时态,从句用一般现在时态。  相似文献   

11.
状语从句是高考英语的必考考点,综观近年来各省市状语从句的考题情况,我们发现以下八类状语从句特别值得关注。一、incase引导的状语从句根据语境的不同,incase既可表示"如果""万一",引导条件状语从句,也可表示"以防(万一)",引导目的状语从句。  相似文献   

12.
【定语从句的概念和相关术语】1.概念:在复合句中充当定语的从句叫作定语从句。定语从句一般后置。2.先行词:被定语从句修饰的名词或代词叫作"先行词"。3.关系词:引导定语从句的词叫作关系词,分为关系代词和关系副词两类。例如:  相似文献   

13.
宾语从句即是在复合句中,放在主句之后,作主句宾语的一个句子。纵以历年来考试题,不难发现宾语从句在考试题中占有不可忽视的比例,为考试命题热点。现就其"考点"加以分析和小结,希望同学们能有所收获,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相似文献   

14.
<正>名词性从句主要起名词所起的作用,包括主语从句、宾语从句、表语从句和同位语从句。名词性从句是中学阶段的一个重要语法项目,在历年的高考中几乎都有涉及,并且每年的命题各有变化,但仔细分析高考试题不难看出,这一部分内容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查。1.同位语从句与定语从句的区别同位语从句与定语从句的不同之处在于:从句的作用不同。同位语从句用来进一步说明前面名词的内容;定语从句用来修饰、限定前面的名词(相当于一个定语)。  相似文献   

15.
英语复合句中的定语从句是基础教育阶段中学英语教学的必修重点和难点之一,也是该阶段各级各类英语测试所关注的焦点和考点。英语定语从句的核心要点可归纳为"二二九"三个层面,即两大特征、两种类型和九个引导词。"两大特征"是它区别于名词性从句和副词性从句的独有的外部结构特征和内在逻辑架构特征;"两种类型"是指定语从句可分为限制性和非限制性两类,是其明示自身功能和地位的内在语义标签和外在句法标记;"九个引导词"将复杂独特的定语从句连接词定量化和定性化,从而保证其内部语法系统运转的系统性和规范性。把握定语从句的核心要点,采用"二二九"三位一体联动教学法,是突破英语定语从句难关的有效方案。  相似文献   

16.
由一个主句和一个或一个以上的从句构成的句子叫复合句。名同性从句在复合句中起名词的作用,它包括主语从句、宾语从句、表语从句和同位语从句四大类,分别在句中担任主语、宾语、表语或同位语。名词性从句关联词有连词that,if,whether,连接代词who,whose,what,which和连接副词when,where, how,why等。  相似文献   

17.
一、根据从句动作的持续性来区分1."主短从长"型:即主句是一个短暂性动作,而从句是一个持续性动作,此时三者都可用。如:Jim hurt his arm while[when,as] he was playing tennis.吉姆打网球时把手臂扭伤了。  相似文献   

18.
杨怡华 《海外英语》2014,(12):152-153
分属于不同语系的英语和汉语,经过了数千年的演变,分别形成了大不相同的语言形态。从句子的结构上看,汉语偏重意合,英语偏重形合。由于结构上的差别,语言表达顺序上的差异,在英汉互译的过程中,翻译者应注意对句子结构的转化。定语从句一直是英语学习中的"拦路虎",不仅是在英语口语和写作中被高频使用的一种句型,同时也是一种比较难把握的语法句型。在英语学习者中,许多学习者对定语从句没有正确的认识,对复杂结构的定语从句如同"老虎吃天"找不准该从何处下手,于是很多学习者只停留在对表面的理解上,是不求甚解。该文以句子结构的不同为出发点,通过四组不同的例句,分析了英文定语从句在翻译成汉语过程中四种不同的方式、方法:1)将定语从句翻译成独立一句的情况。2)将英语的定语从句仍然译成定语从句,句子结构不发生改变。3)将定语从句翻译成状语。4)从句翻译时将定语从句和先行词融合在一个句子当中,这样更能帮助英语学习者达到较为理想的翻译效果。  相似文献   

19.
正宾语从句是初中英语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的句型,在日常交际中也用得比较广泛,同时也是学生感到比较困惑的一个语法点。我在这里对学习宾语从句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教大家如何轻松巧学宾语从句。什么是宾语从句?宾语从句是句子的一个重要成分,它可以由名词、代词、名词短语或句子充当。当一个句子充当宾语时,这个句子就称之为宾语从句。宾语从句与主句之间由从属连词来连接(有的可以省  相似文献   

20.
在初中英语中,有些同义连词出现的频率较高,在应用中容易混淆,现就两组易混同义连词的用法浅易分析如下:一、as,when,whileas,when,while这三个词均可引导时间状语从句,译为"当……的时候"的意思。(一)as"当……的时候,在……的时候"。可与when或while通用。但它强调主句和从句中的动作同时发生或同时进行。一般持续时间不长。当主句和从句都表示持续性行为时,主句和从句的谓语动词可以都用进行时,也可以一个用进行时,一个不用;或都用一般时。例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