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我国著名邮学家吴凤岗主编,北京市集邮协会编的《实用集邮辞典》第134页上有“邮资图”条目,内容如下: “印在邮制信封、明信片和邮简上的邮资图案称邮资图,按我国邮电部规定:此种邮资图只能作为该图的信封、明信片、邮简纳付邮资的凭证,剪下后另贴在其它邮件上无效。”在第135页上有“邮政明信片”条目,内容为: “即有邮政部门发行的明信  相似文献   

2.
王京生 《中国集邮》2001,(12):19-19
“2001年中国国际邮政物流技术设备展览会”上推出了很多新颖的邮资凭证,本刊第10期生乐的《未来可能应用的邮资凭证》一已有介绍,现对中提到的“邮资机符志”部分补充一二,以飨读。  相似文献   

3.
武玮璘先生的《中国邮资机简史》考证了中国邮政引进和推广邮资机的历程,读后受益匪浅。但该文得出的结论“20世纪70年代后期是我国邮资机使用发展史从早期进入近期的分界线”所依据的物证不能令人信服,即《集邮博览》2003年第3期文中提到的美国集邮家收藏的“1978年”太原邮资机符志(图1)。笔者质疑该戳印,并不是怀疑它由老式邮资机更换了三格新戳式,  相似文献   

4.
李明 《中国集邮》2000,(6):31-32
收到《中国集邮》编辑部转来的董建军先生的信,希望能解答他遇到的有关邮资机符志与电子邮票方面的问题。其实《中国集邮》今年第4、5期连载的《对“机盖定额邮资已付戳”的研究》一,已对邮资机和由它打印出来的邮资机符志作了详细的介绍,并将其与“机盖定额邮资已付戳”(姑且如此称呼吧)作出了区别,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王辉 《集邮博览》2013,(11):46-47
近日,笔者在整理专用邮资图普通邮资明信片时,发现一款邮资图为“漠河·北极圣诞”的加印片,其“邮政编码”前的代号不是黑龙江的“08”,而是山东的“15”。  相似文献   

6.
张春清 《上海集邮》2004,(10):12-13
邮资信卡(XK)是国家邮政局于2000年开发的一种邮政用品,至今共发行XK1至XK6共6套、HXK20041套,面值大多为80分,少量为“国内邮资已付(平信)”、港澳、国际信函资费。但在2000—2002年,上海、广东等11个省、市委制的广告邮资信卡中,出现了用普通邮资片邮资图作为邮资信卡邮资图的品种,既不符合专用邮资图不得混用的规定,又不符合邮资信卡按国内平信(外埠)收费的邮资标准,显然违规。  相似文献   

7.
我们经常在邮件上看到一种使用红色油墨盖印的戳记,仔细观察会发现该戳记上标明有日期和邮资,如图1所示。这是由邮资机打印在邮件上的一种邮政日戳,通常称为邮资机日戳。在邮件上盖有这种戳记可以代贴邮票,有人又称这种戳记为代资戳。邮资戳上标有“中国邮政”和“邮资已付”字样,并且印有应付邮资金额数,  相似文献   

8.
邮简上印的邮资是该邮简邮资已付的标志,目前,我国邮界对此标志的称谓尚不一致。《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邮政主管部门颁发的新邮件或编纂的书刊均称其为“邮票图”。台湾邮政以“邮资符志”称之,港、澳集邮界对它的称谓大多与台湾相同,但也有称之为“邮资图案”的。北京燕山出版社1992年出版的《中国邮票全集(邮资封片简卷)》也使用了“邮资符志”这个称谓。内地一些集邮家多次撰论证称“邮票图”有不确切之处,认为“还是称邮资图好”。目前,对这邮资已付标志称“邮票图”或“邮资图”,还是“邮资符志”仍未取得一致。  相似文献   

9.
上世纪70年代末,原用邮资机绝大多数已损坏报废,我国邮政决定从国外批量引进新型邮资机,重建邮资机服务系统,并统一使用新的三格式邮资机符志,这标志我国邮资机业务进入一个飞速发展的新时期,这一日期的确定相当重要。武玮璘前曾认为不迟于1978年的依据已不可靠,后又获得日期为“-1.9.81”的“沪(23)”邮资机符志(参见《中国集邮报》2003年第35期)。  相似文献   

10.
耿守忠  杨治梅 《收藏》2006,(2):102-103
10.HP&;#183;9“1990年贺年邮资明信片”错色片的鉴定 1990年为马年。邮电部于1989年11月15日发行“1990年贺年邮资明信片”一套,全套2枚。志号HP&;#183;9(2-1)贺年邮资明信片的片图为黄绿底色上印有一匹昂首嘶鸣的红马;(2-2)片图为蓝绿底色上印有一匹回头嘶鸣的白马。  相似文献   

11.
国内印刷品函件,按规定每100克应收邮资0.60元。昆明市北京路邮局邮资机误打印为0.30元,经复核后补收0.30元,加盖“邮资已补足”戳。此戳为前所未见。  相似文献   

12.
新年是全世界大多数国家的节日。很多国家都要发行有关的邮资票品。苏联和俄罗斯是发行这类票品品种多、数量大的国家之一。从1962年开始到苏联解体(1991年),以至现在的俄罗斯每年都要发行一套标有СНОВЫМ ГОДМ(“新年好”或“祝贺新年”)的邮票,形成了名为“新年好”的系列邮票。除邮票外,苏联和俄罗斯还发行了品种更多、数量更大的贺年邮资信封和邮资明信片。  相似文献   

13.
邮资凭证     
集邮爱好进入集邮领域,开始收集邮票等邮品后,常常会碰到“邮资凭证”这个名词。那么“邮资凭证”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4.
2003年8月18日发行《中国移动通信》普通邮资明信片,邮资图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简称“中国移动”)“全球通”的企业形象标志。当天未见出售。同月28日中国集邮总公司对外出售,有人从中国移动总部所在地(甘石桥邮局)实寄此片。  相似文献   

15.
王泰来 《收藏》2009,(3):150-152
1969年7月,邮电部军管会生产指挥部负责人兼北京邮票厂军管组组长签批印制一批邮资信封,并选定了4种邮资图。邮资图及面值分别为:“大庆人”,8分;“大寨人”,10分;“军民联防”,8分;“向贫下中农学习”,8分。  相似文献   

16.
正2013年10月18日,台湾"中华邮政"发行《灵蛇邮资票》(电子邮票)。这是继2012年6月18日发行《祥龙邮资票》后,第二种以当年生肖为题材的邮资票。从2013年10月下旬以来,厦门有邮友陆续收到台湾邮友寄来的贴有灵蛇邮资票的首日封和纪念封。灵蛇邮资票采用磷光邮票纸印刷,票幅22.5毫米×43毫米,上下边各有2个直径3毫米、中心距20毫米的半圆  相似文献   

17.
吕野 《上海集邮》2004,(7):44-44
近日收到从英国寄来的期刊印刷品,未见邮票、邮资标签或邮资机符志,也无邮政日戳,贴有一张90×35mm的签条,印有黑色“CHINA-MAGAZINES/Mailflow.intl”字样,意为“寄到中国的期刊杂志邮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邮资票品局于1999年12月22日寄出的一件信函,盖有“商业信函”邮资  相似文献   

19.
杨波 《集邮博览》2012,(4):50-51
1974~1982年,邮电部发行了天安门邮资图系列的普通邮资信封,由于邮资图案采用了普16邮票中的天安门图案,故被集邮者称为“普16型天安门图邮资信封”,简称“普16邮资封”。按背面印的编号来分,全套共有26枚;按信封的发行日期和不同式样来分,可分为3组。邮资信封售价9分,  相似文献   

20.
耿守忠  杨治梅 《收藏》2006,(12):112-113
二、变体邮资票品的真伪鉴定 对变体邮资票品的真伪鉴定,通常分为两步进行,首先鉴别邮资票品的真伪,伪品就不用说了,如是真品,还需要进一步鉴定这种变体是真变体,还是用真品变造的“变体”。因为用真品变造的“变体”也是赝品。由于邮资票器是真的,常使这种变造的“变体”具有极大的欺骗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