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黄瑞卿 《声屏世界》2006,(11):56-56
电视新闻现场导语是电视新闻报道中大量采用的极具个性化的表现形式,现场导语运用得法得体,不仅有助于拓展报道手法、深化报道主题,而且能够大大增强新闻的真实性、现场感和视觉冲击力,展示和张扬出电视媒体的个性魅力,使电视新闻具有更加色彩斑斓的艺术元素。笔者认为,记者做现场导语之前,应回答好三个问题:一问:为什么要做现场导语。现场导语是记者在采访现场即兴所说并由摄像机记录下来的新闻导语。它的目的和作用主要在于:揭示新闻现场;切入新闻主题;概述新闻事实;突出电视特色;引导观众关注。在很多情况下,现场导语具有“不可再现性”,…  相似文献   

2.
谭薇 《新闻窗》2014,(6):73-74
电视新闻是声画并茂的视觉信息。声画配合的密切和谐可以使得传递的信息更加丰富完整、更加具有感染力。文稿配音在电视新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不可或缺的作用。在电视新闻中,富有逻辑性的图像语言,富有节奏感的画面景别,主题鲜明的文稿配音或使人身临其境的现场声带来的现场感,除了带给观众客观真实的感受,还使观众有更大的想象和联想发挥的空间。文稿配音和现场声的正确使用将使得消息传递的信息量和现场感大幅度提升,大大提高电视消息的真实性、趣味性和现场感。  相似文献   

3.
现场感,是电视媒体最大的竞争力和魅力所在。近年来,为了提高电视新闻的现场感,越来越多的记者在电视新闻的报道中采用现场出镜的手法,通过记者在现场的出镜解说带领屏幕前的观众一起进入新闻现场,营造身临其境的体验感。在记者出镜时,除了使用语言文字描述信息之外,出镜者的体语、手持物件、现场环境、声音背景等非语言符号也对电视新闻的构成和传播产生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适当巧妙地运用非语言符号,能够让电视新闻更加生动形象,增强可  相似文献   

4.
<正>电视新闻报道,出镜记者往往直接面对镜头作现场分析。作为电视新闻报道中最重要的一种渠道,出镜记者的现场报道使得电视新闻的可信度、真实性和现场感更加强烈。有时与被采访对象近距离交流,有时作为新闻事件的调查者深入现场……总体来讲,电视新闻的成功与否,与出镜记者在现场的访谈与表达有着密切的直接关系。那么,电视出镜记者在新闻现场应如何表现,笔者认  相似文献   

5.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是电视记者或节目主持人置身于新闻现场出图像并用同期声向观众叙述、评论新闻事件的一种报道形式。这种报道形式具有将新闻事件的现场、环境、人物原原本本地展现在观众面前,最大限度地拉近媒介与观众的距离,增强新闻的真实性、现场感和感染力。它最大的长处是以视觉听觉形象传达信息和观念,并在短时间内给观众以深刻印象和心灵震撼。但是,要做好电视新闻现场报道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归根到底,电视记者要做好现场报道,现场叙述至关重要。可能有人要说电视是画面和声音的组合,为什么要单强调语言呢,这是由于电视新闻现场报…  相似文献   

6.
电视现场报道指电视记者在新闻事件的现场,面对摄像机(观众),以采访者、目击者或者参与者的身份出图像的报道,是最能发挥电视传播特点、优势的报道方式。现场报道能够增强新闻的真实性、现场感,同时能增强新闻的深度。正是由于  相似文献   

7.
电视新闻的真实感,是没有被扭曲的真实感。而现场感是指一个电视新闻的全过程的现场感。现场感强,电视新闻才更具真实性,更具冲击力,更具可视性,才能使观  相似文献   

8.
毕云川 《今传媒》2012,(5):44-45
现场报道在目前电视新闻类节目中越来越多,正成为电视新闻报道的主流。电视现场报道是电视记者在新闻事件现场,面向摄像机(观众),以事件目击者或参与者的身份作的口头报道。现场报道的基本特征:记者出图像、(记者身临现场进入画面);现在进行时(新闻事件正处于发生、发展之中);完整同期声(有现场声音)。现场报道有时效性强、可信性强、现场感强和信息量大等特点。新闻真实是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生命力所在,现场感与参与感带来真实感,电视新闻中的同期声有助于其现场真实性的表现第一现场升腾新闻现场报道主题。  相似文献   

9.
就新闻报道形式来说,电视新闻由于是现场拍摄、及时播出,声像并茂,比其它任何新闻形式都更具有现场感和真实感。但现实情况是,某些现场拍摄的电视新  相似文献   

10.
电视新闻同期声是在拍摄电视新闻镜头时同步记录下来的声响,它的应用增加了报道的信息量,增强了报道的真实性、现场感、感染力、权威性,在描述、评论新闻事实的过程中,让电视新闻更加鲜活,更具可看性。  相似文献   

11.
陈黎 《视听纵横》2009,(5):75-76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需要记者在新闻事件现场,面向观众,在镜头前对新闻事实作简单介绍,或对事件进行简要归纳点评。电视新闻记者在新闻现场出镜能起到真实可信的传播效果,具有很强的现场感,能发挥电视媒体传播及时、声画并茂的优势。因此,记者在新闻现场出镜的报道形式被广泛采用。  相似文献   

12.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通常是指记者在新闻事件现场将所见所闻的新闻事实,直接以口头方式报道给观众。电视记者在第一时间出现在新闻现场,从多角度引导观众获取更多的现场信息,感受现场气氛,使观众对新闻事件产生同步感、现场感、参与感,这是当今受众普遍欢迎、喜闻乐见的一种电视传播方式。但是,要做好电视新闻现场报道并非易事,它要求记者有较强的现场驾驭能力,能够在新闻现场不间断地同时完成采、编、播、评等工作。为此,记者需要具备以下五种意识。  相似文献   

13.
电视新闻直播的要义是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真正彰显新闻时效性、真实性、现场感,交流性的传播方式就是现场直播。2008年5月12日14:28,四川汶川突发里氏8.0级大地震。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遒15:00播发了字幕式滚动新闻.15:10播出电话连线.15:20中断正常节日.率先推出现场直播《关注汶川地震》(后与综合频道并机  相似文献   

14.
侯森 《记者摇篮》2012,(9):32-33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在国际上创始于20世纪60年代,在我国则兴起于80年代。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崛起与发展,打破了电视新闻初创时期的现场画面加画外音解说的电影纪录片式的格局,开创了电视新闻自己独特的传播方式,更大地发挥了电视传播现场感强、面对面传播的优势。这是在国际性的各种传播媒介竞争中,电视新闻"走自己的路"的成熟标志。一、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内涵现场报道就是电视记者在新闻事件现场,面对摄像机(观众),手持话筒对新闻当事人、有关人士进行采访,在现场就新闻事件的发生、发展进行及时报道,向观众  相似文献   

15.
<正>电视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是电视权威性及作为公共媒体公信力的关键因素,电视新闻报道真实性问题探讨涉及到了真实性及失实两方面的因素,是当前学术界探讨比较多的问题。根据电视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失实性本文分为两部分阐述,一部分是从现实真实、媒介真实和主观真实三方面诠释了新闻真实性问题;另外,一部分则从新闻真实性的角度出发谈到了新闻失实,具体分析了电视新闻失实的原因,并提出了一系列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6.
短新闻是电视新闻中一支出奇制胜的“轻骑兵”,篇幅虽小,却展示着媒体及记者的采写水平.而电视短新闻最能体现竞争力的就在于对现场感的捕捉与运用.因此,无论从新闻本质还是受众需求出发,研究和探讨短新闻的现场感是电视媒体发挥自身优势必不可少的内容.文章针对短新闻现场感的性质、特点并配以获奖新闻案例,探究了现场感在短新闻中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17.
短新闻是电视新闻中一支出奇制胜的"轻骑兵",篇幅虽小,却展示着媒体及记者的采写水平。而电视短新闻最能体现竞争力的就在于对现场感的捕捉与运用。因此,无论从新闻本质还是受众需求出发,研究和探讨短新闻的现场感是电视媒体发挥自身优势必不可少的内容。文章针对短新闻现场感的性质、特点并配以获奖新闻案例,探究了现场感在短新闻中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18.
短新闻是电视新闻中一支出奇制胜的"轻骑兵",篇幅虽小,却展示着媒体及记者的采写水平。而电视短新闻最能体现竞争力的就在于对现场感的捕捉与运用。因此,无论从新闻本质还是受众需求出发,研究和探讨短新闻的现场感是电视媒体发挥自身优势必不可少的内容。文章针对短新闻现场感的性质、特点并配以获奖新闻案例,探究了现场感在短新闻中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19.
钟鸣 《声屏世界》2005,(11):22-23
“耳闻为虚,眼见为实”,“百闻不如一见”,人们总是相信自己亲眼见到的事实。对一些重大、突发的、现场感强的新闻事件的报道,电视在制作时越来越多地采用记者现场报道的形式。记者置身于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报道自己的所见所闻。与一般新闻报道相比,受众更能感知它的真实性和即时性。电视新闻的现场报道正是在最大限度上满足了人们的“眼见为实”的心理,使观众不仅可以“耳闻”,而且还能“目睹”。  相似文献   

20.
赵婧 《新闻传播》2010,(9):138-138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兴起,打破了电视新闻初创时期的,现场画面加画外音解说的电影纪录片式的格局,开创了电视新闻独特的传播方式,更大地发挥了电视传播现场感强和面对面传播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