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阅读和作文都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方面。进行“读写结合”,可以使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联系更紧密,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同步提高。更重要的是“读写结合”加强了学习与应用的紧密联系,大大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达到了“自主、自悟、自得”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作文教学是令人头痛的一门学科,因为对学生来说,作文是一个难点,许多学生都很怕写作文,尤其是对“读后感”这类的文章更是“望而生畏,敬而远之”,写出来的文章中心不明确,体会不深刻,没有联系生活实际,空话连篇。究其原因,乃是“读不深,悟不透。”因此,写好读后感,有必要在“善  相似文献   

3.
培养学生的悟性是实现语文教学目标的重要方式要注重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悟隐”能力,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悟写”能力,要强化教学手段,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悟”性。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建立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那么这一要求不仅仅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体现出来,也应该在作文教学中体现出来。作文教学理所当然地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主阵地。把创新能力的培养引进作文教学中的“导”和”学”的全过程,引进阅读作文和生活作文教学之中,有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在阅读教学中,注重学生的“自读自悟”,就是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其学习过程是有其自身规律的,对所学的一切知识,学生总要通过自己’的头脑加工整理后才能消化、理解。引导学生“自读自悟”是我国历代教育家倡导的教学思想。叶圣陶先生把学生达到“自能读书”、“自能作文”作为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因此,在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应重视学生的“自读自悟”,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努力满足学生这种内在的学习需求,保护他们“自读自悟”的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心理自由、阅读时间和畅想空间,让学生去“读”去“悟”,使他们的个性和灵性在课堂上飞扬。  相似文献   

6.
培养学生的悟性是实现语文教学目标的重要方式;要注重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悟隐”能力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悟写”能力,要强化教学手段,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悟”性。  相似文献   

7.
在阅读教学中,注重学生的“自读自悟”,就是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其学习过程是有其自身规律的,对所学的一切知识,学生总要通过自己’的头脑加工整理后才能消化、理解。引导学生“自读自悟”是我国历代教育家倡导的教学思想。叶圣陶先生把学生达到“自能读书”、“自能作文”作为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因此,在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应重视学生的“自读自悟”,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努力满足学生这种内在的学习需求,保护他们“自读自悟”的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心理自由、阅读时间和畅想空间,让学生去“读”去“悟”,使他们的个性和灵性在课堂上飞扬。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作文套路是“命题——指导——批改——讲评”。它立足于教师的教,机械呆板,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很不利于其主体性的发挥。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得讲求新的作文方法,追求新的作文“境界”,从而使作文教学进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天地。第一境界:无我——重在潜移默化教育心理学认为,期望值越高,心理负担越重。心理负担越重,学生的作文就会愈加失去灵性,失去自我。“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高妙的作文之道往往是在不知不觉中“悟”出来的。春光明媚,宜吟春江花  相似文献   

9.
薛国芳 《文教资料》2009,(35):52-53
学生对内容阅读领悟的多少主要表现在理解和感悟的深度方面,在“读中悟情”中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读中悟情”是指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以不同方式反复地朗读课文。使其在阅读实践中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从而有所领悟和收获:“说中悟理”是让学生把自己在读中所感悟到的内容说出来:“思中悟美”则是有目的、有重点的组织教学.因势利导地让学生自主体验文章所蕴涵的伦理道德.在学生讲述完自己的收获后.让学生经过辩论和思考,形成阅读理解中的共识,从而达到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竺传强 《教师》2008,(5):29-30
一、现状透视 1.读书浮光掠影。语文教学着眼于“教”的状况太多,学生阅读的太少,因而造成学生的文化积淀太浅,缺乏语文功底。语文课里学生读书的时间只有几分钟,大部分时间被教师的烦琐分析和频繁提问所占有。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批评的那样,“学生在课堂上阅读得很少,而关于阅读的谈话却很多”。其实我们都知道,任何能力都是学习主体“悟”后“练”出来的,而绝非是“讲”或“听”出来的。更有甚者,有的教师不但不鼓励学生读书,而且阻止学生阅读课外书,并美其名目:为了学生的前途。  相似文献   

11.
语文素养是在文学作品中渐染熏陶感悟出来的,而不是靠老师讲出来的.“悟”是用自己的心而不是别人的心,真正负责任的教师会留出更多时间让学生自己阅读感悟,而不是独占课堂,拼命开发“声带资源”.其实,“学生本身就是一种教育资源”,这一观点逐渐地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认同与接受.  相似文献   

12.
杨光正 《成才之路》2011,(19):21-21
“悟”有领悟、感悟之意,语文教学中的“悟读”即感悟性的阅读,它是在调动学生多种心理意识和品质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发现兴趣,训练学生的发现思维,让学生形成发现能力;是让学生在经历“初读(感知)——细读(研讨)——品读(咀嚼)”的基础上对阅读材料进行心领神会,从而悟出阅读材料的内涵,悟出阅读材料的滋味,在悟中有所发现和创新。  相似文献   

13.
著名作文教学专家丁有宽说:“读写结合,事半功倍,读写分离,两败俱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努力挖掘教材中写作训练的因素,以阅读为基础,在学生有所悟、有所感的基础上,让学生动笔表达,使读中有写,写中有读,以读带写,以写促读,在读写结合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习作能力。  相似文献   

14.
基于作文教学中读写结合的优良传统和阅读对写作的积极作用,在高中课堂实践“跟着佳篇学写作”的训练策略,有利于切实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相关做法至少有二:一是“由读而悟,练写议论性散文”,二是“在补写与比较中学会‘阐发’”。  相似文献   

15.
路娟 《考试》2009,(7):81-81
针对目前作文教学中小学生写作文时存在“无话可说”和“形容不出来”的问题,语文习作教学必须从引导学生细心观察生活和广泛阅读书籍等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习作水平。  相似文献   

16.
《中学语文教学》2002年第5期曾以《作文是教出来的吗?》为题展开讨论,专家们借题发挥,各抒高见读后受益匪浅。其实,综合各家观点,说作文之道要让学生写其想写、抒情表意也好,说要像教孩子走路一样教写作也好,说作文靠“练”不靠“教”也好,说作文仰仗于有效阅读也好,内里都离不开一个“教”字,离不开老师的指导。就拿“练”为例,怎样练?练什么?关键还在老师。我们这里有人叫学生一个暑假写60篇作文,开学统计一下数字了事,这种“练”有效吗?其他如阅读、激发写作兴趣等,哪一项离得开老师的指导?韩寒有没有老师教我…  相似文献   

17.
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那么如何来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呢?我在突破作文教学的重难点方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用“导”来培养学生写作情趣,将学生“导”入作文环境中,使学生得到了应有的写作锻炼。一、导“阅读”阅读教学中以读促写、以读悟写、读写结合,能促使学  相似文献   

18.
提高学生作文能力,不仅仅是作文课的事。教师必须明确作文的源泉在生活,作文的基础在阅读,作文的成功在大量的练习。提高作文教学质量必须加强整合,将其有机地结合起来。一是打开生活的“门”。要在作文教学中充实学生的生活,通过观察生活沉淀生活材料,积蓄学生语言;丰富学生实践活动,开阔学生视野,增强生活体验。二是搭建读写的“桥”。“读”与“写”关系密切,相辅相成。教师可以从“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入手,让学生领悟作文常识,领会写作技巧,积蓄规范语言,在阅读中促进学生作文能力的进一步发展。三是拓宽练笔的“道”。主要从紧扣单元习作、加强小练笔练习、进行仿写训练三个方面进行。若能将以上有机融合,并持之以恒的反复实践,学生的写作就会得心应手,作文水平就会有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19.
提高学生作文能力,不仅仅是作文课的事。教师必须明确作文的源泉在生活,作文的基础在阅读,作文的成功在大量的练习。提高作文教学质量必须加强整合,将其有机地结合起来。一是打开生活的“门”。要在作文教学中充实学生的生活,通过观察生活沉淀生活材料,积蓄学生语言;丰富学生实践活动,开阔学生视野,增强生活体验。二是搭建读写的“桥”。“读”与“写”关系密切,相辅相成。教师可以从“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入手,让学生领悟作文常识,领会写作技巧,积蓄规范语言,在阅读中促进学生作文能力的进一步发展。三是拓宽练笔的“道”。主要从紧扣单元习作、加强小练笔练习、进行仿写训练三个方面进行。若能将以上有机融合,并持之以恒的反复实践,学生的写作就会得心应手,作文水平就会有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20.
作文最主要的不是生活的贫乏,而是缺乏悟性。那么,“悟”从何来?如何才能使学生作文有点悟性呢? 一、“悟”从生活中来。培养学生敏锐的信息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