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大学生爱情问题已是大学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大学生的爱情观、爱情行为的偏离亟待矫正。社会性道德环境的恶化、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及爱情教育的缺失是大学生爱情观及爱情行为偏离的主要原因。高校实施爱情教育必须密切贴合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与需要,在理念、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加以创新,才能提高其实效性。  相似文献   

2.
高职院校学生作为大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谈恋爱现象当然也不足为奇。然而,高职院校学生正处于身心成长的重要阶段,尚未完全成熟,对爱情缺乏正确的认识,若不能及时对其进行引导、教育和纠正,容易导致爱情观扭曲和思想道德行为方面的缺失。爱情观教育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能够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爱情观教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3.
爱情观教育不仅属于道德教育的范畴,更与大学生的内心情感与行为选择密切相关。根据大学生爱情观调查现状,爱情观课堂教育要侧重系统引导,适时强化爱情道德,避免知行不一。  相似文献   

4.
论大学生爱情观及其教育引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爱情观是人们对社会生活中爱情现象的认识和理解.是对爱情的含义、本质、规律及价值等问题所形成的根本看法、信念和态度。大学生爱情观的形成,不仅受其人生观世界观及社会生活的制约,而且深受家庭、学校乃至社会的各种教育因素的影响。大学生爱情观的状况及发展水平,将极大地影响和制约着他们对爱情生活的选择与追求,并构成决定其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由于爱情观及恋爱问题对大学生个体的成长发展,校园文化和社会文明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它历来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关注,一直是高校的热  相似文献   

5.
论当代大学生的爱情心理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仲稳山 《高教论坛》2006,(3):175-177
爱情是一种复杂的感情,与友谊等情感有本质性的区别.本文通过对爱情的概念、本质及其产生、发展过程的分析,提出爱情具有不稳定性和暂时性的观点,主张学校应引领大学生直面爱情心理畸变的消极因素,树立正确的爱情观,预防爱情心理的偏离.  相似文献   

6.
在校大学生谈情说爱在当前似已成为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但这些处于恋爱中的学生对于爱情的真正含义是否理解,对于爱情甜蜜背后的担当是否有所准备,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本文认为开展爱情观教育是塑造大学生成熟人格的需要,是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婚姻观、家庭观也是非常必要的。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在培养正确爱情观的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并指出自觉加强自身修养是树立正确爱情观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爱情是经久不衰的话题,常常萦绕在我们脑海中,影响我们的情感和精神。我们都非常向往顺利而美好的爱情,有正确的爱情观,才能让大学生顺利应对自己的爱情生活和精神世界。大学是敞开的校园,是半个社会,大学生也面临着恋爱和失恋等境遇,需要加强对大学生正确爱情观的培养,通过语文教学,对学生进行正确爱情观的教育,帮助形成积极健康的爱情观与思想态度。本文从重视德育教育、加强能力培养、关注礼仪教育、落实生命教育这四个方面,探讨了大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爱情观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8.
面对大学生的恋爱现状,高校应重视对大学生进行爱情教育,弗洛姆关于爱的理论对大学生的爱情教育有现实的借鉴意义.爱情教育的目的在于形成健康的爱情观,本文具体分析了大学生的爱情教育.  相似文献   

9.
周婷 《文教资料》2010,(20):225-226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高师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爱情充满了浪漫的幻想和憧憬,这也是人类生理和心理发展的正常状态。然而许多学生对于爱情的观念和行为存在偏差,带来了许多消极影响。本文分析爱情的内涵和大学生的特点,探索加强爱情观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爱情,生命不可或缺的一环--论大学生的爱情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恋爱是客观的、正常的,爱情更是完整人生不可缺少的部分,然而当代大学生的爱情答卷并不令人满意。所以,对大学生进行爱情教育是必要的,爱情教育的目的在于形成健康的爱情观,它是人性化的教育,重在培养高尚的情操。  相似文献   

11.
论大学生的爱情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生恋爱是客观的、正常的,爱情更是完整人生不可缺少的部分,然而当代大学生的爱情答卷并不令人满意。所以对大学生进行爱情教育是必要的,爱情教育的目的在于形成健康的爱情观,它是人性化的教育,重在培养高尚的情操。  相似文献   

12.
姜峰  房三虎 《文教资料》2009,(6):224-226
为研究大学生的爱情观和爱情幸福感,使其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高校开展院校研究、校园安全预警等方面提供理论及数据支持.本文作者采用自制大学生爱情幸福感量表对527名大学生进行了测查.结果发现:大学生爱情幸福感由爱情幸福因子及爱情悲伤因子构成,属二维结构;大学生爱情幸福感不受大学生社会学特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对大学生爱情教育的理性思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认为,对大学生进行爱情教育是必要的,爱情教育应该走在性教育的前面;爱情教育的基调应该是人性的、生活化的;爱情教育目的在于形成健康的爱情观;爱情教育的形式应该是非教条的,重在观念的养成.同时也探讨了大学生爱情教育的内容.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常见心理异常问题及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医学知识及大学生身心发展状况,探讨了行为及人格偏离、神经症、精神病等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异常问题,指出大学生心理异常产生的原因主要来自大学生个体心理、大学生所处特殊环境和学习任务、社会环境三个方面,并进行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很多大学生在追求自身爱情的道路上,对爱情的理解存在着很大的误区。文章通过卢梭《爱弥儿》中所提倡的爱情观,对存在于当代大学生爱情观中的主要问题以及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探析,进而对如何树立正确的爱情观提供可供参考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我国新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的颁布实施,意味着在校大学生"婚禁"的解除,为了避免或减少爱情问题的发生,高校应重视对大学生进行爱情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爱情观,让他们学会理智地对待爱情.本文认为理论学习,优秀文艺作品的熏陶,学生同伴教育和教师的积极引导,学校、家庭和社会的相互配合是对大学生进行爱情教育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爱弥儿》中苏菲和爱弥儿的爱情故事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卢梭的爱情教育观,他的爱情教育观有着坚实的政治、社会、哲学、文学基础。卢梭设计了爱弥儿和苏菲之间浪漫而完美的爱情,并从道德、情感、审美、两性和价值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剖析,对当代大学生爱情观教育实践具有启示意义。引导当代大学生远离功利的爱情观、阳光正确地对待爱情中的两性差异同时力求在教育过程中形成引导机制,树立多元关怀下的爱情观。  相似文献   

18.
刘畅 《现代企业教育》2011,(18):129-130
爱情是人类亘古不变的话题,它是一种高尚的情操,是人们向往幸福生活的主题。大学校园里的爱情更是一段流传甚广的佳话。本篇文章将从当代大学生恋爱观、加强我国大学生爱情教育的必要性以及我们对大学生爱情教育的几点思考三个方面阐述,目的要将高校的爱情教育进行到底,从而形成健康的大学生爱情观。  相似文献   

19.
目前,90后大学生在大学校园内越来越早地涉足爱情领域,面临着各种情感困扰。为了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本文在调查问卷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当代大学生爱情观现状,并提出一系列有的放矢的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20.
爱情观教育是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它能使大学生深刻了解爱情的本质、特点和意义,学会调适恋爱心理,正确处理恋爱与学业、恋爱与集体、爱情与友情、恋爱与道德的关系,从而理性地对待爱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