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近年来,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各国儿童的肥胖问题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究其原因,与垃圾食品大举入侵孩子的生活有着密切关系。那么,国外是如何帮孩子远离垃圾食品的呢?美国垃圾食品不许进校园2011年,由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美国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及美国农业部联合组成的工作小组调查发现,美国儿童食品广告中  相似文献   

2.
驱逐洋快餐     
"连洋快餐的来源地都在"驱逐"快餐了。中国的孩子和家长们面对洋快餐又该采取一种怎样的态度呢?"在英国最近的一次统计中发现,有30%的儿童肥胖或超重,全国的肥胖人数更是越来越多。对此,政府希望通过一项激进的战略,以应对流行性肥胖问题。该项战略将为那些放弃垃圾食品、选择健康饮食和生活习惯的人提  相似文献   

3.
注意了,营养学家评出十大垃圾食品,看看里面有没有你爱吃的东西:第一类:以美式快餐为代表的油炸食品这类食品充斥着全世界的快餐行业,不管男女老少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了这一“垃圾”的侵袭,即使专家不断呼吁,都不能动摇它的地位。但是它的危害不容忽视:1.是心血管疾病致病的元凶(油炸淀粉);2.含致癌物质;3.破坏维生素,使蛋白质变性。第二类:腌制类食品泡菜、咸菜,都是中国、日本、朝鲜等国的传统食品;腊肉也是很多国家的特色风味食品。不过,不要贪吃,因为:1.腌制类食品会导致高血压,使肾负担过重甚至导致鼻咽癌;2.影响粘膜系统(对肠胃有害);3.…  相似文献   

4.
《父母必读》2009,(5):14-14
美国近日对儿童快餐食品的营养含量进行了检查,发现只有3%的儿童快餐食品能够达到美国联邦营养指南的标准。25%的儿童每天都要吃快餐,因此快餐食品的营养价值对于儿童的身体健康起着重要作用。其中65%的快餐超过了脂肪含量标准,75%的快餐缺乏钙,82%的快餐缺乏铁,85%的快餐缺乏维生素A。  相似文献   

5.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随着我国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城镇居民人均收入逐年增长,人们的饮食观念发生了变化,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开始追求方便快捷的饮食消费。然而中式快餐业的发展还不够理想,一些被称为“垃圾食品”的“洋快餐”却迅速地占领了我国大部分的快餐市场份额。当我们在赞叹“洋人”的饮食文化时,我们要扪心自问,老外的“垃圾食品”都可以在我们的国家如此火爆,为什么我们在世界上却连一个出色的快餐品牌都没有?“中式快餐”有哪些劣势和不足,“洋式快餐”的优势和特色又何在?我们该向“洋式快餐”学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6.
2岁前,中国的孩子在认字,美国的孩子学会扔尿布;3岁时,中国的孩子背唐诗,美国的孩子学习扔垃圾、整理玩具……近日,一份中美孩子家务清单引发争议,部分专家感叹,中国家长包办一切家务,剥夺了孩子独立成长的机会。  相似文献   

7.
今天,孩子们正"淹没"在铺天盖地的广告和快餐中。垃圾文化正蚕食儿童心灵,让孩子们的童年越来越商品化和庸俗化。孩子会背的广告词多于经典名言;经典诗词知之不多,而传诵灰色童谣却乐此不疲。正所谓:垃圾食品有害健康,垃圾文化毒害思想。在这种不良文化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其发展是令人担忧的。古人说:"蒙以养正,圣功也。"少儿时期,思想单纯,犹如一张白纸,正是培育正人君子的最佳启蒙时期。大量科学研究也表明,儿童心性纯净,是人的一生中记忆力最强的黄金阶段,也是人  相似文献   

8.
王阔 《神州学人》2004,(10):44-45
自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各类外来商品的涌入,西餐特别是“洋快餐”席卷了中国餐饮市场。在国内大中城市,肯德基和麦当劳的招牌随处可见,就餐的人群川流不息,这在美国是见不到的事情。很多儿童和青少年以吃洋快餐为荣,有些追求时尚的年轻人还在麦当劳过生日甚至举行婚礼。洋快餐在中国的横行,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国人对洋文化的崇拜。 其实在美国以炸鸡为代表的肯德基和以汉堡包为代表的麦当劳是美国人都公认的垃圾食品,美国人中普遍的肥胖症、心血管病、糖尿病等都或多或少与此有关。很多有健康意识的美国人都拒绝吃快餐。我的美国房东要来…  相似文献   

9.
说到时尚美味,大家会想到洋快餐,提起“垃圾食品”,大家也会想到它。洋快餐真是个矛盾体,让人爱,更让人恨,不过我劝你,明智点就离它远点吧。为啥?看看它的罪状,你就明白了。第一桩,把你变成一个虚空的胖子。快餐可引起体内激素变化,使人上瘾。汉堡包、油炸土豆条等快餐可引起体内激素变化,使人难以控制食量。美国有关研究表明,常吃洋快餐食品,进入体内的高蛋白、高热量、高脂肪,促使人体发胖。俗话说:“腰带长,寿命短。”爱吃洋快餐的青少年,势必因摄入脂肪和糖分过多,造成热量过剩而变成胖墩,其最终结果是患高血压、糖尿病等俗称“富贵病”…  相似文献   

10.
陈敏 《天津教育》2013,(2):13-15
一、美国父母希望孩子有一个快乐的童年有一张漫画在网上流传甚广,说的是:1岁,当中国孩子认字时,美国的孩子自己扔尿布;2—3岁,当中国孩子开始背唐诗时,美国的孩子在帮做家务,扔垃圾、整理玩具、浇花、喂宠物;3—4岁,中国孩子学钢琴、舞蹈、下棋等才艺时,美国的孩子在做家务,铺床、摆餐具;4—5岁,中国孩子在进行各种艺术才能培训时,美国的孩子在擦桌子、收拾房间;8一12岁,当中国孩子完成怎么也写不完的作业时,美国的孩子要做简单的饭、清理洗手间、学着使用洗衣机;13岁以上,当中国的学生搞题海战术时,美国的学生学会换灯泡、做饭、洗衣、修剪草坪……这幅漫画尽管有些夸张,但基本画出了两种教育观念的本质区别。  相似文献   

11.
在今日日本,家庭、学校、民间组织和政府都十分重视让孩子从小就关注世界. 在幼儿园、小学的教室或活动室里,常常悬挂着一幅巨型世界地图.孩子们在吃中国豆腐时,教师就常引导他们在地图上找到中国.在吃西班牙海鲜饭时,教师便鼓励孩子:谁最先在地图上找到西班牙,谁将赢得一份小小奖品.当然在吃美国麦当劳快餐时,教师也忘不了向孩子们介绍一下美国.  相似文献   

12.
《家庭教育》2011,(12):48-48
随着美国人的饮食越来越快餐化,年轻糖尿病人的发病率也直线上升。儿童青少年肥胖症最严重的后果就是演变为2型糖尿病。针对这一情况,美国的教育机构和健康部门携手,从各方面防止“胖孩子”变成“糖孩子”。  相似文献   

13.
"垃圾食品"作为一种特殊食品,世界卫生组织曾公布十大垃圾食品,引发关注。通过对中国广告年鉴经典作品的分析,可以发现"垃圾食品"广告创意策略主要表现为:安全性策略、口味性策略、情感性策略及趣味性策略。规避安全、巧用情感、口味满足、趣味娱乐是"垃圾食品"广告创意策略的主要特色。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在大街小巷都出现了快餐食品,很多街道上还出现了专营新式快餐店。由于新式快餐具有高蛋白、高脂肪、高碳水化合物,即“三高食品”的特点,因此儿童是不宜经常吃的。“三高食品”的最大特点是容易造成儿童  相似文献   

15.
快餐文化起源于美国.以时尚、快捷、高效受到中国人的欢迎.其以快餐行业为载体.以各种方式和手段对我国进行思想文化渗透.快餐是美国文化的一扇窗户.它吸引人们透过这扇窗户去了解和学习美国文化.从而激发人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影响人们对英语的学习.  相似文献   

16.
在快餐文化、垃圾文化泛滥的今天重读文学精品,总会有不同寻常的感触与收获。就拿郁达夫写于1934年的散文《故都的秋》来说,它文质兼美感人至深,陪伴了好几代中国人的成  相似文献   

17.
人们都说现在的孩子有福气,想吃什么就有什么。家长忙,有各式各样的方便食品、快餐;家长不忙,照着食谱做几个菜,色、香、味俱全,还准保是“高蛋白”。至于零食,不仅种类多,而且家里不缺。为了使孩子少生病,家长舍得花钱买“补品”。  相似文献   

18.
精灵书袋     
简单的决定,孩子受益一生作为父母,你知道如何为孩子选择最有营养而又最适合阅读的书吗?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孙剑弘郑重提醒三条原则为孩子选书: 1.孩子必须喜欢——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2.内容一定要有高价值——文化垃圾比垃圾食品危害更大。 3.图书形式与内容表现一定要朴素纯美——孩子的审美品位是熏陶出来的。  相似文献   

19.
研究发现,每周吃3次以上垃圾食品的青少年会出现更多哮喘、流鼻涕和皮肤瘙痒等严重过敏症状。英国的研究小组发现,在13~14岁的青少年中,每周吃汉堡、油炸薯条和比萨饼至少3次的,患严重哮喘的危险增加29%,在6~7岁的儿童中,患严重哮喘的发病率则增加27%。另外,快餐吃太多还会增加严重湿疹和鼻炎的危险,比如流鼻涕或鼻塞、瘙痒及多泪等。研究人员指出,这是因为垃圾食品中的盐和脂肪容易诱发哮喘。每周不妨吃3次以上新  相似文献   

20.
新的研究发现.那些饮食健康的孩子要比总吃垃圾食品的同龄人聪明。研究发现。经常吃高脂肪、高糖分食物及加工食品的幼儿智商要低于常吃面食、沙拉和水果的同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