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有关专家指出,意外伤害是21世纪儿童严重的健康问题。在我国,意外伤害已成为0至14岁儿童第一位死因。让孩子掌握一些意外伤害的预防和应急控制措施方面的知识、策略、本领,无论是对家长还是孩子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培养自救能力也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一环。儿童遇到的意外事故主要有几个方面:家庭中的触电、煤气泄漏、失火、烧伤、烫伤等,社会中的交通事故、恐怖犯罪活动、走失等,以及自然灾难,如地震、水灾等。儿童在遭遇这样的意外时,必要的自救知识就可以使他们安全地脱离危险,或者正确保护自己等待救援。社会、家庭、学校已经开始重视培…  相似文献   

2.
儿童意外伤害最常发生在家庭及家庭周围的场所。在减少或避免儿童意外伤害中,家长承担最重要的责任,要减少或避免儿童意外伤害,家长要认真做到如下几点: (1)树立“安全第一”意识。家庭是儿童成长和生活最重要的地方,尤其是儿童入学以前。有许多家长认为家庭是最安全的地方,还会有什么危险?有这种思想的家长常常疏忽大意,然而就在其麻痹大意的时候,孩子却发生了意外事故。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平平安安地成长,但要实现这一愿望,首先  相似文献   

3.
对中小学生意外伤害认知情况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不同年级的中小学生并不完全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安全意识也随之提高、其行为也随之正确的;某些认识和行为恰好相反,尤以中学生为甚。有1/3的家长教师认同意外伤害是不能预知的,因此是无法预防的。分别只有62.77%、62.35%和10.94%的家长和教师把跌伤和烧、烫伤以及自杀与他杀看作是中小学生常见的意外伤害。因此,应根据不同年龄阶段中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进行相应的安全知识、健康教育,同时对家长和教师也应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4.
刘湘云 《家庭教育》2006,(5S):42-43
小学阶段的儿童爱动又好奇,但又缺乏识别危险和保护自己的能力。很容易发生意外伤害。我国儿童意外事故死亡率远远高于发达国家,大多死于溺水、车祸、窒息、中毒、跌落、触电、火灾等原因。最常见的意外伤害是外伤,如跌伤、创伤、切割伤、烧伤、烫伤。上述各种意外伤害主要发生在家中及其周围场所,故而防范儿童意外伤害,保护儿童生命安全必须从家庭做起。  相似文献   

5.
意外伤害是指车祸、溺水、跌 落、火灾或烧(烫)伤、中毒、窒息等 突发事竹造成的伤害。一直以来,人 们错误地认为意外伤害是不可避 免,无法控制的,研究表明,只要措 施适当,意外伤害是完全可以预防 和控制的。因此,家长和社会各界都 应对幼儿意外伤害问题予以高度重 视,特别是一些常用的加防控制措 施,以防患于未然。 一、意外伤害发生的规律 1.一般来说,儿童日常活动的 场所(如家庭、幼儿园等)是意外伤 害的易发之地。据我国11个城市抽 样资料显示,学龄前儿童的意外伤 害大多发生在家里(占26.06%), 其次在上学途…  相似文献   

6.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可避免会受到意外事故的伤害,比如,吃鱼时一不小心就卡了鱼刺。如何预防意外事故的发生,让意外事故不再“意外“?意外事故发生后,我们应该怎样处理?这都是我们必须掌握的安全知识。  相似文献   

7.
正在儿童意外伤害中,以交通意外、高处跌坠、溺水、烧烫伤、异物窒息和误食这6种最为常见。应对意外事故,最好的办法就是预防。交通意外在儿童意外伤害中,交通意外排在第一位,而且伤害都比较严重。其实,只要做好预防,很多交通意外本来是可以避免的。  相似文献   

8.
中国儿童发展中心河北省科学育儿基地就儿童意外伤害情况,对河北省6个城市3个县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向家长发放问卷9000份,访谈220名。一、儿童意外伤害的基本情况 1.意外事故:儿童的第一杀手国际学术界认为“本世纪内,有两个严重影响儿童健康的问题,意外事故便是其中之一”。同时预见,“在  相似文献   

9.
小学阶段的儿童爱动又好奇,但又缺乏识别危险和保护自己的能力。很容易发生意外伤害。我国儿童意外事故死亡率远远高于发达国家,大多死于溺水、车祸、窒息、中毒、跌落、触电、火灾等原因。最常见的意外伤害是外伤,如跌伤、创伤、切割伤、烧伤、烫伤。上述各种意外伤害主要发生在家中及其周围场所,故而防范儿童意外伤害,保护儿童生命安全必须从家庭做起。家庭中的成人,主要是父母和祖辈都要提高安全意识,时时刻刻注意为孩子营造一个安全的家庭环境,重视从小培育儿童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使他们健康、安全地成长,一生快乐幸福。以下提出6个方…  相似文献   

10.
王娜 《辅导员》2014,(4):67-68
近年来,中小学生意外事故屡有发生,楼道踩踏、野外溺水、交通安全等各种意外伤害都在威胁着学生的健康甚至生命。很多学校相应开展了生命教育课程,把生命、安全教育放至重之又重的地位,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意外事故的发生,但很多时候,仍有不少意外事故具有不可抗力的性质,是无法预防的,此时,停留在口头和形式上的生命教育和安全教育便呈现出局限性的一面。因此,在学校德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开展历奇教育,帮助学生掌握处理各种意外事故的知识和技术,附之以必要的训练,便成为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一项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1.
校园学生受伤害现象透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园学生受伤害案可分为安全责任事故、监护责任事故、学生自残和意外伤害等类型.对此应采取加强学生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安全防范能力、自我保护能力和抗挫折能力,提高教师和家长的防范意识,全面优化社会和校园环境等措施,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学生受伤害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暑假到了,随着学校放假,如何预防儿童意外伤害的问题又提到广大家长面前。儿童意外伤害,我们在实际生活中常常能看到或听到。一个不幸的消息,会引起周围许多人的震动、同情、叹息。但往往是事情一过,除当事人及其家庭留下永久的伤痛外,旁观者便将事情放在一边,许多人不善于将别人家的教训变成自己家的警示。这个问题能否解决好,不仅直接关系到儿童的安全,而且直接影响到家庭的幸福。本期杂志的“重头企划”,针对儿童意外伤害中的普遍问题,特约请首都儿科研究所研究员、儿童意外伤害问题专家林良明结合他的研究成果,从儿童意外伤害的严重性、发生的原因、场所以及家庭如何减少和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儿童意外伤害急救的基本原则等谈了他的看法。阅读此文,对广大家长增强养育儿童的安全意识,防护手段,救治知识都会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孩子学会了走路,自由活动的空间逐渐扩大。孩子的好奇心强,活泼好动,总是在不断地探究外面的世界,但是这时的孩子多不具备对危险事物的判断能力,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在日常生活中,最容易发生意外伤害。据统计,近年我国因意外伤害造成的儿童死亡,已占儿童总死亡人数的四分之一,意外伤害已成为0 ̄14岁儿童健康的第一大“杀手”。可见,家长懂得一些儿童意外的防范与救治常识是何等地重要。常见的儿童意外伤害主要有:烧烫伤、气管异物、跌落伤、交通意外、溺水、宠物伤、药物和化学品中毒、消化道异物等。烧(烫)伤烧(烫)伤是较常见的儿童意外,包…  相似文献   

14.
孩子的安全牵动着每个家长的心,幼儿年龄幼小,生理机能和心理机能发育尚不完善,往往容易受到伤害。有关资料表明:我国 0~ 14岁儿童死亡原因中,意外伤害占第一位。避免伤害,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已成为当今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开展防范教育,提高防范意识   开展防范教育,树立幼儿的防范意识。使幼儿知道周围环境中,存在着一些不安全的因素,会给他们带来伤害,只要提高警惕,掌握一些防范的方法,就能远离这些伤害。   教师和家长教给幼儿掌握一些防范的方法,如防止丢失、被拐骗,教育幼儿不跟陌生人交谈,不…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幼儿园意外伤害事故频频发生,使幼儿的安全问题彰显得尤为重要。追溯幼儿园意外伤害发生的原因,探寻幼儿园安全教育对策,对幼儿园师生进行安全教育,有效防范意外事故的发生,显得更加的迫切和重要。  相似文献   

16.
许多药品的色彩、形状以及甜味的糖衣对不懂事的宝宝来说,都是一种极大的诱惑,所以儿童药物中毒或误服药品的情况时有发生,而且有相当比例是由于家长的粗心或意外行为所致。作为家长,一定要做足预防措施,防止宝宝因偷吃药物而发生意外。  相似文献   

17.
本学期开学前,教育部发出通知,要求全国青少年、儿童及其家长都要收看“开学第一课”——央视财经频道9月1日晚播出的“知识守护生命”大型公益节目。该节目是对孩子们进行“避险自救”知识教育,教他们掌握避灾的常识和技巧。其实,安全、防灾、避险、救生这些方面的教育,不仅仅要应对地震、海啸、台风等大灾难,还要预防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影响孩子身体健康乃至生命安全的意外伤害。  相似文献   

18.
统计资料显示:6岁以下儿童的意外伤害,45%发生在家庭中,其次才发生在幼儿园及其他社会环境中。家庭一向被认为是最温暖、最安全的地方,但看似最安全的地方,却隐藏了许多危险因素,稍有不慎,就可能对幼小的孩子造成伤害,给本应快乐的童年抹上一层阴影。幼儿阶段的孩子,知识和先天体能都很有限,缺乏危险意识,所以是危险环境的最大受害者。如果父母对家庭环境安全的敏感度不高,甚至漠视的话,就很容易使孩子遭受意外。为了提醒广大家长重视孩子的居家安全,本期关注和父母探讨如何预防儿童居家意外伤害,并邀请您一起重新检视、评估家中的环境,共同关心孩子的居家安全。  相似文献   

19.
儿童意外伤害一旦发生,如当事者具有救护、自救的知识,能冷静、沉着、迅速地采取急救措施,往往能在很大程度上争取时间,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减少儿童伤残和死亡。因此,家长除了具有预防  相似文献   

20.
2岁~6岁的孩子由于对外界环境的好奇心特别强,加之活动能力不断增强、活动范围不断扩大,而他们对危险的辨别、防范能力和遇到危险时的应急反应能力却又很弱,故这段时期的儿童易发生各种意外伤害。儿童意外伤害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创伤、意外窒息(包括器官异物吸入)、溺水、车祸、中毒、烧烫伤、电击伤等,尤其是意外窒息、溺水对小儿的影响更大,常可导致儿童死亡。因此,做好意外伤害的应急处理以及采取健康教育和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加强儿童意外伤害的防范非常重要。本刊将特设栏目陆续介绍儿童意外伤害的应急处理和预防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