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独生子女在现在的中国家庭里也越来越常见,这些从小就被父母视为"掌上明珠"、"小皇帝"的孩子,更加丧失了其独立性和自主性。这样做的后果往往会导致孩子过度依赖父母,缺乏自我思考等能力。因此,父母应该在幼儿期教会让孩子独立,老师则在教育中不断引导孩子,使其及时能够自立自理。  相似文献   

2.
《科学生活》2008,(8):54-59
众所周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做家长的殷切期望。但什么样的爱才是孩子真正需要的呢?作为全球化、网络化、信息化时代的家长,应该对自己的教育方式以及某些观念进行认真反思。为了构建"和谐家庭",希望家长们的"家庭教育"观念都能够与日寸俱进,切实履行"终身学习"的理念,做新时代的"学习型"家长。  相似文献   

3.
正我国高校志愿服务代表了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一方面能为社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实现自我的价值;另一方面也能使自身素质得到提高和自身专业能力得到提升。随着大学生的不断成长和变化,我们对大学生的要求也逐渐明确和规范起来。志愿精神当中所提倡的是对祖国新接班人的憧憬和期许,其中八个字"奉献、有爱、互助、进步"则是对大学生的一种新的要求,即要求大学生从根本上了解学习的重要性,热爱祖国、热爱党的事业,把自己的理想和人生同祖国的前途紧紧相连,加强自身道德情操和素质培养,把自己的成长轨迹同民族幸  相似文献   

4.
著名的意大利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认为: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和他形成概念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语言表达能力。幼儿时期接收新生事物的能力和语言发展都特别快,大多孩子都能简单的表达自己的见闻感受。因此,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应从幼儿园的孩子入手,给孩子创设多听、多看、多说的机会,学校与家庭密切配合,正确引导和挖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亲子日记正是能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中职阶段学生年龄在15-18岁之间,正是生理、认知、情感、社会性等心理发展的关键期,中职生目前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可以概括为情绪比较消极;厌学情绪强烈;自信心缺失;盲目追求个性。家庭是孩子首先接受教育的地方,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极为重要。家庭教育是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基础。从家庭角度出发,中职生家庭教育对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加强家校沟通,搭建心理健康教育的家校平台。2.结合"关系"教育,增强学生的"逆商",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3.家长也要学习提升自我。4.家长在处理孩子问题时要先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再处理孩子问题。  相似文献   

6.
《学会》2015,(10)
<正>河北省机械工程学会为快速提升服务科技创新能力、服务社会和政府能力、服务科技工作者能力以及自我发展能力,按照省科协工作部署积极参加了"河北省科协学会能力提升计划"活动,签订了《河北省科协"综合示范学会"项目合同书》,确立打造"综合示范学会"的总体目标,细化了年度工作计划和实施进度安排,提出了"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每一次都把事情做好,做对了、做好了才算做了的"的工作准则,积极投身于河北省科协学会能力提升计划之中。  相似文献   

7.
黄红营 《科教文汇》2013,(17):55-55,121
每天我们在关心孩子是不是吃饱、营养有没有跟上、学到了什么本领的时候,却忽略了孩子懂不懂规矩、能不能遵守规则,是不是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简单来说,就是孩子是不是懂礼貌、讲道理;是不是能和别人友好相处;是不是会判断对错;是否愿意帮助别人等等,这些正在被大家慢慢地忽视。现在是独生子女的社会,众多家人的围绕和宠溺造成了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现象。也许有的人认为孩子小,不懂事,长大了慢慢就懂了,这是错误的想法。良好的行为只有从孩子抓起才能养成习惯。《弟子规》中有一句话“已有能,勿自私”,说的是当你有能力可以服务众人的时候,不要自私自利,只考虑到自己,舍不得付出。现在的孩子有几个能做到的?真的不重要吗?重要的话,我们怎么把它找回来?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孩子接受教育的时间很长,而且都很聪明、知识也非常渊博,但奇怪的是,很多中国孩子比较缺乏最基本的保障生命安全以及生存和生活的能力,他们对于图片上说的、文字上写的各种知识都能做到烂熟于心,但就是不会动手去做。这对孩子成长的隐性伤害是不可逆的!"德国体验教育的泰斗级人物、德国基尔应用技术大学原校长彼得·乔恒生教授近日在首届中德体验教育中国青少年成长教育辅导员师资班上如是说。  相似文献   

9.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家庭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学校的教学、教育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孩子的教育需要学校和家长互相配合、共同努力,可是目前,我们的学生家长一般都只是通过参加家长会和打电话的方式与班主任沟通,每次开家长会也只是看一下孩子的分数和排名。有的学生家长常年在外工作,就连家长会都不能来参加,更不用说督促孩子的日常学习了。他们不了解孩子的作业完成情况,不知道孩子在课堂上的表现如何,不清楚孩子在学校是否有异常,不能对自己孩子的成长状况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0.
陆晓华 《科学大众》2013,(2):99+135
游戏是幼儿最基本的活动,也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在游戏中孩子不仅能获得情绪上的满足,还能获得学习经验和能力。本文围绕"怎样让孩子们在游戏活动中获得多方面的经验和能力"这个问题,结合自己班级的游戏活动案例,寻求游戏活动中最佳的互动策略,促使幼儿游戏活动中的互动更精彩、更有效。  相似文献   

11.
正对自己的孩子,家长从不吝惜赞美之词。宝贝完成了一个简单的动作,哪怕只给出一个具有"杀伤力"的眼神,都会得到家长们的大力褒奖。"太聪明了"、"宝贝真棒"等语句时常被他们挂在嘴边,并且,为了让夸奖显得更加真实,家长往往还会加上十分夸张的、不太自然的表情。我们都知道,责骂孩子是不好的,但是,这样一味赞美孩子,就真的好吗?未必。赞美多了有害无益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赞美也不例外。而这意味着,它带来的并不都是好处。如果让一组孩子同时做数学  相似文献   

12.
《科学生活》2010,(4):62-63
小强又哭了,妈妈走到小强身边,轻声地问他:"怎么了,为什么哭呢?""妈妈,我画不好小草,别的小朋友都画得好,就是我画不好,妈妈,为什么我做什么事都做不好啊?"妈妈看了看小强的画,其实小强已经画得不错了,但这孩子稍微有点不如意的地方就觉得自己这也不好,那也不好,总是喜欢否定自己,这么没自信的孩子,以后可该怎么办呢?在现实生活中,类似小强的孩子并不少,这些孩子其实也都很聪明,但却总是缺乏  相似文献   

13.
马广兰 《科学大众》2014,(12):76-77
孩子,你慢慢来!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都有自己的空间和速度。在我们老师的身边,每时每刻都环绕着众多的孩子,他们都是多姿多彩的,但也不乏一些相比其他孩子黯然失色的孩子——特殊孩子。对于这样一些特殊的孩子,我们更要以爱的名义,告诉他们:"孩子,你慢慢来!"更要告诉自己:"让孩子慢慢来!"  相似文献   

14.
廖丽华 《科教文汇》2007,(1X):50-51
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巨大变化,同时也给今天的家庭教育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传统的大家庭邻里相伴的格局被独生子女小家庭的独居所取代,孩子与祖父母、亲戚的关系由朝夕相处转变为节假日的相聚。电视、网络和电子游戏的快速普及,切断了孩子之间亲密交往的机会和与社会更多的接触机会,其结果是使孩子增强了对小家庭的依赖,同时又失去了以往多子女家庭、邻里大杂院时特有的安全感。在家庭中,父母对孩子的期望更多的是好好学习,将来考个好大学,而不要求他们为家庭做什么贡献。与此同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为孩子提供了更多的物质享受,在这样的环境下,不少孩子渐渐失去了过去的孩子那种为家庭出力做贡献所带来的自豪与信任,取而代之的却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与孤独感。  相似文献   

15.
一名好企业管理者就应当像唐骏那样,将"家庭模式"引入到企业管理当中,把企业当成"家庭"来经营,并努力培养自己的"家庭人际关系"领导能力,做一名"好家长"式的企业管理者。企业管理者首要的和最基本的做法就是让广大员工对企业产生深厚的归属感,归属感不仅是个体人成为"社会人"的基本需要,更是一所企业单位肯有凝聚力和团队精神的基本需要。一个团体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体成员潜能的归属感,需要企业管理者们在人格精神和身心精力上付出巨大的努力。  相似文献   

16.
在发达国家的家庭里,父母普遍都重视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强精神。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发达的市场经济要求社会成员必须具备这种能力和精神。在美国,家庭教育是以培养孩子富有开拓精神、能够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为出发点的。父母从孩子小时候就让他们认识劳动的价值,让孩子自己动手修理、装配摩托车,到外边参加劳动。即使是富家子弟,也要自谋生路。美国的中学生有句口号:“要花钱自己挣!”农民家庭要孩子分担家里的割草、粉刷房屋、简单木工修理等活计。此外,还要外出当杂工,出卖体力,如夏天替人推割草机,冬天帮人铲雪,秋天帮人扫落叶…  相似文献   

17.
《今日科苑》2004,(6):13-13
在美国,自从国会确立了父亲节以来,过父亲节已成为法定的了。每到节日这天,从家庭到社会处处都能看出节日气氛。父亲节的那天清晨,孩子们早早就起来了,并且自己到厨房去动手为父亲做一顿丰盛的早餐,有的孩子还把早餐送到父亲的床边,请父亲吃上孩子做的美味可口的早餐,愉快地开始节日的一天。  相似文献   

18.
在当今社会普遍存在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的现象,事事包办代替,使孩子过于依赖家长,导致孩子自我管理能力缺失。生活中基本管理能力的掌握,为进入小学后独立生活、自主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通过生活、学习等一日活动,鼓励、引导孩子学习自我安排活动,自制规则,整理、管理自己及班级共同物品,掌握简单的生活技能等,提高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二孩政策"全面放开,不少家庭都有了再要一个孩子的想法,生男生女再次成为许多家庭关注的话题。服下秘方就能让胎儿由女变男?这类曾流传于民间的"转胎神药"如今隐匿于互联网中死灰复燃。尽管关于"生男神药"的辟谣与打击从未停止,但其也从未消失。"转胎神药"真的是神药吗?生男生女真的有"诀窍"吗?  相似文献   

20.
生活能力是一个人在社会中正常生活的最基本的能力,然而这一能力已成为目前中国孩子最为缺乏的能力。从发展趋势来看,中国孩子的生活能力是一代不如一代了。记得以前,我们那个年代的孩子在小学低年级就会做一家人的饭菜了,而现在的许多中学生,甚至上到高中毕业,却还不会为自己做一顿诸如煮挂面、炒鸡蛋之类的最简单的午饭,更不用说一些比较复杂的饭菜。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