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心理抚养的第一步是情感抚养,可是令许多家长困惑的是:用情感和全部的心血培养起来的孩子有一天突然让他们觉得那么陌生,那么敌对,那么可怕……有的孩子在父母看来一直挺老实的,怎么有一天就让警察找到家里说“他参与抢劫了”?有的父母觉得自己对孩子那么好,可是有一天怎么就因为说他几句居然自杀了?有的稍不满足他就离家出走?记得一位出走孩子的母亲就发出这样的疑问:“前两天我和他出门过马路时他还拉着我的手,怎么到学校后(是寄宿学校)就出走了呢?我真搞不清……”为什么那么爱他们,他们还会这样呢?  相似文献   

2.
谈隔代教育     
陈笑颜 《幼儿教育》2012,(26):13-15
在我国,祖辈往往承担了全部或部分教养孙辈的责任。孩子要不要交给祖辈带呢?祖辈带孩子会有哪些优点和不足之处呢?祖辈和父辈如何在教养孩子的问题上形成合力,达到最好的效果呢?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些问题。支持方观点1老人帮忙带孩子,做父母的可以安心工作2岁之前的孩子还不到入托年龄,而家长又往往上班,所以大部分年轻父母选择了把孩子交给老人抚养。3岁以后,大部分幼儿入园,隔代抚养的比例有所下降。可见在孩子3岁以前,老人参与教养孩子的程度非常高。老人带孩子能  相似文献   

3.
今天要讲的"流星雨"有一个比方:我们的父母是恒星,我们回家,他们永远是在的;我们的朋友是行星,有的时候来,有的时候去,但是他们也是天空中的星;那么流星我把它看为哪一种人呢?我把它看为在我们生命中擦肩而过的,一些可能你今生再也不会碰到的人,我将他们叫做流星。  相似文献   

4.
木木 《家长》2006,(Z1)
为什么要生养孩子?我经常向已经为人父母的成年人问这个问题,得到的答案五花八门。有的说孩子在身边可以增加生活的乐趣,有的说是为了传宗接代,有的说是为了将来要有人继承自己的财产,还有的说是为了养老。总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在我的调查过程中,也有一部分父母说孩子可以使他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更加有趣。可是当我追问为什么孩子会使生活充满乐趣时,他们经常又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事实上,很多父母在抚养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自己也在进行着潜移默化的学习,只是很少有父母能够对这个过程做出详细而深刻的解释。人们通常认为抚养和教育…  相似文献   

5.
[问题]我5岁的女儿很爱听故事,只要有空我就会念书给她听,但并不刻意让她认字.因为我听说,孩子上学后会因为老师教的东西已学过就不好好听讲了.可我也听说,现在孩子入学后的识字量非常大,如果一点也不教孩子,孩子入学后会非常吃力.再看看自己身边的那些父母,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已在教孩子认字了,有的还认了不少,我是不是该像其他家长一样教孩子认字呢?可我又担心操之过急会引起孩子的反感.那么,孩子入学前认字到底是利多还是弊多呢?  相似文献   

6.
《素质教育博览》2011,(12):47-48
<正>跳跳虎:以前同学们说我很幽默,但现在我好像变成了闷葫芦,这全是我妈妈害的。以前,我最尊敬的就是父母,因为他们辛辛苦苦把我抚养大,我非常希望长大后能报答他们。可是现在,我……(对不起,我说不出口!)记得上次,我高高兴兴地回到家,想轻松一下,谁知刚打开电脑,妈妈就走过来冲我嚷嚷:"你怎么搞的?回家了没事怎么不去练钢琴?我告诉你……"一句句让人心烦的话在  相似文献   

7.
张小宁 《学子》2003,(2):6-7
你是如何使用父母的“银子”的?感受如何?你想过赚钱的事吗?你有过“收入”的经历吗?怎样做才算是个成熟的“校园消费者”呢? 各抒己见张玲(大三学生)我已经花了父母22年的”银子”,至今为止,我还没有赚过1分钱。以前,需要花钱的时候便找父母要,父母大多数都会给的,他们知道我并不乱花钱。渐渐长大了,感到跟父母要钱,尤其是要不是用于学习的钱,比如给同学买生日礼物等,就觉得有些费劲儿,有些麻烦,有些不自由,同时也感到父母赚钱的艰辛与不易。可我一个正在上学的孩子,又能怎样  相似文献   

8.
有个跨国机构对非常多的中国、美国和日本的孩子进行一项调查:你最尊重的人是谁?请列出你心目中的第1位到第10位,本国的和外国的都可以。看到这个调查我就想,美国孩子肯定把父母列在榜末,爸爸第9位,妈妈第10位。为什么?你想啊,美国家长管孩子管到18岁就结束了,“扫地出门”,自立门户。至于有没有房子住,能不能找到工作,是否有收入,这些都是孩子自己的事。18岁成熟了,是大人了,独立去吧!父母有钱那是父母的钱,他们未必让儿子到他们公司当总经理,未必在遗嘱里写上,把全部财产都留给自己的女儿,说不定捐给慈善机构呢。别做梦了,努力挣钱去吧!所以,在美国做“孩子”的日子并不长。  相似文献   

9.
一位娶了中国太太的美国先生对我说:"以前,我总觉得中国人比我们聪明,现在我才知道,原来中国父母永远在逼孩子读书,他们的职责是教育出学业最优秀的子女来,甚至连孩子的暑假也不放过。美国父母呢?他们的职责是让孩子真正享受自己的童年,去运动,去交朋友,去野游,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当然,这样的教育,也免不了使孩子变得放任自流了。"  相似文献   

10.
今天要讲的“流星雨”有一个比方:我们的父母是恒星,我们回家,他们永远是在的;我们的朋友是行星,有的时候来,有的时候去,但是他们也是天空中的星;那么流星我把它看为哪一种人呢?  相似文献   

11.
家长的责任     
我觉得,把少年儿童培养成为坚强的革命后代,不仅是每一个教师的责任;也是每一个家长的责任。在这里我想从几件琐事来谈一点感想。我有一个在幼儿园的孩子,今年五岁。有一次,我们全家在闲谈的时候讲到了旧社会有多少人走投无路,有的逼得做小偷,有的只好做叫化子。他听到这里突然问我:“妈妈,什么叫做叫化子?”我告诉他就是讨饭的。他又问我:“什么叫讨饭的?讨饭的人是什么样子呀?”我费了好大的劲才把这个问题讲清楚。又有一次,他要爸爸讲故事,一听讲的是旧社会的事,他忙说:“不要讲旧社会,旧社会的事苦死了。”这个孩子的天真的谈话引起了我的注意,我觉得他向我们做父母的人提出了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对这些幸福地生长在新社会里的孩子,我们究竟应该怎样教育他们呢?平时,  相似文献   

12.
从根本上预防孩子网络成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不良的教育会使一批又一批的青少年成为网络的俘虏,因为应试教育让太多的人成为失败者,而失败者最容易网络成瘾。我特别想与父母们讨论:当孩子网络成瘾的时候,我们应当如何去做?也就是说,我们该怎样正确地分析问题,该怎样有效地解决问题。由于经常被邀请为父母们讲课,我常常碰到一些让人哭笑不得的事情。例如,有些父母把孩子也带来听课,说是让孩子受受教育;有些父母则把孩子强行拉到我的面前,一边数落孩子的问题,一边请我教育他们的孩子。每逢此时,我都感到十分为难。我为难在哪里呢?一般来说,不管孩子出了什么问题,几乎都与教育的失误有关,…  相似文献   

13.
一位娶了中国太太的美国先生说:“以前,我总觉得中国人比我们聪明,现在我才知道,原来中国父母永远在逼孩子读书,他们的职责是教育出学业最优秀的子女来,甚至连孩子的暑假也不放过。美国父母呢?他们的职责是让孩子真正享受自己的童年,去运动,去交朋友,去野游,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当然,这样的教育,也免不了使孩子变得放任自流了。”中国家庭教育出的孩子,很多都有两面性,在父母和老师面前是一个样,背著他们又是一个样。强烈的压抑下,使他们不由自主地要用一种截然不同的方式来宣泄。中国教育里到底缺少什么?尽管我们一再强调中国的基础教育…  相似文献   

14.
与孩子建立依恋关系,需要给孩子很多爱,但是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地把爱给他们呢?案例背景:案例1:阳阳,男,9岁,小学三年级。阳阳的父母从江西来京打工多年,阳阳从出生后一直在老家由奶奶抚养长大,直到7岁才被接到北京与父母和4岁的弟弟(父母  相似文献   

15.
不少年轻父母由于种种原因,把抚养、教育孩子的主要责任交给了老人。我们在对315户家庭调查发现,孩子由祖辈抚养的为173户,占总户数的59.7%。在隔代教养中,祖辈们教养态度、行为是怎样的呢?我们来看看他们对10个关于教养问题的回答吧。  相似文献   

16.
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我设计了“指一指”这个环节,请学生用手指一指自己在教室里所找到的角。学生有的找的是黑板的一角,有的找的是数学书封面的一角,有的找的是桌角等。但在汇报的时候,学生出现了一个现象:大多数孩子指的并不是一个完整的角,而是一个点,是角的顶点。这有些出乎我的意料。该怎么办呢?是不是我现在就该告诉他们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了呢?但转念一想,今天不妨“装傻”一回。我说:“孩子们,你们找到了很多角,现在吴老师就把你们找到的角画在黑板上,让全班同学都看得清楚些,好吗?”好!”孩子们大声回答。在学生期待的目光…  相似文献   

17.
有人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的确,自从我呱呱坠地,父母就开始含辛茹苦地拉扯我,抚养我,并且无时无刻不对我倾注着他们的爱。我犯错的时候,耳边总能听见他们谆谆的教导;我取得好成绩的时候,他们会不断地勉励我;我获奖的时候,他们更为我拍手叫好,加油鼓劲。——总之,父母为我付出了很多的心血,他们这样呕心沥血,全是为了我长大之后能成为栋梁之材,为祖国作出贡献啊!  相似文献   

18.
中国和美国的父母指导思想十分不同。美国的父母更注重让孩子做出自己的选择的重要性,他们相信在选择中,能养成自理的能力。当他长大后,能从容面对日常生活中许多重要的选择。他们认为一个人做出的什么样的选择,就是在描绘他(她)的今后的人生。当孩子“早恋”时父母怎么办?我朋友秀——一  相似文献   

19.
作为父母,大概没有比听一个孩子说"我不想上学.我的老师真坏!"这样的话更令你烦恼的事情了.我们不想看见我们的孩子痛苦,尤其不想看到这种痛苦是由某个我们每家都要依赖的人引起.因此,当你的孩子放学回家,抱怨他们的老师如何如何坏的时候,你能说些什么或者做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20.
案例回放:我是一名四年级的小学生,爸爸妈妈常年在外地打工,我大部分时间都是跟爷爷奶奶一块生活,这段时间爸爸妈妈从外地回来了,但是我发现自己不愿意跟他们主动沟通,有些心里话也不愿意跟他们说,我该怎么办呢?专家支招: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力流通日益频繁,随之而来的就是老人和孩子的抚养问题。因为长期与父母分居,孩子与父母产生疏离感,这让父母焦虑的同时,也困扰着孩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