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顾奇 《教师》2012,(13):30-30
家里珍藏着一份珍贵的礼物,一个难以忘记的纪念品。它是由两张八开的美术纸组成,第一张上写着很大的艺术字"感恩",更为别致的是在"恩"字右边分别写着"因为有你"和"心存感激"两句话并画了一根正在花丛中燃烧的蜡烛。在背面写着"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艺术字,右下角写着:顾老师: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脚步,一门更贴近学生真实世界的新型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诞生了。它仿佛是一种催化剂,使课程发生了质的变化,使教师有了创造的空间,使孩子们走出了封闭的课堂,在广阔的"土地"里实践着、探索着、  相似文献   

3.
数学梦想     
"数学"一词是由"mathematics"翻译而来的,词源上并不联系着数量和图形,而是更接近于求知和思考方法的意思.一直以来困扰着我们,让我们觉得很难学的"算术"或"数学",原来并非数学的本质.真正的数学处处蕴藏着发现的喜悦.数学是一栋自有史以来就不断被创造、被丰富的宏伟的思想"建筑".有的部分正经历着大改造,有的部分相对完善,也有的部分眼下正在建设中。  相似文献   

4.
管理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幼儿园管理工作中,园长的管理水平、领导艺术起着关键作用。作为一园之长,我从"心"开始,不断思考着、实践着、诠释着。  相似文献   

5.
奠彬 《广西教育》2010,(35):32-33
一、认识"90后"初中生 "90后"的初中生身逢中国改革开放的蓬勃发展时期,享受着优越的家庭物质条件,接触着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和科技产品。他们大多具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6.
梅学军 《成才之路》2011,(12):31-31
一、中学语文有效教学出台的背景语文教学的改革,几乎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的。无论是一开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争论,还是到后来的"洋思目标教学";无论是"应试教学"还是"素质教学"的大辩论,还是到今天的"自主、合作、探究"模式的确定;期间,积淀了无数弄潮儿的灿烂智慧,语文教学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这是铁定无疑的。然而,我们应该看到当前语文教学中还存在着这  相似文献   

7.
忽然想起"乱弹琴"这个词,是源于看见一班二年级的小孩子上音乐课前的所为。音乐课上,老师没来,孩子们先进了音乐室,见钢琴盖开着,一个小男孩先兴奋起来,用两只小手在琴键上"叮叮咚咚"乱弹一气。接着,"破窗理论"起了效应,一群孩子童心大发,争着挤着在琴键上"乱弹琴"。我恰巧路过,见此情景,深有感慨,通过一班孩子的"乱弹琴"现象想到"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大话题。的确,行为习惯就像我们身上的指南针,指引着每一个人的行动。  相似文献   

8.
沈祖芸 《上海教育》2011,(12):28-33
这是我和市三女中师生们一起经历的故事,是我们共同走过12个月,共同完成的作品,其中凝聚着上海市教育学会会长张民生一年中不下10次的智慧把脉,凝聚着上海"高中创新素养培育项目组"诸多专家的心血,还凝聚着市、区两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的独到眼光与倾力支持。我试图用"戏剧"的方式、用原汁原味的再现来展现课程的价值,展现一个全新的学生世界,他们正在挑战着小小的课堂、权威的教师和传统的学校,甚至是教育观念的变革,而且"以一种课程的力量"。"我非常看好市三女中‘教育剧场'课程,它是一所高中难能可贵的创新,这门课程正在释放着‘人类社会实验室'的强大功能。"上海市教育学会会长张民生如是说。  相似文献   

9.
李彬 《现代语文》2012,(4):39-41
关于成语"箪食瓢饮"的译法历来有多种,至今尚无定论,但是大多数人倾向于译为"一篮子饭,一瓢饮水"。笔者倾向于译为"用食器盛着吃的东西,用水器盛着喝的东西"。为了证明笔者观点的合理性,本文试图从本字探源、排比例释、文献训诂等几个方面来探讨"箪食瓢饮"之义。  相似文献   

10.
洪信良 《成才之路》2011,(8):11-I0006
华裔"虎妈"引发了教育方法大论战,于是有上海"猫爸"站出来,说自己的女儿跳着舞就考进了哈佛,提供了一个快乐教育的成功案例;于是,教育是在一片"孩子你真棒"的表扬声中"婉约"下去,还是得效法"虎妈",敲着铜琵铁板"豪放"一点?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近日发了一篇博文,  相似文献   

11.
"着"字从动词向时体助词演变的过程到宋代为止已基本完成,但在"V着"形成后的数百年间并没有现代"V着"这么多的类别,现代"V着"的一些类别是经过较长的演变过程才定型的,因此考察"着"在宋、元、明时期主要口语文献中的使用情况,可以让我们看到"着"的发展趋势,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着"的性质。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学的浮躁,使得我们的学生对于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怡然、陆游"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雅致、王维"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的欢腾、杨万里"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的情趣和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的忙碌早已陌生。该是让我们的课堂流淌着田园诗般的意蕴,让学生在诗意的课堂上享受着月光的浸润、沐浴着善良的光辉,静静聆听心灵拔节的美妙乐曲的时候了。田园诗般的课堂流淌着感动和悲悯的清泉。  相似文献   

13.
特级教师王菘舟说,一堂好的语文课得有"三味",即"语文味"、"人情味"、"书卷味"。王崧舟老师还说,"语文味"还表现于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圈点批注、摘抄书作的"写味";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然而,我们看到现今的语文课堂,教师是变着"花样"进行讲解,甚至是变着"花样""瞎闹腾",结果就变成了"岸上游泳教学课"。  相似文献   

14.
"非虚构"一般涉及文学性"非虚构"与非文学的"非虚构"两大类型。"非虚构"体现着一种时代精神。"非虚构"自身存在着一些深层悖论,远不像预想的那样简单。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考察持续体标记"着"各类句式在越南语中的对应形式,发现越南语只有表示进行体的副词"",没有类似于"着"的持续体标记。越南语在表示动作或状态的持续时,动词后通常不带任何时体标记,或使用"动词+dang"表达。学习者容易出现回避使用"着"的情况;由于对"着"使用条件说明不清楚,学习者也出现在不该用"着"的时候误加"着"、用"着"误代补语、滥用"V1着V2"等情况。汉语"V1着V1着,V2"结构用法特殊,使用语境要求高,越南语对应形式多样,学习者容易出错。  相似文献   

16.
朱光潜"人生的艺术化"的观点受到研究者的重视,原因即在于这是他"自己"的理论。"人生的艺术化"表面看来仅是一种人生态度,但它却牵系着朱光潜的美学探索,潜含着一种美学精神,中国道家特别是庄子思想构成了这种精神的诗性底蕴。朱光潜常以庄子"鱼相与忘于江湖"的说法来描述艺术化的人生境界,这种艺术境界又可以庄子"诱然皆生而不知所以生,同焉皆得而不知所以得"、"无我"、"化"的意念进行具体的阐明。  相似文献   

17.
赵静 《辅导员》2014,(2):47-47
回首来人大附小的两年工作生涯,心底涌动着的是感动与幸福。是这样一位"学生"一直陪伴着我、教育着我、鞭策着我、成长着我!  相似文献   

18.
教师=导演     
陆芳 《辅导员》2010,(24):28-28
课堂是一方舞台,要使课堂教学这一大舞台充满魅力,离不开教师这个"导演"。教师只有导好了,学生才能入戏,"演"好自己的角色:听、说、读、写、思、悟……样样行,课堂才能成为一片"多彩地带",展示着语言魅力,充盈着人性光辉;才能成为"情感地带",给人以情思滋养和心灵启迪;  相似文献   

19.
在沧州市第八中学,有一位三十三年如一日默默无闻地拼搏在教学第一线,时时处处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用自己的辛勤耕耘感动着同事、学生及家长,感动着校园、感动着社会的优秀教师,他就是被称为八中"最美教师"的河北省优秀教师、沧州市"三育人"先进个人张须海。  相似文献   

20.
让世界充满爱,是人们的向往;用爱架起教育的桥梁,是教师责无旁贷的职责。学校教育是智慧的启蒙,包含着知识、思维、理念等人生之道的底蕴和价值取向。所以,鲁迅先生说:"教育是植根于爱的。"作为一名班主任,我每时每刻体会着"爱"在教育工作中无可替代的非凡作用,并每时每刻用"爱"育"爱",享受着成功的喜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