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火炬》2010,(5):36-37
早餐合理搭配营养高,可像鸡蛋啊,面包啊,越是有营养的东西,你是不是越不想吃啊?不过,要是你动手让平凡的早餐大变身,或许你的胃口就大不一样了,早餐纷纷变成剧场的重要演员,赶快和我们去早餐剧场观看演出吧。  相似文献   

2.
永不说再见     
《速度与激情》系列至今为止已有七部。如果说一开始是那狂飙的车技、完美的肌肉和不断被毁坏的豪车打动了人们,那么到现在,一切都不同了。就像是一场阳光明媚的旅行,越是走到最后,越是谁也不想说再见。毕竟我们都是感情动物。  相似文献   

3.
想要的东西得不到,就会怒火万丈,数落父母;想要的东西给你买了,你就高兴不已,只顾自己去玩了。也许你会说:“这是我应得的,谁叫你们是我爸爸妈妈呢?”是的,父母确实应该养育我们,可是,你有没有真正的想过,他们为什么要买给我们?难道只是因为我们是他们的儿女吗?  相似文献   

4.
师:同学们在生活中买过东西没有?会买吗?买东西可有学问了,谁来说说买东西时需要注意些什么?(生说,师板书:说清楚,会挑选,会讲价,会付款)师:同学们说得真好。可说着容易做着难,如果让你们帮助课本中一个叫张小雨的小朋友买文具,这个任务能完成吗?生:能!师:现在我们就把课堂当成一个超市,我做售货员,这是我们的文具专柜,比一比谁最会买文具。师:我是售货员小王,欢迎大家到我的文具店来。(师摆铅笔、橡皮、笔记本、水彩笔……)快来买吧,我店里的东西物美价廉。谁是第一个顾客?生:阿姨好!师:小朋友真有礼貌,你…  相似文献   

5.
吴应海 《初中生》2009,(11):48-52
人生在世,谁没有追求、没有梦想?谁不想建功立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奉献社会,赢得尊敬?那么,人生这朵花该怎样去浇灌,它才会绽放出最美丽的花朵、结出最丰硕的果实呢?但愿你能从下面这组文章中获得启示。  相似文献   

6.
温暖的巢穴在为我遮风蔽寒的同时,也挡住了那本属于我的灿烂阳光。谁不想挣脱这无形的桎梏?谁不想在火红的阳光下磨炼坚强的意志?谁不想在浩瀚的九天自由地翱翔?  相似文献   

7.
杨婷 《四川教育》2008,(2):62-62
【问题呈现】有关“竹文化”的语文综合性学习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家乡最多最有名的是什么吗?生:(齐)竹子。师:对!后天,有个外地旅游团要到我们这里来参观,需要几个小导游,你们想不想去啊?(生:想!)今天,我们来举行一个“导游招聘会”,进行公平竞争,谁知道的竹知识最多,说得最精彩,谁就会被选中,并有资格去做一回真正的小导游。希望同学们踊跃竞聘。  相似文献   

8.
曾志锋 《高中生》2009,(3):68-68
健康就像幸福一样,对我们来说是非常珍贵的东西,但经常被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忽略了。得知健康不再时,我们是否想过,到底健康去哪儿了?是谁悄悄地偷走了我们的健康?  相似文献   

9.
越是受到压抑的东西就越是拐弯抹角地寻找出路。罗素也指出,“回避自然的东西就意味着加强,而且是以最病态的形式加强对它的兴趣,因为愿望的力量同禁令的严厉程度是成正比的”。特别是爱情这东西,越是遮挡,越会使中学生感到激动,越想揭去它神秘的面纱,这会给教师惹出更多的麻烦。如果语文教师充分利用好语文教材中的文章,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爱情素养,这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健康爱情观的形成,将起到积极的作用。一、培养高雅愉悦的审美素养进入青春期的男女学生,不可避免地在心底会响起一种最甜蜜、最温柔的音乐。这是青春苏醒的旋律,也是存在…  相似文献   

10.
(一)现在,学生对作文产生了一种奇怪的心理状态,即越熟悉的东西对它越写不清。尤其是越到高年级越是如此,书读得越“多”越是如此。这是我们语文教师目前最感头痛的“作文难”之一。为什么越熟的东西越写不熟呢?我认为:第一,由于对周围生活的太熟悉,就觉得太平常,心理学上就叫缺少感官刺激,于是就缺乏对每件事物的新奇感,也无从发现其特征;于是,真正写起来,对某件具体东西进行具体描写时便无从下手了。  相似文献   

11.
刚读了这篇《小偷》后,最不理解的是,老师唐拉法埃尔为什么始终不想知道小偷是谁?开始是断然地让“青年”撕掉那张乘车卡,以绝后患,后来是因搞下了眼镜,高度近视的他没看见主动认错的“小偷”,“他只能看到一个模糊的影子,影子后面是四月里的一片迷人的春光”。要知道作为老师,是完全有权利有能力知道“小偷”是谁啊!仔细思索才悟出一点东西:教育,忌讳先入为主的偏见。假如,他当时悲喜交织之时看到了乘车证的主人是谁,那将会出现什么样的可能?这位老师会不会从此后将这位小偷学生“打入另册”另眼相看?进而影响偶犯错误者的一生?不想知…  相似文献   

12.
智慧谷     
1. 什么人冬天最不怕冷? 2.谁的脑子记得东西最多? 3.小偷最怕哪三个字母? 4.明明和毛毛住在同一条街,每天一起上学,可是每天一出家门就一个向左走,一个向右走,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  相似文献   

13.
谁说只有易中天才是“三国人物“的最权威评论家?谁说四大名著古代学说只能专家来评,我们来听?胡鹏龙同学就以自己的这篇《胡评“三国英雄”》告诉我们,中学生一样可以拥有真知灼见!只要我们肯多听、多看、多读。  相似文献   

14.
连载还在继续江苏江都县麾村乡麻村小学杨月秋校报《新芽》第12期刚印出来,小队室里就围满了队员。什么事呀?噢!原来都在争阅报上的一则启事呢。你瞧─—重要启事谁不热爱自己的家乡?谁不想为家乡振兴而努力?谁不想为爸爸妈妈助一臂之力?《新芽》编辑部决定从12...  相似文献   

15.
高颖 《家庭教育》2008,(4):4-11
不知从何时开始,孩子做事磨蹭成为我们家长最头疼的问题之一。从早上起床就开始磨蹭:衣服半天穿不完、作业半天写不完、东西半天收拾不完……我们的孩子似乎正在成为“蜗牛一族”。可相反。您越是着急.越是在旁边不停地催促、督促,孩子似乎越不以为然。越是慢慢吞吞。孩子的这种行为常让我们大人着急冒火,忍耐不住便是一阵“暴风骤雨”……这个看起来不是什么大问题的习惯似乎正阻碍着孩子的发展,也似乎正影响着您与孩子之间的关系。那么,问题究竟出现在哪里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蜗牛族”的世界——  相似文献   

16.
青春的忧伤     
我在想念,很想很想,现在身边没有一样东西与你相关。我等待苍老了?我们谁都回不去了,我抓不住你离去的身影。时光无法倒退,谁还会为谁留念?连你送我的那双蓝色的手套都弄丢了,就像我把你弄丢了一样。  相似文献   

17.
脑筋急转弯     
《中学生天地》2013,(11):37-37,21
1.有一种东西,上升的同时会下降,下降的同时又会上升。它是什么?你乘坐过的最大的会飞的东西是什么?世界上最黑暗的动漫形象是谁?  相似文献   

18.
青春,你在     
谢佳琦 《新读写》2013,(3):32-32
越是渴望得到的东西,越是不易得到。“成熟”便是个极好的例子,它总散发着令人心醉的光芒,让我们不由得想靠近。可它也有着一层层的保护层,让人难以接近。如何揭开那些保护层?那不过是时间问题。可这世上的急性子也不少,总想_步登天,直接迈入成熟的行列。  相似文献   

19.
在人教网的论坛精品中有这么一段话:“什么样的幼儿教育才是最有价值的?有些人说知识最重要;也有人说幼儿的快乐最重要;还有人说时髦最重要——不是吗?幼儿园的上课比赛,比的就是谁的形式时髦,谁的内容时髦……总之越是时髦越好。”  相似文献   

20.
生命的风景     
郑一舟 《师道》2014,(12):51-52
我不知道高更在完成《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时他是否已经找到了这三个问题的答案,但我知道从我十六岁去面对这三个问题开始,我一直是没找到答案的儿童。生命该归向何方?作为教师,你在有限意义有限的路程上想带孩子走向何方,看什么样的风景?我并不想夸大教师的作用,但是作为教育与启蒙者,我们的确在影响他们,推卸这种影响并不仅仅是怯于承担责任的表现,也是犬儒主义的自我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