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他们是侏儒吗?不,他们不是那种大头人,他们五官端正、四肢协调,他们甚至比侏儒还小!他们来自"小人国"吗?不,世界上还从来没有发现过这样的国家和族群!他们来自童话世界吗?童话怎么会在现实生活中重现?难道,他们是我们不可知的异域精灵?不,他们有父母、有朋友,就生活在我们这个世界上。1他们究竟是谁?他们是缩小版的人类,是人类发展史上的未解之谜。  相似文献   

2.
雨猿 《初中生》2013,(4):14-15
悦读提示:神秘的人和事物总会让人产生一种探究欲,隐士们就是能让人产生无限遐想的那种。他们仙风道骨?他们餐霞饮露?他们的一切……会是我们想象的那样吗?"隐士"就是隐居不仕之士。首先是"士",即知识分子,否则就无所谓隐居。不仕,即不想出名,懒得去做官,要么终身在乡村为农民,要么遁迹于江湖经商,要么居于岩穴砍柴。简言之,隐士即那种有才能、有学问、能够做官而不去做官的人。  相似文献   

3.
在2004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温家宝总理强调指出:"科学技术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只有拥有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才能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才能享受受人尊重的国际地位和尊严。"以庞国芳为代表的秦皇岛检验检疫局科研组成员,正是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印证着温家宝总理的箴言。他们在科研过程中所表现出的那种"不屈不挠,敢为天下先"的科研精神,正体现了新时代科研人员勇于奉献,为国争光的精神风貌。他们那种"在困难面前不回头, 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韧性和干劲,正是传承了我国老一代科研工作者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老传统,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民族的脊梁和科技的希望。  相似文献   

4.
吕叔湘先生说:"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特级教师之所以有诱人的课堂魅力和不同凡响的教学风采,缘于他们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的那种如痴如醉的情境,那种令学生学而不厌、流连忘返的气氛,那种使学生随  相似文献   

5.
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我们的课堂教学也抛弃了过去那种"填鸭式"的模式.但是部分教师仍认为:对于初中生,他们年龄大了,知道学了,不必再浪费时间去研究如何"激情激趣"了.其实不然.  相似文献   

6.
菁灵姐姐:我们是一群好姐妹,是那种听着MP3上学放学的女孩,我们喜欢流行歌星:周杰伦、孙燕姿、容祖儿……他们让我们魂牵梦萦。他们的歌我们都会唱,对他们,我们佩服得五体投地。可父母都反对我们崇拜他们,认为我们这样没出息。请问崇拜他们是不  相似文献   

7.
聆听     
《高中生之友》2014,(6):1-1
文化是衣服,是可以剥离的。道德是天性,是大道德,不是人靠文化规定的那种道德、。比如羊和牛都有道德,他们没有文化,他们道德从何而来,那就是天性。我们要保留内心跟文化没有关系的那种道德。  相似文献   

8.
当岁月在我们的匆匆步履中悄然滑过时,总有一些沉淀,值得我们缅怀珍藏;当我们穿过黑暗走向黎明时,总有一种力量,激励我们奋然前行……是他们,让我们记录下冰雪灾害、地震灾害,感动于真爱的永恒;是他们,让我们记录下"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感动于绿色的和平;是他们,让我们记录下"神七"升空、飞天梦圆,感动于飞天的传奇……此时此刻,我们用2009年第一抹光线的纯净,盘点着幸福,品味着收获;此时此刻,我们用最美的和声,梳理着心中的那份感恩、那种感动,感动于那震撼人心的人格力量……  相似文献   

9.
企业经常说要满足消费者和用户的需求,却常常忽视了自己员工的需求。前不久跟百灵时代传媒集团的一个朋友聊天,说到他们搞的公司文化建设,起了个口号叫"海盗精神"。公司里挂起了海盗旗,海报上明晃晃的大字印着:"我们是疯子,我们要改变世界。"口号很激情,一听就血脉贲张,主张员工要有海盗那种团结和不按  相似文献   

10.
记得张志公老先生说过:我们的下一代需要什么样的语文能力呢?他们普遍需要的将是历史书上描写的智力超常的“才子”那种“出口成章”的口头表达能力,因为他们需要用口头语言指挥机器干活,处理工作;那种“一目十行,过目成诵”的阅读能力,因为要读的东西太多了;那种“下笔千言,倚马可待”的写作能力,因为他们必须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写出要写的东西。从这里我们应该看到新时代、新形式对语文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我们的学生能否具备这种理想的语文能力呢?身为执教者,我们必须探求适合学生的切实可行的方法。以我多年教改实践经验,我…  相似文献   

11.
云雀     
从前,有一个年老的隐士,隐居在森林里,陪伴他过日子的,只是一只那种叫作云雀的鸟儿。有一天,有两个使者,前来拜见这个老人,求他跟他们一起到他们主人的城堡去,因为他们的主人病得很重。老人带着云雀,随同那两个使者一起去了,立即被带进病人的房间去。四个医生正摇着他们的头,低声地交谈。"我们已经  相似文献   

12.
郭老师开聊:"都说应该在文章里写写生活小事,到底怎样做才好呢?是什么都可以写吗?是怎样写都可以吗?我们看两篇文章及两个片断,学习学习他们的做法——学着写生活中的小事、写写心里那种快乐!  相似文献   

13.
底层小人物的生存哲学总能引起我们的无限反思,他们身上那种对生命的执着以及顽强旺盛的生命欲望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因为小人物的生存哲学中往往包含有大智慧,我们可以从中窥探出社会的沉疴。比如面对生存的困境,阿Q选择了"狗"式的生存哲学以及"精神胜利法"和"忘却"两大法宝,徐福贵则选择了"牛"式的生存哲学,而这两种生存哲学在中国民间底层社会都非常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所以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4.
在学习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的英雄事迹中,人们无不为他们那种忘我牺牲的精神所深深感动.然而,有的同学在感动之余却不无遗憾地说:他们为祖国献出了一切,固然可贵,可是他们自己又得到了什么呢?这真是"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我们的英雄战士们如果想的是自己将得到什么,他们会那样忘我地献出一切么?  相似文献   

15.
父母情     
来到这个世界,睁开限睛,最先进入眼帘中的,便是两张熟悉的面孔,也是人生这场戏的主角;自从咿呀学语,嘴里便有两个永远也不会忘记的词:"爸爸、妈妈。"他们给予我生命,给予我阳光,只要有阳光的地方,就有他们深深的爱,那种爱的气息,那种爱的抚摸,令我时时刻刻感觉得到。  相似文献   

16.
<正>这也真是一种可悲。我们已然有了三亿多儿童和少年,却还有那么多的男青年和女青年硬要往这三亿之众的一部分未成年的中国小人儿里边挤。甚至三十来岁了,仍嗲声嗲气对社会喋喋不休地宣称自己不过是"男孩"和"女孩"。那种故作儿童状的心态,证明他们是多么乞求怜爱、溺爱、宠爱……  相似文献   

17.
从教十几年,每每有这样的困惑:一个新入学的孩子对绘画总是充满了兴致,书上、墙上、地上……到处都能留下他们那充满意趣的线条。尽管那线条有些稚嫩,有些"无知",但却表现出一种发自心灵深处的,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向往,这是一个多么令人欣喜的画面呀!然而,当孩子们在我们苦口婆心的教诲下,在技法的反复操练下,他们却失去了对美的那种"原始冲动",更失去了对美的感受与表现……每当"一个轮回"过来,我的心也随着他们从"生"到  相似文献   

18.
在人的一生中,因为求学和就业的关东,必然会遇到许多“先生”,我们一概尊称他们为“老师”。是他们那种无私的帮助、不倦的教诲和殷切的期望,才促使我们一步步走向成熟、成功。  相似文献   

19.
"不抛弃,不放弃"是前一阵热播的电视剧中的一句经典台词,它表现了当代军人那种面对困难,敢于挑战的勇气和气魄。想想我们的教育工作中,尤其对一些思想上或学习上落后的学生不是更应该是"不抛弃,不放弃"吗?因为他们更需要我们的关爱。在我所教的班中就有这样一例:他曾是班中的中队干部,又是体育队长,各方面表现均比较优秀。  相似文献   

20.
日本教育家米山国藏指出:"学生在中学所学的数学知识在进入社会后,几乎没什么机会应用,因而这种作为知识的数学通常在出校门后不到一两年就忘了,然而不管他们从事什么业务工作,那种铭刻于头脑中的数学思想方法,却长期在他们的生活与工作中发挥着作用。"[1]笔者不禁追问:我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