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 他向前滚动,唱着这样的一首歌:“幄,我要去找失落的一角,去找失落的一角。啊哈哈,上路了,去找失落的一角”O。。一。n~xe。H-NW“一R——由 他继续前进,度过海洋。“幄.八 我要去找失落的一角,走遍天涯朗 和海角。千里行不怕路迢迢,我要 去找失落的一角。「 “幄,”他伤心地说,“打搅你了.真对不起”。他继续上路。 一一K这个又太方正9 有时候,他要忍受日晒。@穿过沼泽和丛林E 他找到另外一角,但这 个太小,一凹 有一天,他好像找到了合适的一角.但他没有抓牢.又掉了n——一—— 他缺了一角,他很不快乐。③接着又是一场…  相似文献   

2.
曾经有一个年轻人,小时候幻想当一名歌唱家,将美好的歌声带给千千万万听众.他努力地演练着自己的唱功,只希望有一天能登上舞台.然而,就在14岁那年,一场高烧烧坏了他的声带,从此将他变成一个哑人.绝望,让他夜夜哭泣.他愤恨命运的不公,深感自己从此将永远与歌声绝缘.但天生对音乐的爱好,却促使他千百次地走进歌厅.他静静地站着,听着那些歌手们动人的歌声,而难过地流泪.……  相似文献   

3.
一个让人心疼的孩子,一个让人痛心的故事.陈陈是个性格极其内向的男孩子,平日里极少与同学说话.每当我要与他交流时,他便低着头,身子使劲倚着墙,好像要把自己"塞进"墙里,也好像在拼命找个依靠,你根本听不清他的声音,只能通过嘴唇的动作来判断他的反应.每天放学这孩子收拾东西的时候拖拖拉拉,总是催了一次又一次他才最后一个离开教室,可每天上学时他总是第一个进教室.  相似文献   

4.
一次,我遇到一个学生家长,招呼之余自然地谈到了学生的学习,他一下子显得很兴奋.他告诉我,这段时间孩子非常努力地学习数学,回来总是先做数学作业,还常常无意问说数学老师的好.我除了受宠若惊外,就是一肚子迷茫.一问才知道,原来最近有几次,我在上课叫他回答问题时,不是连名带姓,而是叫他"小龙".他回家就对父母说,老师特别喜欢他,对他特别亲近.因为他觉得,这是一种不是任何人都能享受到的"特殊待遇",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誉,他要用行动来回报老师的厚爱.  相似文献   

5.
我那年仅15岁的儿子在待人处事上已经很"成熟","成熟"得胜过我这个父亲. 有一次,一位同学向我儿子借《少儿百科全书》,他说被别人借去了,但当班主任的儿子跑来向他借时,他却毫不犹豫地借给了他.  相似文献   

6.
王萌 《地理教育》2005,(3):71-71
是他!就是他!开天辟地的大英雄--盘古. 正是他一斧,惊天动地;正是他一斧,天地分离;正是他一斧,她--地球开始苏醒. 她,有着飘逸的柔发.看那葱葱笼笼的树木便是他颇为自得的柔发.这些树木汇成森林,每天每公顷阔叶林可吸收1000千克二氧化碳,放出730千克氧气;每天每公顷松林能滞留粉尘34吨;夏季每天每公顷森林可从地下汲取70~100吨水,化为蒸汽.亚寒带针叶林带和热带雨林带仍留有大片的原始森林.  相似文献   

7.
我想起到芬兰第一天的情景.出租汽车司机按照我出示的地址把我带到要去的地方,帮我把行李拿下.我有两个大箱子,一个提箱和一个大旅行包,很难挪动.我把东西放在路边,我要去15楼,找到了15楼,却怎么也找不到要找的房号.我看到一间屋里有一个老人坐在窗前,我敲了敲窗户.我给他看了地址,他提起我的两个大箱子,带着我就走.走了一会儿,他一回头,发现我落在后边,就等着我,等我追上来了,他要和我交换行李,因为他发现箱子可以拉着走,让我拉箱子,他提包.我们围着好几个楼绕,就是没找到要找的房号.  相似文献   

8.
"听"画     
我班的迪迪小朋友最喜欢画画了,看!这次的区域活动他又选择了绘画区.他是画得那么投入,以至于我走近他的身旁都没有察觉.多美的海洋世界啊:一群色彩斑斓的小海鱼,有的在悠闲地吐着一串串彩色的泡泡,有的在水草里嬉戏,还有的在礁石上休息,红红的太阳照在蔚蓝的海面上,小鸟在天空中自由地飞翔……整个画面是那么的整洁,那么的平静,充满了孩子般的童话色调.我一边摸摸他的头示意他继续画,一边想着等会儿怎样好好地在集体面前表扬他一番.  相似文献   

9.
闫学 《教师》2010,(25)
哲学大师冯友兰先生讲过一个禅宗里的故事:有一位禅师,每当被问及佛教的"道"如何解释时,他便竖起大拇指,一句话不说,只让人看他的大拇指.服侍他的小和尚也学会了这样做.一天,禅师看到小和尚也这样做,就飞快地拿刀砍掉了小和尚的手指.小和尚哭着跑开去.这时,禅师喊他,他刚回头,禅师又竖起了自己的大拇指.据说,小和尚得到了"顿悟".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们在达到哲学的单纯之前,必须经过复杂的思辨之林.  相似文献   

10.
"他又不去上课了,一个人躲在风雨跑道,拿着跳绳在勒自己的脖子,你要帮帮我啊!"一位班主任一推门进入办公室,就苦着脸向我求助.这个小孩,已经让他和科任老师苦不堪言了.从他的口中,我得知,这个孩子刚上小学时,父母离婚了,现在跟着母亲和外婆生活.听说她们经常在孩子面前数落孩子父亲的不是.  相似文献   

11.
案例:曹先生一看见11岁的儿子就烦,如果儿子表现稍有不好就想动手打他.儿子走路姿势不对,他上去就是一脚;出差回家后看到儿子不理睬他,他也会用打骂的方式教育孩子.  相似文献   

12.
1.激将 有些事给学生正面讲,他不听.记得有一次,学样组织一次黑板报比赛活动,因我班的特殊性(没有后黑板),可以不参加.  相似文献   

13.
在一节体育课上,一位同学被老师点名去跳高,由于他当时正在走神儿,匆忙中奔向横竿,一急之下,忘记了老师刚刚讲过的要领,结果是面向老师,背向横杆顺势拔地而起,跳了过去.当他落在沙坑的时候,同学们哄堂大笑,只有体育老师没有笑.他并没有责怪这位同学的跳法"错误",相反却鼓励他去练习这种独特的跳高方法.  相似文献   

14.
袁永星 《初中生》2002,(21):62-63
老爸这人很怪,也很让人纳闷.平常脸上总是绽开着朵朵太阳花,和和气气的;一不对劲,就晴转多云,脸色青得吓人.还好,对于我这个比他还高出半个头的儿子,他的古怪脾气平日倒是有所收敛.但今年寒假到他所在的矿里打工,成为他的部下,惨了,这个老头子脸上似乎结上一层冰,教人看了心里就凉三截.  相似文献   

15.
我喜欢上历史课,教历史的刘老师,上课说话总把声音拖得长长的,很多问题都是他在问,我们在没有章法地乱答.有时就算我什么也不知道,但都可以拖长声音回答他,且做一回"南郭先生",反正他不会批评我,他也弄不清楚是谁在回答,因为实在是太吵了.  相似文献   

16.
许多年前的一个下午,在一列南下的火车上,一个皮肤白皙,穿着黑色半袖衫满脸稚气的小男孩倚窗而坐.他第一次独自远行,他要到北京去看奶奶.小男孩对面座位上,坐着一对父子.  相似文献   

17.
张家康 《科技文萃》2004,(7):145-148
1937年8月23日,陈独秀终于走出牢房,他自由了.这样一位不甘寂寞的政治人物,自然要投身于全民抗战的斗争之中.然而,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的一腔热忱,却换来荒谬绝伦的人身诽谤.他恼怒极了,百思不得其解.陈独秀是"托派汉奸"吗?  相似文献   

18.
曾经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北宋文学家柳开,年轻时意气用事,恃才傲物.有一次他参加科举考试,见到考题后便刷刷刷地写下去,居然写了一千轴(科举考试时间通常是一天).他把一轴轴的文章高高地垒起,用独轮车载着,洋洋得意地献给主考官,想借此惊俗动众,以中高第,结果名落孙山.同时有位名叫张景的举子,文章只写满一纸,他把一纸文章藏在衣袖里,悄悄地去交卷.主考官阅后大为赞赏,当场评为优等.事后有人评论说:"柳开千轴,不如张景一书."  相似文献   

19.
我有一位朋友,是村办企业的推销员,因工作原因经常出差.一次,我去他家串门时,他的母亲告诉我,他8天后才会回来,到时候给我捎个口信儿.  相似文献   

20.
横眉怒对   上学期,我接手了一个新班.班上有个孩子小吴挺聪明,但就是好动,爱欺负同学.他的同桌小何“近水楼台先受气“.小吴常常越过“三八界“,身子占据着整张课桌的三分之二,写作业时就随手拿小何的笔和涂改液,活像他自个儿的那么顺溜.为这事,我在课堂上没少批评他,每次说他,他都一副悔过自新的样子,因此我对他的批评也是充满期待与鼓励的.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