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中国从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转折时期,在我国历史上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它是历代农民战争发展的最高峰,而洪秀全是太平天国运动的创始人和思想指导者,与整个运动相始终。认识了洪秀全,可以说基本上认识了太平天国整体事业。这里就洪秀全革命思想形成、内容及其影响进行论述,通过介绍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着重分析其革命思想形成的不同阶段,使人们更能清晰地了解洪秀全的历史功迹。  相似文献   

2.
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认识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 义;认识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单元主题为“中国开始沦 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本课学习应帮助学生加深对中国人民 反抗主线的理解。本课共设三个子目,“洪秀全与金田起义”一 目讲述太平天国运动的原因、准备、开始;“定都天京”一目讲述 太平天国运动的军事征战、制度建设,《天朝田亩制度》是本课 的重点;“天京陷落”一目讲述天京事变、重建领导集团、天京陷 落、《资政新篇》。  相似文献   

3.
中国早期现代化开始的标志是19世纪60年代中期发生的洋务运动.20世纪初年开始的十年新政中,中国出现了兴办资本主义工商业、教育事业和仿行宪政热潮,这使近代中国在现代化历程上又向前迈出重要的一步.而这两次以清王朝为主体的早期现代化运动都与此前发生的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密切相关.因此,近代农民运动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主要推动力.  相似文献   

4.
督抚制度形成于明代,发展和完善于清朝初年至中叶。鸦片战争以后,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中,清朝地方督抚的权力不断扩大,逐渐成为可与中央政权分庭抗礼的政治、军事势力。清末督抚势力的崛起是形成近代军阀割据局面的重要原因之一,直接影响了19世纪后半叶乃至20世纪初期中国历史的走向。  相似文献   

5.
常胜军这一特定历史环境下的产物,因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而产生,随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而被解散。从出现到结束仅仅约四年时间,即1861年—1864年,但其作用和影响却不可低估。究竟该如何评价这支中国近代史上前所未有的特殊军事武装呢?过去,许多论著和文章都认为常胜军是帝国主义侵华的工具,帮助清朝屠杀中国人民,是镇压太平天国的凶手,由于常胜军  相似文献   

6.
杨乐 《教书育人》2014,(5):80-80
自1840年爆发鸦片战争后,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入侵愈演愈烈,中国的民族与社会危机日益加深。各阶级都对国家的出路感到迷茫,不断进行着探索,并提出了不同的方案。先后出现了农民的太平天国运动,地主阶级的洋务运动,资产阶级的维新运动以及辛亥革命。这些运动,无一例外都失败了。但是这一次次的探索与失败为寻找国家的出路提供了借鉴,让人们更清晰地认识到中国必须走的道路。而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无疑有着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和重大的历史意义。翻开常州历史的那一页,我们既能看到农民战争自身的弱点,也看到了这场运动为历史为社会所提供的新东西。  相似文献   

7.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对外国的传统看法有了很大的变化,太平天国对这种变化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一 太平天国运动促进了中国人“夷夏观”的变化。但它并不是这种变化的开端。远在汉唐时期,在中国历史上就出现“和亲”、同等对待汉人与非汉人的政策等等,这都可以说是承认边远地区各族同中原各族之间平等相待的先河。但是这远没有而且也不可能改变传统的“夷夏观”。鸦片战争期间及其以后,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开眼看世界,发现西方各国亦颇有长  相似文献   

8.
太平天国运动后期,清政府推行借师助剿政策,中外势力开始联合镇压太平军。在中国大地上先后出现了四支使用近代枪炮等新式武器、中外士兵混合的洋枪队,这些洋枪队同清政府共同扑灭了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  相似文献   

9.
<正> 众所周知,教育起源于劳动,早在远古时期就出现了教育的萌芽。当历史进人春秋战国,生产力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社会形势动荡不定,开始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教育也顺应历史朝流由“学在官府”开始“文化下移”。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文化局面。儒家思想在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形成并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10.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农民战争。1853年6月,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不久,马克思立即肯定它的重大历史意义和国际影响。预言它即将迎来“整个亚洲新纪元的曙光”。满怀激情的歌颂太平天国运动的英勇斗争精神。重温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功绩,缅怀马克思、恩格斯热烈支持中国农民战争的革命激情,无疑对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特别是爱国主义教育有着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太平天国运动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1、起义是因清政府的黑暗统治造成,具有正义性。2、《资政新篇》是建设资本主义的纲领,它翻开了中国近代化的新页。3、太平天国运动加速了中国近代历史的进程,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勃兴。4、太平天国运动的冲击,促使人们思想观念观念发生变化。5、太平天国促进了“科教兴邦”观念的萌发,影响深远。6、太平军在上海等地抗击英法侵略军的战斗,大大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地位是客观存在的,不能否定。  相似文献   

12.
郭福华 《考试》2010,(11):36-38
一、旧民主主义革命 1.太平天国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次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它沉重地打击了封建王朝的统治,勇敢地担负起反侵略的任务,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  相似文献   

13.
中国近代史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到1919年“五四”运动为止。这段时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时期。在这段时间里,发生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有五次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三次革命高潮(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和一次变法(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小学《历史》课本近代史部分仅从中撷选出林则徐虎门销烟、金田起义、中日黄海  相似文献   

14.
(一) 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史中,曾多次出现封建军阀割据的局面。近代军阀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产物,它开始于湘军。 太平天国运动一扫当时八旗和绿营的虚威。从一八五一年初到一八五三年初清政府接连四次更易前线统帅,先后调集五十余万军队也没有阻挡住太平军的攻势。江河日下的满清王朝大难临头了。咸丰皇帝在朝堂上斥骂群臣:“试问诸臣午夜扪心,何忍何安?若不痛加改悔,将来有不堪设想者矣!”  相似文献   

15.
明清时期,江苏封建教育十分发达,道咸这际,由于科举制度的衰败,外敌入侵及太平天国运动、捻军运动的接连打击,江苏封建教育逐渐式微,同治年间,江苏地方督抚虽然采取了一些恢复措施,甚至一度出现了所谓“中兴”的局面,但仍然无法改变其历史命运,江苏封建教育的衰败,是江苏教育近代启动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16.
隋朝的建立以及统一全国,是建立在魏晋南北朝以来的社会发展趋势之上的,自东汉献帝初平元年(190)以后,统一的东汉王朝在黄巾起义的打击下已经瓦解,直到隋文帝杨坚开皇九年(589)隋王朝重新统一中国为止,在将近四百年的历史进程中,统一的中国处在分裂割据、军阀混战以及周边各族上层分子侵扰中原的局面之中。但统一始终是这一历史时期的社会发展趋势。 三国时期。魏黄初元年(220)前后,全国各地的军阀在频繁的混战中,逐步形成了三支强大的统治势力,并且在北方、东南和四川地区分别建立起三个封建国家,开启了魏、蜀、吴三国的历史。三国鼎立局面的出现,是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结果,由于  相似文献   

17.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历史的第一次革命高潮,在我国人民反封建反侵略的斗争历史上,谱写了光辉的篇章.初中《中国历史》第三册的《太平天国后期的斗争》一课,有叙述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的斗争、太平天国的防御战、天京保卫战以及对太平天国运动的总结等重要内容,是对学生进行生动具体的爱国主义教育和培养学生用历史  相似文献   

18.
18 5 1年 1月 ,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轰轰烈烈地爆发了。在这场波澜壮阔的农民运动中 ,有一大批优秀妇女加入到斗争中。她们意志坚定、英勇顽强 ,与男子一起并肩作战 ,取得了光辉的战绩 ,为太平天国事业写下了辉煌的一页 ,同时也谱写了中国近代妇女解放斗争历史的新篇章。但从太平天国运动的三个不同时期着眼 ,则可看出太平天国运动中的妇女在三个不同时期的状况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9.
周金华 《湘南学院学报》2004,25(4):30-34,39
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文化领域形成了诸子百家,出现了"百家争鸣"局面。这一局面的形成是与作为这一时期学术思想文化的创造主体———知识分子所获得的重大社会解放分不开的。一是知识分子从旧的宗法奴隶制的统治秩序中挣脱出来,作为一支独立的社会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二是知识分子从旧的宗法伦理和天命神权观念束缚下解放出来,有了强烈的主体意识和理性的自觉,开始从理性的视角重新审视社会历史和现实人生,对传统文化进行认真反思和总结,从人文关怀的原则出发,重新建构未来社会和人生的理想蓝图,从而奠定了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在中国史上写下了不朽的篇章。  相似文献   

20.
今年是金田村起义140周年纪念。太平天国运动是我国近代时期由农民阶级领导的第一场伟大革命运动,其革命目标和理想,同秦未陈胜、吴广起义以来的千百次农民战争基本相同。但是,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不同的时代,既是旧式农民战争的继续,又是中国农民阶级试图担负起反帝反封建革命任务的尝试。 1840年鸦片战争后,我国开始论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太平天国运动必然带有这一时代的特征,以区别于历次农民战争。本文拟从下列三个方面谈些看法,求教于同仁。以西方宗教为号召的旗帜古代农民战争缺乏革命理论的指导,在这种历史条件的制约下,只能借助宗教形式作为凝聚农民群众的手段。东汉末年的黄巾军起义,领导人张角在起义前首先创建了太平道,《太平经》录下对“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