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关村科技园区发展问题剖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首先回顾了中关村发展的四个阶段,在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对中关村发展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尽管中关村号称是中国知识经济的发动机,然而调查发现,中关村高科技形象远未确立,中关村形象还停留在“电子一条街”或者倒卖场所这样一个狭隘的概念当中。信息流通不畅,技术搜索成本较高也是其重要问题之一。同时,中关村创新软硬件环境尚待进一步建设。本文认为,中关村要真正成为带动中国知识经济发展的强劲发动机,成为世界创新网络中的和重要节点,必须着重培育区域创新网络,培育孵化器机制,培育创新环境,完善中关村形象工程。  相似文献   

2.
正江苏中关村科技产业园成立于2012年3月,是常州市政府与北京中关村开展体制创新与区域合作的成果,也是中关村在北京市外设立的第一个科技产业园区,已被江苏省政府明确为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并将优先申报国家级高新区。江苏中关村科技产业园依托“中关村”品牌、科技、人才、项目等资源优势,发挥常州市区位交通优势,同时配套江苏中关村科技产业园股份投资基金  相似文献   

3.
前言     
前言为配合中关村科学城的改造和建设,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中关村科学城的国际比较研究”课题组”,从今年四月初开始到六月中旬,对世界10个国家和地区的17个科学城(包括科学园区)进行了案例调研,并撰写了有关案例调研报告。随即,又以这些调研...  相似文献   

4.
中关村是我国主要的知识中心,改革开放以来,中关村已经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孵化中心和辐射源。中关村的发展,尤其是其创新能力,为全世界所瞩目。最近,北京市政府与科技部等正在研究将中关村建设成为我国新型知识经济试验区的方案,中关村的发展进一步引起关注。为此,本期“知识中国”栏目的主题为“中关村:区域创新与发展”,着重探讨中关村区域创新网络的培育、成长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1951年4月,北京市政府在"清华以南,海淀以东,京绥铁路以西,大泥湾以北"地带为中国科学院"保留相当发展用地"。1953年10月,中国科学院入主此地,这里从此有了"大名"——中关村。截至1966年,中国科学院直属研究机构118个,分布在北京的有28个,其中22个在中关村地区。1980年10月,陈春先在此创立"北京等离子体学会先进技术发展服务部",并拉开了"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的序幕。1988年5月,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在"电子一条街"基础上诞生。1999年5月,国务院决定加快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从此,中关村超越了地域的概念,而成为高科技的象征符号。中关村的辉煌是与中国科学院的发展与体制改革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6.
《科技广场》2002,(7):12
目前,我国科技成果产业化之所以难以实现,除体制、机制的因素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少资金供应。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的成长是一个漫长且充满风险的过程,更需要不断的资金支持。据介绍,广州高新技术开发区留学人员创业园中最多时有60多家留学人员创办的企业,或多或少都有资金短缺的问题,其中有一些甚至到“卷铺盖走人”的窘境。2002年初举办的第三届中关村项目推介暨技术成果交易会期间,中关村推出了200多项创新和产业化项目,这些项目的总融资需求超过14亿元,中关村如今正处于“求财若渴”之中……就资金层面来考察,新…  相似文献   

7.
"中关村指数"评价体系及其对我国科技园区发展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关村指数”为研究对象,结合中关村科技园区内的企业实例,对中关村指数提出的背景、构成、变化趋势及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等进行剖析,以期为科技园区的评价提出一条新的途径,同时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百科知识》2005,(4S):52-52
调查显示,北京市中关村IT企业的“生命周期”非常短,在1年~5年间约有20%~30%的初创企业面临倒闭。微软要搬家,有关部门大为吃惊;联想重心倾向上海,令许多人大惊失色……而9分钟就有一家中小企业消亡,人们似乎都无动于衷。神州数码的人士郭为算了一笔账:中关村西区的土地价格每平方米需要3000元,  相似文献   

9.
中关村高技术企业群体二次创业的战略目标,可归纳为“六化”,即资本股份化、技术创新化、管理科学化、融资多元化、产业规模化、经济国际化。中关村崛起时,其创业者主要是探索如何创建一个企业;进行“二次创业”的企业家,则已经对企业的发展积累了许多规律性的认识,对企业的发展战略有了更强的前瞻性。提出“二次创业”的企业,都在自觉地探索企业自身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中关村科技类社会组织发育的现状,并通过案例说明了科技类社会组织在助力中关村自主创新方面发挥的具体功能。中关村科技类社会组织是社会力量促进创新的缩影,能够在我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中关村科技类社会组织发育,对我国由创新管理转向创新治理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11.
《内江科技》2014,(2):87-87
<正>1月16日,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召开中关村创新型孵化器座谈会。科技部火炬中心常务副主任张志宏、副主任杨跃承、中关村示范区管委会副主任马胜杰等领导出席了会议。会议邀请了来自16家中关村仓Ⅱ新型孵化器的代表出席。同时,科技部火炬中心、中关村管委会、北京市科委、北京市孵育协会、中关村海淀园管委会代表,中科院政策所、北京市长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比较和借鉴国内外有关区域创新发展评估体系的基础上,基于《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规划纲要(2011-2020年)》对中关村发展的功能定位,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文化发展、创新政府服务、开放合作7个维度,首次构建了中关村对首都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的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模型,并采用专家调查和层次分析法开展了实证评估研究,研究结果为定量监测中关村对首都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的水平,优化和改进中关村的发展战略和政策提供了支撑。  相似文献   

13.
在冀南大地上有一个只有20多万人口的小县。或许是因为这里是典故“毛遂自荐”的发源地,或许是因为这里盛产红辣椒,使得该县在国内外都具有相当的知名度,这就是河北省鸡泽县。1996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发展研究部等5个部门组成的中国特产之乡命名组织委员会,正式将鸡泽县命名为“中国辣椒之乡”。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  相似文献   

14.
从高处看,这里仅仅是平平常常的“三角形”谷地,但长久以来,竟然有20多人先后在这里神秘失踪,它莫非是陆地上的“百慕大三角”?  相似文献   

15.
当十几年前第一批科技人员走出科研院所的高墙大院,来到北京中关村一条街创办民营科技企业时,也许很少有人会想到,正是这希望的火光,会发展成今日享誉中外的中关村高新技术试验区。然而,尽管今日的中关村试验区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它约200亿元的技工贸总收入仍不足国外著名高技术大公司如IBM、HP的十分之一。因此,面临21世纪高技术时代新的机遇与挑战,中关村试验区如何进一步调整发展战略,为迅速形成高技术产业规模,壮大民族高技术产业作出贡献,一直是社会各界人士所特别关注的一个热门问题。为此,中关村及时提出了“二次创业”的发展战略,力图将中关村推向一个辉煌的未来。为了反映中关村二次创业的战略态势,我们与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共同策划,推出本期专栏:“中关村走向未来:二次创业”,约请产、官、学各界人士共话发展中国特色的现代高技术产业的战略,描绘高新技术开发试验区的新蓝图,供读者参考。本刊将继续以专栏形式约请各界人士就开发区的未来发展发表真知灼见,并欢迎读者朋友参与研讨。  相似文献   

16.
黄敬宝 《科学学研究》2020,38(2):306-312
基于182名创业者的调查表明,中关村青年创业主要是机会型创业,具有明显的互联网和高科技特色,有较强的创业带动就业效应和较高的创业回报;普遍认同创业素质由创业特质、创业精神、创业知识和创业能力的14个指标构成;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自身努力和中关村创业环境都是青年创业素质的培养因子,但其作用空间和贡献率有差异,最佳培养途径也不同。家庭要开展积极人格和创业特质为核心的早期教育,学校要推动创业知识和创业能力为核心的教育改革,当地政府要促进创业培训、搭建合作与交流平台、鼓励“创中学”为核心的创业实践教育,形成相互配合的三驾马车,以共同提升广大青年的创业素质。  相似文献   

17.
未来家居室内设计新趋势--对于想马上从中抓住某些未来流行的形式要素的人来说,你可就要失望了,本文这里只从观念的角度去猜测未来家居室内设计的趋势。什么是“新趋势”?这个词的含义里有着对现有观念的反叛意味,观念的“立”必须先得有“破”。提起“未来流行”,那未来家居室内设计新趋势--对于想马上从中抓住某些未来流行的形式要素的人来说,你可就要失望了,本文这里只从观念的角度去猜测未来家居室内设计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湖的悲哀     
一条鳄鱼正挪动着笨重的身子向湖边靠近.湖见到后高兴地说:“到我这里来吧.我这里有各种鱼类供你食用.”鳄鱼看了看平坦如镜的湖面后.便“扑通”一声进入了水里。这时.它才发现水里早已有了乌龟和巨蟒。  相似文献   

19.
离开北京到“硅谷”已有数月。由于对硅谷的幻想,加之中关村被冠以“中国硅谷”之名,便有了在中关村那种市场形象的想象。然而到了硅谷,发现完全不是那样。硅谷是一个集中了除“微软”之外的几乎所有的世界著名电子技术及高技术生产厂家的区域。有美国人、欧洲人、日本人、韩国人办的,也有中国人办的。由此形  相似文献   

20.
《管子·轻重》“■”的经济意义张涅一、“”作为经济基础“”,篆体为“”,现代简化为“谷”。在古汉语中,“谷”、“”不能通用。“谷”是地理术语,篆形作为“”。“”表对峙的山,“”表山间狭长峡地,“”表泉出口,会意甚明。《尔雅》曰:“水注川曰溪,注溪曰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