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班主任是学校的基层管理者,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是提高学生道德品质的导师,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班主任应扎根班集体,从学生实际出发,把爱学生、带学生、教学生、管学生、用学生有机结合起来,倾注爱心、诚心、耐心、恒心,努力提高班主任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2.
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高效、精彩的数学课堂离不开学生的参与,学生不仅是教学的对象,学生生成更是教育的重要资源.学生的典型错误、学生提问、学生集体智慧都是学生生成的重要途径,数学教师要善于捕捉、开发、运用学生生成的资源,这对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新的课程改革已在全国全面展开,如何体现学生是学习与发展的主体,如何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如何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文章认为:一是与学生面对面,让学生轻松愉悦;二是与学生心连心,让学生感受温暖;三是与学生做朋友,让学生感受存在;四是与学生多交流,让学生更新学法;五是与学生多互动,让学生积极投入。  相似文献   

4.
高等学校的学生干部是学校学生工作部门联系学生的纽带和桥梁,是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中坚力量。学生干部是学生群体中的核心人物,是学生中的先进分子,同时,他们也应当是高等院校中一支重要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特别是在目前形势下,学生工作任务重、难度大,因此,建立一支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具有高度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学生干部队伍是十分重要的。 一、提高认识是选拔和培养学生干部的关键所在 学生干部是联系学校及其学生工作部门和学生的纽带,是落实学校学生工作的各项任务的得力助手,选拔和培养学生干部关系到高…  相似文献   

5.
刘智敏 《考试》2009,(6):34-34
学生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主动求知精神和自我完善的能力。激励性评价是在充分把握学生心理、维护学生自尊的基础上,重视发掘学生个性特点,以信任、鼓励、期待的语言或者行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过程。它是拨动学生心弦的琴弦,是推动学生远行的帆,是张扬学生个性的催化剂,是连接师生心灵的桥梁。  相似文献   

6.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通过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目标让学生明、教材让学生读、规律让学生找、疑问让学生议、思路让学生讲、习题让学生练、优劣让学生比、错误让学生析、作业让学生选、考题让学生出、试卷让学生评、效果让学生查、总结让学生写,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逐步形成指导数学教学的学生观.  相似文献   

7.
高军 《学苑教育》2012,(18):70-70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对学生心灵的呵护,是一种激励、一种引导,是崇高而神圣的爱,是学生成长的力量之源,是激发学生向上的动力。爱学生就要了解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要对学生严慈相济,对学生一视同仁,理解学生,严于律己,做好表率。  相似文献   

8.
课堂评价直面鲜活的生命,直抵师生的心灵。灵动有效的课堂评价以学生的生命活力为基础,提倡人的生命与自身、自然、社会、他人的整体和谐,是唤醒学生生命意识的号角,是启迪学生精神世界的火把,是开发学生生命潜能的钥匙,是激发学生生命活力的兴奋剂,是提升学生生命质量的阿拉丁神灯,是触抚、涤荡学生心灵的一溪活水,是为学生生命成长护航的空气、阳光和雨露。  相似文献   

9.
<正>教学有四大要素——教师、学生、教材、课堂环境。学生是学习主体,课堂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场所,学生通过教师引导,凭借教材媒介自主学习、不断发展。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学生,了解学生的发展需要,从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是课堂教学的首要任务。只有了解、读懂学生,走进学生心灵,教学才能有的放矢,否则任何新模式、新方法都会流于形式。一、为什么要读懂学生(一)落实新课程理念的需要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要求以人为本,为学生的发展服务。读懂学生的过程,是  相似文献   

10.
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提高素质的地方。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全面发展。学生的学习生活是在班集体中实现的,班集体是学生成长的摇篮。学生是班集体的主体,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管理者、组织者、监督者。班主任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  相似文献   

11.
教学有四大要素——教师、学生、教材、课堂环境。学生是学习主体,课堂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场所,学生通过教师引导,凭借教材媒介自主学习、不断发展。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学生,了解学生的发展需要,从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是课堂教学的首要任务。只有了解、读懂学生,走进学生心灵,教学才能有的放矢,否则任何新模式、新方法都会流于形式。  相似文献   

12.
一、端正教育思想,在课堂教学中核心是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课堂教学中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一是正确认识学生、对待学生,二是有效地引导学生和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对待学生,就是教师必须心中有学生,尊重学生,热爱学生,才能发扬教学民主,沟通师生情感,和谐  相似文献   

13.
名人名言     
《职业教育研究》2004,(3):73-73
“六大解放”:一是解放学生的头脑,就是要鼓励学生敢想、善想,敢于动脑,善于动脑;二是解放学生的双手,就是要鼓励学生敢干、善干,敢于动手,善于动手;三是解放学生的眼睛,就是鼓励学生敢于观察、善于观察,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四是解放学生的嘴巴,就是鼓励学生敢说、善说,敢于提问  相似文献   

14.
教师精心施教、悉心指导学生学习数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可以通过五种方法进行:一、设置情境,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前提;二、参与活动,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关键;三、学法指导,是学生主动学习的核心;四、评价激励,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五、选择开放,是学生主动学习的保证.  相似文献   

15.
学生自由即学生在学习和生活方面的自主、自律、自为的活动状态。学生之所以能够自主活动,这一方面是由于学生未受强制,另一方面意味着学生具有自我引导、自主选择、自我主宰的要求和能力。学生自由作为当代教育的基本理念,具有下列重要的价值:第一,自由是学生的基本权利;第二,学生自由是教育基本伦理的要求;第三,学生自由是学生自由发展和培养学生创造才能的前提条件;第四,学生自由是养成学生责任感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6.
教育怎能"学生说了算"--从学生评教看师生关系的合理定位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学生评教的滥用,致使“学生说了算”竟成为时髦,师生关系遂变得复杂、畸形。可是教育的本质决定了师生关系的最基本方面只能是教师教,学生学。说学生是主体,那是说学生是学的主体,是自我教育、自我体验、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主体,而不是说学生是教的主体。教学须调动学生的能动性,考虑学生的兴趣,都不意味着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学生的意见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是,教育不能由学生说了算。  相似文献   

17.
当今时代,保护自然生态平衡已成了地球人的共识,然而对于语文教育的生态平衡却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语文教育是一个“生态系统”,是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学生与自然、学生与社会之间的互动,是一种互生互补的有机生态组合,其中学生和教师是独立的、自主的、  相似文献   

18.
学习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经历的生命历程,课堂是师生对话、交流、探究、情感交融、思想碰撞的场所,课堂应该成为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沃土.课堂教学应该以学生为本,课堂教学的本质是组织学生学习.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尽量做到: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做好质疑评价,注重学生的讨论交流,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  相似文献   

19.
徐军 《甘肃教育》2014,(13):47-47
正阅读是人类特有的最普遍、最持久的学习方式,是人类吸收文化营养、获得知识、认识世界的基本途径之一。指导学生养成阅读习惯是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可以丰富学生知识、发展学生智力、陶冶学生情操、造就学生品格、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进而达到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的目的。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励阅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习的动因。它能推动学生去探求知识,开阔眼界,激励学生用心去阅读、学习,提高阅读质量。对阅读感兴趣的学生,学习会  相似文献   

20.
唐小军 《考试周刊》2014,(67):135-135
物理教学过程不仅是知识的具体传授过程,而且是学生动手、操作、探索、交流的过程。学生学习物理的过程,是学生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参与的过程,是学生经历知识发生、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是学生互相合作交流的过程。在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