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高等教育哲学基础的拓展--以美国高等教育发展为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随着高等教育实践的深入和扩展,高等教育存在和发展的哲学基础也在不断拓展,强调高等教育“为知识而知识”、“为学术而学术”的认识论哲学,与强调“为国家政治服务”的政治论哲学仍然是当今高等教育存在的理论基础。与此同时,强调高等教育为“消费者服务”的资本论哲学给出了市场导向高等教育实践存在的理由。认识论、政治论和资本论哲学从不同侧面诠释了高等教育的存在基础。本文以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几个阶段为例,说明高等教育实践对高等教育哲学基础的拓展。  相似文献   

2.
对中外高等教育哲学基础进行盘点,发现无论是西方的认识论和政治论,还是中国的生命论、资本论、道德论和智慧论,都是高等教育实践的必然产物.运用辩证法对它们进行分析,发现各种高等教育哲学都有其合理性与局限性.高等教育哲学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而变化,是高等教育矛盾的哲学表现,认识论在高等教育哲学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因此,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需要巩固认识论高等教育哲学,构建辩证法高等教育哲学,包容多元化高等教育哲学.  相似文献   

3.
高等教育存在的外部哲学基础即布鲁贝克的认识论基础和政治论基础,已成为人们确立高等教育思想的依据,其缺陷及危害不容忽视。基于此,我们提出高等教育存在的内部哲学基础——人的存在论。人的存在论支撑着认识论和政治论,三者构成的“倒三角”关系共同支持高等教育的存在。从这一理论出发,高等学校应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全面的高等教育价值观。  相似文献   

4.
以认识论为基础和以政治论为基础的高等教育哲学之分野是高等教育主旋律下的多重变奏,二者从不同方面深化并发展了高等教育哲学,尽管都有一定的现实针对性和历史合理性,但也都具有各自不足之处。高等教育哲学的走向是整合认识论高等教育哲学和政治论高等教育哲学,即在“哲学”与“政治”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进而寻求“理性的平衡”。  相似文献   

5.
高等教育存在的哲学基础是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高等教育学学科建构的逻辑起点。世界著名的高等教育哲学家布鲁贝克先生提出的高等教育存在的两大哲学基础,即政治论基础和认识论基础(本文简称“两点论”)已成为人们确立高等教育思想的经典,在中国高等教育理论界形成了广泛的影响。本文在对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基础理论质疑的基础上,提出了高等教育存在的教育人类学基础。认为,布鲁贝克政治论基础和认识论基础是有重要价值和实践意义的,但忽略了任何教育存在的教育人类学这个首要的基础,教育人类学基础、认识论基础和政治论基础共同构成高等教育存在的哲学基础。从教育人类学出发,文章认为大学应首先为学生而设,“大学者,大学生之谓也”,进一步强调人们应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高等教育价值现。  相似文献   

6.
多元哲学观的并存: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进入新世纪,高等教育发展到新阶段也有了新的存在意义,传统的高等教育认识论和政治论哲学现在面对社会现实环境和一系列新的问题时不可避免地陷入困境.许多学者从高等教育在新时期的多方面功能和价值出发,提出了人本论、境界论、资本论等当今高等教育合法存在的新的哲学基础.这一切表明,多元哲学现的并存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7.
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是高等教育研究中的一部经典之作,是对高等教育领域内存在的许多问题进行哲学思考的结晶。他将西方高等教育哲学概括为认识论、政治论这两种内涵截然不同的高等教育哲学观,并调和两者以达到最有效的和谐。  相似文献   

8.
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观存在三个局限性:一是政治论和认识论哲学观关系上存在着局限性;二是其哲学观忽视了人本论,它也是高等教育存在和发展的哲学基础;三是他认为高等教育哲学可以作为一个整体来处理,而实际上现代西方高等教育哲学观的冲突和共存正是促进高等教育多元化发展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西方高等教育认识论的哲学基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西方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 ,认识论哲学基础和政治论哲学基础被认为是高等教育存在的两种主要的依据。本文试图通过对认识论哲学基础的历史溯源 ,主要代表人物及在现代社会面临的挑战与应答的探讨 ,揭示其内在的价值和存在的必要性及对现时社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高等教育哲学的逻辑起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哲学的逻辑起点是构建高等教育哲学的前提和出发点,“认识论”、“政治论”、“人本论”高等教育哲学观都是哲学智慧的体现。但从哲学与教育的原始意义上考察,从高等教育的普适价值着眼,高等教育应以开发人的智慧、教人追求“大智慧”为最高价值标准。  相似文献   

11.
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观——在冲突中趋向平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布鲁贝克在《高等教育哲学》中系统地分析了西方教育哲学流派的观点 ,认为高等教育哲学主要有认识论高等教育哲学和政治论高等教育哲学两种。在疏解了持这两种高等教育哲学观学者的理论冲突之后 ,布氏认为高等教育哲学观应该是在这二者之间求得平衡。这种平衡的高等教育哲学观有利于我们转换高等教育的发展观念  相似文献   

12.
日本从2004年4月1日起,将全国所有的国立大学改革成独立行政法人.在改革方案出台以及改革推进过程中,社会各界对此次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始终存在着赞成和反对声音.这些赞同和反对意见与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两股重要哲学思潮即高等教育的认识论和政治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高等教育哲学的角度来分析这些赞成和反对声音,能更清楚地认识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的深层次问题.  相似文献   

13.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 have been widely promoted in science teacher education for several decades. However the application of themes from philosophy of science in science teacher education has been rather broad and not particular relative to the domain-specific features of the science in question.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investigate how the new field of philosophy of chemistry can contribute to science teacher education.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e 1990s, philosophy of chemistry has emerged as a relatively new branch of philosophy of science examining the distinctive nature of chemical knowledge. Some implications of this domain in chemical education have been investigated although the research territory in this area remains underdeveloped. The paper is intended to contribute to this area of research by focusing on a particular theme, the microscopic/macroscopic relationship (or the so-called ‘supervenience’ problem) in the context of models and modelling. Literature review of students’ and teachers’ understanding of models and modelling in chemistry 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 of incorporating the epistemological aspects of related chemical concepts. The implications for teacher education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4.
自从美国教育家布鲁贝克提出政治论和认识论的高等教育哲学基础后,该哲学基础一直成为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和高等教育学学科建构的逻辑起点之一。从方法论、认识论及本体论三方面对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基础观进行分析,以此来探讨把"人"作为高等教育哲学基础观的来源,以"生命论"来应对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基础观,对于了解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How can philosophy exert its critical function in society and in education if any appeal to independent and even relatively ‘certain’ criteria seems problematic? The epistemological doubts that foundationalist models of justification encounter unavoidably seem to raise this question. In particular, the relativist implications that seem to result from rejecting such models seem to paralyse the critical potential of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possibilities of a conception of educational critique that avoids the pitfalls of foundationalism, I analyse the epistemological dimensions of this much‐feared relativism, illustrating this with some characteristic examples. Solving the problems raised will require an interpretation of critique that leaves our daily sense of critique intact, without literally adopting its—foundationalist—basic assumptions. After systematically developing such an alternative interpretation of critical usage, a non‐relativist but still non‐foundationalist and powerful conception of philosophical critique seems possible. I illustrate results with some examples from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相似文献   

16.
道德哲学一方面可以运用哲学的方法解决道德教育中的问题 ,对各种道德教育的计划、设想和实施手段进行理智的验证 ,从而提出可供参考的模式或建议 ;另一方面则通过对道德、道德教育领域基本概念的澄清 ,以及对道德、道德教育性质的广泛讨论 ,对道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产生影响。道德哲学对这两种问题的讨论都对道德教育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从认识论的角度看,悖论问题产生的根源不仅仅与语句表达上的逻辑矛盾相关,而且还涉及到了非逻辑的辩证矛盾问题。因此,解决悖论问题需要从单一的逻辑形式的视域转向认识论的角度,即从与其相反的认识内容视域看悖论,探视悖论问题产生的哲学根源,以期从哲学层面对悖论问题做出统一处理。  相似文献   

18.
柴再顶 《天中学刊》2002,17(1):11-14
中国哲学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一方面,作为探本求真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在经历了数千年朴素形态之后,在20世纪走向了马克思主义化的科学形态,成为中国哲学发展的主流。另一方面,中国哲学也出现了唯心主义的支流岔道,实用主义根深蒂固,教条主义屡禁不衰。要使中国哲学走向现代化,就必须强化哲学的本质功能,建立现代哲学管理机制,还中国哲学一个开放化、个性化的新天地。  相似文献   

19.
希腊哲学对当代哲学、科学思维和人文思想在两大方面产生了重大影响,一是首开先河并已臻成熟的抽象思辨逻辑思维和推理形式及其内在奇异的动力因素;其次是充满人道精神的人文主义和人文关怀.充分发掘古希腊哲学在这两大精神领域的基质并与我们中国哲学相比照应该有很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20.
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的诞生,既为中国高等教育哲学的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也为中国高等教育哲学的独立自觉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中国高等教育哲学走向自觉,既是中国高等教育实践发展的客观必然,也是中国高等教育哲学自主发展的内在需要。中国高等教育哲学只有坚持本土化、实践化、人本化和多元化的发展要求,才能实现自觉自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