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代中国文化形态正迈向多元化的发展方向,艺术也进入了重新认识与重组的过程。当下艺术状态的观念更新与表现的多样使得传统工笔不得不思考与新创作空间寻求并存的问题,如何做到保留工笔本质而又能适应当代艺术的审美,并能确切表达艺术家的创作本意。这些问题必然会导致“新工笔”创作面临困难与挑战。而这些问题恰恰也指出了“新工笔”的发展趋势:突破材料界限,打破传统思维束缚,融合中西方审美文化,利用传统带动创新,突出观念的表现。当代艺术家将“观念”作为艺术创作中的主要表达方式,“新工笔”即是借助“观念”这一形式,在艺术创作主题上关注当下的生存体验;在形式上展示着艺术家的人文思考。“新工笔”是艺术家的另一种世界观的呈现方式,另一种表达语言,其改变了传统工笔的固有创作思维,开拓了新的创作空间。  相似文献   

2.
随着当代美术的飞速发展,如何继承和发展工笔人物画在中国画坛备受关注。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当代工笔人物画以绘画语言和新媒材创新,不断广泛吸收其他画种的营养,扩大探索和发挥的空间,使其呈现多样性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日益增长、国际上的地位日见提高 ,工笔重彩画乃至整个中国画直溯汉唐雄浑博大以开当今时代之新画风 ,是势在必行之事。工笔重彩画在历史上没有得到应有的位置 ,水墨为上的思想至今仍是一股很强的潜意识形态。然而 ,我们重新审视唐代的艺术作品之时 ,以《胡服美人图》为代表作品之一的工笔重彩画 ,那种大气而灿烂雅致的艺术感觉 ,不由得我们不对其进行现代绘画审美的观照 ,从而引绎出构建当代工笔重彩画的创作意识。  相似文献   

4.
《湘南学院学报》2019,(4):99-102
色彩是画家审美意识的物质化、审美情感的对象化的产物,每一个历史时期的色彩艺术风格无不呈现出时代性、多元性和创新性。然而,"借古开今""推陈出新"成为"新工笔"人物画家关注的话题,新的审美观念、艺术形式、颜料媒介与技法表现修正"新工笔"人物画家思维方式与色彩表现形式,突破传统色彩语言结构本身所不具有的生动性与感染力的界定。在跨越"古典"与"现代"两个领域中,"旧"与"新"因素的融合建构"新工笔"画人物划时代的色彩艺术新篇章。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民俗学将向何处去?这是民俗学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认为,新时期民俗学要想走出困境,对社会和学术做出自己独特的贡献,必须树立新的学术品格,对社会有所担当.从"历史学"转向"当代学",将民俗研究导入当代社会,直面当下社会的变迁;从追溯历史、重构原型、回归传统,转向关注现实、关心人生、阐释社会、服务当今社会.让以研究"古代遗留物"为开端的学问转向以研究当下现实社会习俗为主的与时俱进的学问;让以"民间文学"、"口头传承"为主体和"历史考据"、"原型重构"为主要研究方法的民俗研究传统,转向以"当代民俗"、"现代传媒"为主体,以"整体研究"、"综合研究"为主要方法的新民俗研究.民俗学的这种当代性建构需要民俗学学者们具有敢于突破传统的勇气和不断创新的精神.  相似文献   

6.
中国工笔人物画最早可上溯到战国时期的帛画,以女性为描绘主题的工笔画自古以来就占据画坛主导地位。画中女性角色随时代发展、文化多元、思想进步等新生格局的发展,于笔墨技艺变迁下层出新诠释、新意境。面对中国传统工笔人物画攀升的高度与当前瓶颈,何家英在中国工笔画向现代的转型之路上起着引领作用,作品有着独具特色的个人风貌,其绘画技法、理论发展模式对当代中国工笔画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王永刚 《快乐阅读》2011,(12):190-192
工笔画、重彩画和岩彩画正建构着中国绘画最新的形态,"工笔"的传统画风法、"重彩"的色彩回归、"岩彩"的革命创新是当代中国工笔画不同的艺术流派在风格与个性上的体现,是当代中国工笔画的重要艺术流派。  相似文献   

8.
张冉 《文教资料》2012,(6):97-98
水墨工笔花鸟画的出现和发展,是花鸟画史上由"富丽堂皇"的院体工笔花鸟画向"以写胸中逸气"的明清大写意花鸟画的转折。水墨工笔花鸟画形态是伴随着整个中国画的水墨审美发展进程,并结合花鸟画给观者视觉美感的特点发展起来的。水墨工笔花鸟画在元代成为花鸟画表现的主流形式,到了当代,由于现实物质生活的极大满足,人们开始追求纯粹精神,水墨笔工花鸟画因其特有的花鸟美感和水墨的本真特点重新登上了历史的舞台。水墨工笔花鸟画形态,是审美发生的产物。  相似文献   

9.
在艺术研究领域观念影响着艺术创作的方向,尤其是,在大众审美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艺术创作在传统继承与现代创新的过程中面临着不少的挑战。本文以工笔花鸟画为研究对象,浅析当代观念与工笔花鸟画的碰撞。  相似文献   

10.
写意是中国画的精髓,写意性是中国画独特的艺术观念,一直贯穿于中国画发展的始终.新的观念、方法及新工具材料和技法的使用,使工笔人物画增加了时代感和当代面貌.然而,有些作品在创作精神上缺少文化品位、缺少审美的境界、情趣和格调,究其原因,是缺少对传统的深入研究,缺乏写意精神,因此,在当下强调其写意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何家英是中国当代画坛的著名工笔人物画家,为中国工笔人物画向当代的转型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本文以何家英《酸葡萄》为切入点,初步探讨他对我国历代人物画优秀传统的继承,及对“西画”造型、色彩艺术中有益营养的取精用宏,推陈出新,其开创的新形式的绘画风格.  相似文献   

12.
文章主要从当代工笔绘画语言探索的理论与实践入手,通过理论分析与作品解析,阐述当代工笔绘画语言如何在继承中创新,保持工笔画特有的韵味,运用现代绘画语言,促进工笔绘画语言的多元化与个性化,对于创作出符合时代特征并适应当代人们视觉审美需求的现代艺术作品有着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工笔画艺术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工笔人物画作为其独立的一科,在艺术创作上逐渐走向成熟,随着社会的全面开放和画家的不断探索与实践,当代中国工笔人物画创作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格局.本文结合当代中国工笔人物画家的创作特点和主要作品,归纳分析当代中国工笔人物画的创作类型及其在国内画坛中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4.
作者经过对岩彩画艺术的认真研究和实践,并对当下岩彩画家多类作品风格分析总结认为,以其材料技法、画面底色、黑白元素,以及形式构成等要素为契机,完全可以改革甚至颠覆传统工笔重彩画的画风面貌,进而推进、拓宽、延伸工笔重彩画的现代审美领域和表现形式现代化,加快重彩画在创新理念、审美追求和视觉美感诸方面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15.
工笔人物画是中国画乃至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中国工笔人物画的兴衰历程,从工笔人物画历史消长的纵向脉络以及各个发展阶段工笔人物画与文化语境的横向比较入手,探讨工笔人物画与所处时代文化语境的关系,找出其兴衰的文化根源,为当代多元文化语境下的工笔人物画创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当代传媒生态中浅阅读现象的重新审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当代浅阅读是人们为适应媒介新生态而进行自我调适并重构的接受活动,与传统意义上的"肤浅"阅读有着本质区别,它是人们利用科学技术不断解放自身的结果。它以当代大众文化理论为理论基础,具有非连续性、快捷性、互动性和实用性等基本特征,是目前正处于建构之中的新型阅读方式。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装饰图案根植于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土壤,递延出古老民族的人文精神,跳动着传统文化的思想脉搏,映射出传统信仰与人伦道德的文化缩影,传承了一个民族民俗民风的文化史。如何借鉴传统装饰图案的精髓,应用于当代工笔人物画,进一步融合古典工笔人物画的审美理念,不断发掘出工笔人物画的崭新领域,探寻其历史发展的新路径,有着异乎寻常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赵雄  刘显成 《文教资料》2014,(34):55-56
顾恺之是中国传统工笔人物画的奠基者,何家英是现代工笔人物画的领军人物。他们的工笔人物画造型呈现出不同特点,主要体现为时代差异、技法不同,以及追求不同绘画特色和艺术精神等,清晰展示出中国工笔人物画从传统走向现代历经的图示、文化精神变迁,引发对当代工笔人物画守传统、破陈规、立新意进行深层次思考。  相似文献   

19.
当代工笔花鸟画的语言形式不仅继承了古代优秀传统,也开始了这一画种的创新与开拓,赋予了其视觉形式的独立审美价值和表现性,形成了当代工笔花鸟画的深厚、多元的特征.当然,在引入现代语言、对当代性进行关注的同时,如何保留中国传统审美因素,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也是我们进行工笔花鸟画创作探索、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采用分析、举例、引用等方法来论证当代工笔人物绘画学习传统绘画写意精神的重要性,对于丰富当代工笔人物绘画艺术形式,提高其表现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提出了以“形”传“神”的人物造型、整体空间意识的构图、虚实相生的画面处理三个学习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