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下雪了》为《信息技术》(冀教版)第三册第十课的内容,本课是综合使用Flash引导线和影片翦辑元件制作出有关下雪情境的简单动画片,在学习了制作单一的曲线运动的基础上学习的。全课分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制作多片雪花飘落的动画,第二课时调试动画并制作雪人眨眼睛,本节课是第一课时。  相似文献   

2.
【教材分析】本课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第二章的第二节,按教学大纲要求,本节需2课时,本课是第二课时。本章节是本教材的核心部分,是信息获取这一重要环节的实践章节,是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终身学习能力的重要章节。  相似文献   

3.
<正>一、设计说明本节教材选自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1第二章第二节《指数函数》的第二课时,本课时主要研究指数函数的定义、图象及性质.指数函数是进入高中研究的第一种具体函数,是在初中已经初步探讨了几种基本初等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的基础上,来进一步研究学习的.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的分析:本节是继“世界第一大洲”后,使学生学会分析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第二节课,因此,教与学的活动应重视对学生进行在分析自然地理环境——“地形”这个要素时主要方法和使用学习工具的指导。本节内容可分三部分:“亚洲地形特点”、“亚洲地势特点”、“亚洲河流分布与地形的关系”。本节课时为2课时。  相似文献   

5.
小学教学基本功“说课”举例柳州市教科所骆显仁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第一组)是“九义”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四册第一单元第二节的教学内容之一。这部分内容包括两个例题和一个练习,用三个课时完成。第一课时教学例1,第二课时教学例2,第三课时综合练习。一、说教材本课题...  相似文献   

6.
一、教材处理及设计思路 教材处理:本节是湘教版必修2第一章第一节内容,安排两课时,本设计为第一课时,根据教学需要可对教材进行整体处理.本节课如果单一介绍人口增长知识点内容偏少,如果再增加人口增长模式的部分内容又缺少完整性,所以可将后面与人口增长有关的人口增长空间分布差异、中国人口增长状况及人口增长带来的问题等知识调整到第一课时,第二课时可以就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进行判读训练,这样两节课知识都很完整.  相似文献   

7.
1 说教材 1.1 教材内容 本节内容是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化学(必修)课本人民教育出版社化学室编著第一册第四章第二节——卤族元素,授课时间为二课时,本节课为第一课时。  相似文献   

8.
本节课是浙教版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教材《信息技术基础》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根据学科指导意见,我安排了两个课时。第一课时是让学生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数据库应用的例子,理解Access数据库管理软件是如何进行数据的组织和有效管理的。第二课时是让学生学会利用Access进行数据库中数据表的创建、记录、添加、删除、修改等基本操作。本节课是第一课时。  相似文献   

9.
1说教材 1.1教材内容 本节内容是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化学(必修)课本人民教育出版社化学室编著第一册第四章第二节--卤族元素,授课时间为二课时,本节课为第一课时.  相似文献   

10.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模块《信息技术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第五章第一节第二小节的内容,主要包括图像的类型和设计图像表达信息(Flash初步),安排为一课时。该部分内容从理论上对数字化图像的优势、类型进行了论述,内容实践性强,容易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1.
一、背景分析 1.学习任务分析 (1)教材分析与处理:本节课是人教版牛津英语七年级第二模块第一单元第一节,本章目的是为学生提供机会练习所需的语言、词汇或了解下一步任务的背景知识。本节课是本章第一单元的第一课时,通过李先生和Kitty的谈话(话题是魏明的来信)而展开,来了解“relationship”,并为下一步教学做铺垫。  相似文献   

12.
一、教材分析本单元围绕动物的活动展开话题,内容生动有趣。教材通过让学生观察动物活动的图画,学习用现在进行时的句子进行描述。本节是B部分的第二课时,属于对话教学课,教材  相似文献   

13.
孙碧琴 《成才之路》2012,(18):75-76
开学初就接受了上级领导的任务:承担一节全市的教研公开课《电磁铁》。内容是规定的,形式是这样的:三个人在同一个班中分别执教六上能量单元的第1~3课时。我执教的是第二课时《电磁铁》。《电磁铁》是六年级教科版科学六上第三单元第二课时的内容,在整个单元的知识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整节课分成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制作铁钉电磁铁,第二部分是铁钉电磁铁的南北极。其中第二部分又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猜测有没有南北极,第二层次是怎样判断电磁铁的南北极,  相似文献   

14.
本节教学内容选自中国地图出版社《多媒体技术应用》第三单元第一节。这一节包括感受视听作品、各种素材的获取与处理和完成视听作品,共需4课时。本节是第二课时,在学生已经对视频信息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对视频信息进行编辑加工处理。  相似文献   

15.
《雷雨》是曹禺先生的名作,选入高中课本的是其中的第二幕。本节课是《雷雨》的第一课时,分析第二幕的第一场,冲突在周朴园和鲁侍萍之间展开,矛盾集中而尖锐,便于学生学习鉴赏。  相似文献   

16.
【教学设想】《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出自《论语·先进篇》,是《论语》中篇幅最长的一节,也是把握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孔门四弟子才能和抱负、理解孔子思想和情怀的经典篇目。本章节设计为两课时:第一课时,学习文言词汇、疏通文意;第二课时,探究"四子"之志,体会孔子的思想情感。本设计是第二课时。  相似文献   

17.
《漫步云端》一课是大象版小学《科学》教材《变幻的天气》单元中的第三课。本单元属于“综合探究活动”单元,其二级目标是“能通过科普小报的形式来交流研究成果”。本单元第一课让学生在认识气象、天气的同时,简单了解了各种各样的天气、我国的一些天气之最,学生通过学习,知道了制作科普小报的基本流程。第二课,学生在探究活动中,  相似文献   

18.
常贞 《考试》2009,(5):85-86
本文是人教版高中第二册(上)解析几何抛物线部分第一节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各环节都贯穿以问题,学生讨论,归纳总结,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相似文献   

19.
一、教学背景本节课是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五节第一课时的内容,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参建议该内容5课时完成,本节课设计是第1课时,是一节概念课及其性质探究的教学。学生通过对实际问题的探究,经历观察、分析、猜想、论证,归纳出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其中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是核心内容。现将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作一展示,和各位老师交流、讨论。  相似文献   

20.
【教学内容及分析】本节课教学内容选自深圳牛津英语教材1A Module 4 Unit11。单元主题是In the zoo。本单元设计为两个课时,即分为两个话题,第一课时话题为Animals in the zoo,第二课时话题为Fun in the zoo。本节课教学设计为第一课时。【学生分析及评价】一年级的学生接触英语快一学期了,对英语有浓厚的兴趣。他们活泼、好动、可塑性强,有着极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