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6 毫秒
1.
莱布尼茨是十七世纪末十八世纪初软弱的德国资产阶级的代言人.他公开拥护所谓“开明专制”的封建专制制度;同时,也十分关心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此相应,在哲学上,莱布尼茨采取了和封建意识形态相妥协的唯心主义,企图在不触犯封建专制制度的根本利益的情况下,表达一下资产阶级的愿望.这样就使得莱布尼茨的哲学理论带有明显的矛盾或两重性.尽管如此,莱布尼茨的许多思想却成了德国古典哲学的理论先导,受到康德、黑格尔以及费尔巴哈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自我意识"是近代哲学的重要原则,本文通过对德国古典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康德、费希特、谢林以及黑格尔相关思想的考察,厘清了"自我意识"原则在德国古典哲学中的发展思路。"自我意识"原则在康德哲学中得到确立,在黑格尔哲学中找到了最终的归宿。  相似文献   

3.
莱布尼茨是17世纪至18世纪德国著名的哲学家。他主要的哲学思想就是单子论和唯理论。他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哲学思想通过康德、黑格尔等人对德国古典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西方哲学史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通过对莱布尼茨哲学思想的研究,我们不难看出,莱布尼茨的哲学并不是无创意、完全过时了的哲学,他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仍历久弥新,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4.
德国古典哲学产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这是西方近代哲学的体系化时期。从康德到黑格尔,西方理性哲学发展到了顶峰,德国古典哲学的生存陷入困境。从《费尔巴哈论》一文来看,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并非意味着其消亡。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继承和改造德国古典哲学之基础上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这就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出路与新生。  相似文献   

5.
罗连祥 《文教资料》2011,(11):109-110
18世纪末19世纪初是资本主义大发展的时代,同时也是西方近代哲学的体系化时期。在这一时期涌现出了康德和黑格尔等一批著名的德国古典哲学家,他们将德国古典哲学发展到了顶峰。本文通过对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的分析,指出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并非意味着"消亡",它以德国工人运动为继承者,以马克思唯物主义哲学新形态表现出来,从而显示出了德国古典哲学的革命性品质和巨大生命力。  相似文献   

6.
在西方哲学史和美学史上,康德据有显赫的地位.恩格斯指出;“在法国发生政治革命的同时,德国发生了哲学革命.这个革命是由康德开始的.”康德不仅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开创者,而且也是古典美学的奠基人.他的美学思想被许多人推崇备至,黑格尔在《哲学史讲演录》一书中把他誉为说出了关于美的第一句合理的话的人.对后世的影响则更为显著,从近代和现代形形色色的资产阶级美学理论来看,差不多都和康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弄清楚康德的美学思想,对于识别资产阶级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美学思想,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黑格尔(1770—1831)是德国古典哲学最伟大的代表,是近代唯心主义哲学的集大成者.他在《法哲学原理》中阐述了一个著名的哲学命题”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这一命题集中地反映了黑格尔哲学中的革命因素,即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关于这一闪烁着发展、变化的辩证法的光辉思想的命题,由于未能真正把握其底蕴并进一步探究其内容,因而不少人往往错误地引用这一命题,导致了消极后果的产生.  相似文献   

8.
<正> “先天综合判断”学说是康德的一个重要思想,也是康德批判哲学的基础。康德之所以推翻了十八世纪末流行于德国和欧洲各国的莱布尼茨——伏尔夫“形而上学”体系,发动了一场哲学革命,开德国古典哲学之先河,就是从提出和论证“先天综合判断”中完成的。今天,研究康德关于“先天综合判断”学说,对于研究康德哲学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对于研究德国古典哲学,对于研究整个人类的认识发展史都是很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9.
黑格尔哲学,是从康德开始的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运动的顶峰和结束阶段,黑格尔完成了德 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一方面,他继承了康德、费希特、谢林从思维引出存在的唯心主义原则,并把它发展到 绝顶,另一方面,又继承了他们哲学中的辩证法因素,并把它系统化。他把唯心主义和辩证法结合起来,形成 了他自己的哲学体系,建立了欧洲哲学史上最庞大的客观唯心主义辩证法哲学体系。 对于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哲学界传统观点已盖棺定论:即合理内核是专指黑格尔的辩证法,也即马 克思所说的:作为推动原则和创造原则的否定性的辩证法。以陈修斋的《欧洲哲学史稿》为例:黑格尔哲学 占七十六页,而论述合理内核的部分——即逻辑学部分竟有二十八页,占三分之一强,陈修斋在作了全面的 论述后总结道:“由此可见,关于整个世界(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都在内)的辩证发展的观念,就是黑 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见该书第588页) 近年来,随着学术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哲学界对此定论越来越怀疑,突破了原来合理内核的内容。认为: 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不仅包括辩证法,也应包括唯物论成份。辩证法是首先的、主要的,唯物论成份是次 要的,但却确实存在着,而过去我们一概加以否认,只承认辩证法是合理内核,不过,这种观点是零散而不系   相似文献   

10.
黑格尔是德国古典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哲学体系是近代西欧各国唯心主义哲学的完成.黑格尔哲学的巨大成绩是在唯心主义基础上系统地阐发了辩证思想,把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写为一个过程.特别是他把辩证法引进历史领域,把人类社会历史看成一个不断发展和运动的过程.恩格斯指出,黑格尔"是第一个想证明历史中有一种发展、有一种内在联系的人,尽管他的历史哲学中的许多东西现在在我们看来十分古怪,如果把他的前辈,甚至把那些在他以后敢于对历史作总的思考的人同他相比,他的基本观点的宏伟,就是在今天也还值得钦佩."这充分肯定了黑格尔唯心主义辩证历史观的价值.黑格尔思辨历史观中的"合理内核",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直接理论前提.  相似文献   

11.
谢林哲学是十八世纪末期至十九世纪上半期德国古典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德国古典唯心论从康德到黑格尔的连贯的、合乎逻辑的、必然的发展过程中的中间环节。它上继康德和费希特的主观唯心论,下开黑格尔客观唯心论的先河,对于德国哲学革命和唯心辩证法的发展做出了独特贡献。《先验唯心论体系》是德国古典唯心论的代表作之一。这部著作虽然是谢林早期创作活动的产物,但它最系统、充分地阐明了谢林的哲  相似文献   

12.
康德是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中影响最大的哲学家,作者阅读了康德所著的《判断力批判》一书,总结了特点。  相似文献   

13.
费尔巴哈(1804—1872)是十九世纪初德国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他在抨击宗教神学和批评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的斗争中,“直截了当地使唯物主义重新登上王座。”(《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第13页)马克思、恩格斯正是通过费尔巴哈从根本上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创建了自己的唯物主义。但是费尔巴哈却是一个不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恩格斯曾经形象地指出过:“他下半截是唯物主义者,上半  相似文献   

14.
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是德国古典哲学中的重大主题和精髓。作为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康德最早在西方认识论史上突出地提出了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并自觉地在认识论基础上,以主客体相统一入手部分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从而使其哲学成为西方哲学史上一个重大转折点,影响着此后整个西方哲学的发展趋向。黑格尔集德国古典哲学之大成,在解决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上达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的最高水平。因此,对康德和黑格尔如何解决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进行比较研究,批判地  相似文献   

15.
德国古典哲学的国家普遍性思想是马克思国家学说的渊源之一。德国古典哲学起于康德、终于黑格尔,对马克思有重大影响的费尔巴哈哲学不能列位于德国古典哲学的系谱之中。德国古典哲学以国家为普遍意志的体现形式,作为普遍物的国家是公共利益的现实映射,达至普遍利益是国家这一共同体的本然目的;国家高于市民社会的国家主义观点是典型的国家中心论,从而有别于古典自由主义的社会中心论。德国古典哲学家,包括黑格尔,并未能真正地区分国家和社会的界域,马克思通过批判黑格尔的国家观而把国家归为由市民社会所决定的私利性的控制工具而非裹有道德迷雾的公益性的共同体组织。马克思对国家的理解也是社会中心论的工具主义范式。  相似文献   

16.
康德是西方哲学史上划时代的伟大人物,是他与黑格尔、歌德等人以德国古典哲学为基础.创立了西方文艺理论中具有代表性的德国古典文艺理论。在这个理论体系中,先验性是康德审美形式的首要肯定。康德提出在进行认识之前先要审查人的先天认识能力,他认为人先天秉有三种互异的能力:认知、欲求、快与不快,并以此为根基,确定了三种先验科学的合法性,这三种科学即认识论、伦理学、审美学。进而用“分析法”证明先验审美形式的存在。  相似文献   

17.
“理性时代”开始于文艺复兴对理性的倡导.完成于德国古典哲学建起的一个个理性思辨体系,即从笛卡尔到黑格尔时代。理性至上是近代哲学的基本特征。理性至上标志着以人为本的认识论取代了上帝创世的本体论、然而,理性至上从理性以人为中心起步,终于走向了自己的反面:人以理性为中心。康德哲学则坚持理性以人为中心原则,高扬理性批判大旗摧毁理性论的一切形而上学,打破了理性神学,使哲学挣脱本体论.真正实现了哲学向主体论的转变。  相似文献   

18.
(三)有趣的是,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如康德、黑格尔等在强调主体之能动作用的同时,又都说到对上帝的信仰问题.那么,究竟哪一个更具有能动作用呢?或者“半斤八两”?这是同一个问题实质的两个方面内容,对此仅就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有关论述,笔者以为:其一,马克思曾直接论述过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对宗教不信仰和怀有攻击的态度.比如:马克思写的《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就这样说过:“独立的道德要侮辱宗教的普遍原则,宗教的特殊概念则和道德相抵触.道德只承认自己普遍和理性的宗教,宗教则只承认自己特殊和现实的道德.因此,根据这一检查令,书报检查应当排斥象康德,费希特和斯宾诺莎,这样一些道德领域内的思想巨人,因为他们不信仰宗教,并且.要侮辱礼仪,习尚和外表礼貌” .这是因为,“所有这些道德家都是以道德和宗教间的根本矛盾出发的,因为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而宗教的基础则是人类精神的他律.“关于黑格尔,马克思也有过类似的提法,他说:“在黑格尔天才地把十七世纪的形而上学同后来的一切形而上学及德国唯心主义结合起来并建立了一个形而上学的包罗万象的王国之后,对思辨的形而上学和一切形而上学的进攻,就象在十八世纪那样,又跟对神学的进攻再次配合起来.”但这些话决不意味着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  相似文献   

19.
逯长春 《广西教育》2012,(24):55-56
德国是一个极具历史的国家,在德国的历史长河中,先人留下了无数的遗迹、珍宝。在这片思想深邃的大地上,相继诞生了一大批哲学家,如莱布尼茨、康德、黑格尔、尼采、叔本华……德国亦是捧回诺贝尔奖最多的国家之一,居美、英之后,坐拥探花之位。德国的精密机械、汽车、电气和化学工业世界一流。除了哲学、科学、技术之外,德国的音乐、文学同样辉煌灿烂,伟大的音乐家巴赫、贝多芬,文学家莱辛、歌德、席勒、海涅等等都是世界文化艺术史上的璀璨明珠。  相似文献   

20.
康德的“图式说”与现代认知结构理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作为近代德国哲学的先驱,康德哲学的意义、地位乃是学人皆知的。在康德哲学中,能够集中体现其哲学特征的,无疑是反映在其力作《纯粹理性批判》中的“先验逻辑”。哲学史表明:康德错了。共根本错误就在于他的哲学上的唯心主义先验论前提或出发点。然而,事物总是具有两面性的,康德先验哲学本身的错误,并不抹杀这一产生在特定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