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年8月2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卫生部公布了河南省上蔡县文楼村的艾滋病疫情。卫生部门向这里派驻了大批的医疗人员,“艾滋病村”浮出水面。 难以想像的是,最早揭开“艾滋病村”之谜的竟是一位70多岁的老人——河南省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的退休教授高耀洁。她5年来深入农村、乡镇为预防艾滋病大声疾呼,自费编写、宣传、散发防治艾滋病的资料,今年5月,被授予国际卫生组织的“健康与人权”奖。这一奖项是为了纪念  相似文献   

2.
新闻报道中知情权和隐私权的冲突与解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顾红梅 《新闻记者》2002,(12):22-24
最 近一段时间 ,高枫从病危到去世的消息 ,成为各娱乐版的头条新闻 ,媒体纷纷挖掘他从艺生涯中的“猛料” ,包括他的家庭情况、被捕风捉影的恋爱、被揣测的病因、被风传的私生活。仅高枫的病因 ,就被传得很隐秘 ,有媒体说 ,高枫染上的是“PCP病毒性肺炎” ,据称只有三种人可能被传染 ,其中一种人为艾滋病患者。这些报道引发了京城媒体有关知情权和隐私权的争论。其中 ,2002年9月21日《中国青年报》的“娱乐新闻过度关注高枫事件是一种‘集体偷窥’”和《北京新报》的“公众人物从社会获得更多的利益 ,公众社会应当有相应的知情权…  相似文献   

3.
2003年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的前夕,一个关于“贵州艾滋女小琴(其实只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结婚”的报道,被国内媒体炒得沸沸扬扬。对这些报道,该事件主人公小明即小琴的男朋友说:“媒体太可怕了。”小明所指的可怕主要有:小琴家的亲戚之前并不知道小琴感染了艾滋病病毒,但看了报纸上的照片后,都拿着报纸  相似文献   

4.
万凡 《新闻天地》2004,(1):27-31
艾滋病,最初被西方人认为是一种富贵病,只与上流社会、小资阶层有缘,所以今天还有人把这种病称之为“爱资病”,虽是音译词,却极富隐寓意味。此后另一种论说充斥于市:性是艾滋病的罪恶之源。因而,人们又把艾滋病称之为“爱之病”。  相似文献   

5.
李继东,云南普洱市的一个青年企业家,出生于一个禁毒民警家庭。毗邻“金三角”的云南省普洱市禁毒形势十分严峻。李继东因为耳闻目睹了许多因吸毒造成的人间惨剧。从2002年开始,他创办了思茅重生预制板厂,对戒毒者实行“人性化关爱,准军事化管理”,从而开创了“无毒品+无歧视+生产自救+劳动康复+灵魂重塑”的“帮教模式”。为此,他不仅花光了百万家产,还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起吃住,积极为吸毒人员解决生活困难。目前,李继东已有三个分厂,收纳更多的戒毒人员。为此,李继东受到原公安部部长周永康的接见,2006年被评为全国“十大民间禁毒人士”之首。  相似文献   

6.
陶婵 《新闻三昧》2006,(4):30-32
若要盘点2005医疗报道的热点,我想艾滋病感染者敢于公众前亮相肯定是其中之一。在第17个“世界艾滋病日”时,人们看到佩戴着爱心红丝带的国家主席胡锦涛到北京佑安医院看望艾滋病人,他微笑着和艾滋病患者握手,深情地询问他们的病情。而在第18个世界艾滋病日到来时,北京艾滋病感染者——孟林(化名),作为北京市第一个登台亮相的艾滋病感染者,希望得到社会和政府对艾滋病感染者更多的支持和关怀,从而引起了社会极大的关注。作为一名记者,我有幸与他进行了一次直面的对话。他们不愿意面对公众去年的11月27日,本是一个如往常一样寒冷的冬日,可对…  相似文献   

7.
健康·新知     
好消息 发现基因CEM15:有效阻击艾滋病毒 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迈克尔·马利姆等人在《自然》杂志网站发表论文说,他们发现一个名为“CEM15”的人体基因能够阻止艾滋病病毒对细胞的感染。但通常情况下,艾滋病病毒会产生一种被称为“病毒感染因子”的蛋白质,阻止这个基因发挥作用。因此,抑制“病毒感染因子”的功能才有可能使CEM15基因正常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8.
AID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早在1985年中国就发现了首例艾滋病毒感染者,但这种被视为“世纪瘟疫”的疾病,从来没有像今年这样引起整个社会的重视。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就在很多人还不清楚AIDS这四个简单字母的真正含意时,艾滋病已经悄然在中国大地上蔓延。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前夕,中国政府第一次公开坦承:中国目前有100万感染者,其中,10万人已被夺走生命。20万人正游走在死亡的边缘。而去年,对外宣布的数字是:60万。涨幅竟高达66%。 “这意味着什么?”小李,一位艾滋病毒携带者,同时也是一家艾滋病民间关怀机构的  相似文献   

9.
争议者卢广     
他或许是中国摄影圈中最充满争议的一个,也是获国外摄影奖最多的摄影师之一。有人说他是“英雄”,也有人认为他是“靠揭家丑”获得国外摄影大奖。在圈子内,大家因其“拍摄动机不纯”,给照片“做手脚”对他避而远之,却少有同行在面对《西部淘金》《矿工》《非典》《中缅交界处的吸毒者》《青藏铁路》《沙漠化问题》《艾滋病村》《中国的污染》这一系列专题图片时,因自己的无为而汗颜。  相似文献   

10.
近闻中国第一届艾滋病防治大会11月13日在北京召开,不禁使找回想起采访“艾滋病村”的经历。 一条重要线索 那是2000年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这天,我到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采访,医院宣传干事高翔告诉我这样一件事。1997年,一位来该院进修的医生告诉他的老师、传染病专家桂希恩教授,近年来在他的老  相似文献   

11.
艾滋病与媒体报道。1981年,美国发现首例艾滋病患者,其难以治愈和高死亡率的特点让公众陷入恐慌.进入21世纪,尽管艾滋病的传播得到了一定控制,但由于目前仍无法被根治,其防治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作为一个备受关注的新闻话题,艾滋病不仅涉及卫生健康领域,由于其特殊的传播途径所带来的关于文化、性以及歧视的负面象征意义也是令人们谈“艾”色变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近日,新华社发布消息称:联合国艾滋病总署专员朱托夫博士宣布,在我国深圳发现1例存在天然抵抗 HIV(艾滋病病毒)的人体变异基因样本。这位携带者符合“长期暴露不感染者”条件的样本,即每周2次、连续4个月与艾滋病患者发生高危行为但不感染,具有高度相似的 DC-SIGN、DC-SIGN(R)变异基因。据悉,这位携带者很可能是我国发现的首例天然携带抗艾滋病基因的黄种人。这位特殊人士是谁?他具有怎样的人生经历?他的这种特殊基因是如何发现的?笔者经过多方努力,得知他是一位在深圳创业、事业有成的年轻老板。2006年1月,笔者电话连线采访了当事人。在电话里,这位深圳富翁讲述自己有多次不洁性行为后染上可怕“恐艾  相似文献   

13.
截止9月18日下午19点30分,新浪网上对高枫的网友评论已经多达450页,远远超过对南京中毒事件300多页的评论。 这个事件具有如此多的新闻因素:一个半红不黑的歌手,一种被怀疑为与艾滋病有关的怪病;而公众的眼球除了对高枫“是否还活着”十分关注外,更多的恐怕是他感染这种病的途径。以致于当高枫的经纪人和他的舅舅在面对网  相似文献   

14.
豪森教授获得诺贝尔奖理所当然,他的发现奠定了人类在癌症研究领域的一块基石:“而巴尔-西诺西和蒙塔尼的获奖对艾滋病疫苗的研制工作则是‘一个鼓舞和促进’”。  相似文献   

15.
3月27日新华社播发的一条国际新闻标题是:《苏采取措施防治艾滋病患者》(见3月29日新闻稿),其中“防治……患者”的说法实在不合逻辑,既然已经患上艾滋病,还“防”什么呢?只能是“治疗”而已。因此这里的“患者”二字,完全是多余的。同一天播发的《联邦德国用艾滋病疫苗防治艾滋病》一稿中说,联邦德国的一个研究小组,两年来用艾滋病疫苗对14名艾兹病患者进行治疗,病症有所减轻。文中并没有任何“防”的问题,标题和  相似文献   

16.
艾滋病的健康传播是一种涉及疾病隐喻之下的身份认同以及跨文化传播冲突等多方面社会问题的公共危机,媒体在艾滋病意义生产的历史变迁中逐渐形成的三种报道偏向加深了艾滋病群体被他者化的社会公共交往分裂的危机,当从媒体"他说"视角转向艾滋病患者"我说"的一线叙事时,三种传播偏向得到一定程度的修正,但为了营造更加宽容的社会环境,媒体和公众需要从道德判断进入生命伦理,跳脱"他说/我说"的二元对立,在将两者融合的过程中真正去思考关涉人的自尊、生存等本质性的问题,从而使艾滋病报道在健康传播的过程中更具人本关怀。  相似文献   

17.
80年代中期关于艾滋病的报道震惊全球,但是奇怪的是,对新奇事物一向很敏感的好莱坞,直到1993年,才敢触及这一题材。在《费城》一片中,导演乔纳森向人们讲述了一个艾滋病患者以及他和这个世界抗争的故事。安德鲁和乔是费城的年轻律师,分别在不同的事务所工作,安德鲁因患艾滋病被无情地解雇,随着对艾滋病人和安德鲁的了解,乔更加同情和尊敬安德鲁,他帮助安德鲁在法庭上取得胜利,但安德鲁却在最后的判决前离开了人世。这部影  相似文献   

18.
北京时间2月13日18时,第47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通称“荷赛”)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揭晓浙江永康籍自由摄影师卢广拍摄的一组“艾滋病村”照片获得当代热点类(组照)一等奖。据悉,卢广是获得世界新闻摄影比赛当代热点类一等奖的首位中国人。 2月14日21时,记者连线法国,采访正在巴黎参加中国文化年摄影展的“永康老乡”卢广,听他讲述他与艾滋病村的故事。 记者(以下简称记):我代表家乡的父老乡亲首先祝贺您荣获荷赛金奖。大家都知道,这个奖项是世界上无数新闻摄影记者梦寐以求的。你是什么时候知道自己得奖消息的?  相似文献   

19.
随着艾滋病报道成为我国媒体的长期议题之一,媒体对艾滋病人的形象塑造已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但有些媒体报道并没有正确宣传艾滋病的防治知识,消除对艾滋病人的歧视,反而给艾滋病人打上“艾滋烙印”。这种“艾滋烙印”报道方式,缺乏人关怀和平民视角。  相似文献   

20.
2009年10月,“艾滋女”事件引起广泛关注。据报道,一个名叫“闫德利”的女子以“艾滋女”身份发表博文《我的忏悔》,称自己被检查出艾滋病,为自己的滥交而后悔。之后,又陆续发表博文讲述自己被继父强暴、去北京当小姐的悲惨经历,并曝出279个“嫖客”的电话号码。为证明博文的真实性,“她”毫不避讳地贴出艳照和全家福。一时间,“闫德利”的博文和照片引发网站的狂热转载,“艾滋女”成为网友漫骂的焦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