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在的地球的表面由6大板块和9个小板块覆盖着。这些板块被称为洋中脊的海底山脉所分离,板块在洋中脊附近向两边移动,到达大陆附近时,在大陆边缘的海沟处又沉入另一个板块的下面。板块上的大陆则伴随着这种板块的活动而移动。这是上个世纪60年代末提出的“板块构造理论”的主要  相似文献   

2.
《发明与革新》2010,(4):30-30
智利大地震后,日本知名地震研究机构——名古屋大学研究生院地震、火山和防灾研究中心主任山冈耕春指出:“紧邻南美洲西海岸的纳斯卡板块与南美洲板块的交界面出现滑动,导致此次地震的发生。”他认为,在阿拉斯加、智利以及日本以南的海槽沿线,  相似文献   

3.
正板块构造是地球所独有的吗?现在看来不是的,木卫二可能拥有与地球类似的板块构造,只不过它的板块不是岩质的,而是由冰构成的,这是太阳系中非常独特的天体结构。根据板块构造理论,地球的外壳由一系列板块构成,它们的相对位置会发生移动,由此可以解释地球上山脉为何会隆起,火山为何会喷发,以及地震为何会发生。作为太阳系中表  相似文献   

4.
青藏多宽谷,高原多湖泊,青藏高原多故事。大约6500万年前,印度板块与亚欧板块出现了一次快速而剧烈的碰撞,可以说青藏高原及一系列的山脉就是这次碰撞的产物,这些由于大陆挤压而抬高至不同高度的地面,在其后的数千万年间各自展现着不同风貌,也由此孕育出了我国的大好河山,一条源远流长、波澜壮阔的黄河更承托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灿烂文明。  相似文献   

5.
王干岩 《百科知识》2013,(23):54-55
阿拉斯加位于北美洲两北角,两隔白令海峡与俄罗斯的远东地区相望。阿拉斯加是美国的一块“飞地”,与本土之间隔着800千米的加拿大领土;这块土地曾是俄国殖民地,1867年以720万美元的价格卖给了美国,1959年成为美国的第49个州。人们称之为“最后的边疆”,因为美国从东部向西部扩张,到了阿拉斯加后就再也无法向西行进了。阿拉斯加不仅是美国最晚开发的资源宝库,在战略上还是美洲西部的重要屏障。  相似文献   

6.
异彩摩洛哥     
摩洛哥是北非炎热气候下的一块清凉之地,常年气候宜人,花木繁茂,享有北非花园的美称。阿特拉斯山脉斜贯全境,正是这座山脉阻挡了南部撒哈拉沙漠热浪的侵袭。  相似文献   

7.
西藏地处青藏高原,这片被喻为“世界屋脊”的地区被认为是板块挤压形成的,印度板块向北与亚洲板块相撞,导致了青藏高原的隆起。  相似文献   

8.
今日雪山面貌高达8012米的希夏邦馬峰乃希夏邦馬山脉的主峰,这列山脉也就是喜馬拉雅山中段北坡的分支,是現代冰川分布的中心之一。整个雪山沿东南—西北向綿延百余公里,冰川和积雪掩盖了整个山脉的东南段,巨大海拔高度所带来的低溫,以及山岭阻擋着印度洋溫湿气流造成的降雪,都是現代冰川发育的条件。5月初,登山队征服了頂峰准备胜利归来时,这里也开始了雨季(高山上应該說是“雪季”),这  相似文献   

9.
《牛津初中英语》有一个很特别的教学板块——Project教学板块。说它特别是因为:一、它不像其他板块存在于每一个单元。二、它是完全以学生活动为主体的教学板块。笔者认为这一板块的出现,是牛津英语教材有别于人教版英语教材的一大亮点。它是学生前面三个单元所学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  相似文献   

10.
世界上的地震不是毫无规则地分布在地球表面上的。地震住往集中在一些狭窄的地带内。这是为什么呢?而且为什么火山和山脉也出现在这些地带呢? 一种解释可以在板块构造学说中找到,该学说的概念在最近十年使地球科学的思想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板块构造学理论把大陆漂移(最初于1912年由德国的奥弗雷德·魏格纳[Alfred Wegener]提出)和海底扩张(最初由普林斯顿大学的哈里·赫斯[Harry Hess]提出)的许多概念结合起来。板块构造学告诉我们,地球的刚性外壳(岩石圈)破裂成镶嵌状的大洋板块和大陆  相似文献   

11.
1990年,美国生物学家偶然在阿拉斯加的一个淡水湖中捕到了一些棘背鱼。这个湖里土著淡水棘背鱼在20多年前就被人们清除干净,所以这些鱼显然是通过河流从海中迁移过来的。这本身  相似文献   

12.
中生代以来,华北板块进入了一个相对活跃的地壳活动、岩浆活动时期。区内其构造变形主要表现为一系列不同方向,不同性质、不同期次的脆性断裂及褶皱构造。该区北部整体位于山西地块的南缘部分,中生代构造线方向呈NE-NNE向,与整个山西地块及各山脉展布方位协调一致。而该区南部受北秦岭造山带影响明显,构造线方位整体呈近东西向,局部地段构造形态错综复杂。  相似文献   

13.
谭征 《百科知识》2011,(12):17-18
20世纪60年代,地球科学有两大发现:一是发现世界大洋底有一条连绵6.4万千米长的巨型海底山系,这是新洋壳产生的地方;二是科学家揭示了海底扩张说和板块构造说。根据板块构造说,地球的表面是由若干板块构成的,既有陆地板块,也有海底洋壳板块。由于板块间的漂移、挤压和碰撞,出现了地球表面的陆海分布趋势。  相似文献   

14.
进攻老鼠岛     
2008年秋天,美国科学家和技术人员发动了一场规模空前的灭鼠行动,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灭鼠行动。科学家通过地上和空中两种方式,全面进攻阿拉斯加的老鼠岛上的老鼠,希望一举将这座岛上的老鼠斩草除根。现在所面临的问题是,科学家该不该将老鼠岛变成鸟类的乐园?  相似文献   

15.
进攻老鼠岛     
2008年秋天,美国科学家和技术人员发动了一场规模空前的灭鼠行动,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灭鼠行动。科学家通过地上和空中两种方式,全面进攻阿拉斯加的老鼠岛上的老鼠,希望一举将这座岛上的老鼠斩草除根。现在所面临的问题是,科学家该不该将老鼠岛变成鸟类的乐园?  相似文献   

16.
梁鑫峰 《百科知识》2013,(19):17-19
喜欢旅行的朋友大多对山脉相当熟悉,那壮美的景观及其独特的生态系统,给无数旅行者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如果要举几个山脉的例子,很多人可能会想到安第斯、喜马拉雅和阿尔卑斯等大名鼎鼎的陆地山脉。可你是否知道,在占据地球表面70%以上的海洋里也有山脉,甚至是更加巨大的山脉系统?  相似文献   

17.
邵传贤 《科学大众》2013,(Z1):40-42
我们都知道,人类、狮子、老鼠,包括海洋的鲸都是哺乳动物和温血动物,而鳄鱼、鲨鱼等鱼类,基本上是冷血动物。然而,近日美国的海洋科学家发现,美国阿拉斯加海湾的马哈鲨具有温热的游泳肌肉,较其鳞片皮肤,其热乎乎的肌肉更像哺乳动物的肌肉。难道地球上真有像温血动物一样能保持体温的鱼类吗?阿拉斯加海湾冰冷水域的大型鲨鱼,它们最能游泳的肌肉温度达到26℃,较周围20℃的水温还要高。这表明,要在北太平洋的冷水中生存,马哈鲨已经变成非常典型的温血动物,以能够维持一个高于周围环境的核心体温。  相似文献   

18.
美国科学家近日研究发现,山脉可能会经历“生长爆发期”(growth spurt),即在短至200万到400万年的时间里海拔增长一倍,这比当前流行的板块构造理论认为的要快上好几倍。研究人员认为,这一发现意味着当前的板块构造理论应进行充分的修改以包容这一现象。传统上,估计山脉生长的方法是通过理解地球上地壳折叠和断层的历史。气质学家曾据此估计安第斯山脉在过去4000万年缓慢升高。  相似文献   

19.
<正>法国和加拿大研究人员日前发现,阿拉斯加冰川在1962年到2006年间的融化速度要低于此前的预测。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自然地学》杂志上报告说,卫星图像显示,1962年到2006年期间,阿拉斯加冰川平均每年融化  相似文献   

20.
正地震是自然灾害中对人类危害最大的灾难之一。在人类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这一可怕自然灾害发生的次数数不胜数,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世界范围内,1960年智利曾发生过震级高达9.5的特大地震,这是观测史上记录到的震级最大的地震。地震引起的海啸侵袭智利、夏威夷、日本、菲律宾、新西兰东部、澳洲东南部与阿拉斯加的阿留申群岛。如此大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