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学生的学习过程离不开一系列的心理活动,这些活动可分为包括各种智力因素在内的认识活动和包括各种非智力因素在内的意向活动。智力因素起加深认识的作用,非智力因素起激发动力的作用。学生语文学习的质量如何,毫无疑问取决于其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共同作用。智力因素一般包  相似文献   

2.
略论物理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鲁玉星学习是一种以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发展为基础的认识活动。智力因素包括注意、观察、记忆、思维等,在学习活动中主要承担对各种知识信息的获取、贮存、加工处理工作,对具体学习活动起着执行和操作的作用。而非智力因素主要...  相似文献   

3.
莫吉均 《教育》2007,(8S):57-57
学习是智力与非智力两个因素共同作用的过程。智力是一种综合的认识方面的心理特征,主要包括感知记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力。智力以外的一切因素都可以统称为非智力因素,狭义的非智力因素是指兴趣、动机、情感、意志、性格等成分。研究非智力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首先,不能抛开它对培养良好的智力因素所起的巨大作用;其次,学习动机、性格、气质等非智力因素对学习活动还有超越智力因素以外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教育学家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实际上是由智力因素系统和非智力因素系统共同组成的。非智力因素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一个学生学习的成功,智力因素固然起着重要的作用,但非智力因素的作用也不能忽视。而非智力因素从何而来  相似文献   

5.
非智力因素是相对于智力因素而言,主要包括动机、兴趣、意志、情感、性格等.智力因素属于认知活动的范畴,是学习活动的操作系统,直接对知识信息进行认识、加工、理解、掌握和储存.非智力因素属于意向范畴,是学习的调节系统,具有动力、指向、维持、调整等功能,对知识信息的处理起间接作用.学生的学习过程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的过程.学习  相似文献   

6.
非智力因素包括意志、个性、兴趣、动机、情感、性格等。在学习过程中,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是互相渗透,互相促进的,只强调智力因素而忽视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是片面的。非智力因素虽然不介入学习认识过程,但积极的个性品质会促进智力的充分发挥,消极的个性品质会阻碍智力的正常活动。  相似文献   

7.
心理学研究表明,英语学习是学习者(内因)与学习环境(外因)共同作用的过程。学习者的外因我们先不考虑,内因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如果说,智力是保证人们有效地进行认识活动的稳固的心理特点的综合,那么,非智力因素则是保证人们成功地进行种种活动的心理条件的总称。由于智力因素是先天的、不可改变的,所以,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就显得尤为突出了。  相似文献   

8.
非智力因素是指除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思想、气质、性格等等。在学习过程中,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存在着这样的相互关系:智力对学习起直接作用,非智力因素起间接作用;智力是学习过程的心理结构,非智力因素是心理条件;智力是学习活动的执行—操作系统,非智力因素是动力—调节系统;智力活动本身没有积极性,非智力因素才有积极性;智力活动指导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主导智力活动。研究结果表明,非智力因素在促进智力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始动作用、指向作用、维持和调节作用、强化作用、补偿作用。非智力因素…  相似文献   

9.
非智力因素是相对于智力因素而言的。智力因素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等;非智力因素主要指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学生的学习过程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因素的发展始终起着动力、定向、引导、维持和加强的作用。心理学研究表明:较好的非智力因素可使智商一  相似文献   

10.
非智力因素是相对智力因素而言的,它是指除智力因素以外的影响人发展的一切心理因素的总称。它是人们的意向活动,包括人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因素。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学习成功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如果我们把体育教学活动看作一个系统,那么由智力因素组成的操作系统和由非智力因素组成的动力系统,就是组成教学活动这个系统的两个协同作用的子系统。没有操作系统,教学活动无法进行;没有动力系统,教学活动不可能发生,也不可能持续。智力因素的发展,可以促进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但也有赖于非智力因素的积极支持。在学习过…  相似文献   

11.
学生的学习活动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的过程。智力因素主要指思维力、想象力、理解力、记忆力等。非智力因素主要指兴趣、情感、意志、自尊、自信等除智力性因素以外的学习因素。教师将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处理得好,可以相互促进,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注重挖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潜力,对听说教学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学习是一种十分复杂的心理活动,它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智力因素即一般所说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注意力,是学习心理活动的根本;非智力因素主要指动机、兴趣、情感、意志、信念、气质和性格等,是学习心理活动的灵魂。学习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因素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定向作用。制约智力活动的指向性。2.动力作用。  相似文献   

13.
实施情感教育评价促进素质整体优化──初中数学情感目标教育及评价初探湖北枣阳市目标教学及评价研究组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活动,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的过程,学习质量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非智力因素包括动机、兴趣、意志和思想品...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教师很注重培养学生的智力因素,这是无可非议的。但另一方面,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也是不可忽视的。因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因素两者共同参与的过程;学习能力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要学好语文不仅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智力水平,而且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的良好发展将使智力因素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智力因素,而且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什么是非智力因素呢?所谓非智力因素,就是有利于人们进行各种活动(包括学习活动)的智力因素以外的全部心理因素的总称。它是由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五种因素构成的。  相似文献   

15.
学生的学习活动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的过程,而且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因素的调动激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作者通过自己的教学体会,强调了英语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1 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智力因素是在人的认识活动中形成的一系列稳定的心理特点,如感觉、知觉、记忆、想象与思维等,其中思维是核心。非智力因素是指智力因素以外的其它一切心理因素,起动、维持、强化、定向、引导、调节等作用,它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理想、性格等。两者是相辅相成的,相互影响的。学习活动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的过程,学习效果的好坏是这两  相似文献   

17.
非智力因素是相对智力因素而言的 ,智力因素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特征 ,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等 ;非智力因素主要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学生的学习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因素的发展起着动力、定向、引导、维持和加强的作用。心理学研究表明 ,较好的非智力因素可使智商一般的学生进入优秀行列 ,而较差的非智力因素也会使智商较高的学生进入后进行列。因此 ,在素质教育中 ,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至关重要。   一、从自身做起 ,激发学…  相似文献   

18.
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智力因素指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而非智力因素是有利于人们进行各种活动的智力因素以外的全部心理因素的总称,一般包括兴趣、动机、情感、意志、个性等。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往往很重视学生智力因素的培养,这是正确的,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也绝不容忽视。因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的过程,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19.
非智力因素包括情感、动机、意志、兴趣、性格与个}生等因素,是一个尚待大力挖掘和开发的宝贵教学与学习资源。智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由先天决定,优化智力因素多为开发潜能问题;非智力因素则主要由后天习得,优化非智力因素主要靠后天培养和塑造。非智力因素是智慧活动的动力系统,对智慧活动起着激发启动、定向引导和维持调节的作用。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而创造性人才的成长和成才过程“是一个智力与非智力相互影响,而又以非智力因素起决定作用的过程。”…目前的中学生又几乎都是独生子女,其非智力因素方面的缺陷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20.
生物学学习中的几个误区受陈旧的教学观念束缚和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同学在生物学学习中或多或少存在以下几个误区,给学习带来了一定影响。1.重智力因素轻非智力因素学习成绩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非智力因素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习惯等。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