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图书的信息传播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书以文字、符号、图形、图像为基本要素,记录和描述了人类的知识及信息,并以纸张等物质为媒体将这些信息进行大批量复制,在广泛范围发行和传播,起到了保存和传播知识和信息的作用。因此,从传播学的观点来看,图书也是一种传播媒体,它和报纸、杂志一起构成现代传播的重要媒体——印刷媒体。然而,作为一种独特的视觉媒体,图书从其信息的产生、信息的内容特征、载体特征、传播主体、受众到传播接受过程都有其特殊性。研究图书这一出版物的信息传播特征有助于人们对它的信息传播特点、功能的认识。一、图书的传播类型归属从人类传播体系来看,传…  相似文献   

2.
从我国媒体改革实践和发展历程来看.媒体改革按其运作机制可以划分为三个层面:一是微观层面.涉及到新闻的采集、制作、加工和传播:二是中观层面.涉及到媒体的发行、经营和管理方面;三是宏观层面。涉及到媒体的外部运行环境。即宏观管理体制。和媒体改革的三个层面相对应。媒体道德失范的行为也广泛发生在这三个层面。特别是中观层面和微观层面。  相似文献   

3.
米娜  丁宁 《新闻传播》2007,(2):53-53
由于世界的信息和变化的无限性,以及人们直接感知的有限性,使媒介成为人们了解自己无法感知的世界的主要途径。可以接触到超过我们实际感知以外的信息的人,生活在有各种媒体通过各种渠道传播的信息构筑的拟态环境中,人们通过媒体传递给我们的信息塑造我们对于世界的认识。媒体,无论是传统媒体的报纸、电视、广播、杂志,还是网络、手机短信等新媒体,一直是公众了解信息的主要渠道,由于当今时代海量信息的存在,以及人们物质以及精神层面对于认识整个世界以及掌握全部信息的局限性限制,使得媒介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  相似文献   

4.
王雪桦 《中国出版》2013,(15):51-53
自媒体传播,尤其是微博等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平台,在传播渠道层面打破了传统主流媒体的"话语垄断",从而使得自媒体全民传播的特点更加全面地展现出来。就自媒体的传播主体而言,在信息传播中集信息的接受者和传播者于一身,因此通过微博等自媒体传播,用户不但可以满足强烈的信息需求欲望,同时还可以实现社会角色的主动性转换,从而满足话语表达等权利需求。因此,我国微博等自媒体用户的增长速度十分惊人。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  相似文献   

5.
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给新闻信息的传播生态带了巨大的改变。媒介融合是新千年以来传媒行业演化、发展最为突出的趋势,这场涵盖技术更迭、媒体生产方式转变、信息传播渠道变迁、受众信息消费偏好变化、媒体结构及组织架构调整的革命,不仅改变了信息生产和信息分发的方式,也改变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传播渠道与传播内容、信息生产者跟生产接收者之间的关系。本文以财经新闻的生产传播为研究对象,深入探究国内财经新闻在融媒体技术影响下形成的新传播特征。  相似文献   

6.
从文化传播视角浅析手机媒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别林娟 《新闻窗》2008,(4):106-107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当各种信息可以迅速海量地游弋于小众传播和大众传播网络时,手机早已突破其技术层面的意义而渗透到人类的文化和生活中。手机改变了人们的沟通和信息传播方式。它“不仅仅是一种通信工具,也是一种媒体”的观点正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认同。本文以手机作为一个文本,用传播理论、社会消费理论等相关理论.知识从文化传播视角来分析手机文本体现的多元意义。  相似文献   

7.
新媒体尤其是自媒体时代,突发事件的网络传播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观望期、公开期、问责期、沉寂期。突发事件网络传播呈现新特征,自媒体传播真实快速地引发受众关注,网络新闻传播的公开性满足了受众的知情权,网络论坛传播对突发信息辨识度增强。传播对网络谣言的形成有三点启示:事件本身的特点制约谣言散播,政府媒体信息即时公开消解谣言散播,受众媒介素养的提升阻止谣言散播。  相似文献   

8.
传播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拓展了"媒体"的外延,引领我们进入"泛媒体"时代,媒体的质的区别越来越让位于对传播效果的追求.泛媒体时代的这种传播特征至少包含两重意思:一是信息通道越来越多样化、多元化,二是媒介的界限开始变得模糊,媒体"联盟"的融合和整合趋势越来越明显,这在网络媒体中体现最为突出.  相似文献   

9.
21世纪,大众传播媒介已经成为健康知识和信息的重要传播者.面时大众传播媒介所提供的健康信息洪流,公众需具备对传播媒体的辨别意识,以及准确、有效地分析理解传播内容的能力,才能获得真正有用的健康信息为己所用,即公众需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才能更有效地提高自身的健康水平.本文从大众传播层面的健康传播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公众媒介素养教育应注重意识、技能、评价、使用四个方面的培养,并针对个人、学校组织、政府媒体、社区社团层面对如何提高公众媒介素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邓涛 《新闻传播》2010,(6):9-10
传播媒介或称传媒、媒体或媒介。相对于传播技术层面上的渠道.媒介是指扩大人类信息交流能力的传播中介物。依据传播方式,媒介可分为口头传媒、书写传媒、印刷传媒、电子传媒和新传媒等。  相似文献   

11.
媒体如何面对突发事件中的流言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言传播和新闻报道是两种本质截然不同的传播形态。流言,就是没有根据的话①,口头传播和人际传播一直是它的主要形式;而对于新闻报道来说,事实依据和信息来源可靠是它的两个基本准则。无论是从逻辑层面还是从实践层面,新闻报道  相似文献   

12.
核心阅读:新的传播环境下,新闻媒介在信息的采集、加工、存储、发送等业务流程上发生重大变化。作为新闻事件的记录报道者和信息传播者,新型“全能型”记者的概念在学界与业界都受到热议。现阶段的全能型记者在技术层面可以实现融合,但各媒介间秉持的媒体立场与专业理念尚未实现融合。媒介融合是要求记者在理念与技术层面的双面融合,而非单单的视觉效果优化与传播技术叠加。  相似文献   

13.
数字化浪潮的日益深入,使信息传播处于不断变革中。近年,随着微博的横空出世与自媒体概念的出现,"多媒体"时代喧嚣未落,"泛媒体"时代特征愈发明显。在这个时代,传播渠道更加多样,传播主体愈加多元,传播模式越发复杂。传统媒体的界线日益模糊,它们都以拥抱数字技术的方式在不断嬗变。报纸新闻评论也在这场信息革命的大浪潮中不断变革,在泛媒体时代显示出新的特征,并将在今后的发展走势中深化与数字技术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正能量信息为研究主体,通过分析正能量信息的话语建构,阐述正能量信息在社会、媒体、公众三个层面的传播机制,认为正能量信息的传播需要继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运用法律来规制和改善负能量信息,阻碍负能量信息的传播,媒体也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提高正能量信息的传播力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15.
大众传播已经高度发达,但在媒体巨头的缝隙间,微传播正在渐渐发展,"贾君鹏""犀利哥"等一系列话题的炒热跟微传播有密切关系。本文对微传播的涵义进行了探索,并分析了微传播的7个特征:传播结构规模小、传播效果强、极化与磁化、信息门槛降低、信息有腿、传受轮动、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变化。  相似文献   

16.
范龙  张荣 《新闻前哨》2010,(9):43-45
在对德拉吉报道的114个头条进行内容分析后发现,作为自媒体的德拉吉报道展示了网络传播的优势,在整合其他媒体信息资源的过程中,通过搭建个性化的互动平台而凸显了自媒体的"德拉吉效应"。这些传播特征与作为自媒体的德拉吉报道的传播功能分不开。依据默顿的功能分析范式,它的显在功能主要表现为用最小化的传播成本彰显公民记者的魅力,但也使得新闻真实难以保障、新闻侵权难以避免;从潜在功能上看,它在打破主流媒体的传播控制的同时充当了社会安全阀的重要角色,并开辟了精英循环的新路径。接下来,德拉吉报道将向何处去?保持链接还是寻求原创?迎合读者还是引导大众?一味"扒粪"还是担当责任?这些都是自媒体在未来发展中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从人类传播史看人类经历了5次媒体革命:语言传播、文字传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和网络传播,前4次媒体革命形成了报纸、广播、电视各领风骚的局面,  相似文献   

18.
传馨 《今传媒》2015,(3):22
主持人语:信息化社会,随着数字化的快速发展,信息的交互性和碎片化等传播特征体现愈显突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颠覆式创新致使组织传播模式发生了新的变化,在这种背景下,构建信息传播创新模式无疑是推进组织信息有效传播的重要保障。信息社会语境下,新媒体的传播发展呈现出“以人为本”的趋势,从而影响了媒体的传播形态和传播模式。随着科技发展、社会进步,新媒体在传播学理论视阈下体现出新兴的传播特点,这就为最大限度地发挥新媒体信息传播作用提出了新的挑战,深度挖掘并分析传播新模式对完善组织结构、提高组织信息传播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随着新闻传播的国际化,中国媒体的宣传报道在世界上的影响力逐步增大,国际新闻报道也受到国人的普遍重视。本文想就国际新闻报道现状在宏观层面存在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李长月 《传媒》2015,(1):51-52
谣言自古有之,而现代媒介的发展、尤其是自媒体的发展则使谣言增添了滋生的土壤和传播的捷径.如何对其甄别和消解,是我们必须重视的问题.相比于传统谣言,微博谣言具有如下典型特征. 微博谣言的特征 第一,裂变式的传播速度,这也是微博谣言有别于传统谣言的主要传播特征.微博是一种高效的自媒体媒介工具,任何人都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电脑和手机发布微博信息,这在加快信息传播速度的同时,也助长了谣言的传播能力.尤其是一个“大V”微博主,通常会拥有成百上千的受众“粉丝”,其发布的微博信息可以在短时间内被大量和连续转发,百而千,千而万,进而产生类似核裂变的巨大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