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所有的"后印象派"画家当中,高更、梵高、塞尚是真正大师级的人物.但许多人都同情梵高,敬仰塞尚,而对高更却报以一种冷漠的态度.中央美院艺术系教授陈瑞文先生认为,这是因为"高更给人的印象较缺乏人情味,人们不能谅解他为艺术而导致的家庭离散.高更从不列塔尼到大溪地,寻找一个根本不存在的原乡,这种不寻常的行径,如果没有深刻体验到生活本质的人,是难以认同的."陈教授的分析可谓切中了要害.不过,我想只要那些对高更抱有成见的人真正读到了他在大溪地写下的随笔<生命的热情何在>一书,就会改变对高更的这种偏见并对他报以深深的理解和同情.诗人许悔之说得好:高更的一生,因为充满了热情与活力,从而使他能够看见世界、触碰世界,进而解释了世界……  相似文献   

2.
《两个塔希提妇女》( 1899)是法国画家高更的一幅杰作,现收藏在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高更被誉为19世纪下半叶后期印象派著名画家、象征主义运动领导人,他在掌握思想、感觉和视觉形象方面具有特殊的才能。他于 1848年出生在巴黎一贫民家庭,是保护人古斯塔夫·阿罗萨引导他走上了艺术之路,他从1883年起决定坚持每天作画。贫困的生活使高更产生了鄙视欧洲和人类文明的想法, 1886年他开始远游,两度在法属塔希提岛居住作画,他还曾与当地一土著妇女生下一子,但他始终未承认这个儿子。 高更刻苦钻研,创作了大…  相似文献   

3.
草垛     
高更的这幅作品仅比莫奈的著名“草垛”系列早创作几个月,两者对比可以看出,一个是晚期印象派风格,一个是高更独创的最新绘画技法。前两年的“综合主义”,即曾经盛行一时的主题式构图原则已逐渐淡化,可以说,这种技法只是偶尔才用,如画面的右下角,而画面的其它地方则经过修饰,变得非常柔和,如画面的左上方。  相似文献   

4.
高更一段鲜为人知的经历艾克法国画家保罗·高更在艺术上的大胆创新和他在异国的游历在美术史上不乏记述。1903年他在南太平洋一岛屿上去世以后,有关这位艺术家坎坷一生的传记相继问世。这些传记记述了他如何被迫奔波于热带地区,如何舍弃了地位、家庭以及最终又如何...  相似文献   

5.
1874年,遥远的巴黎。莫奈展出了著名风景画《印象·日出》,印象派从此名声大噪。那时,与法国印象派处于同一历史时期的另一波创新浪潮——“海派”——聚集在上海的任伯年、虚谷、蒲华、吴昌硕等画家,因其作品的格调清新,而获各界一致好评。 “印象派”波澜 在法国印象派画家历史性成功后的1887年,一位年轻的日本人到巴黎学习美术,印象派成为其人生选择。印象派的外光写生画法赋予他无限的艺术激情,这个人就是黑田清辉(1866—1924年)。黑田清辉于1893年回国,立即在日本艺坛掀起巨澜。他以倾向于印象派的全新艺术观念,改造西画教学并创立…  相似文献   

6.
花园雪景     
高更成长为一名画家就如同他长大成人一样,似乎一蹴而就。他大器晚成,也没受过正规的教育,他独特的印象主义画风是瞬间形成的,当然,此前他也经历了漫长的学习过程,并吸收借鉴了周围画家的风格。幸运的是,高更无须摆脱学院派的束缚,因此可以很快形成自己独特的审美风格。  相似文献   

7.
奥古斯特·雷诺阿是众所周知的印象派巨匠。他的艺术家的血统似乎延续到了子孙后代。他出身于裁缝家庭,可是他的儿子们也都在各自的艺术领域取再成功。不过都是在电影界。照片中的妇女是雷诺阿的曾孙女法国女演员索菲·雷诺阿(二十一岁)。由曾祖父的绘画艺术转  相似文献   

8.
正那是20世纪80年代初,我在吉林市举办的一次美术讲座中知道了法国印象派大师莫奈后,就疯狂地在图书馆里了解印象派画家莫奈、马奈、塞尚、雷诺阿、毕沙罗、修拉、德加等人的生平资料和作品。雷诺阿是我比较偏爱的,因为他所画的都是漂亮的儿童、女人、花朵,美丽的景色,特别是可爱的女人,她们的身体透着光,浑身散发着孕育生命的蓬勃伟力。这些都深深地吸引我,让我过目难忘。就像雷诺阿说:"为什么艺术不能是美的呢?世界上丑恶的事儿已经够  相似文献   

9.
对于欧文·斯通来说,他似乎无须前去参观华盛顿国家美术馆新举办的一个印象派画家的作品展览会了,因为他已经花了五年的精力潜心研究卡米耶·毕沙罗的生平。他不仅研读了这位著名印象派画家的大批信札,还亲自从他过去住宅寝室的窗口远眺过,然后提笔写了一本关于他的长达六百五十三页的传记小说,题为《荣誉的顶峰》。尽管如此,斯通还是前来观看了这个大型画展,而且已是午后一时尚未进午餐(在他八十二岁高龄时,接受记者一整天的采访而  相似文献   

10.
刘海粟是20世纪杰出的教育家、中国画家.他的中国画以泼墨泼彩山水闻名海内外,他的花鸟画特别是他的泼墨泼彩荷花也具有鲜明的个性,其画风独具特色.他的荷花在色彩表现上,采用了泼墨泼彩的手法,在中国画传统的青绿泼色的方法上,大量加入了西方印象派绘画的色彩表现,带有浓厚的西方现代油画的特征,而他这种泼墨泼彩荷花的形成有其内在和外在的原因.本文主要论述其形成的原因及其荷花作品中所具有的印象派油画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当我一迈进这辆出租汽车的时候,就发现它与众不同。汽车里铺了一条马海绒小地毯,地毯的边缘部分精细地织着鲜艳的秋叶。凡高和高更的小型油画复制品挂在车内的隔断上,玻璃擦得非常洁净明亮。我告诉司机,我从未坐过这么吸引人的出租汽车。“我非常高兴听到我的乘客说这样的话,”他回答。“你从什么时候开始装饰你这辆车的?”我问道。“这不是我的车,”他说,“这是我们公司的车。几年前我在出租汽车公司当清洁工的时候就产生了一个想法。因为每辆汽车收班回来的时候简直脏得象个垃圾坑,车里扔满了烟蒂和火柴头,椅子  相似文献   

12.
不久前,艺术界盛传:梵高的耳朵系高更割的!这一革命性消息不仅将此前公认的梵高自残之说打翻,且将原有“悲剧”变成“意外”。而由两位艺术史家考夫曼与维德甘思出版的新书《梵高的耳朵:保罗·高更与沉默的协议》,更是声称高更系被指控“割耳”的主嫌犯。本文以此为契机,探讨梵高与高更共同创作的经历。  相似文献   

13.
莫斯科造型艺术博物馆和圣彼得堡艾尔米塔什博物馆珍藏着19世纪末20世纪初印象派大师们的杰作一百多幅。这些油画的作者几乎囊括了印象派所有的画家。当年备受责难、诋毁而今成为稀世珍品的印象主义画作,怎么会大量流入革命前的俄国呢?前苏联艺术学博士亚历山大·卡缅斯基在他写的《收藏的全是珍品》一文中解开了珍品落户莫斯科之谜,道出了印象派在莫斯科近百年的沧桑。1874年印象派绘画作品首次在巴黎展出,评论家路易·勒鲁瓦和学院派风景画家约瑟夫·文森特在克洛德·莫奈的《卡普津诺克林荫道》前停下来,文森特发出墨菲斯托菲里斯(欧洲民…  相似文献   

14.
圣山     
“我的艺术中心在我的头脑里”,高更在大溪地创作这幅画时在信中这样对妻子说。多年后,他仍然坚持这样的创作原则:“我不是根据大自然创作,而是根据自己丰富的想象力进行创作”。这幅怪异的画最能揭示他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15.
提起梵·高的《向日葵》,很多人都知道那是世界名画,但对这位仅仅活了37岁的画家究竟画了多少画,除美术界这外,恐怕一般人知之甚少。这位被誉为伦勃朗以后荷兰最伟大的艺术家,一生坎坷、穷困,没有家庭、没有儿女、没有幸福和生活的保障,但他的激情使他短暂的一生不停的作画,直至患了精神病以后,还在不停的创作他那追求个性的不朽之作。他当过店员、小学教师,也做过福音道者,梵·高一直生活在劳动人民之中,他深知劳动者之苦,所以他的画多是歌颂劳动者和大自然。1866年,33岁的梵·高离开了荷兰,奔向巴黎,他结识了高更、卢俊等一批专业画家,在…  相似文献   

16.
<正>艺术科学巧融会在人类历史上,由于受到科学技术不发达的限制,大部分时间里都没有任何工具可以用于测量空气质量。但最新的科学研究表明,伟大的画家的传世画作或许能够帮助我们了解过去的大气污染情况。约瑟夫·特纳是英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画家之一,他大胆地用丰富的色彩来表达光的效果,使水彩画发生了深刻变化,在绘画的色彩处理上有些方面已经呈现出印象派的某些画法,因此有印象派先驱者之称。特纳一生创作了几百幅油画、几千幅水彩画和速写,给英国艺坛带来了巨大的活力,与此同  相似文献   

17.
邢晋 《世界文化》2011,(3):55-57
印象派作为19世纪萌生的西方美术流派,与中国的水墨画本来扯不上关系。不过北宋的大书法家、画家米芾(1051—1107年),他的画就确实有一些“印象”的味道。  相似文献   

18.
王惠云 《世界文化》2009,(2):F0002-F0002
这幅画极为清楚地表明.这个时期的高更仍将自己视为印象派画家。他采用间断的笔触,对主要景物的描绘几乎不加勾勒.如画面前部的猪和后面的房子。画面强调空间感,但远处的树木却相互重叠,融为一体,这与塞尚突出树木之间间隔的特点迥然不同。乍一看。左边的整个画面尤其是前面的田野的确很像印象派的作品,唯有高更那特有的色彩一紫色、粉色和浅紫色的堆砌,  相似文献   

19.
1889年,年轻的美国艺术家柴德尔·哈桑姆搬进了巴黎的一间刚刚腾空的画室。据看管人讲,这里原先居住的是一个“疯子画家”。这个画家留下的几幅画使哈桑姆印象颇深,“其画风之文雅、流畅非常人可以想象”。他发现此人与他竟有着共同的艺术追求。多年后他才知道,这位画家就是雷诺阿。他俩的作品都有一种妙不可言的魅力:他们不仅仅画出日落或花朵,而是要把那瞬间的氛围,把日落及花朵在画家心中所引起的那种情感表现在画布上。哈桑姆曾说过他要用光感和气氛来渲染效果。他和雷诺阿同为印象派的杰出代表。尽管哈桑姆本人从来不这样认…  相似文献   

20.
荷兰后期印象派大画家凡高是一位以其独树一帜的画风、荒诞不经的行为、令人惊然而惊的举止和对艺术的热烈追求闻名遐迩的传奇式人物。塞尚曾称他为“狂人”。意大利艺术评论家小文杜里认为:“凡高对后来的野兽派和表现派都有极大影响,他的艺术成就比马奈和塞尚对后继者有更大的作用。”然而,这样一位艺术大师生前却备受社会的冷遇,长期在恶劣条件下无休止地作画,严重损害了他的健康,萦绕心头的忧愁和郁闷使他患了精神病。除艺术之外,他得不到一丝人间的温暖。最后,他终于毅然决然地自己结束了那短促而宝贵的生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