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何解决大学生人格培养过程中的问题,促使其人格和谐发展,关系到青年学生的成长与和谐校园的构建.大学生和谐人格的建构需要德育的有效引导,在学科教育、情感教育两个维度下,运用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突出"学科导引-情感教育-学生自我教育-内化-自身需要"的大学生和谐人格德育建构机制.  相似文献   

2.
文章主要以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为重点,并结合本文所提出的健康人格的几个要素,从几方面来探讨学生通过学习目标的转变,来建构自身的健康人格。  相似文献   

3.
诗意德育是以促进学生道德素养全面发展为目的,通过诗意言说的方式,让学生在诗意文化的熏陶下,涵养诗意情怀、发展诗性智慧、形成诗意品质、积淀诗意语言的归真、求善、至美的德育。学生积极人格发展召唤诗意德育,诗意德育也发挥着促进学生积极人格发展的功能。实现这种功能的策略是在生活的诗意中历练学生的积极人格;建构家庭、学校、社会三元融合的诗意德育体系;培养学生审美情感和自由精神,促进诗意人格的建构。  相似文献   

4.
<正>语文教学评价的生成,表现在个性化评价,学生参与评价和人文精神的评价。评价最终指向的是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特长的培育,完美人格的建构。一、个性化评价每个学生的已有的知识经验、文化背景、智力水平、理解能力等存在差异,如果一把尺子衡量学生的学业成绩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就会造成好的更好,差的更差,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人格的建构。"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不仅适用于教师的教,对教学评价也有  相似文献   

5.
<正>文本形式是作家思想、情感的载体,同时也是国家意志、编者意图、教者理念、学生认识碰撞、融合、发展的一个载体;文本形式是作家思想、情感的造型,同样也是教者、学生思想、情感的造型。两者之间虽存在一定的落差、距离,但这正是不同"期待视野"调试、融合的前提,知识的建构、情感的丰润,思想的提升、人格的陶冶正是基于其上。朱自清就说过:"只注重思想而忽  相似文献   

6.
作为新时代的教师 ,应该注重学生心灵的建构。以其伟大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包容学生 ,用情感对学生进行心灵的塑造 ,用自身的人格造就学生的人格 ,从而达到师生心灵上的共鸣 ,这是教师心灵价值的最高体现  相似文献   

7.
“探究-建构”型课堂教学认为,学生是有思想感情、有独立人格、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能不断地获得发展、取得进步;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探究,完成对知识意义的建构。“探究一建构”型课堂教学既是学生把外部知识信息主动纳入自己原先知识结构的过程,也是学生积极情感的体验过程和个性的发展过程,更是学生潜能发挥、价值挖掘、人格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审美的人生观,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我们知道,作文是学生的精神家园——一种有生命的、鲜活的、独特的灵奇建构。它是学生心智的反映,是人格内涵的体现,是学生内心情感的冲动,是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生命"物化"。  相似文献   

9.
本文论述了儒家中庸哲学在世界观及方法论上对中庸人格建构的哲学观照,并从三个方面群体与个体的统一;理性与情感的统一;内在与外在的统一,论述了中庸人格建构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0.
建构学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主要是在建构积极的心理健康观和学生观的基础上,确立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学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主要包括:学生的心理问题是社会建构的,而非客观存在;学生的角色是社会建构的,而非本质的;学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应以"关系"为中心,在积极的"关系"中建构积极的意义,而非以"问题"为中心;积极的人格与积极的环境,是学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应让学生积极认知自我,积极认知环境,积极适应环境,积极影响环境。  相似文献   

11.
本文探讨了情感因素对建构良好师生关系,完善学生人格的功能和作用,并在充分肯定的基础上,指出其理论的缺陷与不足。  相似文献   

12.
面向21世纪的小学数学教育,必须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为主要目标,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为此,我们进行了“学生‘主动建构,创新发展’数学教学模式”的课题研究。 一、模式的关键词界定 “主动”,即指学生热情投入、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建构”不仅指建构知识和能力,而且包括学生的主体人格; “创新”,则指学生对所学新知的“再创造”; “发展”,重在学生认知、情感、意志等主体心理品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人格本位教育"的实施是新农村职业教育的必然选择。"人格本位"既强调受教育者本性、本能得到自然的发展,又注重根据社会的需要来确定教育目的。新农村职业教育要树立"人格本位"的价值观,建构"人格本位"的课程体系,利用校园文化唤醒学生的人文精神,加强对学生良好人格的熏陶。  相似文献   

14.
关怀教学是诗意的情感教学,是德性的教学,也是一种促进学生积极人格建构的实践教学。它要培养的是情感丰满、有智慧、有德性的实践者。因此,关怀教学致力于促进学生智、德、情的统一发展,主张在实践中生成德性,并使师生在建构关怀关系的过程中体验幸福的情感,以敞亮师生的教学生活。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16,(35):173-174
高中阶段是学生生理的明显变化期、性格的逐渐形成期、人格的趋于健全期,他们开始对爱情有所思考与探寻。在此阶段,学生将逐步建构起以"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基石的思想道德情感体系。在这一体系中,爱情无疑是个重大的问题,所以对当下的高中生进行爱情教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6.
<正>《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堂,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为此数学教学既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规律,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建构的过程。这种主动建构必须是在学生对已有知识和经验进行体验、反思的基础上实现的,从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认知、情感、能力等多方面得到发展。学生都是有着丰富的人格、丰富个性的活生生的人,在倡导  相似文献   

17.
在商品经济社会中的现代人,尤其是青少年的道德水准、审美情趣和情感水平都在不断变化。语文学科对情感教育起着很重要作用,笔者力图从情感教育的视野来重新审视语文教学,探索语文教学的新策略,从而陶冶情感,建构学生完满的人格。  相似文献   

18.
教学的目的不是知识的传递和诉求,而是对学生生命的认可和肯定。情感不仅是学生完善人格的基础,也是更好地促进学习的精神必需。体验式教学将学习与生活情境联结起来,唤起学生对于生命美的体验,帮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生成意义、产生情感,弘扬科学态度和人文精神,实现学生认知与情感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9.
教学的目的不是知识的传递和诉求,而是对学生生命的认可和肯定。情感不仅是学生完善人格的基础,也是更好地促进学习的精神必需。体验式教学将学习与生活情境联结起来,唤起学生对于生命美的体验,帮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生成意义、产生情感,弘扬科学态度和人文精神,实现学生认知与情感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20.
"文学即人学",文学作品表现人性、人道、人权及人生,具有强烈的"立人"功能.文学作品的教学,应找出作品和学生精神生命的契合点,把作品的生命命题变成学生的生命命题,引导学生"从作品中照出自己的灵魂",才能真正使文学作品走进学生内心,陶冶情感与心灵,建构人格与灵魂,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创造力得以释放、生命得以升华,从而实现文学作品教学的生命关怀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