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古诗云:“腹有诗书气自华。”可见培养学生读书习惯特别是农村初中生的读书习惯的重要性。怎样培养学生的良好读书习惯呢?这是我们语文教师应该关注及值得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2.
作为农村的一所中学,我们的各种资源都比较有限,但在有限的资源配备下,要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获取更多的知识,是我们作为教师必须教给学生的一种学习技能,也是我们的一种教学手段。如何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利用有限的资源获取更多的知识,我觉得读书是一个非常重要并且有效的渠道。针对农村初中生而言,如何培养学生爱读书的习惯,并让这个习惯陪伴学生一生呢?  相似文献   

3.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小学生从小养成爱读书的良好习惯将会使他们一生受益。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为学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养成爱读书的良好习惯呢?一、激发学生强烈的读书欲望学生的阅读是不能被耽搁的,如果过了阅读的最佳年龄,就难以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课外阅读对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4.
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每个农村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的问题之一。为此我从三个方面做了一些探究。[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王红娟 《成才之路》2022,(15):141-144
受学校教育因素、家庭教育因素和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部分农村学生产生厌学心理,严重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及农村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解决农村学生的厌学问题,需要学校、教师、家长多方努力,共同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培养学生学习习惯,使学生由"厌学"向"乐学"转变.文章论述学习习惯对学生学习与发展的重要性,列举农...  相似文献   

6.
读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有效途径,也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形式。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爱好,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让学生生活在“书籍的世界里”,是把学生雕塑成才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7.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养成爱读书、读好书、会读书的良好习惯,不仅能帮助儿童持续不断地获取知识,还能够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自学自制能力。那么,对于小学生而言,应该如何开展阅读习惯培养呢?  相似文献   

8.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阅读教学之目的,我以为首在养成渎书之良好习惯”。这句话充分阐明了培养学生读书习惯的重大作用。在现实中,我发现学生在阅读方面缺乏良好的习惯。有的学生也读了不少课外书籍,但是读书的效果却不太好,如过眼烟云,事倍功半。如何读书才能事半功倍呢?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9.
阅读教学的任务之一是让学生掌握读书的方法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耍“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如何引导农村孩子充分利用课外的空闲时间,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呢?笔者认为,组织“乡村读书会”是个好办法。  相似文献   

11.
如何让学生爱上读书?如何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这样的问题让许多家长吃苦不迭。笔者认为,重在培养孩子的兴趣、习惯,指导阅读的方法,让他们读有所获,让他们体会读书带给自己的乐趣,这才是最重要的,也是最根本的读书需求。  相似文献   

12.
培养小学生的读书习惯,要向学生推荐好书,让孩子们爱上读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纯净他们的心灵,满足他们的时尚要求。更重要的是教给孩子们读书方法,如读全一本书,边读书边批注,师生共读,有目的引导读,利用不同时间精彩读。  相似文献   

13.
课外阅读对小学生的人生成长影响深远,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质量取决于阅读兴趣和习惯,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一、定时定量的阅读习惯读书是一种肢体相对静止而思维又活跃的脑力活动,那种天生自抑能力强、爱动脑读书的学生毕竟是少数,故要  相似文献   

14.
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语文习惯是语文教育者的重要工作。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学生的健康成长都需要社会、家长、学校的共同关心,共同引导。那么,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如何培养中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杨彦军 《成才之路》2014,(17):71-71
正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阶段,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许多农村一、二年级的学生读书时没有语言的连贯性,更不用说长句的断句和感情色彩了。怎样提高他们的基本语文素养呢?下面结合自己在农村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一、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意识,就是要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重要性。教师要告诉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促进一个人全面发展,良好的学习习惯将使人受益终身。要让  相似文献   

16.
一、指导思想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30年的经验使我深信,学生智力的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阅读的技能就是掌握知识的技能。"那么,海南许多农村学校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又是如何的呢?据此,我对本片区农村学生的课外阅读情  相似文献   

17.
《海南教育》2013,(2):122-123
<正>一、指导思想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30年的经验使我深信,学生智力的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阅读的技能就是掌握知识的技能。"那么,海南许多农村学校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又是如何的呢?据此,我对本片区农村学生的课外阅读情  相似文献   

18.
学生阅读能力和阅读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学生素质的高低,同样一个国家的国民阅读水平,往往标志着一个国家社会发展的文明程度。因而作为教师要通过"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教给科学的读书方法、培养浓厚的读书兴趣、开展丰富的读书活动"来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整本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它规定学生通过课内外阅读,达到每学期阅读量不少于40万字的要求。然而如何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和阅读能力呢?笔者认为要使学生有兴趣进行课外阅读,并逐步养成读书的习惯,教师需要做多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20.
文章剖析了如何提高农村学生课外阅读能力,详细地叙述了教师如何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外阅读的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