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一、复习要求 1.常识性介绍:催化剂;爆炸;化学反应中的吸热或放热现象;溶液的导电性. 2.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氧化性、还原性;燃烧和燃烧的条件;缓慢氧化和自燃;金属活动性;pH和酸碱指示剂;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3.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质量守恒定律. 二、知识结构  相似文献   

2.
一、复习要求 1.常识性介绍:催化剂;爆炸;化学反应中的吸热或放热现象;溶液的导电性. 2.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氧化性、还原性;燃烧和燃烧的条件;缓慢氧化和自燃;金属活动性;pH和酸碱指示剂;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3.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质量守恒定律.  相似文献   

3.
一、复习要求1 常识性介绍 :催化剂 ;爆炸 ;化学反应中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溶液的导电性 .2 了解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包括氧化剂与还原剂、被氧化与被还原物质的判断 ) ;氧化性、还原性 ;燃烧的概念和燃烧的条件 ;缓慢氧化和自燃 ;金属活动性 ;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3 理解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质量守恒定律 .二、知识结构物质变化体现决定物理变化 :      其他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化学反应 )概念 :    其他物质的变化 (宏观实质 )微观实质 :反应物中的各原子重新组合成其他分子 (…  相似文献   

4.
一、复习要求1 常识性介绍 催化剂 ;爆炸 ;化学反应中的放热或吸热现象 ;溶液的导电性 .2 了解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燃烧和燃烧的条件 ,缓慢氧化和自燃 ;金属活动性顺序 ;pH和酸碱指示剂 ;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 .3 理解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化合价与化学式的关系 ;质量守恒定律 .二、知识结构和主要内容提示(一 )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 :物质不需要发生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气味、挥发性、    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吸附性、导电性等化学性质 :物质在…  相似文献   

5.
一、复习要求1郾常识性介绍:催化剂;爆炸;化学反应中的吸热或放热现象;溶液的导电性郾2郾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氧化性、还原性;燃烧和燃烧的条件;缓慢氧化和自燃;金属活动性;pH和酸碱指示二、知识结构剂;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郾3郾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质量守恒定律;能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能够对学过的典型反应进行分类;能初步运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有关的置换反应能否发生郾 …  相似文献   

6.
一、复习要求1了解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缓慢氧化和自燃;溶液的导电性;pH和酸碱指示剂.2理解和应用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燃烧和燃烧条件;金属活动性顺序;化合价与化学式的关系;质量守恒定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  二、知识结构和主要内容提示1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定义:物质不需要发生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主要物理性质:颜色、气味、状态、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吸附性、导电性和挥发性等化学性质定义:物质在  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几种重要化学性…  相似文献   

7.
氧化——还原反应,是中学化学的基础知识之一,在金属冶炼、电解、电镀工业的应用也极为广泛.金属锈蚀、燃料燃烧等,其原理也是氧化——还原反应.一、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从得失电子的观点来看,可以把化学反应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失去电子和得到电子所引起的,这就是氧化——还原反应;一类是在化学反应里不发生得失电子的变化的,叫做非氧化——还原反应,在化学反应里,失电子的变化,叫做被氧化;得电子的变化,叫做被还原;由于电子转移而引起的化学反应,叫做氧化——还原反应.  相似文献   

8.
一、判断现象是否属烧主要依据是什么?发光、放热、剧烈的氧化反应叫燃烧。是判断现象是否属燃烧现象的主要依据:发光、放热、剧烈的、氧化反应四者不可缺一。节能萤光灯发光,放热但不属氧化反应不属燃烧现象。二、可燃物都可燃烧吗?可燃物可燃是内因。通常所指燃烧必须有一定外部条件:达到着火点与氧气充分接触两者不可缺一。白磷放在煤油中不会燃烧,放在空气中与氧气充分接触发生缓慢氧化放出热量逐步积累达到着火点才会引起自燃。  相似文献   

9.
一、知识归纳我们通常说,物质跟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叫氧化反应。缓慢氧化、燃烧、爆炸和自燃,虽然它们的现象不同,但本质上都是氧化反应。如果氧化反应进行得比较缓慢,甚至不易觉察,这种氧化反应就叫做缓慢氧化,如动植物的呼吸、钢铁的锈蚀等。如果氧化反应进行得比较剧烈,不仅跟缓慢氧化一样有热放出,而且还有光发出,这种氧化反应就叫做燃烧,如硫在空气中燃烧等。但不要以为燃烧非要有氧气参加反应不可,因为任何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都可以叫做燃烧,如磷、钠在氯气中燃烧等。如果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里发生急速燃烧,那么放出的大量的热…  相似文献   

10.
一、复习要求1 了解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缓慢氧化和自燃 ;溶液的导电性 ;pH值和酸碱指示剂。2 理解与应用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燃烧和燃烧条件 ;金属活动性顺序 ;化合价与化学式的关系 ;质量守恒定律 ;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二、知识体系与要点提示1 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 定义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 ,颜色、气味、状态 (直接感知 ) ;熔点、  沸点 (物质在发生三态变化时表现出来 ) ;硬度 ;密度 ;吸附性 ;导电性 ;溶解性等化学性…  相似文献   

11.
一、氧化还原概念的衍变 对于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始于Lavoi-ier的燃烧学说。1772年前后Lavoisier做了大量的燃烧实验,证明了燃烧是物质与氧化合的过程,燃烧结果生成氧化物,这一过程称为氧化反应,与此相反,氧化物失掉氧恢复原来状态称为还原反应。Lavoisier的燃烧学说使在燃素说形式上倒立着的全部化学正立过来,使整个化学走上了科学发展的轨道,同时也奠定了氧化还原反应的基础,或者可以说整个化学的发展是从氧化还原反应开始的,这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最初阶段。  相似文献   

12.
知识疏理1.燃烧:(1)概念:可燃物跟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2)燃烧的条件: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二是温度达到着  相似文献   

13.
基于差热测试、淬熄实验、微观组织及化学成分分析,研究了TiO2-Mg-C-N2体系燃烧反应机理.结果表明,该反应过程经由多个中间反应直至最后完成,Mg在650℃时开始熔化,TiO2和Mg在750℃左右开始发生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Ti和C、N2在1100℃发生反应,TiC和TiN在1300℃固溶合成TiC11-xNx.TiO2-Mg-C-N2体系燃烧反应为复杂的固-液-气反应,其过程为:TiO2颗粒与Mg熔体以溶解-析出机制反应生成Ti和MgO;反应放出的强热诱发Ti-C-N2之间的反应,以扩散反应机制生成TiC和TiN;TiC和TiN连续固溶生成TiC1-xNx固溶体.  相似文献   

14.
一、掌握知识要点 1.燃烧一定是化学变化;燃烧一定放热;燃烧一定发光;燃烧一定是氧化反应,而且是一种剧烈的氧化反应.燃烧是人类目前通过化学反应获得能量的主要来源,其中大部分是化石燃料燃烧.  相似文献   

15.
好题精讲     
例1下列关于氧气化学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化学性质活泼,常温下可以跟所有的物质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B.具有可燃性、氧化性C.是一种常用的氧化剂D.与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都是氧化反应和化合反应解析: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但在常温下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在点燃、加热等条件下,氧气才能跟许多物质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有氧气参加的化学反应都是氧化反应,但不一定是化合反应。如,石蜡在空气中燃烧(与氧气反应)是氧化反应,但不是化合反应。氧气在氧化反应中提供氧,具有氧化性,是一种常用的氧化剂。氧气具有…  相似文献   

16.
课标导航1.能说出空气的主要成分、空气的污染与防治的方法,认识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2.知道氧气的主要性质和用途,掌握制取氧气的原理、实验装置、收集和检验的方法等。3.能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4.初步认识氧化反应以及两类最基本的化学反应——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5.认识催化剂的重要作用。要点解析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1)可燃物选择必须满足以下条件:a.能在空气中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b.不能与空气中的其他成分反应;c.燃烧后没有其他气体生成。(2)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的作用是防止燃烧后生成物溅落使瓶底…  相似文献   

17.
张志立 《新高考》2007,(1):21-24
一、氧化反应:涉及的氧化反应多指燃烧,对计算能力的要求较高。 规律:1.由于含碳量的不同,燃烧现象有所区别,含碳量高,黑烟大。  相似文献   

18.
1.燃烧的两个条件燃烧通常是指可燃物跟空气里的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氧化反应.燃烧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 (1)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  相似文献   

19.
一、燃烧中的"4个四"1.燃烧的四层含义①燃烧的对象必须是可燃物,②与氧气接触(或在空气中),③剧烈的氧化反应,④燃烧都发光、放热。  相似文献   

20.
一、复习要求1.了解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化合价的涵义;催化剂和催化作用;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燃烧和燃烧条件;缓慢氧化和自燃、爆炸;溶液的导电性、电离;pH值(酸碱度的表示方法)。2.理解与应用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化合价与化学式的关系;质量守恒定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金属活动性顺序。二、知识结构三、主要内容提示(一)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物理性质是抬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感观能感知的颜色、状态、气味以及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