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9 毫秒
1.
教育是关涉知识传递和人才培养的宏伟事业,知识概念属于构建教育理论的基石.通过知识与相关概念的辨析,本文提出知识概念教育学界说的方法论原则内涵与外延适当、结果与过程的统一、言说和意会结合、外在与内在统一.据此,我们将知识界定为人们在实践基础上产生的,能进行某种言说的,有关内外部世界的,种族与个体的认识、体验、操作等经验.知识概念的教育学界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拓展了知识概念的外延,有助于形成全面的知识本质观念,转变传统的知识功能观,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经验、社会生活的联系,促进教学方式与评价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组织认知与思维的过程及内容,介绍了基于概念交互原理的组织知识形成过程的表述框架体系。概念交互原理以语言符号构造和语言符号分析为手段,将组织共同概念集作为组织知识表达的基元,组织共同概念集中概念与概念之间通过各种关系联结成为一个有机的系统,解决了组织知识形成过程的表述研究中所需的各种背景知识的构造、管理和使用问题。从而为组织知识管理建立起了有效的组织内在认知基础,也为我们解决知识管理工作中的其他难题提供了一个十分可行的方法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让教师从追求事实性的知识转换到关注科学概念,实际上是在完成从“科学作为知识”向“科学作为探究”的质性转变。因为如果将教学的目标仍然定位于科学的事实性知识层面,以“读科学”和“讲科学”为主的教学行为将很难退出历史舞台,而指向科学概念的教学则需要学生经历探究式的学习过程,课堂的教学活动必须发生质的变化。我们欣喜地看到,这一变化的发生虽然艰难,但已经开始,并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接受。  相似文献   

4.
跨学科概念是学生知识建构和观念形成的重要支点。以“稳定与变化”这一跨学科概念为例,从设计理念、内容表述和层级进阶三个方面对中国和美国相关科学课程文本进行对比,发现:美国倾向于从跨学科概念到学科领域的学习,我国侧重于从学科学习走向跨学科交融;美国的跨学科概念更为抽象,我国则紧扣物质与能量来讨论“稳定与变化”;美国明确将学科概念和跨学科概念并列作为进阶的主线,而我国将跨学科概念暗含于学科概念之中。基于优势互补,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5.
正大部分小学生对数学概念不擅长从记忆储备中提取知识并应用于实际,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尝试从演绎趣解、实境趣解和解题趣解入手,让学生在直观、生动的教学语言与互动、丰富的独立体验及感知、亲身的实践和应用中充分掌握概念,学会灵活运用知识。1.利用演绎趣解概念,生动语言更激信心演绎是我们常见的一种逻辑推理方式,它从一般原理,也就是我们的概念知识出发,去认识个别的、特殊的现象,能够将概念知识"由此及彼",帮助学生  相似文献   

6.
徐向阳 《现代语文》2011,(11):151-153
一、“单元”的概说 “单元”这个概念自赫尔巴特首先提出以来,其内涵在逐渐地发生着变化。卡斯韦尔和史密斯都曾把与知识掌握有关的单元称为教材单元,用以和经验单元、过程单元相区别,这和我们今天所使用的“教材单元”不是同一个概念。  相似文献   

7.
在数学史视角下可以向我们揭开数学概念、数学思想、数学问题等知识发生和发展的过程。通过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将概念起源和历史向学生展示清楚,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数学概念的深刻认识,而且能把数学文化与教学活动有效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8.
姚玉香 《考试周刊》2015,(32):133-134
<正>一、选择"生物课堂上如何更好地完成概念教学"进行研究的原因生物学概念是生物学素养的基础。提高每个学生的生物学素养,是本课程标准提出的总体课程目标之一,因此必然是课程实施的核心内容,是学生整体科学素养的组成部分。生物教学中,老师对生物学重要概念教学上的重要性认识存在问题,错误地认为概念教学一直是我们的强项;错误地认为课程改革强调学生的活动而非生物学知识;追求各种教学形式的变化而忽视重要概念知识的落实;将生物学探究学习与落实生物学概  相似文献   

9.
<正>化学理论性知识是指反映物质及其变化的本质、属性、内在规律的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高中化学理论性知识包括化学概念和化学原理两大类:概念部分有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化学量等;原理部分有氧化还原反应理论、物质结构理论、元素周期律、电离与水解理论、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有机反应理论等。其中概念是原理的前提和基础,而原理是对概念的进一步发展,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化学理论性知识。  相似文献   

10.
我们生活的世界时刻都在发生变化 ,变化无处不在 .函数正是描述客观世界变化规律的重要数学模型 ,通过函数模型可以帮助我们科学地预测将发生什么 ,进而解决实际问题 .因此 ,学习函数知识对研究客观世界、掌握事物变化规律具有重要的意义 .1 本章教育目标函数是本章的核心概念 ,也是中学数学中的基本概念 .函数的思想方法将贯穿高中数学课程的始终 .本章的教育目标是 :( 1 )了解函数概念产生的背景 ,学习和掌握函数的概念和性质 ,能借助函数的知识表述、刻画事物的变化规律 ;( 2 )理解有理指数幂的意义 ,掌握幂的运算性质 ;掌握指数函数的…  相似文献   

11.
我们能不能运用教育统计学的知识对学生学习成绩进行预测,这是大家颇为关心的问题.今天向大家介绍教育统计学中有关“回归”的知识,对解决这一问题将会有所帮助. 一、回归的概念回归概念最早源于英国高尔登研究遗传问题的论文中.他在研究祖先与后代身高之间相互关系中发现,子女的身高有向其父母平均身高回归的趋势.这就是说两个变量之间不仅存在着相互联系的强度(即相关系数),而且还可以由一个(或多个)变量的变化推测另一个变量的变化,这种统计方法叫做回归.  相似文献   

12.
中考命题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我们的研究表明,省级命题和市级命题之间,不同地区的命题质量之间存在一定差异;有的试卷在记忆水平上所占比率过大,偏重机械地考查概念原理知识;有的试卷在概念原理知识考查过程中,高层认知水平的考查重点没有落在对概念原理知识的理解及其应用的考查上,而是放在比较复杂的计算上。这些是导致概念原理知识考查与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不一致的重要原因,值得引起我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13.
网络教学系统中课程领域知识的有效组织是实现个性化与智能化教学的关键,文中研究了课程领域知识的知识点表示与关联,提出了用于组织课程领域知识的概念网模型,利用概念结点和概念关联将课件片断组织成相互依存关系的知识网络,为基于概念网的智能网络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乘除法概念,牢固掌握数量关系与概念间的联系。2.通过沟通乘除法间的联系,把除法概念归置于乘法概念之下,使知识系统化。3.能正确运用所学知识灵活、合理地解决问题。【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这节课将以四个大组的比赛形式进行,每次比赛后,将统计每一组  相似文献   

15.
小学生数学概念不清的原因何在?我们认为,主要是由于教师只注意讲解概念,不注意帮助巩固概念和运用概念。概念教学和其他知识、技能的教学及应用题教学相互脱节。为此,我们谈谈巩固数学概念的几种方法。一建立知识网链,在知识的系统中巩固概念数学教材中的概念,尽管分散在不同的  相似文献   

16.
李涛 《教育探索》2005,(1):60-63
21世纪的人类社会是一个以知识经济为主要特征的社会。知识将成为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而知识本身从其概念到价值取向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势必影响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教育,给教育以启示。  相似文献   

17.
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是当代高等教育的重要内涵和突出表征。知识流作为当前知识社会生产要素的一个重要概念,对于我们深刻把握当代社会中知识、知识的价值、知识的开发与利用,开辟了一个新的视野。从知识流的视角思考和审视高等教育国际合作,将为我们科学有效地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合作的持续发展提供新的体悟和思路。一、知识流的内涵及特征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正以指数级的速度增长,人类的生产和生活越来越知识化和信息化,知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知识对于经济的贡献也越来越突出。  相似文献   

18.
用类比的方法,突破电场的能的性质这一章的几个难点。教学过程中,先向学生介绍库仑力和万有引力、电场与重力场、电场强度与重力加速度的相似之处,引导学生从重力做功的特点得出电场力做功的特点,从而引出电场中也应具电势能,电势能和电势能的变化量的计算变的简单。从地势巧妙引出电势,大大降低了教学难度。在物理教学中运用借助类比的方法,将抽象的对象与熟悉的对象相比较,寻找不同事物变化中所具有的共性,给这些陌生的的概念、规律赋予通俗易懂的形象,有利于启发学生思路,化难为易,使学生顺利而全面地认识物理现象和物理规律,达到知识的正迁移,形成物理概念和掌握物理知识,引导学生自己获取知识。  相似文献   

19.
如何联系儿童既有知识,系统地教授作为客观世界与现象的原理的结构化知识,如何使得他们从朴素概念转化为科学概念,因而采取怎样的教材、教法——思考概念变化的机制,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20.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知识是初中化学的重点和热点概念,并贯穿整个初中化学学习的始终,也是中考命题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为帮助同学们学好这部分知识,现将考查要点知识小结如下: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见表1所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