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是个容易急躁的人,婚后在许多琐事上,我都习惯与林锱铢计较,争吵不休. 一天下班回到家,我打电话让林在下班的路上捎几个馒头.他回电话说没问题.天渐渐地黑下来,我把粥和菜都已经做好了,可是他还没有回来.  相似文献   

2.
芷青 《出版科学》2004,(1):79-79
几日前,友人送给我一本<怡丫和她的小猪卡鲁>,让我千万要读.我一看书名就纳闷:小猪卡鲁?小猪会有名字吗?是不是所谓的宠物猪?我和小孩子的世界已经有一道鸿沟了,没有把它当一回事.友人打了几个电话来询问,我才翻出那本书.  相似文献   

3.
马川 《今传媒》2007,(12):68-69
他走的消息来得太突然了. 2006年10月25日,我和几个企业家朋友兴致勃勃地在西安南大街吃饭.开席几分钟,来辉武来了.来辉武有个典型特点,关心政治、关心每个他熟悉的知名人士的任何变动.果然,来辉武刚一落座,就直奔主题地向我发问:"马川,你不是消息灵通人士么,你知道陕西新闻界出了什么事?"  相似文献   

4.
一直掉下来     
废品 《出版参考》2005,(2):37-38
我站在十二楼的窗口向外俯身张望,一不小心就掉了下来. 这是个明亮的早晨,蓝天里缀了几线若有若无的云丝,一群白色的鸽子正穿过阳光飞来,拉出一缕悠长的哨音.其中有几只鸽子绕着我飞了几圈,用它们的豆粒眼睛盯着我看.我对它们嘘了一声,那些鸽子就又飞走了.  相似文献   

5.
要说档案的重要性,我这里有几个例子大家可以听一听,听完之后重要不重要不用我来说.几年前发生在校档案室的两件事又回到了我的脑海中.  相似文献   

6.
上海教育报刊总社有8种杂志、3种报纸.和大家一样,我们也一直在思考究竟怎么做,怎样才能搞好我们的社刊工程.我觉得有几个问题可能是共性的,下面我就这些问题简单地谈谈体会.  相似文献   

7.
我在几年前上中专时,被公认为文学素养不错.校刊上每期必有“大作”面世.在参加工作搞宣传这一行时,也自以为轻车熟路.但没几个回合就败下阵来,我写的十几篇新闻稿件,竟无一被采用.  相似文献   

8.
那是前年6月,我到连队就支部几项生活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专题调查,发现干部党员无故不参加组织生活的现象在一些连队比较严重.有个连队在组织党员上党课的时候,我叩门而进,只见几个战士党员在听指导员讲课.当时,我就纳闷:难道这个连的干部党员都忙别的去了?否也.此时,他们就在连队.党课制度,不论是干部党员还是战士党员,都应一律遵守.这是党章规定的对党员进行教育的一种形式,岂有不参加之理.于是,我就针对这一现象写了一篇读者来信,题目叫《抓抓干部党员的到课率》.稿子刊出来后,我再到几个连队听听大家对此稿的看法.许多人都说这篇稿子  相似文献   

9.
与她相识,屈指算来,恐怕有好几个年头了.在这几年里,她给过我喜悦,给过我希望;也给过我烦恼,给过我痛苦.她——就是我矢志不渝所追求的新闻事业.  相似文献   

10.
开通微博有一年了,但关注数只有130个.粉丝数也只有140人,我慎重地选择着自己的关注对象,也仔细地查看每一个关注我的粉丝.一天,一个朋友邀请我到另一个微博去开通账户,迫于情面就去注册了一个,随便选了几个关注对象,发了几条微博.  相似文献   

11.
在记者这一行业,年轻的我不过是一只“菜鸟”.关于暗访报道,我既没有做过“卧底”,也没有曝光过巨大黑幕,只不过做过几次体验式的暗访报道.不过,也正是几次暗访经历,在尚不算长的记者生涯中最让我刻骨铭心. 暗访记者得像个“演员” 在很多报社,暗访报道一般属于机动部或热线部,因为它属社会热线新闻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2.
许彤 《新闻实践》2008,(6):49-49
今年4月25日,我从常山县新桥乡桃源村参加本报报道组会议回来,一边值夜班,一边看清样.一堆未来几天要刊发的专刊版面的清样,等着我审签.一个个版我都看过了,名字也签了.  相似文献   

13.
穆虹 《声屏世界》2016,(1):11-11
年关忙一些重要的公司业务,必得我亲自处理,每曰里披星戴月,看数不清的资料和表格.天昏地暗.不辨东西。后来我把这几天的"遭遇"跟几个圈内的女老板小小倾诉了一下,她们表示都跟我差不多.很烦.却也很享受.享受冬夜的朦胧月光和寒雾茫茫.享受满身疲惫急奔回家的过程.享受半梦半醒倒在床上,回想刚刚过去的十五六个小时里,那份朝乾夕惕的快感。于是有很多人说我们这些职业老板都是纯色女性,我们的世界只有工作的白.睡眠的黑两种颜色,绝少多彩与鲜艳.女人如花,这个比喻好像跟我们无缘。  相似文献   

14.
与所有漂在异乡的四川人一样,得知地震,我感到异常紧张. 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几分钟后,腾讯上就发了消息.一看到"四川"两个字,我的头立刻轰的一声巨响.  相似文献   

15.
谁入地狱     
赵州禅师说了一句话:但愿所有人升天,惟希望你沉入苦海.这句话其实是对我而言. 那时"文革"开始不久,与"三家村"有牵连的我掉进了二十多年的苦海.一个炎热的夏日,我双手被铐从合肥被押回淮南,路经水家湖转车,这是一个肮脏和混乱的小站,押送我的人饿得下车就找饭店,我虚弱的身体跟着跑得筋疲力尽,好歹在一个包子铺前停了下来,他们将手铐解下一只,把我锁在一个自行车架上.其实我已经两天没有吃饭,哪里跑得动呢?我口袋里只有两分钱,不够买半个包子,押我的人为了与我划清界限,当然也不会给我买.我手铐在车架蹲在地上,以便等他们两人吃完后上路.这时,我旁边一个农村妇女端着几个包子喂孩子,贪嘴的苍蝇围着他们嗡嗡叫,挑食的孩子只吃馅不吃皮,五个包子皮都滚落在地上.尽管这时行人围了一大圈,像是观看动物园新来的动物一样看我,还有些打人打得红了眼的陌生行人,不时地给我几脚,我满脑子里是难以忍受的饥饿,这时"自然需要"绝对超过了"社会需要",我已顾不上什么羞耻,抓起爬满了苍蝇的五个包子皮,连土带沙狼吞虎咽地塞到了我饥肠辘辘的肚子里……  相似文献   

16.
学开汽车是我儿时的一个梦想.年轻的时候,1个月的工资只有几十元,加之公务繁忙,从未想过自己将来能买汽车和开汽车.几年前,当我从工作了43年的岗位上退休后,看到亲朋好友中不少人都学会了开车,使我几十年前学开车的愿望愈发强烈.于是我到有关部门进行了咨询,得知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已把学开小型汽车(考c证)的年龄放宽到70岁的消息后,十分高兴.在家人的支持下,我毅然决然地到伊春市兴林驾校报了名,开始了为期半年的汽车理论学习和驾驶技术的训练.  相似文献   

17.
同事们看见我给报社写稿十投九中,以为我和报社的编辑混得熟.其实我认不到几个编辑,这多亏了《宜昌日报》社给我找了好“老师”——《新闻前哨》.  相似文献   

18.
记者受到侵害,往往因负面新闻而爆发,跳出近期几个事件本身,根据我在财经媒体圈了解到的新闻媒体生存现状,我想媒体和记者个人都需要进一步反思负面新闻报道的目的和方式是否有问题.  相似文献   

19.
白玉兰 门口有棵白玉兰树.这几天,春风一吹,花朵满树,乍看像一群扑棱棱飞翔的白鸽,我就想到跟前看个究竟.近了,才发现那树有点儿高,大约是我身高的两倍,我根本无法触及那些花朵.因此,我只好仰视.背着手,在树下转来转去.  相似文献   

20.
民国十二年(1923年)二月的一个星期六中午,我从约大附中放假回家,母亲和姊姊就告诉我有关乐志华的冤案情况.乐被几个中西包探押到我家.听得大门口吵闹声,母亲命姊姊到西阳台看看发生了什么事,只见乐志华由两个包探扶着,站在门房间前,包探说来吊乐藏在我家的赃物.乐见了姊姊立即跪下,哀求说:“请太太(指我母亲)和小姐(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