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荀悦是我国历史上对编纂有独特见解的历史学家,他在历史编纂方法和思想上多有建树。荀悦的历史编纂成就主要体现在《汉纪》的撰述上,他仿效《左传》的体例,对班固的《汉书》加以改变而成的编年体西汉史,集中体现了荀悦深刻的历史编纂思想,是中国封建史学传之于后世的宝贵思想遗产。  相似文献   

2.
《刘向文献编纂研究》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对刘向于西汉成帝时期开展的皇家文献整理活动重新审视,全面探讨其从事文献编纂活动的全过程.全书以刘向文献编纂活动、编纂思想、学术贡献及文化传承角度为切入点,提出其在整理官方藏书时采用的"校雠+编纂"模式;回望历史,以西汉政治史和学术史为背景,重新审视刘向在文献编纂工作中表露的儒学思想和济世情怀;系统总结了刘向在开启"定本时代"与构建古文献学科方面的贡献,彰显刘向在中国古代图书制度史、学科史方面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3.
史识是史家、史著的灵魂,它是指历史学家好学深思、富于学术个性、坚持独识卓见的专门之学.历史编纂的主体是史学家,史学家的主体素养是主宰历史编纂成就高低的最重要因素,其中史识又是史学家主体素养中影响历史编纂成就最重要的素养.近代卓越的史学家对史识在史学发展中的重要性有着深刻的认识,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观点和看法.章太炎说:"今修通史,旨在独裁,则详略自异."[1]335"旨在独裁"一语,典出于司史迁的"一家之育",又是"历史诠释"的应有之义,是一种全新的观念,特别强调史学家的别识心裁对通史编纂的影响.章太炎在通史编纂方面的成就与史识进步有着密切的关联.章太炎的史识主要体现在"旨在独裁"、"熔铸新哲理"以及文明史撰述的旨趣上.章太炎强调指出:"今修《通史》,旨在独裁,则详略自异.欲知其所未详,旧史具在,未妨参考."他说的"旨在独裁",是认为治史应提出独立的创见.司马迁首倡"成一家之言",刘知几主张"独断"之学,章学诚赞扬"别识心裁",都力主创新开辟,自成一家.章太炎"旨在独裁",正是这种治史风格的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4.
修志与档案     
邓明 《档案》2008,(6):15-17
编修地方志是中国几千年来优良的文化传统,编修地方志离不开档案资料。因此,自先秦编纂《禹贡》起,到汉晋编纂地志、隋唐编纂图经、宋元以降编纂方志,乃至当今编纂社会主义新方志,修志就与档案密不可分。这是因为地方志是一种记载某一地区历史、地理、社会风俗、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综合性著作,这就要海量搜集资料,经过考订编纂成志,而在海量的资料中档案资料成为首选,因为它们是历史活动的原始记录。  相似文献   

5.
为了总结"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的教训,齐齐哈尔市档案馆编辑出版了<齐齐哈尔市"文化大革命"十年>一书.该书的特点是编研结合,以档案史料编纂为主,辅以必要的专题研究,即通过史料汇编,结合专题论文的撰述,全面、正确地反映"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的历史.该书的编辑出版,为档案馆编研工作积累了经验,提供了新形式,也为编研工作选题开创了新领域.  相似文献   

6.
正史与地方志中介绍的“人物”是否有区别?本文从编纂思想、撰述内容.编纂形式.社会影响四个方面对其进行比较,指出它们的异同之处及地方志“人物”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7.
南朝著名史学家范晔著《后汉书》十纪,八十列传。范晔著《后汉书》之前记述东汉一代历史的著作共有18家,然此著一出,诸家逐渐散佚。这主要归功于范晔对前代史书的整理、编写及独特的编纂思考。目前还无专文撰述,笔者尝试梳理,粗作探讨。一、内容撰述融入通观意识、立体意识、正统意识  相似文献   

8.
我国古代档案文献编纂工作兴盛的社会文化渊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我国古代文献编纂工作源远流长,久盛不衰,究其社会历史文化渊源,作者认为其源有三:一是道德本位的价值取向,创造了重人文、重历史、重学术的风气,二是忠君顺上的价值取向影响下建立的"君举必书"制度,为文献编纂提供了丰富的原始材料;三是祖先崇拜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广泛而久远的影响,成为人们感情的寄托和皈依.这些文化心态为档案文献编纂提供了生长机制和发展契机,促成了档案文献编纂的繁荣.  相似文献   

9.
论档案编纂理论的中国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历史传统、现实基础、法律保障、学术价值及发展趋势5个方面来考察 ,认为档案编纂理论是最具中国特色的档案学理论  相似文献   

10.
陈世英 《出版广角》2017,(20):41-43
中国古代档案文献编纂历史悠久,形成了极为鲜明的特色:一是重视文献和档案的考证;二是编纂原则、方法与体例始终保持发展和完善的态势;三是具有浓厚的“人本”和“君本”文化特点.虽然中国古代档案文献编纂有其特色,但亦非毫无缺点.它的历史局限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编纂目的过度政治化,制约了古代档案文献编纂的整体发展;编纂内容过度政治化,在一定意义上限制了中国古代科技、商业等领域的发展;编纂主体过度政治化,使得编纂队伍无法专业化,进而难以形成系统的档案文献编纂理论和相应的学术潮流.  相似文献   

11.
《兰台世界》2015,(Z3):139-140
<正>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王朝,清朝的法律制度在继承了中国传统的法律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得到了发展,形成了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为系统和完善的法律制度。乾隆五年编纂完成的《大清律例》继承了汉唐以来形成的中华法系的大量传统,成为中国历朝法典发展最高阶段的标志。在纂修过程中,纂修者废除了明朝及清初以时间为顺序的分类方法,而改为按具体条例的内容与性质分类附入律条中去,发展了传统的法典编纂形式,最终完成了律  相似文献   

12.
先秦时期逐渐流行的"通变"历史观,是"类"的思想方法在史学领域的反映,<史记>的"通古今之变"撰述宗旨正是对这种历史观的继承和发扬.作为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史记>为后人真实而生动地描绘出了自上古至秦汉整个历史时期各个方面的社会生活面貌,司马迁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是与他充分而科学地运用"以类相从"的编撰方法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3.
瞿沙蔓 《兰台世界》2013,(19):151-152
<正>中国的历史文献编纂工作自古代以来就不断发展,源远流长,在历史档案的编纂过程中不同历史时期注重的内容也会有所不同,然而侧重历史、人文和伦理方面档案编纂的历史时期当属先秦,这一时期的档案文献编纂对我国以后的文献编纂工作有着深远的影响。后人在文献档案的编纂过程中不仅借鉴了这一时期古人所总结出来的方  相似文献   

14.
一前言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汉英语文词典出版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繁荣期.据不完全统计,这一阶段国内出版的汉英语文词典有30余部,这些词典在编纂宗旨、编纂方法等方面都逐渐成熟,并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词典大都采用音序排列、双重宏观结构、收词立目以<现代汉语词典>为蓝本,并注意收录新词新义,词典例证较为丰富.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档案文献编纂工作不但历史悠久、成果丰富,而且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档案编纂体系。但是我们应该看到,这一切都是在手工操作下完成的。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给传统的编纂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网络环境下,编纂工作会发生怎样的变化,网络编纂和传统编纂有怎样的区别和联系,研究这些问题将有助于档案工作者充分利用科技发展带来的种种便利,更好的进行编纂工作。一、传统编纂与网络编纂共性分析很明显,网络编纂是在传统编纂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因此两者在很多方面都有相同之处。1、编纂目的和意义的一致性两者都是…  相似文献   

16.
苏迪 《云南档案》2021,(2):46-47
在南朝齐梁时期,文的自觉意识下文学批评创新和文体辨析的兴起促使《昭明文选》这类具有总集性质的档案文献编纂成果的产生.在编纂中,文学地位得到提升,并且在形式上按照文体分类进行编纂.从档案文献编纂学来看,《昭明文选》属于一次档案文献.《昭明文选》有着自觉而全面的选文编纂标准,正是这些标准要求才使得《昭明文选》在历朝备受青睐...  相似文献   

17.
当前,一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探讨正在学术界蓬勃展开.在探讨中,人们一般都是以西方文化作参照系,对两种不同的中西文化加以比较,从而获得对传统文化全面深刻的认识.很明显,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必然离不开卷帙浩繁的古籍图书,因为这些古籍不仅为我们提供了研究的材料和依据,同时图书编纂过程本身就反映了不少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本文试从中国古代类书和西方百科全书的比较中,分析一下中西文化的不同特质在工具书发展中的表现. 在对类书和百科全书进行比较之前,我们应首先考虑一下,它们之间是否具有可比性?答案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18.
一、清代档案史料编纂成因探析清代档案史料的编纂与发展 ,受中国文化传统以及中国古代档案史料编纂史上所取得的各种成就的影响 ,并与清代政治、经济的盛衰密切相关。中华民族注重传统和“博古”的文化心理以及中国封建社会以政治和道德伦理为本位的文化特征对清代档案史料编纂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清代的统治者虽是以少数民族崛起于中国的东北地区 ,但受汉族文化传统的影响 ,与历代封建王朝一样 ,出于对历史所怀有的深沉的认同感和对传统文化近乎崇拜的心理 ,对档案史料的编纂倾注了巨大的热情。早在入关前 ,满族就创制了本民族的文字…  相似文献   

19.
为记录伟大的抗震救灾斗争事迹和抗震救灾精神,国务院批准编纂《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湖北卫生部分的编纂工作,正是以史料的形式把我们湖北卫生系统所做的赈灾工作真实、完整地记载下来,为抗震社会赈灾工作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本人通过参加《社会赈灾志》湖北卫生部分的编纂工作,体会颇深.  相似文献   

20.
秦雯 《采.写.编》2023,(2):106-108
组织史资料是研究党的组织历史、总结经验教训,加强党的建设重要文献。中央企业作为我国国有企业的骨干和中坚力量,编纂中央企业组织史资料,对于总结党领导中国经济建设的成功经验,深化对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有着深远意义。本文综述了《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的编纂组织方式和特点。以中国石油组织史资料编纂工作为例,介绍了其组织方式、运行机制、信息化技术应用等方面内容,以期为中央企业做好组织史资料编纂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