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在分析中小学计算机教师培训面临的形势、任务的基础上,探讨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法论对中小学计算机教师培训的挑战,对在中小学计算机教师培训中开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法论“的课程建设、授课教师、讲授时间和教学方式等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制订科学系统的课程标准对于推动本科层次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现实意义。系统观念是强调整体最优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应用这一方法论辨析了课程标准与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关系,探究了系统观念下课程标准在制订过程中内、外部各要素彼此之间的关系。论述了系统观念下课程标准制订对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中职业性与高等性关系的协调、践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起到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系统方法论的主要思想包括整体观、层次观和演化观。以这些观点作为自然辩证法课程的主要分析工具,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阐明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反思科学技术系统的价值特征,构建科学与人文的统一,从而在自然观、方法论和科学技术与社会诸内容之间建立起内在逻辑联系,使之真正成为自然辩证法课程的学理支撑。  相似文献   

4.
在比较教育学的学科建设中,方法论建设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者除了引介当前西方学者提出的方法论之外,还注重我们自身的方法论建设。运用或倡导具有中国特色的方法论。本文概况了两种由中国学者自觉运用或主动提出的、颇具特色的比较教育方法论:一类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这是最高层次上的一般方法论在比较教育领域的运用;另一类是"和而不同",这是应对比较教育研究的西方中心而由中国传统文化中生发出来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相关研究归纳出反映哲学、方法论以及科学三者之间关系的两种不同模式,即传统模式和认知科学模式。前者认为哲学决定方法论和科学,但科学不能判别哲学和方法论。后者则强调方法论和科学对哲学的验证作用。本文认为这两种模式割断了哲学与科学的相互关系;哲学、方法论与科学三者之间的联系不可分割,彼此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6.
虽然人们知道"方法 "和"方法论"有所不同,但实际上常常混淆两者的内涵。方法与方法论的关系本质上既是特殊与一般的关系,也是战术与战略的关系;方法论的研究对象不是单个的方法,而是某类方法的集合(方法体系),围绕不同适用范围和不同研究领域的方法体系展开的研究,可以形成多种层次和多种类别的方法论。忽视方法论的研究,混淆(研究)方法与(研究)方法论的一个重要后果,就是导致学术研究缺乏方法体系的构建意识,产生了教育技术研究的"教条主义"。与方法体系的构建一样,推理逻辑的选择也是经常被忽视的方法论问题,采用合理的外推逻辑是确保研究结论效度的重要条件之一。因此,如何避免研究结论失效,是另外一个需要重点讨论的认识论和方法论问题,事实上,除了方法体系的构建、推理逻辑的选择两大因素外,研究问题的甄别、研究目标的定位、研究主客体的关系也是影响研究结论效度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论。要正确认识和科学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关键是把握好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辩证本性特征。从总体看来,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辩证本性特征体现在实践性与理论性、独立性与联系性、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整个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理论基础,它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渗透和应用到马克思主义其他理论领域。高二的哲学常识只是介绍了其中最基本和基础的知识,包括辩证的唯物论、唯物的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科学人生观(属历史唯物主义内容),它们在知识结构上是有层次差别的。第一个层次也是最高层次,是关于整个世界(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三大领域)的普遍本质和最一般规律的理论。哲学常识中属于这一层次的知识主要集中在辩证的唯物论和唯物的辩证法两个板块,它们所阐明的基本原理和一般规律及以此引出的方法论适…  相似文献   

9.
本文就与物理教学法的教学思想、体系、内容和方法的改革以及与物理教学法的研究工作有关的指导理论问题,作一论述和探讨.1 关于科学方法层次的理论问题“物理教学法”这个名称是建国后从苏联翻译过来的.以前曾叫物理教材教法或物理教材教法研究.现在是新旧兼用,未有统一.总之,它的研究对象不是单纯技术性的方法(method),是既有理论基础和科学体系,又能指导中学物理教学实践的一门方法科学.实际的含义是方法论(methodology)的意思.从这个意义上讲,若是叫做物理教学方法论可能更为名副其实一些.名称问题,暂不讨论.只要是涉及研究方法的科学,都不例外地包括在“科学方法”这一广义的范畴之中.因为客观世界的结构是分层次的,所以认识客观世界规律性的科学方法也应该是分层次的.根据它的  相似文献   

10.
如何理解科学与修辞之间的关系?从传统的科学与修辞二元区分观,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科学与修辞学的三大合流路径(包括修辞学的认知转向、建构主义科学社会学的兴起、科学哲学的语用学转向),科学与修辞之间经历了一次从二元对立到彼此融合的过程,但这融合过程并非完善,一系列方法论难题,特别是关于二者相互关联的机制问题仍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文章借用马尔切洛.佩拉的"科学的辩证法"观念,尝试性地提出了"科学的辩证模型",通过建构以"理由"为中心、以"争论场"为基础的新模型,以期对科学与修辞之间的关系进行新的阐释,并破解科学与修辞具体关联机制这一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