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曹邺、曹唐是晚唐时的两位广西诗人。 曹邺,字邺之,生卒年不详,桂州阳朔人。青少年时期居留家乡,后上京赴试,屡举不第,沦落长安十年。因作《四怨三愁五情诗》得中书舍人韦悫赏识,极力推荐,才于大中四年(公元850年)中进士,辟为天平节度使推官。咸通初年迁太常博士,后出任洋州刺史,仕至吏部郎中。约于咸通九年(公元868年)辞官南归,定居桂林。  相似文献   

2.
梁陈宫体诗之迅速发展期主要在梁普通四年(公元523年)前后至陈至德元年之前(公元583年)的近60年中,当时社会环境较为安定、诗人众多、年龄结构合理。宫体诗变质于陈后主至德元年(公元583年)前后至陈祯明三年(公元589年)的近10年之间。这时,诗体风格单一,曾有建树的诗人徐陵、沈炯、阴铿、张正见、顾野王等人已经谢世,但是,这近10年时间不能代表整个宫体诗的创作风格。  相似文献   

3.
隋末,太原留守李渊起兵反隋,于公元617年底攻下,长安,次年5月称帝。公元907年覆灭。在此期间,固原成为守卫关中、尤其是唐都长安的重要防线。因而,也就发生了唐与突厥和吐蕃等少数民族的长期交战。广德元年(公元763年),吐蕃攻陷原州,直到大中三年(公元849年)原州军民起义,才摆脱吐蕃统治。时隔31年后,于广明元年(公元880年),复为吐蕃所占,致使“丝绸之路”长安至凉州北道中断。  相似文献   

4.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此诗亦名《夜雨寄内》,是诗人怀念妻子的一首小诗.对此,不少同志认为是李商隐于850——854年之间在东川节度使柳仲郢幕府做幕僚时的作品.此时其妻王氏已死(王氏死于851年秋季,诗人在大中六年即公元852年所写的《房中曲》:“归来已不见”可  相似文献   

5.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元和十年(公元815年)、元和十五年(820年)和长庆二年(822年)三次经过商州,对商州有着深厚的感情,并写下了二十多首诗篇。  相似文献   

6.
晚唐著名诗人李商隐在宣宗大中十二年(公元858年)跌跌撞撞地走完他的坎坷人生路,给世人留下了谜一样的<锦瑟>.历来的解读或猜想.真可谓奇思妙想多多!  相似文献   

7.
初中历史教材第二册所选的节度使出行图,是敦煌莫高窟第156窟壁画《张议潮出行图》的一部分。 敦煌第156窟建成于唐懿宗咸通六年(公元865年),也就是张议潮控制敦煌的时期。敦煌在唐代经历了三个不同的时期:前期(618—781年)直接受控于中央政府。随着吐蕃势力的强大与扩张,德宗建中二年(781年),吐蕃强占了敦煌。吐蕃贵族的残酷统治,激起了当地人民多次强烈的反抗。张议潮趁此时机于宣宗大中二年(848年)率领当地军民驱逐了吐蕃统治者。唐中央政府于大中五年遣使至河西,设归义军,以张议潮为节度使。敦煌自此进入归义军,也即张议潮家族统治时期(848—907年)。  相似文献   

8.
唐代诗人沈佺期,字云卿,相州内黄(今河南省内黄县)人,高宗上元二年(公元六七五年)进士。武后时,他累迁通事舍人、考功郎、给事中。中宗复位后,他以媚附张易之,被流放欢州(今越南中部河静一带),神龙中召拜起居郎、修文馆直学士,历中书舍人、太子少詹事,卒于玄宗开元初。他在诗歌上和宋之问齐名,属宫廷诗人,多应制之作,有集十卷,《全唐诗》录三卷。他们是初唐诗坛上的重要诗人,时称“沈宋”,在总结六期以来诗律的成就、促使五七言律诗形式的成熟方面,有所贡献。大足元年(公元七○一年),沈佺期  相似文献   

9.
康太乙,名乃心,字孟谋,陕西合阳县人。明崇祯十六年(公元一六四三年)生,清康熙四十六年(公元一七○七年)卒,终年六十五岁。他是一个多方面发展的人,既是诗人,又是理学家,又是方志牒谱学家。但他当时在关中地区的名头较小,比不上同时的理学家或经学家“关中三李”,即李顒(二曲)、李柏(雪木)、李因笃(天生),所以《四库全书》未曾收入他的著作。然而,康太乙却为外界所知,特别是在  相似文献   

10.
曹操(公元155——220年)是我国东汉末年,三国初期著名的地主阶级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他生活在一个动乱的时代,他一生的事业和文学创作跟这个时代息息相关.东汉后期,外戚、宦官、世族官僚三个集团,争权夺利,互相倾轧,朝政极端腐败混乱,阶级矛盾日益激化.公元184年爆发了黄巾大起义.在镇压黄巾起义过程中,东汉王朝濒于瓦解.地方各州郡拥兵称霸,全国陷于四分五裂的局面.公元  相似文献   

11.
对高职专业课双语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索高职专业课双语教学的经验 ,我院于 2 0 0 2年 3月在 2 0 0 1级高中后三年制高职财会专业进行了专业课双语教学试点工作 ,试点所选专业课程为《基础会计》课 (AccountingFundamentals)。在概括《基础会计》课双语教学试点经验的基础上 ,作为阶段性成果 ,本文提出了高职专业课实施双语教学的基本要求 ,分析了高职专业课实施双语教学所面临的困难 ,总结了一系列由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能够保证双语教学质量的有力措施 ,最后进一步思考了与目前高职专业课双语教学实施有关的深层问题  相似文献   

12.
利用针对2008届博士毕业生的中国博士质量调查数据,对博士生学习生活支出的水平、学习生活支出的来源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从支出结构看,我国博士生的支出主要用于解决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需要,其中用于伙食的支出高达41%。东部、京津沪地区博士生的学习生活成本显著高于中部和西部博士生。家庭支付、课题助研和奖助学金是我国博士生学习生活支出的三个主要来源,且家庭支付是最主要来源。与美国的博士生相比,我国博士生的借贷比例较低,但个人负担的比例过高。2008年正式推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后,个人负担的比例有所下降,但所占比例与国际相比仍然较高。在重新倡导研究生教育的公共物品属性的国际政策背景下,在研究生教育成为国家创新基石的时代背景下,应进一步加大政府对博士生的资助力度。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实施学分制的一些基本情况、主要措施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还提出了这些问题的解决办法与措施  相似文献   

14.
政治经济学教材需重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继承、坚持与发展、创新问题,内容上要进行科学的梳理与选择,科学的原理一定要弘扬,但不是"句句是真理"式地继承与坚持.本文进一步论述了政治经济学教材可以不讲"资本总公式的矛盾",它不属于基本原理和方法,不讲它丝毫不损害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内容和理论体系,而且它本身存在一些值得斟酌的问题.论文回答了奚兆永同志提出的商榷意见.  相似文献   

15.
李商隐诗歌《井泥四十韵》,其创作年代众说纷纭。然而,联系这首诗歌所流露的思想情绪与李商隐的生平事迹,运用“诗史互证”之方法去考察,同时结合古籍版本中李商隐诗集的篇目编次情况,在诸种说法当中以“大中十二年”说较为可取。  相似文献   

16.
契丹人口碑相传的始祖奇首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奇首可汗的驻牧地,不仅有后世契丹的东楼之地,而且还包括西楼地区。西楼与东楼相加,大体上就是广义上的“松漠之间”,是谓奇首可汗故地。许多迹象表明,奇首的主要生平活动,似乎发生在东晋建元二年(344)前燕破灭宇文鲜卑至北魏登国三年(388)拓跋硅北击库莫奚这一历史期间。  相似文献   

17.
以理学自身发展的规律来划分理学的不同时期,并根据梁启超先生对“四期”的定义,可知理学启蒙期为贞观十七年(801年)到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全盛期从建炎元年(1127年)到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蜕分期当从弘治元年(1488年)为始点,以隆庆六年(1572年)为终点;衰落期处在明末,当从明神宗万历元年(1573年)开始,到明亡(1644年)截至。  相似文献   

18.
准确界定行政诉讼原告资格,是关系到国家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这一特定制度发展的水平,同时也是民主政治发展的体现.本文从行政诉讼实践中所实行的"相对人原告资格论"到"法律上利害关系人资格论"的转变,阐明了在理论上对原告资格认识的不断深入.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为近代文学研究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良好环境和诸多有利条件,譬如:政治上和思想上的宽松,使研究者获得了一次大解放,得以充分发挥其才能和积极性;极左思潮的被遏制和清算,使马克思主义得以恢复,使学术研究回到了正常轨道;国门的开放,使研究者视野大开,得以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