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毛泽东的理论创新是指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形成了既源于马克思主义又有中国特色的符合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的理论成果。毛泽东理论创新的实现得益于他突出的创新意识。毛泽东的理论创新意识主要表现为: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紧紧围绕着实践进行思考;独立思考和辩证思维;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关键在于调查研究;相信群众,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  相似文献   

2.
理论同实际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的一项根本原则,是我们党的优良学风。贯彻理论同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可以给思想政治课注入活力,是实现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任务的根本途径。 对理论同实际相结合问题,毛泽东曾经作过深刻的论述,他既反对为学理论而学理论的教条主义,又反对轻视理论只看经验的经验主义。他强调指出:理论和实际相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特点和根本要求,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态度和党性纯与不纯的重要标志,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原则。认真学习贯彻毛泽东倡导的这一根本原  相似文献   

3.
向社会学习读无字之书─—毛泽东“理论联系实际”教育观产生的背景及其意义刘晖毛泽东一生丰富的教育实践和教育论述,给我们留下了一份值得认真研究的历史遗产。毛泽东毕生倡导的既读有字之书,又读无字之书“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便是其中珍贵的一部分。追溯毛泽东半个...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主张对外开放,但又有着强烈的主体意识,放眼世界,志在中华。在学习、引进的目的上,坚持“洋为中用”。他一再强调“要向外国学习科学的原理。学了这些原理。要用来研究中国的东西”,“把学的东西中国化。”在学习的方法上。强调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以中国人民的实际需要为基础。学那些和我们情况相适合的东西,即吸取对我们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在诸多的中国革命领袖中,毛泽东是一位最具史学才能的人物,他对历史的研究与借鉴,已成为他的思想和革命实践的一部分,他成功地把历史的经验和教训,运用到中国革命和实践中去,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毛泽东从青少年时起就对历史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来在接受马列主义的同时,对古今中外历史的了解和研究更加深入,充分认识到历史对学习和掌握马列主义的重要,毛泽东曾说:“马克思列宁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他们根据实际创造出来的理论,从历史实际和革命实际中抽出来的总结论。”①实际上,毛泽东提出了这样一…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新时期党风廉政思想蕴含丰富,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既坚持了毛泽东廉政思想的核心内容,又紧密结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提出了许多新的论断,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廉政思想,为我们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到延安及其后的几十年间,大量阅读了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著作,写了批注,提出了自己的思想观点。由于毛泽东拥有丰富的实践斗争经验,又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基础,善于理论联系实际思考问题,因而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问题有自己独到、精辟的见解。毛泽东哲学批注中的哲学思想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一个组成部分,对于我们把握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涵和特点是有重要价值的。  相似文献   

8.
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是党最根本的思想建设。毛泽东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坚持把党的思想建设放在首位。而思想建设的基础就是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为探索中国自己的革命和建设道路,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结合,毛泽东要求全党特别是党的高级干部,要充分认识到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重要性,必须“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实际地而不是空洞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掌握理论武器,指导中国实践。毛泽东提倡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要在原著上下功夫,为我们树立了典范。  相似文献   

9.
弘扬和实践毛泽东同志的学习观王东晓毛泽东同志的学习观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宝贵精神财富,毛泽东同志的一生是不倦学习和求索的一生,是在改造客观世界中改造主观世界,努力把学习与改造思想相结合的一生,是理论联系现实,为解决实际问题而学习,并结合自己的革命实践,形...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第一位伟人,他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探索中国革命建设的实践中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本文作者根据对毛泽东的《实践论》、《改造我们的学习》等论著的研读心得,阐述了毛泽东关于马克思主义者创造性学习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不断提高认识水平的正确态度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琴韵小说新作《新城》以朴实自然的笔墨,描绘出一幅旧镇变新城的生动社会历史生活画卷。小说思想文化意蕴丰厚,字里行间不仅跳荡着时代的脉搏与律动,更在悲欢离聚中展示了世间的人情冷暖,也在对小镇人日常起居的描绘中出浓郁的地域文化与风土人情。这是一部传递着社会变迁,人情冷暖,风俗人情的厚重之作,是一首传递着真、善、美的朴素的又充满着泥土气息的自然之歌。  相似文献   

12.
对人生观教育的另一种解读--来自生涯辅导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们在人生观教育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但所取得的成效却不尽人意。来自生涯辅导的教学实践表明,人生观教育要真正收到实效,就必须与真实鲜活的生活情境融为一体。只有将大学生的个人发展规划与人生观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引发他们对人生的主动探索与深入思考,并通过个体与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来促进个人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其中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社会实践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方式,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民群众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主体,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一核心思想坚持、运用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凸显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发展过程中社会存在的基础地位、社会实践的核心地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的“三位一体”的根本原则和与其内在的一致性,是历史唯物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深刻理解以人为本的历史唯物主义意蕴以及坚持以人为本和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在一致性,对于我们自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现代社会高速发展产生了纷繁复杂的社会化问题,生命历程理论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研究模式,以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手段从个人、社会、历史三个方位来考察社会问题,实现了横向研究与纵向研究的结合。主观幸福感对青春期独生子女在社会化进程中具有巨大作用,两者的结合分析更是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5.
“移风易俗,莫善于乐”,衡阳民间音乐以它独有的特色,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伴随着人们的生产、生活而传承和不断发展着,并强烈而深刻地反映着人们的心声.民间音乐中所蕴含的丰富的传统文化与社会教化功能更为我们研究历史文化、社会变迁、人文思想及道德规范等提供了非常珍贵的参考资料.尤其是在推进“四化两型”社会建设中,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民间音乐艺术更是可以发挥出其独有的宣传、教化作用.  相似文献   

16.
关注生命是道家与道教的基本价值取向。一代“隐仙”张三丰道迹道论甚丰 ,其中生命观是其思想中最具影响力和社会价值的部分。主要体现在道化性命的生命生成论 ,修道成仙的生命价值观 ,性命双修的生命修持说 ,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上  相似文献   

17.
熊吕茂 《湘南学院学报》2009,30(6):26-29,34
唐君毅不仅对哲学有专门的研究,而且对历史学也有独到的见解.他关于历史学的研究不只是为知识而求知识,而与人的生活,与人在社会政治文化中一切行事上之实践以及与人的德行有着密切关系的观点,这对于如何研究历史,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掌握正确的研究方法,无疑具有积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8.
罗淑是20世纪30年代在小说创作上极有成就的女作家,她独辟崎径,注目于广阔的社会生活,饱含深情地描写了四川沱江流域农村农民生活的真实面貌,用心细细地写出了他们血与泪、丑与美、苦难与抗争,为我们留下了一个个鲜活又极具个性和地方色彩的人物形象。这在于她对人物心理、细节、语言描写技巧的娴熟运用。  相似文献   

19.
唐君毅不仅对哲学有专门的研究,而且对历史学也有独到的见解。他关于历史学的研究不只是为知识而求知识,而与人的生活,与人在社会政治文化中一切行事上之实践以及与人的德行有着密切关系的观点,这对于如何研究历史,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掌握正确的研究方法,无疑具有积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20.
鲁迅的责任感是他情感体系中的一种根本情绪。这种责任感表现在家庭、社会、教育、创作等几个方面。同时,责任感的产生也是伴随时间积累而不断萌发和深化的,求学生活的影响、越地文化的哺育、社会实践的锻炼、中外典籍的熏陶都共同作用于鲁迅责任感的产生过程。鲁迅的责任感对于他个人的生命历程、社会发展和民众思想都有重大的意义,这种责任感成就了鲁迅的伟大,也成就了伟大的时代和拯救了危机的民族,可谓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