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我孙女今年6岁,自小在美国。我在美国时,小孙女有几件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孙女会看图纸我到美国后,儿子专给我买了台电脑,还让我自己去挑选电脑桌。我选了个用起来方  相似文献   

2.
话说一艘船在海上翻了,四个中国人和一个美国人漂流到了一个孤岛上,为了活下去大家只能自力更生。中国人甲说:我会捕鱼,我要努力工作让大家有鱼吃。中国人乙说:我擅长爬树,采集椰子的事情就包在我身上了。中国人丙说:我会建草屋,我来造房子吧。中国人丁说:我没有什么本领,我就去捡树枝生火吧。此时大家都把目光集中在美国人身上,美国人说:我什么也不会干,因为我有肥胖症、高血压、脂肪肝。四个中国人听完立刻火了,但一看美国人确实胖得不行,貌似确实干不动活了,于是五个人达成协议,先由四个中国人负责干活,那个美国人就负责吃喝,等美国人把身体养好之后再做事。  相似文献   

3.
洋媳妇教子     
儿子去美国留学,毕业后定居美国,还给我找了个洋媳妇苏珊。如今,小孙子托比已经3岁了。今年夏天,儿子为我申请了探亲签证。在美国待了三个月,洋媳妇苏珊教育孩子的方法,令我这个中国婆婆大开眼界。  相似文献   

4.
我到底是谁     
我是谁?我就是我,独一无二的我。我到底是谁?很多时候我真是不明白。在美国小朋友眼里,我是个中国人,我的皮肤是黄的,我的头发是黑的,我会说汉语,我还会写几个中文字。还有我的功课好,是个书呆子。可我在爸爸妈妈的眼里倒像个美国人,我讲地道的英语,我不肯学中文,我读书不用功。他们老说我就像香蕉那样是黄皮白心,外面看看是个中国人,可骨子里却是个美国人。我到底是谁,很多时候我真是不明白。我是中国人,当然啦,我是中国人!我的爸爸妈妈是从上海来的,我生在上海,4岁时才来美国。我喜欢是个中国人,真的,中国很大,也很神秘。老师上课讲到中国…  相似文献   

5.
好友的儿子17岁,即将赴美留学,临行前向我告别。我问他:“你去美国学什么?”他十分干脆地说:“学电子计算机。”的确,美国计算机技术居世界领先,但我认为去美国不仅是学会一项具体的技能,更重要的是去领悟和感受一种美国精神和观念,于是我给他讲了我眼中的美国。你凭什么得绿卡Mr.王是我一位朋友,5年前移居去了美国。大凡去美国的人,都想早一点拿到绿卡。他也不例外。到美国三个月后,他就去移民局申请绿卡。一位比他早到美国的朋友好心提醒他:你要有耐心等,我申请都一年了,还没有批下来。他说:“不用那么久,三个月就可以了。”三个月后,他…  相似文献   

6.
韩诚 《神州学人》2014,(10):19-19
1978年我过得很踏实,我以为我的人生已经定了。考上了博士研究生,正在做论文的研究。等写完论文,拿到博士学位以后,我会在某一个美国大学当教授,找个美国老婆,生2.2个孩子(美国平均数)。虽然我的论文题目是中国的政治经济学,但作为美国人我当时不可能来中国大陆学习。  相似文献   

7.
儿子去美国留学,毕业后定居美国,还给我找了个洋儿媳妇苏珊。如今,小孙子托比已经3岁了。今年夏天,我在美国待了三个月,苏珊教育孩子的方法,令我这个中国婆婆大开眼界。  相似文献   

8.
在美国教中文我于2004年4月下旬来到了位于美国南加州尔湾的Concordia University学习了三个月。5月的一个周末,我在圣地亚哥OldTown参观了一所1865年的古老学校,在教室的黑板上看到1891年写的板书:我把我的手和我的心献给我的国家,一个民族,一种语言,一面旗帜。是啊,汉语就是我们的语言,我在美国介绍自己时都自豪  相似文献   

9.
维也纳信使     
那是在1945年的秋天,随美国的第一批占领部队,我再次来到维也纳。我提前三个月来到那里,作为德语口译官,参加一项谈判任务,将那个城市分成四个联军占领区,就像之前在柏林进行过的那样。我的德语很流利,因为我六年前才从柏林移民到美国——在美国我很快就符合条件参了军,服务我的新国家并且为穿上他的军装而自豪。  相似文献   

10.
恼人的时差     
到了美国,我需要克服的第一个困难就是时差。中国和美国的时差是9个小时,要把我的“中国钟”调成“美国时间”还真不容易。出机场时是美国时间下午5点,但在中国还是半夜。一到住处,我倒头就睡。  相似文献   

11.
1999年夏天,我获得了美国爱斯本音乐学校的全额奖学金,于是我揣着录取通知,独身一人到美国去学习古典音乐。到美国的那天,我在洛杉矶机场上碰到了一个美国的乐团,我看见乐团的一个演员穿的T恤衫印着“爱斯本音乐学校”的字样,心想,这不正是我这次要去的学校吗?我断定这人一定是个校友。  相似文献   

12.
说到留学生,本人虽说也在美国拿了学位,但我自己认为还不算个真正的"留学生"。所以得首先声明:我不是留学生,现在不是曾经也不是。如果要我留学来美国,那也许我不会来美国——原因很简单,会觉得自己吃不了这个苦,再说我  相似文献   

13.
——56周,955只,3730英里。如果要定量评价我的美国之行,这三个数字可谓是一种指标。56周是我在美国总时间,955只是我在实验台上亲自手术的小鼠数量,3730英里则是在美国的驾车里程。  相似文献   

14.
心念祖国:归来吧归来哟/浪迹天涯的游子/归来吧归来哟/别再四处飘泊……在美国的这些年,我研发了五个创新药,这五个药就像我的孩子一样,我为它们的诞生奉献了无限努力,它们也为我的职业生涯带来了无限荣光。一般来说,一类创新药全程研发的成功者找到一个高管的职务非常容易,然而我始终不能忘记祖国我的母亲;一个再高的职务,也不能留下一颗思念母亲的心。我清晰地记得,我离开祖国去美国杨伯翰大学读博是在1988年。那时,美国人见到我,总是带着质疑的语句:  相似文献   

15.
《中国孩子在海外》一书中有一个在美国读初中的孩子邵司晨,她在《我到底是谁》的自问中写道:“我到底是谁?很多时候我真是不明白。在美国小朋友眼里,我是个中国人……可在爸爸妈妈眼里倒像个美国人……”她喜欢听老师讲中国的长城,喜欢看中国的电视剧;但她不喜欢上...  相似文献   

16.
我孩子在美国上的中学没有与中国语文课相似的英语语文课程。孩子来到美国一两个月后,收到了学校发的选修下学期课程通知。我仔细阅读,发现他们学校没有英文课。没有专门学习英文的课程,这怎么成?我大吃一惊。美国的孩子怎么学英文?我立刻匆匆地跑到学校,问是不是我理解错了。  相似文献   

17.
今年6月~9月,我有机会在美国马里兰大学学习了四个月。在此期间,我对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作了一些考察。百年来,美国高等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就,使美国变成了世界上的教育大国,这对美国的科技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分析美国高等教  相似文献   

18.
在几个月前,阿富汗遭到美国的空袭。我想这件事大家都知道了,但是美国究竟用了什么样的飞机,我想同学们还不清楚吧,在这里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  相似文献   

19.
大约 10年来 ,我一直在做中国古代思想史的研究。从我开始涉足这个领域 ,我的那些中国朋友就在好奇一件事 :我 ,一个美国人 ,为什么要研究中国 ,而且是古代中国。毕竟 ,从那些他们熟悉的美国电影里 ,十几岁的美国孩子总是把时间花在赛车和玩橄榄球上——我几乎想不到哪一部好莱坞影片里 ,英雄在学习古代汉语。因此他们的这种好奇 ,部分地是这些美国电影造成的。但另外也是因为美国人学习和研究古代中国 ,似乎必须有一个和中国人不同的理由。下面 ,我将会从我的个人背景和历史原因这两个方面来谈我学习和研究中国文化的原因。学习和研究古代…  相似文献   

20.
<正>我去美国的时候是学的生物化学,我当时做实验比较努力,而且读了很多文献,在一次开小组讨论会的时候,我有个自己的想法,但我怕我的表达能力不太好,所以就没讲出来,我就把我的想法给坐我旁边的一个美国同学讲了一下,结果这个美国同学把手举起来,把我的想法讲出来了,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