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超个人心理学、东方文化看心理学的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盛波 《科教文汇》2007,(2):202-202,206
超个人心理学(transpersonal psychology)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美国兴起的一个心理学流派。超个人心理学从东方的神秘文化中汲取了营养,结合了东西方文化的优点,试图从精神这个一直被心理学家们忽视的领域认识人。具有重要的意义。超个人心理学与东方文化为心理学的整合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超个人心理学以科学的方法研究超个人的意识体验。沉思是达到超个人意识体验的途径之一。主要介绍了沉思所要求的技术手段,沉思的作用,以及沉思所引发的意识状态。沉思在日常生活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金圣华 《科教文汇》2010,(33):164-165,180
西方主流心理学在一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中,曾因过于追逐自然科学的脚步而忽视对理论心理学的研究,从而使自身陷于分裂和纷争不断的局面。20世纪80年代后期兴起的理论心理学,可以看做是西方心理学家为使心理学从分裂走向统一的有益尝试。无论理论心理学能否承担调和心理学内部冲突的重任,对理论心理学的关注和研究无疑会推动心理学向更为成熟的阶段发展。  相似文献   

4.
信息管理的交叉学科--网络心理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网络空间的基本心理学特征、网络个人心理学、网络人际关系心理学、网络群体活动心理学、网络心理学研究方法等方面对信息科学与心理学的交叉学科一网络心理学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目的是借此吸引更多的信息管理学者对该领域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张百灵 《科教文汇》2012,(12):165-166
虽然在西方心理学发展的主流历史中,文化及其心理学意义受到了排斥和否定,但在西方心理学作为整体的发展背景中,文化及其理论意义又以各种非主流的形式得到强调。特别是在当代心理学背景中,多种形式的心理学研究中都兴起了以文化为主题的潮流,从而彰显了文化对于心理学而言所隐含的意义。而文化心理学所研究的问题不仅是科学心理学不问的,其视野所见,也是科学心理学看不到的;换句话说,它并不是为了反对科学心理学而诞生,而根本就站在另一种知识的位置。  相似文献   

6.
文化心理学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心理学思潮,文化对心理学研究的重要性也逐步彰显,但文化与文化心理学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呢?研究文化的心理学就是文化心理学吗?如果不是,那文化心理学中的文化又是怎样一种性质?文化心理学独特的文化观给它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带来哪些创新之处呢?文化心理学的新出路又在哪里呢?就这些问题做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7.
张志超 《内江科技》2009,30(3):50-50
认知心理学社会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由个人构建的,个体一出生便开始积极地从自身经验申建构个人意义,即建立他自己对世界的理解,英语词汇中丰富的转义词的形成与个人意义的构建有密切的联系。因此,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其社会构建主义模式对英语词汇转义的构建具有强大的诠释力。  相似文献   

8.
科学心理学是元科学的重要组成.长期以来,科学心理学一直聚焦于科学家的创造性人格及创造性思维研究,研究主题的僵化限制了科学心理学的理论生命力与学科生命力.20世纪90年代以来,科学社会心理学(SPS)的兴起成为科学创造性研究的必要补充,代表了一种全新的研究取向.科学社会心理学区别于以往的科学心理学之处,在于它要对混合着的外显社会要素进行心理学分析,由此可以呈现出一些科学创造性研究无法揭示的新的向度.  相似文献   

9.
文化心理学发展历史及其三种研究取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心理学目前已经成为心理学研究中的一个热门课题。本文简要回顾了文化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当代文化心理学的三种主要研究取向:符号理论、活动理论以及个人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10.
丁凡华 《知识窗》2014,(6):61-61
人本主义心理学以新的观念进入教学领域,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在具体教学实践中,要考虑文化和国家之间的差别,考虑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产生背景和理论渊源、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将其运用到语文教学中,并注意到可能产生的弊端、本文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产生背景和理论渊源出发.探讨人本主义心理学对我国语文教学产生的影响和可能出现的弊端.  相似文献   

11.
积极心理学兴起于美国,主要研究积极的情绪和体验、积极的个性特征和情绪对生理健康的影响等,它关注人的长处,以促进个人更好地发展。本文首先对积极心理学进行了简要概述,然后分析了当今特校教师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出发,阐述其对特校教师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与行为改变规律的科学,是心理科学的一个重要应用分支,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是其研究的主要对象。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与教育长期结合的产物,当其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在20世纪初诞生后,曾给当时教育研究走向科学化以强有力的推动。近一二十年来教育心理学研究在学习与认知,动机、情绪与信念,教学与学科学习,学习的个体差异等主题上有了较大进展。研究发展趋势表现在:一般认知过程的研究转变为课堂里具体学科学习中的认知研究;教学心理研究受到重视;研究视角多元化;开始从对个体的关注转到对社会文化情境中个体的关注;计算机与网络等技术因素对学习的影响成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最后,作者从发挥教育心理学作为沟通心理学与教育桥梁的功能出发,对我国教育心理学发展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3.
龙兰 《科教文汇》2013,(24):177-177,180
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世界范围内的医学思想发生了巨大变化,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提出,使护理工作的内容不再是单纯的疾病护理,而是以病人为中心或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整体护理。临床心理护理作为整体护理的核心内容,以个性化护理、程序化护理、文化护理或宗教护理等形式,在充分的护患沟通中得以体现。护理学科的迅速发展和护理实践的不断变革,随着心理学和护理学的发展,使作为护理学重要组成部分的护理心理学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龙兰 《科教文汇》2013,(8):177+180
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世界范围内的医学思想发生了巨大变化,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提出,使护理工作的内容不再是单纯的疾病护理,而是以病人为中心或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整体护理。临床心理护理作为整体护理的核心内容,以个性化护理、程序化护理、文化护理或宗教护理等形式,在充分的护患沟通中得以体现。护理学科的迅速发展和护理实践的不断变革,随着心理学和护理学的发展,使作为护理学重要组成部分的护理心理学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后现代主义心理学作为一个新的思潮,其核心特征在于消解、批判和破坏,它是在后现代文化的影响下产生的,深受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它在心理学学科性质上有其独特的见解,猛烈抨击自然科学主义心理学;在心理学研究方法上,注重方法的多元化,推崇质的研究方法;总之后现代主义心理学还不成熟和完善,需进一步加强理论建设、注重实用和加强本土化建设。  相似文献   

16.
德国心理学家冯特(W.WUNDT)在德国创建了第一个心理学研究室,自此心理学从哲学体系中分离出来,独立成为一门学科。本文通过组成哲学的五个方面,即逻辑、认识论、形而上学、价值论和宗教哲学来说明心理学对哲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张涛  李尚学 《科教文汇》2009,(27):283-284
攻击行为与一般行为的本质区别不是它们的行为方式和特征,而是攻击行为所体现的文化含义,因此可以从文化心理学的角度去解释、预测和控制攻击行为。  相似文献   

18.
健康心理学是最近二、三十年发展起来的一门心理学分支学科,它致力于从心理学的角度去了解人类健康和疾病的原因和规律.它对健康的理解突破了主流心理学的分析框架,提出了一种更具整合性的健康理念,拓展了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和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19.
在园林设计中,行为心理学的应用已经备受人们的关注。园林设计是不能离开人的思维的,所以探讨在园林设计中人类的行为心理是必不可少的。同时设计心理学作为设计师的必修课,是基于心理学而成立的,其主要是将人们的心理状态,特别是人们的需求心理,根据意识形态作用于设计之中。设计心理学不但会研究在设计创造过程人们的心理状态,而且还会探讨个人以及社会对设计的心理反应,并将其反过来融入设计中,以使得设计可以满足以及反映出人们的心理状态。所以对人们的行为心理进行研究是园林设计做到最好的前提。本文主要说明了在园林设计的实际应用方面行为心理学的应用,以及在园林设计中行为心理学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20.
高校学生工作是高校发展与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我国心理学在认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组织管理心理学等领域中,基础与应用研究都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如何有效利用这些心理学成果,更好地完成高校的各项任务,是高校管理工作者十分重视的问题之一.从高校的实践出发,对心理学理论在高校教师管理和学生教育中的应用提出一些初步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