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倪闽景 《上海教育》2013,(28):26-27
慕课作为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越来越得到教育界的重视,有人甚至认为是“印刷术发明以来教育最大的革新”,就目前而言,三大慕课平台(Udacity,Coursera,edX)基本上是高校的共享课程,虽然侧重点不同,但基本上体现了三个特点:高水平、高互动和高开放,这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有人乐观,有人悲观,有人观望,有人行动。我认为由于慕课形态出现时间并不长,基础教育阶段的推进尚需要审慎地观察和研究。  相似文献   

2.
徐倩 《上海教育》2013,(28):24-25
2013年8月与9月,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慕课研究中心分别联合国内优质高中与初中、小学各20余所,正式成立“C20慕课联盟(高中、初中与小学)”。联盟集中全国优质课程资源,打造中国基础教育阶段的慕课平台,希望借助慕课,真正实现我国基础教育的新变革。  相似文献   

3.
“翻转课堂”与慕课的有机结合,正形成一场自班级授课制度创建以来基础教育领域的最大革命。在中国,由于中小学的课程主要是以教学目标或课程标准为基础的,并且我国基础教育的慕课在一开始就与“翻转课堂”的理念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以微视频为载体的慕课加“翻转课堂”先学后教模式。  相似文献   

4.
慕课作为一种新兴课程模式,体现了技术与文化的融合,并围绕数字化学习创造新能量。其利主要在于有助于开阔学生国际视野,增加教育选择机会,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化,提高教育资源利用率;其弊主要在于若缺少正确引导,任其无序发展,会给我国基础教育带来冲击,造成教育分化和资源流失。对于我国基础教育慕课应用问题,应积极应对、加强引导、审慎推进。加快教师角色转变,完善经费投入与使用机制,提升我国基础教育在世界上的竞争力。我国基础教育的国际化,需要充分吸收慕课的先进理念,并结合我国国情,开辟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慕课本土化发展道路,抓好基础教育改革,处理好慕课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慕课是指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简称“MOOCs”)。 2012年被《纽约时报》定义为“慕课元年”,“在线大学”(Udacity)、“课程时代”(Coursera)、“在线教育平台“(edX)三大慕课平台相继而生。2013年,慕课在中国高校升温.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内高校迅速成为慕课的拥趸。  相似文献   

6.
“慕课”浪潮推动精品课程转型升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着为学生学习服务的建设理念的国外“慕课”和市场化的运营机制正冲击着国内高校课程建设.与国外“慕课”相比,我国数量众多的免费开放的精品课程少人问津,利用率极低.高校应探寻精品课程旁落的原因,借鉴国外“慕课”成功的经验,树立为学生提供持续性教学服务的课程建设理念,创建“学校推动,市场主导”的课程建设模式,尝试认证课程成绩的运营推广方式,从而盘活巨大的精品课程资源,将其用于支持本校的日常教学和校际资源共享,把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为中国式“慕课”.  相似文献   

7.
2012年被《纽约时报》称为“慕课元年”,2013年被称为中国的“慕课元年”。的确,慕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已风靡全球,而且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从高等教育涌向基础教育。面对来势汹汹的慕课思潮,慕课在基础教育中的实施路径有哪些等众多问题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近一段时间,“慕课”成为教育领域的一大“热词”。“慕课”,由英文MOOCs(“大规模公开在线课程”)音译得名。哈佛、耶鲁等世界名校的公开课,就是一种慕课。在慕课模式下,课程、课堂教学、学生学习进程、学生的学习体验、师生互动过程等被系统地通过网络在线实现。有人认为,慕课将带来真正的教育革命;也有人认为,慕课就像曾经被寄予厚望的收音机、电视、电脑一样,虽然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教育,但都不会像当初想像的那样彻底和到位,不应期待过高。  相似文献   

9.
慕课(MOOC)是一种面向社会大众的在线开放课程模式,具有开放性、大规模、互动性等特点,它既对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带来诸多的挑战,又对大学英语课程改革起到助推的作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应积极探索与慕课的有机融合,构建“传统课堂+慕课”的教学模式,建设大学英语在线开放课程群,优化课程资源,打造精品慕课,为学生提供新型的学习途径。  相似文献   

10.
全国性的“高校在线开放课程联盟联席会”成立于首届中国慕课大会,在中国慕课十年发展过程中,全国各地与各高校的在线开放课程联盟组织为慕课与在线教育教学发挥了积极的推动发展作用。本文回顾中国慕课发展历程,展望未来发展趋势,并指出了智能在线教育等未来高等教育新形态。  相似文献   

11.
为充分借助数字化手段推动我国基础教育公平,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华东师范大学慕课中心将于2014年9月至2014年12月,组织开展第二届全国中小学"翻转课堂"系列微视频大奖赛。本次大会由华东师范大学慕课中心与C20慕课联盟(地市教育局)、C20慕课联盟(高中)、C20慕课联盟(初中)与C20慕课联盟(小学)共同组织。联盟坚持党和国家教育方针,顺应数字化时代要求,借助大学的学术优势,联合全国知名地市教育局和中小学,开发高质量在线课程,推动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一、基础教育阶段的慕课现状 “慕课”是英文MOOCs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的中文音译.目前,慕课已成为教育界和全社会关注与研究的热点话题之一.这种2008年起源于加拿大、2011年流行于美国、2012年进入我国并于2013年得到迅速发展的教学形式,像一场革命风暴,立刻引起了国内学者和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为抢占教育先机、紧跟国际教育潮流,慕课已出现在中国部分高校及远程教育教学中,目前正在向基础教育领域渗透.如,山东省昌乐一中宣称是省内第一个“慕课学校”,从2013年秋季新学期开始在初一和高一年级各两个班级进行慕课实验.  相似文献   

13.
在深入研究慕课课程产生及其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以《机械工程控制基础》慕课课程建设为典型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和实际应用调研相结合,研究了慕课课程质量评价体系,提出了促进慕课课程提升慕课课程质量的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随着信息技术、网络媒体以及开放教育资源运动的蓬勃发展,“微”教学模式逐渐在全球范围内兴起。许多教师开始尝试使用“微课程”来辅助教学,更有一些教师将微课程资源投放到个人或他人开发的慕课平台上,以实现“翻转课堂”,即学生们先通过慕课平台上的微课程资源进行预先学习,再回到课堂上解决自学过程中的疑惑,并分享自学的知识与经验,真正地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自学能力。慕课平台上的课程资源也可供更多的网友学习和使用,真正实现了世界范围内的知识共享。  相似文献   

15.
"慕课"作为一种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已在教育领域掀起大规模的教学风暴。它的兴起给我国基础教育带来巨大影响。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们应该以辩证的眼光审视慕课,以开放的心态迎接慕课,以改革的勇气创新慕课,以协同的精神推进慕课,从而实现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均衡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16.
<正>一、慕课”的先天优势(一)慕课“慕课”是“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的英文缩写“MOOC”的音译。“‘慕课’标榜‘知识将进入永远‘在线’时代’,任何人通过移动网络和直播互动,均可在全球任意角落学习到以往只能在‘象牙塔’中享受的各种优质课程”。“慕课”的兴起,推动了网络时代高等教育手段的变革。基于“慕课”平台开设创新教育课程,构筑创新创业教  相似文献   

17.
《考试周刊》2016,(88):149-150
近年来,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微课和慕课作为在线开放课程的模式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蔓延。本文通过研究微课和慕课的特点,以及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中的发展现况,审视微课、慕课和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前景,探索基础教育教学网络化的可行之路,以期通过建设优质微课和慕课课程推进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慕课”,丰富了教育的内涵,延展了教育的领域,为基础教育注人了正能量,将给基础教育带来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慕课风暴席卷全球,如地震海啸般从高等教育狂飙到基础教育。慕课对我国基础教育的冲击,引发了各种讨论,有支持的,有反对的,也有观望的,甚至诟病的。慕课能否助推素质教育、教育均衡、教育公平?慕课能否深化课程改革?慕课能否翻转中学课堂?慕课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质量和学习能力,实现个性化教学?慕课是否颠覆了现有的教育教学方式?慕课是帮助了学生学习还是加重了课业负担?……慕课风靡,势不可挡。慕课这一发展中的新生事物,我们不能期望它解决基础教育的所有问题,而应以平常心看待,理性应对。慕课来袭,你准备好了吗?  相似文献   

20.
董颖 《科教导刊》2023,(1):100-103
以互联网、人工智能、计算机等为依托的慕课,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为高校通识类课程改革提供了新方向。文章以“艺术概论”课程为例,探索基于MOOC的大学通识课程的建构,分别从课程建构基础、课程建构规定性及课程建构实践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以期为慕课与大学通识类课程相结合的课程建构实践提供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