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邓晓冬 《教师》2010,(31):64-65
孔子《学记》道:“亲其师,信其道。”是说一个人只有在亲近尊敬自己的师长时.才会相信、学习师长所传授的知识和道理.那么.班主任应如何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呢?我总结了如下经验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2.
臧莺  陈骁 《上海教育》2009,(19):6-7
古语云,“亲其师而信其道”。一个“道”字,既可以作为学习的单纯内容释义,也可以把它看成是人生、世界的大道理。看了上海市教卫党委书记孪宣海写的《大楼大师与大爱》的文章后,上海电视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百家讲坛》栏目“新说水浒”系列主讲人之一鲍鹏山深表认同。他认为,正是由于“亲”师而“信”道,师爱才必须是教师内心的境界:爱生、爱学科、爱社会,乃至爱全人类的未来。当这种高度存之于教育者的内心,师爱才会被发扬,才会被传送到学生心中,进而将“爱”从教育手段变为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3.
范瑛 《教育教学论坛》2012,(Z4):253-254
在教学中,要想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就要付出爱,爱生如子,只要付出爱,一定会有收获。  相似文献   

4.
为了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就必须从爱学生开始。  相似文献   

5.
亲其师 信其道——浅谈师生关系的和谐相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子说过:“亲其师,方可信其道。”只有建立了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才能取信于学生,享有较高的威信,使学生乐于接受老师的教诲。“人之相交,贵在交心”。教师真诚待人,必将换回学生的诚心!学生因为亲其师,所以信其道,也因而能帮助他的人生。  相似文献   

6.
孔子<学记>道:"亲其师,信其道."是说一个人只有在亲近尊敬自己的师长时,才会相信、学习师长所传授的知识和道理.那么,班主任应如何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呢?  相似文献   

7.
数学教学中的情感因素对事业和儿童的热爱是数学教师情感教学的源泉。1.对数学课程的热爱和献身精神一个好的数学教师一定对其任教的课程──数学十分喜爱,并对之有远大的抱负。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2.对学生要充满爱心要学生亲其师,教师必先爱其生。热爱学生...  相似文献   

8.
“亲其师,信其道”出自我国古代教育文献《礼记》。它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倡导和终生实践着的一条教育教学规律。据史书记载:伯牛生病,孔子亲往探视;颜渊病亡,孔子痛哭不休;虽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但孔子能一一说出每个学生的性格、爱好、特长和才能。正是因为孔子热爱自己的学生,以他严谨的治学态度、渊博的知识学问、良好的教学方法赢得了学生的无限热爱和敬仰。学生蜂拥而至,纷纷跟着他学习知识、研究学问,从而开创了中国教育史上光辉的新纪元。 “亲其师,信其道”即敬重老师,亲近老师,乐于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亲其师,信其道”是一条教育教学规律,它揭示了教师和学生之间、教与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又云:“亲其师,信其道。”确实,师者可以解一些惑,求学者也可“亲其师”。但是,师之道,就完全值得信奉吗?师之道也有不值得信奉之处,甚至还有荒谬之处。之所以如此,主要是由于师之见识有限、探究有限所致;或者因为追赶不上时代步伐而落后所致;或者因为阶级性及其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局限性所致。既然师之道可能出现错误,那为什么还要求求学者完全信其道呢?为什么还要让求学者养成一种惟师、惟权威的心态呢?其实,这是人们多年来留下的一个错误认识:片面认为师之道即为正道,师之说即为正说,师之行为即为正当行为…  相似文献   

10.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在教育实践中,如何做到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达到"不教而教"呢?爱成为维系师生关系的纽带。著名教育家吕型伟说过:"教育需要爱,也要培养爱。没有  相似文献   

11.
热爱学生,是教师对学生一种爱的释放,学生受到爱的感染而变得“亲其师,信其道”,最终“学其理”,这是学生对教师释放爱的一种反馈,因而教育者育人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对学生尽可能多地释放爱。  相似文献   

12.
李娜 《辅导员》2014,(20):54-54
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确知识不是冷冰冰的符号,教育是一个因为喜欢而接受知识的过程,“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只有胸怀大爱,才能呵护成长。  相似文献   

13.
“亲其师”方能“信其道。”教师以深于父母的感情,无私地向学生播洒爱的甘露:以胜于妈妈胸怀般的温暖融化儿童心里的冰块,从而架起通往儿童心灵的彩桥。师生心心相印、亲密无间,教师方能传其“道”。  相似文献   

14.
浅谈师爱     
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只有多给学生一些“爱”,才能用“爱”激发“爱”。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爱”学生要掌握好温和与严厉的尺度,还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和心理特征。作为一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就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爱。  相似文献   

15.
俗话说“育人先知人,知人先知心”。爱是一把钥匙,能开启人的心灵之门。教师只确‘充分了解学生心灵深处的奥妙,真正地爱学生,才能有效地教育学生;学生只有理解老师的爱,“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的教育才能真正地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6.
这样爱学生     
有人说: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师爱是世界上最神圣的爱。冈为爱自己的孩子是天性.爱别人的孩子是崇高。“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如果你讨厌你的学生.那你的教育还没开始.实质上就已经结束了.  相似文献   

17.
教师对学生有了爱,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爱,学生才会产生对教师的亲近感,乐于接近教师,倾心于教师,愿意接受教师的教育。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可见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多么的重要。  相似文献   

18.
爱的事业     
这里发表的两篇文章,都是老师写的。如果我们的老师像父母,充满教育的爱,孩子就会“亲其师”而“信其道”而“学其理”。如果我们的父母像老师,知爱又知教,孩子的身心就会健康发展。——编者  相似文献   

19.
古人云:“亲其师则信其道”.思想纯洁、感情真挚的中学生,对教师有一种天生的依恋,“像花草树木趋向阳光那样趋向教师”.他们非常渴望得到教师的爱与关怀、尊重与理解.  相似文献   

20.
用“爱”点亮教育的“明灯”。夏丏尊先生在翻译《爱的教育》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笔者觉得这是对教育最真谛的表述,因为充满爱的教育才能塑造拥有爱的学生,才可能做到“亲其师而信其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