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推进高职院校深化发展的进程中,"地校合作"办学逐渐成为继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之后高职院校创新发展的研究热点。本文以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分析了"地校合作"办学产学研协同的意义。沿着地方政府与高职院校联合搭建产教服务平台、教学实践平台、师资共享平台,共同推进高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方向,探索了"地校合作"办学产学研协同实践的路径,以期为同类型相关院校解决高职教育产教深度融合协同发展的问题提供案例参考与模式借鉴。  相似文献   

2.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面向区域经济的需求,培养服务于生产、建设、管理一线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重任。高等职业教育也是伴随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具有一定的地方特色。常州高职教育园区高技能人才培养资源共享工程的建设,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和地方特点的发展新模式,即“常州模式”。而“共享机制”正是“常州模式”的核心所在,通过阐述此共享机制,从而为其他地区高职教育园区的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高职教育园区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过程中,合作与竞争的参与者通过不同的合作竞争关系实现产学研协同创新目标主要与以下要素密切相关:创新贡献度、关系亲密度与创新愿景等。根据协同创新参与者之间不同的合作竞争关系,多元竞合模式主要分为合作模式、竞争模式与交叉模式等。高职教育园区应在理念创新、组织创新、制度创新、模式创新、机制创新等方面继续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工作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4.
高职产学研协同育人是实现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深入挖掘高职产学研协同育人的内涵及意义基础上,可以总结归纳我国高职产学研协同育人的四个历史发展阶段及其特点,进而探索高职产学研协同育人路径,组建产学研共同体,实现从优势互补到深度融合的发展态势,助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  相似文献   

5.
深度构建高等职业教育与行业企业合作机制是实现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基本前提。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继提出"三三模式"之后,再次探索学院与地方产业园"院园融合"的新型育人模式。围绕高技能人才培养需要,政校企共建数字科技园,建设集人力资源开发与服务、科技合作与服务、产业集聚与培育三位一体的产学研合作教育基地。本文从机制和策略等方面对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的"院园融合"育人模式进行探究,为我国高职院校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创新提供新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高职教育园区集群化办学模式具有联结经济效应的基本特征。高职教育园区的联结经济优势产生于具有高度相互依赖性的数个办学主体之间的互动活动中。高职教育园区的联结经济主要受院校数量、院校的办学能力、院校间的相似程度、院校间的互信合作关系、院校间的协同共享能力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7.
高职院校开展基于多元协同路径的创新创业教育探索,能够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之间的彼此融合,不断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适应性,推进高职院校实现高质量发展。基于此,具体分析多元协同路径与高职创新创业教育之间的契合点以及衔接价值,结合当前校企合作情况,教育内容情况,教育理念情况,找出当前高职创新创业教育中面临的发展困境,并针对性地提出要构建产学研一体的协同育人机制,建设高素质创新创业教学师资队伍,搭建基于校企合作的创新创业教学平台。通过内部运行机制,外部支持机制,以及实践育人平台的共同搭建,进一步保障高职创新创业教育能够实现多元协同育人,更好地培育出具有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技能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8.
教育部提出的新工科建设中,其人才培养的目的之一是培育具有工程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需要加大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的支持力度。本文针对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产学研协同育人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初步探索,探讨了当前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的发展现状,并分析了产学研联合育人过程中面临的瓶颈,着重给出了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的升级思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关于高职教育园区范围经济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教育园区集群化办学模式具有范围经济的基本特征。高职教育园区的范围经济来源于分工与合作办学引致的教育资源的范围扩大。高职教育园区的范围经济主要受院校数量与类型、院校的办学能力、院校的学科专业覆盖面、院校间的相似程度、院校间的协同关系、院校间的共享能力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我国中高职教育衔接的现实问题出发,秉持校际协同创新的理念,利用云服务技术跨时空跨区域快速共享教育信息资源的巨大优势,共建共享云教育平台,开展云教育在中高职衔接方面的应用,促进中高职教育实现无缝衔接,形成中高职教育衔接在云教育平台下的合作育人、合作教学、共同发展的校际协同创新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1.
产学研协同育人是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是高校培养创新、创业和创造型新工科人才的重要方式。当下产学研协同育人存在教育理念落后、课程设置不科学、各方主体合作交流程度不高等问题。新工科建设背景下,产学研协同育人需要高校、企业和科研机构创新教育理念,强化主体行动力;完善协同机制,提高育人水平;优化课程体系,打造资源共享平台;深化合作交流,营造协同育人氛围。  相似文献   

12.
高职院校推进“大思政课”协同育人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是提高思政教育工作水平的重要途径,是促进高职学生全面发展的应然之举。当前,高职院校“大思政课”协同育人主要存在着协同育人的理念共识暂未普遍形成、协同育人的各方主体未能广泛调动、协同育人的丰富资源尚未有效整合、协同育人的评价体系还未全面建立等现实问题,可以通过树立有机互融协同理念、打造多元互动协同队伍、搭建共建共享协同平台、完善互促互评评价机制等策略推进高职院校“大思政课”建设,从而更好提升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水平和整体育人成效。  相似文献   

13.
高职教育政校企协同合作的困境与突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教育的公益性、跨界性和主体多元性,要求高职教育必须走政府、学校、企业联动协作的发展之路。但我国高职教育在政校企协同合作中,主体联动缺乏内在动力,校企合作教育缺乏刚性制度,人才协同培养缺乏平台支持。产学研联盟具有政校企协同特性,依托产学研联盟的平台优势,可以建立专业链与产业链对接机制,形成稳定的校企合作教育模式,拓展高职教育的服务域和发展域。  相似文献   

14.
在新时代、新经济背景下,地方高校要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需要开门办学,打造开放融合的教育新生态.自2015年起,北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探索实施了"三位一体、四方联动"校政企协同育人模式,深入开展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发展、合作就业,促进地方高校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全要素、全方位融...  相似文献   

15.
产学研结合是高职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而目前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教育中存在诸多问题,因此,针对存在的问题,对目前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教育进行了研究,充分挖掘地方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的内涵,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必须树立起新的教育理念,寻找出相应的对策,来推进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生产育人"的建构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产育人"是高职院校与生产单位利用各自优势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一种新理念、新模式,是高职教育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高职教育只有构建校企一体化平台,形成资源共享、互利双赢的生产育人机制,才能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7.
《大连大学学报》2018,(2):136-140
以产学研协同培养"外语+"人才的模式是一条特色鲜明、有无限可能的人才培养战略,本文以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日语专业为例,从战略协同、知识协同、组织协同三个方面对产学研协同培养"外语+"人才进行了理论应用和实践探索。通过对此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力求为"外语+"产学研合作提供决策参考和实施模型,从而推动地方产学研合作教育进入合作开发、共建实体阶段。  相似文献   

18.
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当前校企合作存在深广度不足、可持续性不强等问题,校企协同育人、资源共建共享是构建校企深度合作长效机制的必由之路。以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以通信学院为例,校企共建"江苏省通信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实训基地"、"信雅达企业培训园"等4个各具特色的基于利益捆绑的校企"资源协同体"案例,提出了联合培养实用性人才的长效合作新模式,并从学院和企业两个方面分析了通过资源植入、资源互换,校企协同育人所产生的效益,探索了基于利益捆绑的深度校企合作平台和长效机制建设,对校企协同育人的发展前景作了一定的展望。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互联网+"等国家战略背景下,在全媒体走进高校、走入课堂、深入大学生活的今天,高职教育的职业性、社会性和重要性日益凸显。优化高职院校与政府协同育人机制,创新高职院校与中职院校、行业企业合作育人模式,完善政行企校共建共管共享共赢运行长效机制,全面构建育人共同体,既是认识论的问题,也是新时代推进高职教育现代化进程的方法论和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20.
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育人是指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合作培养学生,以高校和科研院所为技术供给方,结合企业技术需求,三者为相同的目标而进行合作,结合社会、企业的需求实现高职院校学生高质量培养和发展。构建产学研合作育人体系的评价指标体系对于评估、提升产学研合作育人质量具有积极作用。为此,本文从产(企业)、学(高校)、研(科研)三个方面着手,构建了紧紧围绕产学研的发展与成果进行评价的双重评价指标体系,能在有效评估产学研合作育人效果的基础上帮助高职院校找出其产学研发展的短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