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女儿吃中药     
女儿君君最怕吃药,可小时偏偏老爱生病。记得女儿第一次吃中药是在3岁半。那天,当我把一小碗中药端到茶几上,苦涩的气味飘到女儿嘴边时,她吓得躲了起来。我把女儿抱出来,鼓励她说:“君君,别怕,喝下去你的病就会好的。”“不喝,不喝,苦死了。”女儿坚决不喝。妻子在一旁帮腔:“好喝,快喝吧,你已发烧咳嗽一星期了,再不喝会更严重的。”说着,妻子把药碗端起,送到女儿嘴边。女儿用手一推:“我不喝,我不喝。”她边说边挣扎着要逃跑。  相似文献   

2.
我对女儿说:“今天我要带你到一个霓虹灯洗澡的地方去玩。”“霓虹灯洗澡的地方?”女儿睁大眼睛,看着我,“那是什么地方?我怎么没听说过?”“没听说过不等于不存在嘛,”我卖着关子,逗引着她,“那可是大上海最最美丽的地方吆!不过现在暂时保密,反正到时你也就知道了……”  相似文献   

3.
不再厌食啦     
女儿黄耶子聪颖漂亮,能说会道,就是不好好吃饭。每到开饭时,她就开始跟你“拉锯”——叫一遍应一声,可就是磨蹭着不过来。我们夫妻俩轮番哄劝,她总算坐到饭桌边来了。我们一边把好吃的菜往她的碗里夹,一边还要解说:“多吃鱼会变聪明。”“蔬菜里对人体有好处的成分特多,多吃绝对没错!”等我们都吃完了,她那半碗饭还剩小半碗。她开始耍赖,碗一推说:“给我保管着,我下午再吃。”然后又笑又唱地去玩了。气得人没辙!有时真想掰开她的嘴往里塞。连哄带劝不奏效,只得改用“忆苦思甜法”。我们对她说:“像你这么大时,我们两个月也难吃上一次肉,肉那个香啊!”一边说还一边做出无限向往、回味悠长的样子。女儿就问:“咋不让爷爷买?”“你爷爷没钱!”女儿就说:“挣  相似文献   

4.
女儿懂事了,我恨不得每时每刻都能看到她的笑脸。我给她买吃的,买玩的、用的,就希望能“买”到她的一张笑脸。但女儿总是不高兴的时候多。为此,我异常烦恼。办公室的一位大姐听了,对我说:“你要给女儿买礼物啊!”我说:“买了啊。星期天,我带她去一买就是一大堆。她可高  相似文献   

5.
女儿在幼儿园上大班,是园内舞蹈组的成员。有天晚上,她突然神神秘秘地跑过来:“妈妈,妈妈,我想和你说会儿悄悄话。”接着就趴在我耳边小声地说了起来。原来,上个星期她由于生病请了一天假,老师就不让她参加新舞蹈的排练了,连解释的机会也不给。女儿觉得特别委屈,特别是有的小朋友连续请几天假也可以继续跳舞。听女儿这么一说我想起来,上个星期女儿病了,喊肚子痛,老跑厕所。我以为是吃了凉东西拉肚子,就给了她几片止泻药吃。过了几天,却越来越厉害了。那天早上我爱人要带她去看病,女儿说:“我不去,老师说过今天不能请假,要排新舞蹈,谁要请假…  相似文献   

6.
隆冬季节,寒风凛冽。星期日上午,我去接学舞蹈的女儿回家。女儿换好衣服,坐在自行车横梁上,掏出一个泡泡糖吃起来。骑上车走出不远,低头一看,女儿手里还捏着那个泡泡糖纸,我就说:“天多冷,快把糖纸扔了!”女儿却说:“俺不,我要找一个垃圾箱再扔。”可是不巧。走了很长一段路还不见垃圾箱。女儿手里还小心翼翼地捏着那片纸,小手冻得通红。这时我真想呵斥她几句,让她把那张可恶的纸扔了,但我最终没有那样做。我忽  相似文献   

7.
朋友说我挺会与人沟通的,想请我去跟他的女儿谈一谈。“也不知怎么搞的,本来父女之间应该是很好说话的,但我和她,就是不能说到一块去,我该说的都说了,可是她心里是怎么想的,我一点也不知道。女儿上次回来,居然说要是能找个心理医生聊聊就好了,可是我们这个小乡村里,哪有这样的医生呢?”他于是提出找我,他妻子也点头同意了。他的女儿在读高中,平时在学校住读,只有星期六才在家里呆一晚上。星期六吃罢晚饭,我就骑着车子往他家里去。朋友把我让进他的书房,给我泡过一杯茶,就对他的女儿说:“陈伯伯想跟你谈一谈。”待她进来,我立刻就说:“我只是…  相似文献   

8.
有一天女儿放晚学回家后,匆匆拿了半包饼干就和小伙伴们跳皮筋去了。吃晚饭时,我发现她依然挺能吃,心里纳闷,她平常不是这样子的。我问她:“你刚才不是吃了饼干吗?怎么还吃这么多?”她说:“爸爸,那些饼干我只吃了两块。”“哦,那半包饼干都哪儿去了?”她说:“我刚吃了两块,就轮到我跳皮筋了。我把饼干放在一块干净的石头上,  相似文献   

9.
分享也快乐     
女儿茗茗还不到两岁,喜欢模仿,性格开朗活泼,无论亲戚还是朋友都很喜欢她,什么事也都顺着她,爷爷奶奶更是溺爱有加。女儿从小就喜欢说“这个东西是我的”,除了我这个妈妈,谁都不能碰她的东西。  相似文献   

10.
是谁不好     
女儿蹒跚学步时跌倒了,我就“砰砰砰”使劲用脚跺地说:“都是地不好,让我们的小宝宝摔倒了。”女儿撞到桌子上,磕痛了,我就“啪啪啪”使劲用手打桌角,说:“都是桌子不好,把我们的小宝宝碰痛了。”此后,女儿一受委屈,就眼泪汪汪地瞧着我,等我找出“替罪羊”来哄她。一晃眼,女儿已读幼儿园中班了,渐渐懂事了,她也知道,跌倒了怪地不平,实在太可笑。不过,她做错任何事,都能找到解脱的理由来。她会说:“妈妈,今天我摔了一跤,是外公不好,他没有搀住我的手。”“妈妈,今天我没拿到五角星,是老师不好,我帮小朋友收拾玩具,老师没看见。”“妈妈,今天我去绘画班迟到了,是爸爸不好,他没及时叫醒  相似文献   

11.
女儿小的时候不爱吃的东西,大人总是想办法讲些有趣的言语引起她的兴趣,例如要她吃鱼籽就说“这是鱼BB”。一天,妈妈买回来小番茄,她不想吃,我就说:“快来吃番茄  相似文献   

12.
女儿阳阳进了幼儿园后,好像一下子长大了,比以前懂事了。我喊:“阳阳,吃饭啦!”她听到后,急忙跑到脸盆前,大声对我说:“妈妈,老师说吃饭前要洗手。”当看到别的孩子吃东西时,她对我说:“妈妈,老师说好孩子不能要别人的东西。”……这些道理我曾苦口婆心地不知给她讲了多少遍,可她做起来总是不那么情愿,有时甚至跟我对着干。没想  相似文献   

13.
3岁的女儿欣欣爱吃虾。 一次晚饭时,欣欣见端上来的又是香味扑鼻的清蒸虾,便津津有味地剥起来。她一边吃着虾肉,一边把虾头放到爸爸的碗里,还自言自语道:“爸爸爱吃虾头,爸爸爱吃……”我爱人不由一怔:“我爱吃虾头吗?”“每次不都是你先吃虾头的吗?”我反问道。女儿爱吃虾,每次吃虾她爸爸都先把虾头“消灭”掉,这样女儿就能吃到嫩嫩的虾肉了。如今可好,欣欣不但没领这份情,反而认定爸爸爱吃虾头。我的心沉甸甸的。 忽然,我灵机一动对女儿说:“今天换一  相似文献   

14.
打赌     
我有个上初中的女儿叫杨帆。不知为啥,一天到晚总跟她老爹过不去。这不,满满的一大碗饭,刚扒拉几口就要往垃圾桶里倒,我一把夺过来,坐在餐桌旁默默吃进了肚里。女儿冲我撇撇嘴说:“泔水桶”。我心情本来压抑,听到女儿不咸不淡的话,一股火直往心头蹿。我指着她鼻梁愤愤地说:“你这样的,就欠天天让你吃窝头。”女儿笑了,慢悠悠地说:“您拿吃窝头吓唬谁呢?”“哼,没让你吃呢,吃上一星期,你准熊。”“不见得吧?”女儿气哼哼地说。我被女儿顶得直瞪眼,喘粗气。我说:“那咱们试一个星期。不过,你老爹身体不好,不陪你一个星期…  相似文献   

15.
无私的爱     
亚美 《高中生》2009,(11):56-57
“我说你还要看多久报纸?能不能过来让你的宝贝女儿把她的饭吃了?”我的妻子喊道。  相似文献   

16.
情景1 女儿第一次吃汁多味甜的甘蔗时可过足了馋瘾。没过几天,她又想吃了,可她没记住那东西叫什么,她就对我说:“妈妈,我还想吃那个长长的棍子,甜的!”我佯装不知,她奶声奶气地解释了半天,还是没有说出来。最后,她一下子高兴得眉飞色舞:“妈妈,我知道了,是‘干巴’!”  相似文献   

17.
妈妈一早就出门买菜去了,我一个人呆在家里看书。过了许久,妈妈回来,买了许多蔬菜,还有一大桶膳鱼。“哇!这么多好吃的!”我兴奋地说,“今天就不客气了!咦?”我瞅着那个装膳鱼的大铁桶,迫不及待地问:“什么时候可以吃啊?”妈妈喊:“洗干净后就煮了吃。”  相似文献   

18.
《中华家教》2011,(3):23
Q编辑老师:您好!我家女儿从小就刁蛮、任性,这些都不算什么,严重的是她一点爱心和同情心都没有。邻居家生活条件要比我家差些,我经常给他们家孩子一些零食,有次正好被我女儿看到了,她硬是从我手里把食物抢了回来,说不给别人吃。我说这些都是你不喜欢吃的,孩子竟然说她不喜欢吃也不能给别人。真没想到孩子会这样,我现在该怎样培养孩子的爱心和同情心呢?A家长:您好!现在的家庭多为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宠爱有加,常常无原则地满足孩子各种要求。一些家长由于自己幼时家庭清贫,不希望孩子再像自己的童年一样,于是在物质  相似文献   

19.
(三) 有一个六岁的女孩,每天都要妈妈提醒才去整理自己的床铺,如果不提醒她,她就不去整理。一天,妈妈看女儿又没整理床铺,就批评她说:“我给你讲了多少次啦!你为什么就记不住要整理床铺呢?”女儿回答说:“妈妈,你没有告诉我要记住嘛!”奶奶走去把床铺整理好了。妈妈对女儿说:“你看你不整理,却让奶奶来整理。”女儿说:“我和奶奶不一样嘛!奶奶退休了,没有事情做。”  相似文献   

20.
一天下午,我从幼儿园接5岁的女儿回家,就听到女儿说:“妈妈,我们班上好多小朋友的爸爸妈妈都给老师送月饼了。”我反问女儿:“他们为什么要送月饼给老师呢?”女儿不假思索地说:“马上要过中秋节了,中秋节都要吃月饼。”我试探着问女儿对这个问题怎么想。她有点不好意思地说:“妈妈,我也想给老师送月饼。”听了女儿的话,我心里很不平静。孩子对老师有感情,想给老师送月饼的想法是无可非议的,何况模仿是孩子的天性,有那么多家长都给老师送了月饼。那么,是答应孩子的要求去送月饼呢,还是就这件事让她多明白一些道理?我思考再三,从真正关心和爱护孩子的角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