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8 毫秒
1.
情感因素是影响个体品德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因素,然而在德育实践中,却存在着轻视甚至忽视它的重要性的做法;重“说教”、“压制”,轻“说理”、“疏导”,德育缺乏“人情味”,仍是不少学校德育工作的定势;必须从教育理论角度,认识情感教育在品德教育中的必要性、作用并加以具体实施。  相似文献   

2.
皮亚杰认为。“没有一个行为模式不含有情感因素作为动机”.情感教育,是德育工作者打开学生心灵的启动器,是“知”与“行”的中介和“催化剂”.鉴于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特殊性.情感教育的因素是依附在一定的知识的教学和训练过程中的,是在概念、法则、性质的推导过程中和学生的认知活动中实现的.下面谈谈进行情感教育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正>“五育融合”指将德育、智育、美育、体育、劳育五部分融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五育融合”背景下,强调立德树人,即立足“全面发展”重视德育,着眼“立德树人”窥见情感教育,从情感教育角度推进五育融合。初中语文教师可以以“五育融合”理论为背景,实施古诗词情感教学,然后在情感的加持下达成德育效果。  相似文献   

4.
《傅雷家书》中体现的傅雷德育观集中于他对德育地位、目的、任务、原则以及方式的主张。他认为,“做人第一”,德育应放在教育的首位;德育的目的在于“鼓励孩子培养自己”成为“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人才,“以便对社会对人类有所贡献”;德育的任务应包括:进行人生观和马列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优良道德传统教育、道德行为习惯训练、道德情感培养和提高自我教育能力;德育应贯彻“及早教育”、“严格要求”、“联系社会生活”、“及时反馈”和“以身作则”的原则;熏陶是德育的最佳方式。  相似文献   

5.
学生“双重人格”的形成 ,固然有其深刻的、复杂的社会和家庭因素 ,但就学校教育而言 ,明显地反映了德育过程存在着严重问题。本文从德育过程 ,剖析学生“双重人格”的成因 ,并提出消除学生“双重人格”的教育策略。一、德育过程的偏差 :忽视情感和意志品质的发展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学生“双重人格”的形成?1.思想道德教育停留于且止于知识层面。长期以来 ,人们总说“德育比较空 ,流于形式”。这一方面是指德育内容脱离实际 ,“大道理”灌输得多 ,面对现实的教育少 ;另方面指教育止于知识层面 ,知识灌输一结束 ,教育也完结 ,其“内化”的…  相似文献   

6.
心理教育是德育的基础.德育应当注重情感因素,构建情感德育,把认知模式转变为情感模式;德育应吸取心理教育的原则、方法,注重学生思想状况和个性特征,提高德育实效;要以情暖人,预防心理疾病,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时,时常提到“动之以情”,意思是说在德育过程中,情感是重要环节,是成功教育的关键,所以要在德育中突出“动之以情”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学生“双重人格”的形成,固然有其深刻的、复杂的社会和家庭因素,但仅学校教育而言,明显地反映了德育过程存在着严重的问题。本文从德育过程,剖释学生“双重人格”的成因,并提出消除学生“双重人格”的教育策略。 一、德育过程的偏差:忽视情感和意志品质的发展 在校园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善于做表面文章、作虚假现象的学生:有的学生对教师的教育表面接受,但口服心不服;有些学生在语言上是“巨人”、在行动上是“矮子”;也有学生在教师面前一套,一旦出了教师的眼界就是另一套;还有学生犯了错误也能“认错”、“检讨”,可过后…  相似文献   

9.
主体性德育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是德育理论与实践创新的新举措。从主体性德育的内涵出发,存在着三种教育模式,即“选择-养成”的德育认知模式、“生命-关怀”的德育情感模式和“生活-体验”的德育行为模式。  相似文献   

10.
论高校情感教育的缺失与完善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许浩 《教育探索》2006,25(10):114-116
情感教育不仅是高校德育的一种手段,而且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在整个教育过程中都应坚持“以情育人”。高校情感教育的缺失现象应当引起高度重视,要从教育理念、课堂教育、实践教育、环境教育上采取相应的完善措施,从而把当代大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有情感”的社会主义新人。  相似文献   

11.
杜威德育思想与我国德育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长海 《教育学报》2007,3(4):69-76
杜威德育思想的核心可以概括为以“道德的教育”培养“道德的人”。“道德的人”就是民主社会中的“有用的好人”,“道德的教育”就是培养个体有效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的教育,是承担学校社会责任的教育。杜威德育思想对我国德育原理的启示就是在“充分承担各种社会关系所赋予的责任”意义上重新阐释“道德人”概念,在“德育即教育的道德维度”意义上对既有的德育实体性概念进行批判与重构,将“德育首位”看作“将教育的社会属性放在学校教育规划的首位”,将“学科德育”理解为“通过学科教学增强学生理解和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智慧和情感”,从而在整体上反思学校教育的德性基础。并且,杜威思想也提示了我国德育实践变革的学校教育整体德性改造路径。  相似文献   

12.
构建德育新理念——从知性德育到生活德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性德育专注道德知识的教与学,注重道德思维能力的训练,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德性培养,要想使学校德育有所成就,就必须构建生活德育模式。生活德育是指把理想化的道德教育回归现实生活中,以道德主体为核心,围绕其社会现实生活而进行道德教育的一种新的德育模式。这种德育模式的实施必须借助其内容和方法的改革。  相似文献   

13.
教育和道德教育的对象是人。人作为道德教育的对象,不仅把伦理学和教育学的关系结合了起来,而且把两门科学与关于人的一般哲学学说及其方法联系了起来。道德哲学对道德教育的整体“框架”作用决定了道德哲学对道德教育的重要意义,同时也决定了必须建立相应的道德教育哲学对道德教育做整体性研究。  相似文献   

14.
德育效果从根本上说,是德育力的问题。德育力在于一定的思想道德观念体系把握实践的力量。在于思想道德实践关系的力量和德育者的教育力。德育力从实践活动的整体分析,可分为社会德育力和学校德育力。由于青少年时期道德成长的重要性和学校德育的特殊地位,因而提高学校德育力就显得极为重要。在现代社会条件下,学校德育力必须通过德育的专业化方能得到加强。  相似文献   

15.
新世纪德育的改革与发展走向是关系新世纪德育的成效以及人的素质提高的重要问题。对新世纪德育的生活化本性、生活化内容、生活化目的、生活化模式四个方面的研究探讨,说明了新世纪德育向生活回归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6.
高校电影德育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影德育是通过为德育对象提供优秀德育影片及其相关信息或活动来实施德育的方式和途径。电影德育具备独特的功能优势,是基于现代影视文化和信息技术,对新形势下大学生德育有效途径的拓展。目前,电影德育在高校还处于自发研究和零散实践阶段。在高校实施好电影德育,应从5个方面着手:建立组织、领导与协调机构;建设德育影片资源库;办好周末电影会;发挥校园网的应有作用;建立导向和信息反馈机制。  相似文献   

17.
德育实效性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高校德育工作的一大难题。新时期如何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性 ?应该倡导通过建立现代德育制度来教育人 ,鼓舞人。文章在论述制度德育内涵的基础上 ,探索了通过建立道德的德育制度、营造制度环境来构建高校制度德育体系的问题 ,试图构建一种新的德育模式  相似文献   

18.
反思我国目前高校道德教育的现状,发现它在一定意义上已远离现实生活,不能很好适应社会及人的发展需要。丰富的现实生活世界才是建构德育大厦的基石。道德教育只有与生活完全融为一体,才具有无限生命力。因此,德育只有回归现实生活世界才能切实地提高实效性。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德育的内涵,认为德育失真的根源是功利性德育观的侵蚀,指出了德育的审美必要性及其意蕴,深层次揭示了德育审美意蕴三个不同层次的发展阶段,认为"生活论德育"是德育教育的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20.
传统道德教育由于受二元对立思维模式的影响,学生被看做是教育的对象,是被认识的客体,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和个体生命性。现代道德教育则又矫枉过正,学生被置于中心地位,教师则保持价值中立,它由于过分强调学生的自主权利,而忽视了教师的价值引导作用。不论是传统道德教育还是现代道德教育都忽视了道德教育主体之间的关系和互动作用。而主体间性道德教育就是建立在关系思维中的道德教育,它强调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注重师生间的理解和对话。主体间性道德教育既是对传统道德教育的扬弃,又是对现代道德教育的留守和超越,具体表现为:从以“知识”为本到以“人”为本;从对象性活动到交往活动;从个人主体性到类主体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