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一般认为民族史的研究以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为开端。事实上,辛亥革命时期学人已经开始了民族史的讲充,它的理论源头是梁启超等提出的“史界革命”,以及随之开启的对“新史学”的探索。这是中国社会由传统的“天下-王朝”体系向现代“民族-国家”模式转型在史学上的反映。“新史学”的叙事主体是“民族”,在当时的历史语境中,“新史学”实践更多地是指向“汉民族”,从而引发了汉民族史的研究。这种研究是以宏观建构为特征的,包括汉民族的史前部分、汉民族的起源与构成、汉民族与其他民族的关系、汉民族的兴衰发展等,从而构建了汉民族完整的进化发堤的史迹,藉此为现实民族建国服务。与此相应,其他民族的民族史也基本以“新史学”的思维而零星展开。  相似文献   

2.
一、以“三色德育”为载体,构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导向机制1.红色———传统教育老树发新芽。抓好革命传统教育是弘扬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洪江市在实践“红色德育”的过程中,以“弘扬革命传统,培育民族精神”为基本要求,在各中小学校积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电影周”活动,逐  相似文献   

3.
“:和而不同”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观念,是社会事物和社会关系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也是人们处世行事应该遵循的准则,是人类各种文明协调发展的真谛。继承和发扬这一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精神,对正确处理好新时期民族关系,顺利实现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任务,具有很强的借鉴乃至指导意义。本文试图从构建和谐社会民族关系的角度出发,以“和而不同”思想的现实意义为侧重点,简要论述了“和而不同”思想在处理民族关系时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4.
民族教育需要提升“民族自觉”,从族群和地域两个方面深入思考民族教育改革的特殊性;需要寻找“叠合认同”,处理好民族教育改革与中国整体教育改革以及民族教育的传统与现代两方面关系;需要走向“和而不同”,在其他社会领域的改革以及自身改革的历史中借鉴和反思。  相似文献   

5.
如今,标榜新思想、新思潮的西方文化不断涌入我国的文化体系中,越是在这种全球化的形势下,一个民族就越应该有统一身份的认同.本论文把“国服”作为统一民族身份认同的代写符号,主要从什么是“国服”,如何设计“国服”两大方面进行了讨论.那么如何发扬、传承、创新我们优秀中华文化,使其运用到现代的“国服”设计中去呢?本文强调了我们的传统文化在设计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言外之意”是汉语中常见的修辞方式,本文就“言外之意”的构成方式;基本功能;言外之意与民族传统思维、文化心理的渊源关系及内涵进行了分析与阐述。  相似文献   

7.
钱基博先生作为一位国学大师,在我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过渡时期,本着传统与现代相连接的态度,一生致力于培养“读书种子”,“发国性之自觉”,努力为现代化的民族教育“找出精神的新泉”。当今社会又处在转型时期,研究钱基博的教育教学思想,对我国目前偏向“实用”的现代科学知识传授、疏于传统的“生活之外意义”的教育教学来说,具有特别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对民族传统体育的研究,需要强有力的理论支持和一系列的可操作性的研究成果,通过建设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保护区”,建立民族“第一运动”项目,使民族传统体育在本土得到恢复和发展,努力提高民族传统体育的社会地位,使民族传统体育在现代社会中得到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古今"、"中西"矛盾与化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特殊的历史语境中,语文学科的现代性建构常常缠绕着“古今”、“中西”矛盾,它们的焦点是如何处理引进“西方”和继承传统、保持民族性之间的关系。百年来,语文教育在向现代转换的过程中实际上走了一条渐趋“西化”、疏离传统、淡化民族个性的道路,这不利于自身的稳健发展。我们需要立足“关系”思维来妥善处理语文教育的现代性与传统性、世界性和民族性的关系,努力化解它们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0.
回顾“寻根”文学运动的兴起与衰落,着重剖析寻根作家们理论文本与小说文本之间的脱节及在理论文本中对文学寻“根”的建构赣与对文学之“根”的理解把握之间的距离;揭示“寻根”文学运动中民族传统文化进一步夫在与深层次原因,并希图经由失落原因的分析探讨民族传统文化承继与繁荣中国当代文学之间的关系及其创造性转化对于中国社会现代化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以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 ,立足于世界历史与现实的大坐标系中思考我国的对外战略 ,形成了内涵丰富而见解独到的国家利益观。他的国家利益观具有三个显著的特点 :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一致 ;国家利益与人类利益的结合 ;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统一。在今天 ,认真研究邓小平的国家利益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黄世仲的文艺思想,是作者在革命实践和创作实践的激发下产生的。具有显著的革命性和创意。黄世仲力倡小说具有转移社会风气的功能,他的理论观点,具有鲜明的革命色彩和国家民族观念;他还特别注意外国小说对中国文学的影响,用比较的方法,阐明翻译外国作品的必要性;他对中国历代优秀的文化传统,作出全新的肯定和赞扬,并以继承优秀文学传统为己任;他对文学的艺术精神的探讨,也是很有见地的。  相似文献   

13.
清代满族杰出词人纳兰性德是一颗灿烂夺目的明星,给清代词坛增添了奇光异彩;他更是满汉文化交融的一个使者,在中华民族满汉发展史上唱出了一曲民族友谊和文化交流之歌。这可以从其词题材内容的满汉民族交融和艺术表达的满汉民族交融两个方面来说明。题材内容的满汉民族交融主要表现在热情讴歌满汉士大夫间的诚挚友谊、深情礼赞满汉儿女的纯真爱情和深刻表达对明朝这个汉族政权的感情等三个方面;艺术表达的满汉民族交融主要表现在情感真挚、感伤基调和比喻等三个方面。从民族交融的角度研究纳兰词,也是我们认识、研究纳兰词的另外一个重要视角。  相似文献   

14.
柯文早期的中国史观曾受“传统与现代性”两极对立理论的影响。后来,他所倡导的“中国中心观”试图超越这一理论的局限,进而从根本上否定以西方“现代性”为标准的衡量中国社会发展程度的研究模式。但柯文未能科学地把握“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其史学思想具有较为明显的相对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的"两大发现"是马克思的主要贡献,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基石。延续马克思的"两大发现"既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之道,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根本之道。确立"群众标准"命题,解决检验社会历史进步的最终标准,这是对唯物史观的延续;而确立"检验社会主义"命题,回答"如何检验社会主义"的问题则是对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延续。  相似文献   

16.
孙中山文化观的形成,中国传统文化是其根脉,包括家学渊源和自身研究传统文化典籍;先进西方文化是其文化观生成的现代理念;中西文化兼融是其文化观形成的归宿;宗教文化是其文化观生成的重要层面。孙中山的文化观直接体现着他的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发扬长城文化精神、彰显伦理道德精神、实现中华文化伟大复兴的视阈和思想,都是在多元文化观基础上宏观论述和总结。从当代意义上来追溯和审视孙中山文化观的形成、发展和融会创新,其意义都是永恒的。  相似文献   

17.
当代中国教学哲学思想源于教学实践的反思,源于教学知识的继承与发展,源于教学实践对教学思想特别是教学智慧的呼唤。滋生于时代文化土壤和当代中国教学哲学丰厚思想的生成论教学哲学,在继承传统哲学智慧,借鉴国内外优秀思想的基础上,逐渐在教学本体论、价值论、认识论、审美观、历史观等领域,形成外部联系愈益密切,内在关联走向统一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即以教学存在的对成交往观、人文化成观、关系进化论、超越艺术观、文化历史观等为核心架构的中国本土教学哲学理论——生成论教学哲学。这样的教学哲学探索,应该承担起以澄清教学价值、涵养教学智慧、引领教学变革等为核心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8.
废名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非常独异的作家,他的文学创作之所以远离中国现代文学主潮,成为一座“永久孤绝的海岛”,是由他“文学是梦”的文学观所决定的。废名“文学是梦”文学观的形成,一方面受到弗洛伊德“白日梦”说的启发,另一方面则与周作人、鲁迅的影响有很大关系。“文学是梦”的文学观在废名的小说创作中体现在很多方面,其中“距离”与“想象”是解读废名小说及其文学观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宗白华作为一位中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对20世纪中国美学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那非凡的艺术气质,独特的知识结构,留学德国学习美学和哲学的经历,以及对中国艺术的深切体验,使得他在美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上,能以西方美学为参照,以中国传统思想为本根,以体现生命意识的中国艺术为核心,为后人的美学研究提供了范式,在审美的人生观方面,宗白华推崇一种既超尘脱欲又积极进取的人生境界,反映了艺术化的心灵境界。同时,他还继承中国传统的诗学观,将意境看成艺术家由情景交融而创构的境象,其中体现着艺术家的人格涵养,在虚实相生的意境中,宗白华特别强调了艺术的动静相成,在叔本华的影响下,宗白华对中国艺术中的音乐精神有深刻的感受和见解。  相似文献   

20.
1930年代,老舍在文学创作上,呈现出向左翼功利性文学观念倾斜和对原有启蒙文学观念恪守的双重特点.一方面,老舍将艺术视野收回到严肃的现实,从政治、经济、社会制度等角度批判现实,颂扬革命,从而增强了其作品的时代性.另一方面,老舍并没有忽视文学的审美特质,仍然注重对艺术规律的强调,坚持国民性批判的启蒙文学主题.这样,老舍在早期文化批判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了社会批判的力度,从而使社会批判和文化批判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其创作逐渐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