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938年11月9-10日夜,在法西斯独裁统治者希特勒的精心策划和指使下,纳粹分子在德国全境向犹太人展开打砸抢,摧毁犹太人的住宅、商店、医院、学校和教学,致使100多名犹太人被杀,数万犹太人被押往集中营,从而拉开了希特勒第三帝国毫无人性的绝灭犹太人行动的序幕。这一夜史称  相似文献   

2.
布奇的战争     
邱友益编译 《网球》2010,(8):102-107
二战前夕,一场网球赛吸引了全世界关注的目光。这是美国队和德国队的戴维斯杯半决赛,地点在英国的温布顿。比赛前,纳粹元首希特勒通过电话向德国选手克拉姆发出了“为祖国而战”的命令。  相似文献   

3.
一名现住巴西,年80岁的前纳粹官员基斯勒透露,现在令全世界陷入恐慌之中的爱滋病毒,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德国的一批科学家所研制的,当时是1944年,纳粹已走到穷途末路。希特勒手下的科学家制造一种叫“病毒Q”的生物武器。虽然它要多年时间才杀死一个人,而且只能通过性接触或血液传染,但希特勒却视它为最佳凶手。有一次,基斯勒在会议上听到希特勒说,“病毒Q”是对付美国人的最佳武器,因为他为美国人全部是性狂热的堕落分子,只要在  相似文献   

4.
第11届柏林奥运会选择柏林是国际奥委会犯下的历史性错误。1936年8月1日至16日举行的柏林奥运会,成了希特勒的宣传工具。希特勒利用奥运会来提高其第三帝国形象的计划获得成功,依据天时地利人和,德国人获得了33枚金牌、26枚银牌、30枚铜牌,居金牌榜、奖牌榜首位。然而希特  相似文献   

5.
德国世界杯注定将成为一个经典.多年之后也许会被超越.但永远不会被复制。事实上,以往在德国举办的任何一次世界杯和奥运会,都成为了经典.即使不能成为那种美好的经典.也一定会是那种不光彩的经典。先说不光彩的吧.1936年柏林奥运会。希特勒把那次奥运会办成了一场向全世界推销"纳粹"的大型博览会,而全世界对他的法西斯政策给予了充分的"理解"。希特勒为那次奥运会专门修建的体育场在盟军对柏林狂轰滥炸  相似文献   

6.
《西藏体育》2008,(1):15-16
纳粹老三策划探险西藏 希特勒是个种族狂人,极力鼓吹“日耳曼种族优越论”,而纳粹的“理论家”们也不遗余力地为之摇旗呐喊。他们编造了这样一个弥天大谎:说古代的雅利安人是一个法力无边的神族,在地球万物被洪水淹没前,这个神族的一批祭司躲过劫难来到西藏,后来远涉北欧成了日耳曼人。可见,日耳曼人的祖先就是神族雅利安人,而雅利安人的祖先就在西藏的喜马拉雅山脉。  相似文献   

7.
55年前,德意志第三帝国的“黑十字”大军发动了征服英伦三岛的战争,希特勒将那次跨越英吉利海峡的行动命之为“海狮计划”。众所周知,它以英国人胜利而告终。 55年后,欧洲足联组成14路联军(英格兰、苏格兰除外)登陆英伦,大不列颠群岛上空战云密布。德国雄鹰师团,法兰西骑兵团,意大利蓝衫师团,荷兰黄金战舰,丹麦北海海盗……加上东道主英格兰皇家近卫军,大不列颠将成全一头海狮登天,余者为瓮中之鳖。  相似文献   

8.
里芬斯塔尔与电影《奥林匹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 里芬斯塔尔何许人也?对大多数中国读者来说是陌生的。她是德国电影导演和摄影家,是一位世界级的颇具争议的名人,她是将电影艺术和体育竞赛与政治权力充分结合的第一人。2002年8月22日,是她100岁生日。一般对已成名人的人来说,媒体往往会以一种相当的敬意来对待。但是,她却没能获得这份起码的尊敬。许多媒体仍然对她与纳粹合作的过去抓住不放,原因就是因为她作为一个为纳粹张目、受希特勒宠爱的导演,至今没有做出过令人可以接受的忏悔。她总是在为自己开脱,为自己辩护。这些让里芬斯塔尔的一生为之享受荣耀与屈辱的,其实就是她拍摄的两部为纳粹做宣传的电影,即《意志的胜利》与《奥林匹亚》。 《意志的胜利》是里芬斯塔尔于1934年纳粹在纽伦堡召开  相似文献   

9.
德国南部的巴伐利亚州是德国最富裕的一个州,纽伦堡是巴伐利亚的第二大城市。提及纽伦堡,便有一段无法回避的历史:它是二战期间纳粹党的总部,希特勒那几次煽动力极强的演讲就是在这座城市进行的。正是臭名昭著的《纽伦堡法令》剥夺了犹太人的公民权,并禁止“德国人”与犹太人之间通婚,开始了追求德意志民族血统的雅利安化。所以,二战胜利后战胜国选择在纽伦堡进行战犯审判,彻底打击纳粹。这就是著名的“纽伦堡审判”。不过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战争也给纽伦堡带来了永远都无法抹去的伤痛。纽伦堡可以说是的二战时期德国被毁坏最严重的一个城市,作为纳粹的统治中心,它80%的建筑物都已经  相似文献   

10.
封片偶拾     
1923,德国的通货膨胀1923年德国的通货膨胀是史无前例的,疯狂的货币贬值被邮票记录下来了。通货膨胀、经济崩溃,是导致纳粹和希特勒上台的重要原因。图1是1923年10-11月德国发行的1套5枚邮票。其中有1枚,面值"50",下面的德文Milliarden意为"10亿"。500亿马克——一度是世界上面值最高的邮票。直到1946年,才由匈牙利邮票打破这个记录。奥地利作家茨威格,描写当年德国通货膨胀的情景,是如此生动、发人深省。我忍不住要引录一大段:如果想把那次通货膨胀的细节和那些难以置信的事例叙述出来,那简直需要写一本书。而且这本书在今天的人看来,好似童话一般。我曾经历过那样的  相似文献   

11.
金牌论     
金牌与来政治在1936年柏林奥运会上,纳粹头子希特勒拒绝给美国黑人运动员、四枚金牌获得者欧文斯发奖;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由于苏联入侵阿富汗,美国宣布不参加。为了安慰辛辛苦苦准备了四年的运动员们,美国颁发给每个运动员一枚金牌……  相似文献   

12.
奥运会最被动、最痛苦的事情就是,至少提前四年决定下届奥运会主办国。然而,在这风云变幻、动荡不安的国际政治中,谁也无法预料主办国将发生什么事情。一旦出现了变化,临时变动比上天还难,几乎是不可能。 国际奥委会一九三二年决定,第十一届奥运会在德国柏林召开,当时希特勒并未上台,德国还是个民主政体。谁能料到希特勒一上台,就下令关闭所有的体育学院。这届奥运会组织人,德国人卡尔·迪姆也  相似文献   

13.
德国体育     
G815.169 20034256纳粹阴霾下的德国体育运动[刊,中,Ⅰ]/张云华,孟钟捷(华东师范大学)∥体育文化导刊.-2003(6).-61-62参11(TY)德国∥近代∥纳粹∥体育史  相似文献   

14.
在美国东南部 ,地处海滨的佛罗里达州有一家游泳博物馆。该馆展出了世界游泳运动史上所有打破过世界纪录的游泳运动员姓名、出生、训练中的有关照片、录像和文字资料 ,而更吸引人的是 ,如 :凯撒大帝是个游泳好手 ,他的游泳成绩可能超过当今某些小国的全国纪录 ;大政治家富兰克林早在200年前就设计了花样游泳并亲自随着音乐练习 ;大作家海明威在一次海滨游泳时遇上鲨鱼吓得生了一场大病 ;大发明家爱迪生曾试图“发明”一种新的游泳姿势但未能成功。还有纳粹头子希特勒企图练习冬泳但差点儿被冻死的详实资料。当今 ,奥运会金牌大户———游…  相似文献   

15.
英格兰邮影     
无三不成礼前往英国出席由伦敦经济政治学院LSE主持召开的国际学术研讨,下榻市中心圣基尔旅馆。一清早出来散步,发现路边书店的玻璃橱窗里有一本书《共同的目标—法西斯意大利和纳粹德国》,封面上印制了一枚有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合影的纳粹邮票,应该是  相似文献   

16.
德国是世界上发行邮票较早的国家之一,先是18个公国(王国)分别发行地方邮票,最早是巴伐利亚王国于1849年,其余的也都在19世纪五六十年代先后开始发行。德国于1871年统一,次年1月1日以“德意志帝国”为铭记发行全国通用邮票。德国也是邮票发行较为复杂的国家之一,除上面提到的地方邮票  相似文献   

17.
朝旭 《当代体育》2003,(42):4-13
菲尔·杰克逊曾建有的两个强大帝国,“公牛王朝”的两次“三连冠”应当算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帝国。而且是迄今为此最完美和最齐整的;然后是“胡人帝国”(2000-2002),尽管很多人认为它被打垮的江山,本来洛杉矶人它是可以让那个“第三帝国”活得更体面些的,不过上赛季这场“帝国梦”却被马刺队的夺冠无情粉碎了。所以,一切只有重建(rubuild)——毕竟在旧废墟上重整河山是没什么积极性意义的,所以崭新的“湖人第三帝国”也就呼之欲出了。第三帝国?是的,目前洛杉矶人正在努力营造这种盛世,其实在过去的13年里(但愿此时“13”这个在西方世界里极不吉祥的数字不会扭曲我们纯洁无瑕的初衷).我们一直都在被这个“第三帝国”的两个前身的背影所深深笼罩着,而且始终用一个很响亮的名字来贯穿——菲尔·杰克逊,  相似文献   

18.
我收集了一些德国的实寄封,现选出几个摆放到一起。这几个封反映了一段令人感叹的历史。图1是1945年1月16日寄出的信件,2枚希特勒像的邮票贴在封的右上角。此时离德国投降只有几个月时间了。5月8日德国投  相似文献   

19.
(续上期)12、1940纳粹在1936年奥运会的表演使柏林奥运会充满政治与军事色彩 ,是希特勒称霸世界的不祥之兆。1939年9月1日 ,纳粹入侵波兰 ,拉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 ,这是人类社会经历的最严重的一场灾难。艺术家将充满悲伤与痛苦的冷色涂满画面 ,显示战争给人类的苦难与奥运会欢乐的庆典的格格不入 ,表明原定在芬兰赫尔辛基举行的第12届奥运会未能如期举行。1940年是一个血战之年 ,无人能领悟这种混乱。画面中的膨胀部分指战争对人类的侵害 ,它留给人们的只是挣扎和认命。画面中间的三角造型以及顶点上的字母B、…  相似文献   

20.
1944年7月20日,时任德国国内驻军参谋长的施道芬堡,主持了一个旨在刺击希特勒的"伐尔克里计划",以参加希特勒在腊斯登堡召集的例行军事会议之机,将英制定时炸弹带入会议室,然后借口听电话离开会议室,因放置炸弹的皮包,被与会者勃兰特无意中移位,炸弹虽按时爆炸,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