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世界各大城市面臨的最頭疼的問題之一是交通擁擠、事故叠出。據統計,美國高速公路上,合計每行駛1億英里就有一名司機死於交通事故,其中90%的事故址由於人為駕駛失誤造成的。通過修建新的高速公路來解决日益增加的交通流量的方法並非總能奏效,因為这需要佔用大面積可耕地,甚至於居民密集區的土地。一些專家們認為,解决交通擁擠的另一辦法是,設法增加現有高速公路的通行車輛密度,建造自動化高速公路系統,研製和發展由計算機駕駛的汽車,使汽車能快速、安全又暢通無阻地行駛在原已十分擁擠的公路上。 2050年:無人駕駛汽車將行駛在  相似文献   

2.
封面说明     
圖中的機車是一種最新的狄賽爾機發動電力機車。它方於最近在美国本雪凡尼亞試駛成功,將用於芝加哥及太平洋沿岸的鐵路線上。機車的重量為450噸,長194呎10吋,高14呎11吋。它的製造者為紐約森奈克泰台機車公司。全部共分為三個單位,前面和后面各有一個“A”單位,中間有一個“B”單位。每一個“A”單位含有一個司機室連全套管制設備,和一部2000馬力的狄賽爾機。“B”單位只有一部2000馬力的狄賽爾機而没有司機  相似文献   

3.
谈谈路基     
一路基的作用和基本要求火車每天載送着千萬旅客和大量的物資,在平原上和山嶺間飛駛前進。為了保證旅客和物資迅速而且安全地到達祖國的各個角落,鐵路工人們日夜不停地巡视檢查着每一段路基纳狀况,以防止任何意外和障礙。多年的經驗告訴我們:良好的路基是快速運輸和安全行車的首要條件。因此,在鐵路建設工作中,有關路基的各種問題正日益引起广泛的研究和注意。路基有兩種形式:一種是路堤,另一種是路塹。當  相似文献   

4.
在我們的國土上,正有好幾條新的铁路在建設中。我们將以眾多的頭等的鐵路線把我國的巨大面積聯結起來,成為一個統一的整體。建造鐵路是巨大而繁複的工程工作。現代铁路具有各種不同的建築物,如路基、軌道、橋梁、洒渠、隧道、車站、廠房等,以及其他機車車輛檢修、通信信號、煤水供應等設備。各种不同的建築物和設備都要經過周密的勘測設計施工和合乎科學方法的管理,才能發揮互相配合的作用,並保證運輸工作達到最高的效率。  相似文献   

5.
水上自行车     
水上自行車是一种利用普通自行車改裝的、能够在水中行駛的水上运动工具。它行駛的时候,像在陆地上騎自行車一样,用扶手操縱,利用拉杆和鉄繩帶动裝在尾部的舵改变前进方向。水上自行車是一項極有趣味的水上运动工具。它不但具有陆上自行車的許多特点,还具有和划船、賽艇等許多水上运动器械相同的特点。它不但能够帮助我們鍛炼身体,同时也培养了我們的勇敢精神。水上自行車除了用人力踏动,也可以利用風力推动,只要在船身上裝兩根桅杆,挂上兩面三角帆,就可以在水面上飞快地行駛了。由于它制造簡易,駕駛方便,必要时还可以当着一种  相似文献   

6.
我国建成火車車輪輪箍厂車輪与輪箍是火車行駛部份的主要部件。車輪主要用于客車和貨車車厢,輪箍是套在机車車輪外边的“鋼套”。在火車运行的时候,車輪与輪箍不仅要承受整个車体載荷重量,还要受到运行中与鋼軌表面間的摩搽力、冲击力以及刹車的时候受热的热应力。因此,車輪与輪箍的质量要求都特別高。它們必須具有足够的强度和韌性,以及良好的耐磨性、可焊性,才能延长使用寿命,并且在高速度运行中确保安全。它們一般是用鋼軋制而成的。我国铁路事业已有近百年历史。但  相似文献   

7.
上一講我們曾说物體發生運動,是由於有力施在它上面的緣故。物體在運動過程中,常常会遇到外界的種種阻力,所以施在物體上的一部分力量並不能增加物体的速度,而消耗在和阻力的對抗上。譬如火車在铁路上行走,火車頭產生的力量的一部分必  相似文献   

8.
科学新闻     
保护橋脚的長靴美國麻省有兩個橋,因爲經久受到海水、冰和潮汐的作用,逐漸腐蝕,現在就用1/4吋的鑄鐵做的套子,裏面填满湿凝土,來保護它們。上面的圖表示其中一個橋的椿脚受到的嚴重腐損的情形,下面的圖是同一個橋脚上裝了“長靴”以後的情形。(PSM—48—6)(忠) 鐵路機車的腿 圖中是西屋公司的電力機車,正在匹茲堡的廠中受在最後裝  相似文献   

9.
“科学大眾”编者按:蘇聯的地下鐵道是世界上最好的、最新式的地下鐵道。像莫斯科地下鐵道這樣偉大壯麗的建築,是任何資本主義國家中所找不到的。蘇聯的地下鐵道,完全是由劳動人民建造的,也完全是為劳動人民服務的。莫斯科地下铁道的第一條線於一九三五年五月開始通車,到現在已經快二十年了。今年三月,長達二十(千米)公里的莫斯科地下鐵道大環行線已經全部通車。大環行線通過蘇聯首都二十五個行政區中的十八個區,給莫斯科市民和外來的旅客很大的方便。現在莫斯科地下鐵道幹線(都是複線)長度已經超過六十千米。除了大環行線以外,尚有横貫莫斯科市東西、南北的三條幹線,起點都在遠離市區中心的地方。全部車站共有四十一個。地下交通已经成了蘇聯首都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部分。每天,地下鐵道的乘客近二百五十萬人。所有使用市內運輸工具的乘客有三分之一是通過地下鐵道的。 蘇联黨和政府十分重视地下鐵道的建築。斯大林同志對於蘇聯首都交通父親般的關懷,為莫斯科市民和地下鐵道的工作人員永遠懷念。在偉大的衛國戰爭的艱苦日子里,地下鐵道的修築工作也不曾中斷過。現在,莫斯科地下鐵道的建設者們,又開始了新的幹線的建築,一條通到北郊的全苏農業展覽會,一條通到列寧山上的莫斯科大學,長度有十二千米,包括九個車站。下面是蘇聯“知识卽力量”的記者的採訪記錄。他們把地下鐵道中從早到晚發生的許多事情,作了生動的報導。最近在北京開幕的“蘇聯經濟及文化建設成就展覽會”中,有莫斯科地下鐵道的介紹。這篇文章可以幫助我國讀者更好地了解莫斯科地下鐵道的設備和工作情况,個別數字經本刊根據最近的材料作了修訂。  相似文献   

10.
自动司机     
你見过一种沒有司机操作的,而自动地按火車时刻表安全、准点地行驶着的火車嗎?在这种机車的駕駛室里,你会发现,多了一台象办公桌一般大小的机器。在它的桌面上布满了各种颜色的小灯泡,它们一亮一灭地闪爍着,說明着列車是否正点、路程距离、車速快慢、机器工作是否正常等等情况。就是这台机器代替了司机,操纵着内燃机車的控制油門开大关小的手柄。如果沿途遇着紅灯,它能自动停車。当紅灯一灭,出现綠灯,它又能让列車开动起来。如果列車沿途不断  相似文献   

11.
电力机车     
自从世界上第一輛鉄路运輸用机車,于1833年由俄国切列班諾夫父子發明出来到現在,已經100多年了。在这一个多世紀的时間里,蒸汽机的性能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在交通运輸上起了很大的作用。直到目前为止,世界上的机車总数,仍然要算蒸汽机車最多,在絕大多数国家的鉄路上,还占着很重要的地位。現在在我国鉄路上所行駛的机車,全部是以煤为燃料的蒸汽机車,这些蒸汽机車不但可以使用到社会主义,即使在共产主义时代,在我們的运輸事業上仍然有一定的作用。但是不可否認;蒸汽机車本身,存在着許多缺点,愈来愈不能滿足現代交通运輸事業上不断增長的需要。蒸汽机車的效率極低,目前最好的蒸汽机車的效率也不能超过10%,至于一般蒸汽机車的效率只有5—7%,这是蒸汽机車的主要缺点之一。其次蒸汽机車需要消耗大量的燃料和水,这样就需要沿途为它建立許多供給燃料和水的設备,并且大大限制了它的活动范圍。随着科学技术的發展,目前已具备了創造更完善的、新型机車的条件,出現了电力机車、內燃机車、燃气輪机車、煤气机車和原子能机車等效率較高的机車。它們將逐渐代替蒸汽机車担当交通运輸上日益增漲的繁重任务。  相似文献   

12.
东轻西重     
如果有人问你,同一列火車,由西安东行开往徐州,或以相同速度自徐州西行駛往西安,在这两种情况下,它的重量会发生变化嗎?你准会毫不犹豫地回答:“不会!”其实不然。正确的答案是“东輕西重”。为什么呢? 地球繞着地軸自西而东旋轉。列車东行时,列車行进的方向跟地球自轉方向相同,繞地軸运动的速度等于地球的轉速加上火車的速度;西行时,列車行进的方向跟地球自轉的方向相反,繞地軸运动的速度等于地球的轉速减去火車的速度。相对于地軸說来,东行比西行  相似文献   

13.
在城市和鄉村中,在高加索和中亚細亚的村荘裏,在火車和輸船上,在汽車上,在收音機上——在我们遼闊無際的祖國的每個角落,在她疆界以外遙遠的地方,到處都可以聽見由無線電波帶來的莫斯科的聲音。面向着全世界人民的蘇聯廣播電台,是在一九一七年第一次開始廣播的,由弗拉基米爾·伊里奇·列寧起草的告俄國公民書就是在這時候播送出去的。  相似文献   

14.
爆竹     
爆竹是我國宋朝時候發明的。八九百年來,它一直是我國人民十分喜愛的玩藝。把爆竹從頭到尾劈開來看,就像附圖那样:外面包着很厚的草紙,中心用粘土隔開,分裝上下兩節火藥,有一條引線貫穿在中間。下面這一節的火藥,另有一根引線通到爆竹外面。底下用粗紙塞住。 這種黑色火药是硫磺(S)木炭粉(C)和硝石  相似文献   

15.
在我國著名的木材集散地之一的汉陽鸚鵡洲附近,一座現代化的枕木防腐工廠——汉陽枕木防腐廠已經建设成功了。随着鐵路事業的發展,枕木的需用量日益增大。枕木是墊在火車軌道下面用以固定轨道位置的木材。它是鐵路建設中重要材料之一,但由於經年暴露在空氣中,遭受到風吹、日晒、雨淋、蟲蛀等,因此很容易腐朽;南方潮濕多雨,白蟻又多,腐朽得更快。普通一根未經防腐的枕  相似文献   

16.
時常有這種現象發生,就是電車行駛的時候,雖然車內的位子很空,但是司機台上却總有幾個小伙子站着。他們站在司機台內倒並不是因为前面風大涼快些,或者可以清晰地瞭望街景,享一享‘兜風之樂’,而是在看司機怎樣駕駛電車。久而久之,他們自己也就會覺得“我也會駕駛電車了”。這種情况,說明了青年朋友對學習技術的欲望是很高的,因此我想借科學大衆這個園地來談一談怎樣駕驶電車的問題。在談電車輸電路之前,先來談一下關於電車所用的電動機。我們知道,電車本身是很重的,搭載了乘客當然要更重些。電車開動的時候,因为惰性的關係,使得電車有保持靜止的趨勢,所以電車開動的時候,電動機所產生的扭力(即轉矩)除了克服空氣阻力、輪軌間摩擦力及其他的機械阻力以外,還要克服這種惰性,電車才能開動。電車一經開動以  相似文献   

17.
大戰期間,美国發明了一種通訊利器,叫做『走著說著』(Walkie-talkie),這是一種輕便靈巧,可以攜來攜去,不藉電線,自由通話的雙向無線電新機件,戰時前方的部隊部用牠和後方通話。戰後推广为移動無線電發收話器(Mobile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它的用途及於公共汽車的驾駛者,货運工程師,和非常時的救護隊員,为和平建設的一大利器。  相似文献   

18.
燃气轮机车     
燃气輸机車是近年来才創造出的一种新型机車。虽然到目前为止在世界各国的鉄路上燃气輸机車还不多,但是它具有很多特殊的优点,所以目前苏联和其他的国家都在对燃气輸机車作进一步  相似文献   

19.
蘇聯的農業早已在强大的社會主義工業基礎上,用现代化的機器裝備起來了。現在蘇聯的農業機器拖拉機站已經增加到八千九百五十個之多。在蘇聯土地上工作的拖拉機已經有一百三十萬台,穀物聯合收割機有三十二萬六千台,此外還有數百萬台的拖拉磯犂,播種機,中耕機和其他各種各樣的農業機器。農業生產從開荒、耕地、播種、中耕、施肥,一直到收割,脫拉,都幾乎全部機械化了;就連棉花、甜菜、馬鈴薯和亞蔴的收穫工作也都開始机械化了。我們可以肯定的說:像蘇聯這樣巨大規模的农業機械化是史無前例的:蘇聯的農業機器裝備遠遠超过於世界上最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但是,這些機器究竟  相似文献   

20.
火箭的发展     
火箭是現代最新的科学技術成就之一。但是,它也是非常古老的东西。据科学技術史家的考証,我國至少远在公元1000年(宋真宗咸平3年)的时候就有火箭了。我國是最早出現火箭的國家,我國是火箭的祖國。世界各國以后制造和使用的火箭,起初都是从我國傳过去的。最初的火箭是同現在的“起花”差不多的东西。所不同的是:起花的火藥筒旁边紮着的是一根竹簽,而火箭的火藥筒旁边紮着的是一支真正的箭。这种火箭的火藥筒里裝的是黑色火藥,前端緊閉,后端松松地塞着,並通出一根藥綫。点着了藥綫,筒里的火藥就燃燒起來。黑色火藥燒成气体以后,体積要大到1,000倍。於是,这些热气就冲开后端的塞子,向后噴了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