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欧洲中古世纪的文学多源自于传说,北欧除外,主要分为两大系统:一为亚瑟王、圆桌武士和圣杯骑士的传奇故事;另一系统华人较不熟悉,是查理曼大帝与阿拉伯帝国之战的故事,其中最出名的是《罗兰之歌》,故事歌咏查理曼手下大将罗兰的事迹。"罗兰之歌"被吟游诗人传到文艺复兴的意大利,早先有诗人博亚尔多(1441—1494)把它写成史诗,但未完成。后来"意大利  相似文献   

2.
法国中世纪英雄史诗《罗兰之歌》记述的是778年查理大帝对西班牙的第一次远征。该史诗以优美浑厚的笔触,把基督教与伊斯兰教之间斗争的一个小插曲描绘得荡气回肠。然而这毕竟只是一个小事件,两大宗教之间的斗争既非以此为开端,也未就此结束。  相似文献   

3.
“夏洛特姑娘”的故事是西方文学和艺术中的常见题材,尤其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英国,以此为题材的诗歌、绘画作品更是佳作迭出、情态各异。“夏洛特姑娘”是中世纪骑士传奇《亚瑟王和圆桌骑士》的故事中的一个小小的插曲:在亚瑟王的王宫所在地卡麦勒城附近,有一座盛开着百合花的小岛,名叫"夏洛特"。  相似文献   

4.
寻找特洛伊     
知道特洛伊的人,多是因为读过诗人荷马的《伊利亚特》。它是荷马史诗中直接描写特洛伊战争的英雄史诗。  相似文献   

5.
北宋文人集会盛行,集会诗数量巨大。在集会创作中,诗人具有强烈的逞才争胜意识和谐谑取乐心理。集会创作的竞技动机推动宋代唱和诗歌艺术提高;在娱乐动机驱使下,集会诗歌采用杂言、杂体等多种体式,运用幽默、讽刺、滑稽等多样手法,发展了诙谐幽默的美学风格。集会诗的较艺与谐戏促使文人群体交流感情、切磋诗艺,对宋诗发展的作用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6.
托马斯·卡莱尔(1795—1881)是十九世纪前半期的英国作家,以《法国大革命史》和《英雄、英雄崇拜及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二书著名。他曾经激烈地攻击过资本主义。但是他的出发点是错误的。他用所谓“真正的贵族阶级”及“英雄崇拜”和贪婪的资产阶级与游手好闲的贵族阶级对立起来,企图以对中世纪的狂热和对建立道德的颂扬来代替事实的现实主义的分析。所以在客观上虽有过功绩,可是随着历史的发展,他的反动观点越来越明显起来。卡莱尔在做学问上却是严肃认真的,肯下苦功夫。《法国大革命史》写作的主要特色是能以诗人的观察和热情,把活跃在大革命中的人物写活了。  相似文献   

7.
《贝奥武甫》被誉为“古代日耳曼人文化的结晶,中世纪欧洲第一篇民族史诗,英国文学的开山巨著”。哈佛大学中古文学博士冯象曾说:“《贝奥武甫》讲的是英雄和民族之死这个古代日耳曼人最关切的问题。”葬礼似乎总是与死亡相伴。史诗开篇点明丹麦贤王“麦束之子”希尔德的功绩和身世之后,浓墨重彩地描写了他的海葬:一只曲颈木舟是他的灵船,  相似文献   

8.
正欧洲中世纪是骑士大出风头的时代。一个男子平生最大的心愿就是成为一名骑士,骑上宝马良驹,身披厚重铠甲,手持利剑、长矛为主人效力。骑士向往的是与对手在战场上兵戎相见,通过殊死厮杀一决高低。为了赢得胜利,平时骑士要进行严格的军事训练,接受系统的教育,以练得身强体壮,武功高强。这些教育内容的核心是所谓"骑士七技",包括骑马、游泳、投矛、击剑、狩猎、下棋、吟诗,大多与竞技有关。因为骑士身穿铠甲,骑马最重要的是要练出良好的平衡感。  相似文献   

9.
美国现代诗人庞德与中国古代诗歌孙宏美国现代诗歌始自埃兹拉·庞德,但这位以勇于创新而遐迩闻名的现代诗人却与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化传统之一——中国古代诗歌结下了不解之缘。1912年他在伦敦率先提出意象主义这个诗歌概念,兴起了意象主义运动,成为美国现代诗歌...  相似文献   

10.
正埃兹拉·庞德(Ezra Pound,1885—1972)是一位在20世纪英美文学史上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现代派诗人、批评家,同时也是一位热爱中国文化的文学翻译家。他才华横溢,在其漫长的一生中不仅为我们留下了一部含历史、跨文化、无结尾的现代主义长篇史诗《诗章》(The Cantos),而且还创作了上百首原创诗歌,写下了数十篇文艺批评论文。同时,他积极译介中国古典诗歌与儒家经典,并从中汲取中华文化的营养。庞德对中国的兴趣激发了西方世界对中国的兴趣。可以  相似文献   

11.
<正>俄国大诗人普希金曾满怀深情地写道:"12世纪,在炎炎当午的法兰西的天空下,回响着普罗旺斯方言的韵律,听来极其悦耳。这是行吟诗人在引吭高歌,为他们的诗歌想出各式各样的变体,用难度极高的形式环绕着诗歌的韵律··"这里普希金所称扬的就是普罗旺斯抒情诗。普罗旺斯抒情诗虽迄今尚不为国内读者所熟稔,但其实它在西方诗歌史、文学史乃至文化史上均占有一席之地,甚至被誉为现代欧洲诗歌之肇始。著名史学家约翰·赫伊津哈在《中世纪的衰落》里写道:"时至12世纪,  相似文献   

12.
海洋诗是台湾地区当代诗歌中独具特色的创作新潮。巴蜀迁台诗人则是在1949前后因社会巨变而从故乡巴蜀迁徙台湾地区的诗人群体。七十年来,他们在台湾当代海洋诗歌领域的耕耘和收获颇丰。20世纪七十年代以前,以覃子豪为代表的巴蜀迁台诗人主要是以诗歌创作、诗歌理论、队伍建设为台湾地区当代海洋诗开启新潮。20世纪七十年代以后,以汪启疆为代表的巴蜀迁台诗人在壮大队伍、兴盛创作,彰显诗歌海洋特性和改变"隔岸观海"的传统书写模式等方面,促进了台湾地区当代海洋诗的重大突破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柯尔克孜族英雄史诗《库尔曼别克》是仅次于我国三大史诗之一《玛纳斯》的史诗,流传最广,影响较大。这部史诗目前在我国以活态形式流传的同时通过现代媒体广泛流传,已成当代柯尔克孜族史诗传播中的焦点。《库尔曼别克》与《玛纳斯》作为柯尔克孜族最为代表性的两部英雄史诗无论叙事结构还是内容上有一定的联系。本文以《库尔曼别克》史诗的居素甫·玛玛依唱本为主初步对这两部史诗的关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埃德蒙·斯宾塞(1552?—1599),英国文学史上与莎士比亚、弥尔顿、华兹华斯比肩的大诗人,创作了《牧人月历》、《爱情小诗》(亦译《小爱神》)、《祝婚曲》、《仙后》等诗歌,李赋宁先生指出,斯宾塞的“重要性主要在于他继承并发展了英国的叙事、抒情和讽刺传统,在乔叟和弥尔顿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赢得了‘诗人的诗人’这一美誉”,他“所建立的英诗传统是一种富于音乐性和图画性的诗歌语言,诗歌的背景是一种脱离现实的梦幻世界,叙述方式是讽喻性的,写作目的是道德的和严肃的”,“对他同时代和后世的英国诗人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李建 《华夏文化》2003,(3):36-37
《江格尔》是蒙古民族的一部大型英雄史诗 ,长期以来一直是蒙古族牧民家喻户晓的生活经典 ,它和藏族的《格萨尔王》、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一起被国内外学术界誉为中国的三大英雄史诗。这部作品主要讲述的是蒙古族英雄江格尔为实现各部落统一 ,保卫家乡的安全与民族利益 ,率领众勇士同形形色色的掠夺者和奴役者进行英勇顽强的斗争 ,最终创建了像天堂一样的幸福吉祥的宝木巴联盟 ,实现蒙古族和平统一的故事。史诗规模宏大 ,风格崇高 ,全面反映了蒙古民族的征战、生产、婚姻、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生活情景 ,成为形象地表现蒙古族人民过去历…  相似文献   

16.
诗歌的情思     
诗歌是以抒情为主的文学体裁。诗人的感情是丰富多彩的,否则就很难成为诗人,至少不能成为著名的诗人。在这丰富多彩的感情世界里,诗人同家人的感情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所以,我国的诗歌,自古至今,这方面的作品很多。  相似文献   

17.
涅瓦河畔的参政院广场上,二百余年来静静伫立着圣彼得堡城市的象征——彼得一世青铜骑士像,铜像的花岗岩底座上分别用俄文和拉丁文刻着"献给彼得一世——叶卡捷琳娜二世敬建"。自1782年起,这尊恢弘的艺术杰作不仅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瞻,更是成为众多文学家、艺术家们的创作素材,1833年俄国著名诗人普希金写就长诗《青铜骑士》:"那铜像把头颅挺入夜空,高高耸立,有如渊渟岳峙。"一个俄国历史转折时代的沙皇,在伟大诗人的笔下平添了几份神秘。  相似文献   

18.
1979年,美国第一部《李清照诗词全集》由诗人肯尼斯·雷克斯罗思与中国学者钟玲翻译出版。该集编译体例新颖,附有丰富的注释性副文本;雷氏"创意英译"与钟玲传递中国文化的翻译思想相互影响,形成了特色鲜明、极具吸引力的李清照诗词英语译文。时至今日,该集已经流传至世界的五大洲,得到读者的接受,成为中国诗歌在海外流传过程中的一部经典之作。  相似文献   

19.
刘亚虎 《寻根》2006,(5):28-31
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流传着各种不同形式的活形态史诗。在北方,蒙古、藏、柯尔克孜等民族的先是,多以草原游牧为生,草场与畜群的争夺、部落之间的争斗与战争连绵不断,使得他们的史诗多为歌颂征战英雄的英雄史诗。而在南方,彝、纳西、暗尼、傣、拉祜、阿昌、苗、壮、瑶等民族的先民。多居于高山深各或群山环抱、密林环绕的丘陵平坝地区,  相似文献   

20.
《江格尔》是蒙古族英雄史诗,它长期在民间口头流传,经过历代人民群众、特别是演唱(江格尔)的民间艺人江格尔奇的不断加工、丰富,篇幅逐渐增多,内容也越来越丰富,最后成为一部大型史诗,几百年来,在蒙古族地区广为流传;迄今,国内外已经搜集到的共有60余部,长达10万行左右。我是一名舞蹈演员,热爱舞蹈艺术,特别是蒙古舞蹈艺术,也热爱(江格尔)史诗,我想从舞蹈演员的视觉谈一谈(江格尔)史诗与蒙古舞蹈的关系。在这一方面有许多值得研究的东西,比如(江格尔)史诗对蒙古舞蹈的作用;在(江格尔)史诗中的(托布秀尔乐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