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有杰出贡献的科学家栈学森认为,人类的全部科学门类可取向划分为自然科学、杜会科学、数学科学、龟统科学、人体科学、思雉科学。他还提出,思维科学又分形象(直觉)思维、抽象(逻辑)思维和灵感(顿悟)思维。钱老的这种创造性的见解,无疑地使灵感——这个思维科学中的精灵升华到了美妙绝伦的境界。灵感是创造性思维的闪光点,那么,如何诱引灵感闪光?如何捕捉这一闪即逝的光亮?读者不妨一读下面这篇文章,知己知彼,灵感自当出现并为你服务。  相似文献   

2.
直觉思维是最便捷的思维之路。在科学家产生的创新“顿悟”中,在诗人、文学艺术家产生的“神来之笔”中,在军事指挥家产生的“奇谋”中,在思想战略家产生的“豁然贯通”中,都证明有直觉及其伴随产生的灵感在起作用。无论在何种领域,其创新思维中的直觉和灵感均具有共性,这正是科学家李政道与艺术家联手,多次举办科学与艺术展览的原因。直觉和灵感作为普遍存在的一种思维现象,已在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发挥着扩大人们认识空间的重要作用。本文主要探讨直觉思维的特点及其产生的条件。直觉思维的特点直觉使人直接反映事物的本质。从…  相似文献   

3.
试论科学顿悟与思维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顿悟与思维方法的关系问题一直是科学方法论中争论的一个焦点。本文认为 ,直觉、灵感不仅对于心理学的分析来说是重要的 ,而且对于思维方法的分析也是重要的。当然这就需要突破传统方法的局限 ,进一步研究科学方法与创造性思维的关系 ,这是符合科学家实践活动真实状况的 ,对于更好地理解科学发现的方法问题将会是很大的推动。  相似文献   

4.
大家都知道阿基米德发现浮力定律的故事。阿基米德苦苦思索如何解决皇冠是否掺假的过程中,当他进入装满水的浴缸、看到水从浴缸溢出来时,他恍然大悟,“我找到了!”这种现象就是灵感,有的也称之为顿悟、直觉。很多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都是通过灵感的现象产生的。可以说,灵感与创造力直接相联系,所以有人把灵感称作为一种思维形式,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高级表现形态。因为灵感的产生往往表现出高度的创造性。灵感的降临是每一个进行创造性活动的人所渴望的东西。  相似文献   

5.
一、思维创新的涵义及心理学机理 思维创新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思维创新分为两种:一种认为,创造性思维只能是指在人类认识史上首次产生的、具有较大社会意义的高级思维活动;另一种则把思维创新基本上等同于直觉、灵感和思维的发散性,认为唯有这几种思维活动才具有创造性。  相似文献   

6.
科学发现的非逻辑因素与逻辑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为科学发现具有逻辑依赖性.它表现在:人们原有知识和探索活动是制约灵感产生的逻辑基础;抓住机遇受理解力和思维方式的制约;灵感、直觉、顿悟到科学发现的完成要靠逻辑活动来实现.  相似文献   

7.
论直觉和灵感思维的自组织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直觉和灵感思维在科学认识和科学研究过程中日益显示其重要作用。直觉和灵感的产生有着深刻的自组织机理,本文认为,思维系统的开放是产生直觉和灵感的先决条件;远离平衡态是直觉和灵感产生的必要条件;非线性机制是直觉和灵感产生的内在根据;随机涨落是直觉和灵感产生的直接诱因。除此,直觉和灵感的产生还依赖于“知识加汗水”。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文艺创作中有灵感,科学发现中有顿悟,数学解题中有灵机一动和豁然开朗,这些都不再是秘密,更不是迷信.然而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比较注重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从而忽略了对学生数学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很少让学生去感觉、去猜测,其实数学直觉思维也是一种很重要的思维形式.  相似文献   

9.
二、顿悟思维方法的破定势思维与创新。顿悟思维方法的作用突出地表现在创新的成果上。从创造过程来说,灵感是创新的起点,直觉是创新的继续,顿悟思维方法的创新作用是对定势思维的突破和创新成果的获得的统一。(一)顿悟思维方法是突破定势思维的思想工具。所谓创新思想是指创造主体在向未知领域探索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觉能动性开发创新能力,突破定势思维,创立新思想的创造思维活动。因此,从实质上讲,创新就是破旧立新的创造思维活动。在创造思维活动中,创新一是要破除定势思维,二是要创立新颖思想。定势思维是创新的思维障碍机制…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文艺创作中有灵感,科学发现中有顿悟,数学解题中有灵机一动和豁然开朗,这些都不再是秘密,更不是迷信。然而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比较注重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从而忽略了对学生数学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很少让学生去感觉、去猜测,其实数学直觉思维也是一种很重要的思维形式。  相似文献   

11.
杨振宁论非逻辑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逻辑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在人类认识过程的各个层面,延伸于创造活动的各个领域,在科学认识和创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人类认知的历史长河中,非逻辑思维(包括直觉和灵感)一直是人们研究的重要问题,直觉和灵感最早由古希腊哲学家提出,经中世纪经院哲学和宗教神学的发展,近代唯理论和经验论的延续,到现代西方哲学的非理性主义将二者推至重要地位。非逻辑思维具有探索性、开拓性;创造往往伴随着强烈的情感体验,创造性成果大多凭借主体的直觉、灵感甚至无意识的梦境等非逻辑思维脱颖而出。如果说逻辑思维是创造性认识的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三、灵感思维方法的作用灵感思维方法能引导人发现灵感状态:注意力全神贯注或高度集中在创造活动的客体;情绪异常充沛和紧张,对创造活动的对象充满激情,激发创造活动向前发展的动力源泉;思想极度明晰性和智慧高度敏锐性。记忆中遗忘的东西突然回忆起来,思维中遇到的最大障碍突然贯通。灵感是由疑难转化直觉和顿悟的特殊心态,从而使未转化为已知。灵感思维方法在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中具有重要作用。(一)灵感思维方法是诱发灵感创造、引导科学发现的思想工具。科学发现是创造主体在未知领域之中苦苦探索而在内部积淀意识或一定触媒引…  相似文献   

13.
培养创造性思维是新课标对初中语文教学提出的重要要求,也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目的。从对创造性思维的内涵入手,围绕培养直觉思维、发散思维、灵感思维这三种思维形式进行阐述,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温洪媛 《科教文汇》2009,(12):121-121,143
培养创造性思维是新课标对初中语文教学提出的重要要求,也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目的。从对创造性思维的内涵入手,围绕培养直觉思维、发散思维、灵感思维这三种思维形式进行阐述,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二、创造思维方法的作用灵感、直觉和顿悟等创造思维方法在科学创造活动中开发出创造力,通向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引导科学技术的飞跃。1、应用灵感思维方法开发灵感思维力--第一创造力美国学者沙克劳斯认为,在潜意识下国中产生的"头脑风暴"是一种突然爆发出来的灵感力或灵感思维力--"第一创造力"。这在本质上是一种新质的创造力,是一种思维力的飞跃。它在创造活动中的作用在于为问题的解决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使思维生体在没有一丝光亮的未知王国中激情地飞跃到闪烁着光亮的自由王国之中,去自觉地探寻探索的目标。郭沫若运用灵感思维…  相似文献   

16.
史鑫  张长军 《情报杂志》2002,21(8):35-36
军事情报预测实质上是一种大脑思维活动。在军事领域,由于受到军事视野的限制和人们思维方式的束缚,因循守旧等人类思想和行动的“顽疾”表现得更加突出。文章认为,军事情报分析人员常见的思维“症状”主要表现为:思维的惯性、思维的“历史情节”和思维的“顿悟”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为什么我们有时能够用直觉创造性地解决一个复杂的问题,而有时又变得迟钝起来呢?在过去几个世纪里,科学家一直在寻求这类问题的答案。不久前,美国科学家发现,人的不同思维方式来自大脑的不同区域,而灵感更爱惠顾那些准备进行创造的人。虽然一些人明显比另一些人更具创造性,但我们都会用两种思维解决问题:分析思维和直觉思维。多年研究人类创造性的美国德瑞索大学和西北大学的认知科学家希望知道:  相似文献   

18.
创新思维则是人类历史长河中绽放的最美丽的花朵,是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的最根本的源泉。作为创新思维重要组成部分的直觉思维,延伸于创造活动的各个领域,在科学认识过程中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拟对非逻辑因素中的直觉思维在创新思维中的作用做如下探讨。创造性思维是在一般  相似文献   

19.
灵感历来被人们所崇拜,甚至认为它是发明创造的前提,意即没有灵感也就不能产生发明创造。于是有人提出灵感是一种思维方法,要学习和训练灵感思维,以求把握灵感思维方法而产生更多的灵感;也有人认为灵感是大脑某一区域某种专门思维机制的产物,可以通过某种高科技手段对大脑进行研究来找到产生它的区域和思维机制,以揭示出灵感产生的秘密。本人认为上述是对灵感认识的两个误区。第一,灵感不是一种思维方法,而是思维的结果。这一结论可以从灵感产生的过程得到说明:人们对某一问题产生注意,然后又百思不得其解,于是产生了一种要解决的“心理定势…  相似文献   

20.
地质灵感思维是不同于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第三种地质思维方式。本文认为地质灵感思维主要包括5种基本方式,即(1)逆向思维、(2)偏移思维、(5)水平思维、(4)发散一收敛思维、和(5)超前思维,这些基本的灵感思维方法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地质灵感思维体系。作者运用上述不同的灵感思维方式在地质科学及其相关研究中获得一系列新观点和新认识。本文通过地质灵感思维概念分析和应用实例剖析,进一步表明,主动且正确运用地质灵感思维方式是获得地质新概念、新观点和新认识的捷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