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老师到我家去过。”“张老师也到我家玩过。”孩子们边玩玩具边漫不经心地说着。这时吕倩茹走到我身边说 :“张老师 ,你为什么不到我家去做客 ,有好几个小朋友都说你到他们家去了。”我摸了摸她的头 ,让她坐到了我身边 ,又招呼其他小朋友过来 ,我们围坐在一起聊了起来。“小朋友 ,你们喜欢老师到你们家做客吗?”“喜欢。”“前几天 ,张老师已经去过好几个小朋友的家了 ,还有好多小朋友的家张老师过几天再去 ,你们欢迎吗?”“欢迎。”“那么 ,小朋友知道张老师到你们家干什么吗?”“做客。”“对 ,小朋友只说对了一点 ,还有一点 ,张老师…  相似文献   

2.
我读过一个故事:在一家普通的幼儿园,一位刚刚入园的美国儿童被老师带进幼儿园的图书馆,很随便地坐在地毯上,开始接受他的人生第一课。一位幼儿园图书馆的老师微笑着走过来,说道:“孩子们,我来给你们讲个故事好不好?”“好。”孩子们齐声答道。于是,老师从书架上抽出一本书,讲了一个很浅显的童话故事。“孩子们,”老师讲完故事后说,“这个故事就写在这本书中,这本书是一个作家写的。你们长大了,也一样能写出这样的书。”教师停顿了一下,接着问:“哪一位小朋友也能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一位小朋友立即站起来。“我家有一个爸爸,有一个妈妈,还…  相似文献   

3.
点名与拍照     
快点名了,有几个小朋友还在用双手做出照相机的样子,给别的小朋友“拍照”。为了集中孩子们的注意力,我灵机一动,问幼儿:“小朋友喜欢拍照吗?”“喜欢。”他们大声回答。“来,给老师也拍一张。”我说完,就一本正经地坐在40名小摄影师前面。孩子们纷纷举起了小手,“喀嚓,喀嚓”地给我“拍照”。“小朋友们拍得真好,老师也来给你们拍一张,好吗?”“好!”这  相似文献   

4.
沈老师病了,为了让孩子们也了解这一情况,这天早晨点名时,我没有像往常那样喊幼儿的姓名,而是让孩子们找找班上少了谁 他们仔细地找出缺席的幼儿后,我让孩子们找找还少了谁,孩子们不约而同地说:“沈老师”我问:“谁知道沈老师为什么没来幼儿园?”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着:“沈老师肚子疼。”“沈老师感冒了”“沈老师发热了” 看见孩子们脸上露出的关心的神情,我趁机告诉他们:老师每天工作都很辛苦,不仅要带小朋友做游戏,学本领,还要照顾小朋友吃饭、上厕所,老师这么关心你  相似文献   

5.
有一天,一位幼儿园的老师问大班的小朋友:“你们长大了想干什么呢?”有的说要当航天员,有的说要当运动员,也有的说要当教授……老师听了很高兴,鼓励孩子们说,你们都很有志气。忽然,有一个孩子站起来说:“老师,我长大了要当外国人。”  相似文献   

6.
今天的语言活动是讲故事《会飞的猴子》。为了能较快吸引幼儿的注意力,稳定幼儿情绪,我出了一个谜语,幼儿很快猜出了是“小蜜蜂”。我接着问:“你们还知道什么会飞吗?”“小鸟、蝴蝶、老鹰、飞机、蚊子、苍蝇……”孩子们纷纷发言。“老师,塑料袋也会飞。”一个小朋友大声地说。我用疑惑的眼神看了一眼说话的小朋友,原来是刘栋文。他还指着门外的天空说:“老师,  相似文献   

7.
一天中午,某幼儿园厨师为孩子们烧了香喷喷的大蒜炒肉片,可是到吃中饭时,小班有好几个小朋友坐在那里一动也不动。带班老师连忙说:“你们快吃呀,今天的菜又香又好吃。”有的幼儿却说:“老师,我不要吃大蒜,大蒜太臭了。”有的  相似文献   

8.
答“倒”     
新生入园第一天,我对孩子们说:“小朋友,现在你们都来幼儿园上学了,老师非常喜欢你们,现在老师来喊小朋友的名字,喊到谁的名字谁就站起来喊一声‘到’,让其他小朋友和老师认识认识你,好不好?”孩子们都说“好”。当我喊到建坤的名字时,无人应声,我的目光四处搜寻,同时又喊了一遍,这时从一个角落里冒出了一个声音:“老师,我这不是正在‘倒’吗?”哈!建坤正一步一步地往后倒。 答“倒”$山东省寿光市化龙镇中心幼儿园@隋玉丽!老师  相似文献   

9.
常回家看看     
4月7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回家”活动正在连云港市六一幼儿园大(2)班教室里进行着…… “幼儿园像我家,老师爱我,我爱她……”当十几名佩带红领巾的少先队员齐声朗诵这首诗歌的时候,台下的幼儿园老师、小朋友再也坐不住了,他们情不自禁地跟着朗诵起来:“老师夸我好娃娃,我说老师像妈妈。” 这些少先队员是该园94级毕业的小朋友(现在已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他们自发组织了这次活动,要求回幼儿园生活一天,和弟弟妹妹们一起吃幼儿园的饭、玩幼儿园的玩具、做幼儿园的游戏,并将自己的学习情况向幼儿园作一个汇报。望着比自己个头还要高的孩子们,园长、教师流出了激动的热泪。“幼儿园的三年生活给他们留下了美好的回忆,为他们的成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是对我们工作的肯定。”“他们把幼儿园当作自己的家,欢迎他们常回家看看。” “你们为什么把幼儿园当做自己的家,要求回来过一天幼儿园的生活?”面对提问,孩子们的话匣子打开了……  相似文献   

10.
老师我谦让     
娃娃家里新添了一个美丽的布娃娃,早饭后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进入娃娃家,限制人数的小脚印根本不起作用。 “谁知道互相谦让?”王老师走了过来。 “……”孩子们大瞪着眼谁也舍不得让步。 “老师喜欢谦让的小朋友,布娃娃也最爱和谦让的小朋友玩,谁能谦让呀?” “唰”地举起了几只小手,可这几只“小手”的眼睛却分明在说:“老师我知道谦让,让我玩吧!” 您若是王老师,您是让“谦让”的小朋友留下,还是让“不谦让”的小朋友留下?  相似文献   

11.
枫叶红了     
枫叶红了。老师带着幼儿来到了枫树下,“你喜欢枫树吗?为什么?”老师的话音刚落,孩子们便说开了:“因为枫树红色的叶子很美,所以我喜欢枫”“枫树的叶子像小朋友的红手套,所以我喜欢枫树。”‘.枫树的叶子像红五星,所以……”接着老师又带幼儿到远处观看枫树在秋风中的姿态。有的说枫树远远看去  相似文献   

12.
节日过后,我问小朋友:“节日里你们看了什么电视?你最喜欢看哪个节目?”孩子们争着回答。多数幼儿说喜欢相声、唱歌或跳舞。范垒却说“我最喜欢哑剧。”经他一说后,有不少小朋友接着说:“我也喜欢哑剧。”我问范垒:“你为什么喜欢哑剧了”他说:“因为哑剧滑稽、好笑。”他又说:“我也会演哑剧。”于是我请他当场表演。范垒的表演把小朋友的注意力吸引住了,大家目不转睛地看着他。等他表演完后,小朋友一个劲地拍手。我问:“你们看出来范垒表演的是什么意思?”大家争着说,并说得头头是道。这件事使我想到,通过哑剧的形式来教育孩子,也许是可取的。因为孩子对它感兴趣,比空洞而枯燥的说教,效果会好得多,而且它还有利于培养幼儿的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和口语表达能  相似文献   

13.
一天,老师问小朋友:“你们是怎样到幼儿园的?”乐乐说:“妈妈抱我来的。”睿睿说:“爸爸背我来的。”乔东东大声说:“老师,我是开飞机,呜-飞来的。”边说还边做了个天上飞行的动作,逗得小朋友们哈哈大笑。老师也乐了,  相似文献   

14.
在幼儿园大三班的活动室里,小朋友们聚精会神地听完了老师讲的故事《美丽的小公鸡》。老师问:“小朋友们,你们听了这个故事后,懂得怎样才是美?怎样是不美?你们喜欢怎样的美?”孩子们立刻展开了有趣的讨论。首先举手发言的是个男孩子,他说:“小公鸡整天在树林里跑来跑去,总要人家讲它美丽,可是它不爱劳动,又不愿意帮助别人,我就不喜欢它。”另一个孩子插嘴  相似文献   

15.
张惠丽 《早期教育》2001,(23):13-13
一天下午,我正接待幼儿入园,大(3)班梁如的母亲拽着女儿来到我身边,喋喋不休地说:“张老师,我家小如哭闹着不来幼儿园,她说坐在她周围的几个小朋友嫌她穿旧衣服不漂亮,不和她玩。中午饭也不吃,非要买新衣服不可。你看,她这套衣服是去年刚买的,哪旧呀?张老师,你说小如穿这衣服漂亮不漂亮?”  相似文献   

16.
这是美国一所普通的幼儿园。刚刚入园的儿童被老师带进幼儿园的图书馆,很随便地坐在地毯上,接受他们的人生第一课。一位幼儿园图书馆的老师微笑着走上来。“孩子们,我给你们讲个故事好不好?”“好!”孩子们答道。于是老师从书架上抽出一本书,讲了一个很浅显的童话。“孩子们,这个故事就在这本书中,是一个作家写的,你们长大了,也一样能写这样的书。”老师讲完故事后说。老师停顿了一下,接着问:“哪一位小朋友也能来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一个小朋友立即站起来。“我有一个爸爸,还有一个妈妈,还有……”稚嫩的童声在空中回荡。然而,老师却用一张…  相似文献   

17.
“我是谁”     
要刚入托不久的弦子(2~3岁)在集体面前说出自己的名字,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改变了以往直接要求幼儿讲名字的方法,面是一开始问小朋友:“我是谁?”他们一起说:“蔡老师。”我又问:“你们知道我的名字吗?”大家都摇摇头。我说:“我的名字叫蔡孙俊。”小朋友一听,顿时高兴起来,接着我问:“那你们是谁?告诉老师和小朋友好吗?”孩子们都很愿意,一个跟着一个说出了自己的名字。然后我又说出自己父母的名字,再让幼儿说出自己父母的名字。我就这样在孩子不知不觉中完成了常识教育的一项任务。  相似文献   

18.
中班语言课复习儿歌《桌上一瓶花》时,老师讲解“诚实”一词,与幼儿作了如下的谈话。老师问:“这个小妹妹好不好?”幼儿齐声说:“好!”老师又问:“为什么小朋友们都说小妹妹好呢?”一位小朋友说:“因为她打破了花瓶,自己就承认了。”老师很高兴地表扬了这位小朋友之后,说:“自己做猎了事,就自己承认了,这就叫诚实!诚实的孩子,谁都喜欢他。小朋友,你们愿不愿意做一个诚实的孩子呀?”小朋友们齐声回答:“愿意!”老师又问:“那么,谁来告诉老师,你怎样做一个诚实的孩子?”一位小朋友说:“如果我拿了别人的铅笔,我还给人家,承认是我拿的,不承认就不诚实。”老师笑着说:“对,这是诚实。”  相似文献   

19.
孙亚文 《家教世界》2014,(6X):52-53
<正>孩子们马上要离开幼儿园了,接连两天我都在和小朋友聊小学的话题,孩子们静静地听,偶而也发表一点自己的看法。今天的谈话活动正在进行,伴随着话题的展开,我的情绪也跟着波动。"孩子们,再过几个星期,你们将离开幼儿园,想知道老师想对你们说什么吗?"简单的导入使小朋友的目光一下子聚焦过来,此时是那么安静。我深情地说:"我想对你们说,离开幼儿园,老师仍会想念你们……"孩子们被我的情绪感染,"我们也会想你的。"予瑜自言自语。"今天,我们就以‘某某,我想对你说’为内容来说一说,听听大家的心里话。"  相似文献   

20.
隐形眼镜     
一天,小朋友陆续到园,他们自己去取喜欢的玩具玩,我在一边观察。有几个小朋友径直过来对我说:“黄老师,你不戴眼镜了。”“黄老师你不像了。”“黄老师你胖了。”“黄老师你不戴眼镜看得到吗?”……这都跟我戴了隐形眼镜有关系。小朋友这么敏感,这么好奇,这么热情,我想应该抓住“隐形眼镜”这个话题进行晨谈。于是我请配班老师注意照料小朋友,自己去幼儿园附近的眼镜店借了一副隐形眼镜和一副框架眼镜。晨谈开始了,我说:“小朋友,你们看,黄老师今天哪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