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金树仁是新疆近代历史上一个过渡时期的重要人物,尽管他统治新疆前后不过五年,但却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他对新疆的一些方面有所改良,但由于社会和自身的复杂原因很不彻底。本文主要从金树仁主新的措施入手,淡淡这一历史人物的是非功过。  相似文献   

2.
三、金树仁时期的新疆教育一九二八年七月七日,杨增新被刺身亡,行刺的主谋人樊耀南及其同党,很快地又被改务厅长金树仁一网打尽并全部处死。杨增新死后,接替其掌管新疆军政大权的是金树仁。金树仁在当时新疆政界及百姓的眼中远不如杨增新、樊耀南、阎毓善、徐谦等人有治事才干。他为人处事利欲熏心,在生活上又十分颓废。他任用的一批大小官吏非亲即故,而这些人又只知升官发财,欺压百姓。虽然金树仁在上台时,曾许诺要在吏治、军队、财政、工商、文教等方面进行一番整顿和发展。但由于他本人的治事能力低弱,下属人员的腐败,再  相似文献   

3.
金树仁案探析黄建华金树仁在1933年新疆“四·一二政变”后被迫下台,回到内地后被南京国民政府行政院下令逮捕入狱,江苏高等法院判除他有期徒刑8年6个月。金案在当时轰动了全国,成为舆论界颇为关注的一个热点。金案的发生无疑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  相似文献   

4.
民国时期,由于金树仁政府在新疆政策失当,不得人心,故在此期间数次爆发了目的在于推翻金氏统治的武装起义。为了维持摇摇欲坠的政权,金树仁极力镇压起义。但由于当时政府军实力虚弱不堪,金树仁将希望寄托在了1918--1921年间窜入新疆境内的白俄军身上,企图借助这股特殊势力镇压起义。金氏的这一举措直接导致了民国时期新疆归化军的形成。归化军对当时以及以后新疆局势的发展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为此对民国时期新疆归化军形成及其历史影响作了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5.
国民政府成立后,新疆地方统治者金树仁表面上归附中央政府,实际则借助新疆孤悬塞外的地理环境割据称雄.国民政府曾想武力谋取新疆,但因内部纷争无暇西顾;利用国民党组织向新疆渗透力量,也因金树仁的阻挠收效甚微.盛世才攫取新疆政权后将国民党势力彻底逐出新疆,国民政府从金树仁手中谋取新疆的设想失败.  相似文献   

6.
民国时期的新疆学校教育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疆由于地处边陲 ,民族杂居 ,社会经济的发展相对落后于内地 ,历史上文化教育的情况也是如此。民国以来的二三十年代至 4 0年代 ,教育情况也有一定程度的改变 ,特别是盛世才统治新疆时期 ,在当时苏联的影响下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 ,新疆的文化教育事业有了突出的发展。一、杨增新、金树仁时期的新疆教育1 91 2年 ,杨增新主政新疆后 ,一度不重视教育的发展 ,借口财政困难 ,起初不愿恢复关闭的学堂 ,后虽恢复 ,但经费不足 ,到 1 91 5年时 ,全省教育经费只有 4— 5万两。即使已有的学校 ,也是设备简陋 ,教员薪俸不足糊口 ,学务废弛。当时全省…  相似文献   

7.
金树仁统治时期,他应哈密维吾尔族人民"改土归流"的请求,及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未加缜密调查,遽行改革,举措失当,引发哈密事变。此次改革的原因看似表面,但其背后隐藏着深刻的历史根源和中央与地方的权利之争。  相似文献   

8.
金树仁与哈密事变张秋霞1931年新疆发生的哈密事变是金树仁政权和哈密王实行残酷的压迫和剥削所激起的。事变发生后,金树仁政权措施失当,又加上各帝国主义势力乘机侵入支持事变及马仲英的入新,以致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野火燃遍天山南北”①。使新疆人民长期内遭...  相似文献   

9.
1928年7月7日,伴随扬增新被刺的枪声,金树仁登上了新疆省主席的宝座.为了维护、巩固其统治,他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改土归流就是其在行政体制中欲革除封建残余、在经济上解决财政困难的一项重大措施.其主要内容是取消哈密王府制,收回其采邑,原王府属民改向政府交粮纳税.客观的说,这项改革措施顺应了新疆社会历史进步的潮流,有利于哈密人民的根本利益,然而,最后结果却引发了全疆数年的内战,金树仁也因此在1933年,4月12日的政变中被赶下台.这就给人们留下了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这么一项利国利民的改革措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相似文献   

10.
近代以来,新疆哈密地区围绕王制的改土归流问题不断涌现,哈密地区成为新疆变乱的多发地,先有光绪三十三年的吐尔巴克-和家米雅斯起义,又有民国元年的铁木耳起义,再有民国十九年的金树仁改土归流以及之后的哈密事变,这些事件均围绕反对哈密王的专制统治和改土归流等问题发生、发展及变化,因而理清这一时期哈密地区的改土归流问题的来龙去脉,对客观分析和认识民国新疆社会频繁动荡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盛世才统治新疆时期是新疆现代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阶段。一方面,他推行“六大政策”,以进步和革命的面目出现,客观上使新疆的社会经济得到了发展;另一方面,他又实行独裁专制统治,使新疆人民生活在白色恐怖之中。这一时期的新苏贸易不仅是新疆对外经济关系史的一个重要内容,而且是当时中苏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对这一时期新苏贸易的专题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阐述盛世才统治时期新疆石油开发兴衰的同时,分析了当时新疆石油开发的特点,从而分析出盛世才统治时期新疆石油工业,乃至新疆经济兴衰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六大政策”是研究本世纪三、四十年代新疆历史的一个重要问题。如何认识三、四十年代的新疆政治局势,从而正确剖析“六大政策”与盛世才前后态度的变化,一直是新疆史学界所关注的问题。一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在新疆政治生活中,曾使人耳目一新的“六大政策”即反帝、亲苏、民平、清廉、建设、和平等六方面政策,作为盛世才的施政纲领和政治路线,是在当时错综复杂的政治形势下逐步形成的,是在苏联和共产党人的帮助下制定出来的。1933年,新疆发生“四一二”政变,推翻了金树仁的反动统治,盛世才使用权术,被  相似文献   

14.
哈密维吾尔王的历史从1697年清政府授予维吾尔族首领额贝都拉为“哈密回部一等扎萨克达尔罕”(意为世袭封建主)始,至1931年金树仁在哈密实行“改土归流”——废除哈密维王的世袭统治止,共有233年历史。在这一时期内,维王领地实际包括今哈密、伊吾二县,在这一广阔领域内,维王的畜牧业经济在整个社会经济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以下就是我们实地调查后着重论述在维王统治时期哈密、伊吾二县的游牧维吾尔人的社会经济。 I,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描述国民党统治时期新疆石油开发兴衰的同时,分析当时新疆石油开发的特点,从而透析出国民党主政新疆时期新疆石油工业的发展趋势及其主要成因。  相似文献   

16.
陈雷 《文教资料》2011,(5):96-98
1913年"二次革命"是维护共和制度的一次武装反袁斗争,实为辛亥革命的继续。它的失败使民国初年的历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即北洋军阀专制统治时期。而在安徽,倪嗣冲以武力统一全省,自此开始了他督皖八年的历史。本文重点论述倪嗣冲在镇压安徽"二次革命"中的作用和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17.
民国时期是新疆监狱由旧式监狱向新式监狱逐渐过渡时期.民国初期新疆仍延续旧式监狱,监狱条件差,管理混乱,主要以“苦人、辱人”为目的;盛世才统治时期,新疆逐渐建立了一批新式监狱,并逐步完善监狱管理组织,改善监狱条件,教犯人习艺,使新疆的监狱状况有较大的改善.但为实现其独裁统治,盛世才还在新疆设立了一些特别监狱,用于关押政治犯,这些监狱条件极其恶劣;国民党统治新疆时期,新疆监狱状况又有所改观.  相似文献   

18.
杨增新治新事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增新是清朝末年,民国期间的一个历史人物,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一位重要的地方统治者,“正如无限权威的君主一样,驾驭着新疆省。”就其统治地位而言,正象著名瑞典学者斯文赫定所见:“在名义上虽只是中国一省的省长,但实际上他几乎是包括中亚细亚全部的一个国度的自主者。我有时问自己,在我们现在地球上哪个统治者有比他更大的权力呢?只有回答:没有。” 杨增新统治新疆时期,就全国局时而言,正值军阀纷争混战,社会动荡,地方糜烂,帝国主义列强势力日趋内侵,导演外蒙“独立”,西藏“自治”丑剧之际。  相似文献   

19.
穆罕默德·伊敏《东突厥斯坦历史》选段批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突撅斯坦历史》的作者穆罕默德·伊敏,是一名英帝国主义的忠实走狗,泛伊斯兰主义、泛突厥主义分子,早在1933年春天,他就利用南疆各族人民对金树仁黑暗统治的不满,煽动群众暴动,占据和阗,自称“和阗王”,建立了分裂割据政权。同年11月,又与英国间谍萨比提大毛拉纠合在一起,在喀什打出伪“东突厥斯坦伊斯兰共和国”的招牌,分裂祖国统一。第二年2月,马仲英败于盛世才,其先头部队退入喀什,在当地人民的配合下,  相似文献   

20.
章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对20世纪上半期军阀和国民党统治新疆时期的宗教政策进行了客观的分析和实事求是的评价。认为在军阀和国民党统治时期。同封建社会一样。民族宗教政策无论发生怎样的变化。其归结点都是为剥削阶级的根本利益服务的。利用宗教是他们共同的特点。这是由剥削阶级的本性所决定的,也是新疆民族宗教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矛盾愈陷愈深的根本原因。但对他们在不同时期采取的对待新疆宗教的具体政策,则应该进行具体分析,做出唯物主义的具体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